提到古褒國庖湯宴,漢中人民都會回憶起小時候那濃濃的年味,並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好吃、攢勁」。經過四屆庖湯宴的成功舉辦,古褒國庖湯宴已成為河東店鎮繼褒河鮮魚、花果山農家樂、天台村紅色旅遊之後傾力打造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填補冬季旅遊淡季空白,持續打造古褒國庖湯宴特色餐飲品牌,河東店鎮在褒國古鎮流水花坊黨支部召開了漢中古褒國庖湯宴菜品研發討論會。
漢中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河東店鎮黨委書記殷彥軍主持會議,並詳細說明了會議召開的目的和意義,副鎮長陳贇俠、漢中市餐飲協會趙德利、星級餐飲單位主廚等30餘人參加會議。
與會人員就古褒國庖湯宴品牌文化打造、特色菜品研發等展開交流與研討,結合遊客消費實際提出庖湯宴特色菜品發展方向。
既要保留庖湯宴傳統菜色,也要注重與康養結合,從菜品上體現健康養生理念,同時兼顧菜品質量,打造成美味、健康、高性價比的具有褒河特色的餐飲品牌,力爭在市場一舉打響。
漢中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鎮黨委書記殷彥軍進行總結講話,就下一步如何開展古褒國庖湯宴菜品研發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求各部門、各行業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將古褒國庖湯宴菜品研發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全力打造出古褒國庖湯宴特色餐飲品牌。
二是要求各星級餐飲單位立即行動起來,在保留傳統庖湯宴菜色的前提下,充分採納會上各方建議,研發出具有本店特色的庖湯宴菜品。
三是要求鎮農業綜合服務站保證食材供應不掉鏈。能夠為古褒國庖湯宴提供本地優質散養土豬肉、褒河土雞、褒河鮮魚、褒河土特產和農戶自產的新鮮綠色蔬菜。
四是要求鎮市場監管所牽頭,褒國古鎮流水花坊街區黨支部緊密配合,對各店研發出的特色菜品進行遴選,評選出古褒國庖湯宴固定菜品,作為漢中市「漢家樂」美食廚藝大賽的參賽作品。
五是參賽獲獎的餐飲單位,鎮黨委政府將給予資金補貼、古褒國庖湯宴專利權、河東店鎮旅遊平臺宣傳等優惠政策作為獎勵。
古褒國庖湯宴讓我們拭目以待!
古褒國與吃庖湯的習俗
史載,禹治水有功,繼舜天子位,國號曰夏,姓姒氏。禹封其子為褒君,是有褒國,為夏宗室所立的十三個「姒」姓族國之一。
封地在今褒河流域的漢中平川中部和留壩以南地區。都城在漢臺區河東店鎮駱駝坪(即褒河蜜橘苑內)。
褒國自夏為諸侯國後,歷經殷商,再到西周,並隨西周滅亡而亡國,立國達一千多年之久。
褒國人吃庖湯的習俗早在夏的時候就開始了,起因是聰慧的褒國人,就將狩獵一時吃不完的野豬圈養起來,逐步形成了畜牧業。到了過年,殺年豬,吃庖湯就成了家家戶戶慶賀一年勞動成果,感謝親朋好友幫助,期盼來年風調雨順的重要方式。
殺年豬首先要選定日子。一般都由專職屠戶操刀,主人家要邀請親朋好友和街坊鄰居參加,同時舉行一定的祭奠儀式,燃香燒紙,甚為隆重。
年豬宰殺後,主人家就會煮上一大鍋新鮮豬肉來招待大家,俗稱「吃庖湯」,又叫「庖湯飯」。
庖,古漢語是指廚師,庖湯,即廚師調製的菜餚,《孟子梁惠王》曰,「庖有肥肉」。
庖湯,就是清水煮新鮮豬肉,而且是大片的肥肉,邊吃邊添加諸如腸子之類的雜碎,再將用大碗盛好的、已經凝結成塊狀的豬血放進湯鍋,最後才是燙煮各類新鮮蔬菜。庖湯的特點是清醇甘香,油而不膩,回味無窮。由於吃庖湯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近年來在我鎮已成為一種時尚,並逐漸成為一道頗具地方風味,深受人們歡迎的時令菜餚。
來源:醉美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