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L叫袁小貓去吃庖湯會,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覺得挺納悶,什麼叫庖湯會?「哎呀,就是過年殺豬菜,你去了就知道了!」她也是個急性子,於是,就這麼來了。
一桌庖湯宴鎮個樓吧
從西安到石泉縣,穿越大秦嶺,一路道路通暢,很快就下了高速,原本以為到了,結果發現導航顯示還有70公裡,那也不遠了嘛,70公裡很快就能到。事實是,這70公裡因為都是盤山路,其實蠻不好走的,感覺適合漂移。好在司機師傅技術不錯,七拐八拐也就到了。
石泉庖湯會,是年味,更是人情
石泉縣中巴作坊小鎮,一個山溝溝裡的小村子。據一位正在摘菜的大媽說,這就是他們的村子,這幾年搞旅遊改建了一下,慢慢的城裡人也多了起來,山裡鄉村不再寂寞。
袁小貓遇到一位正在拌涼菜的大姐,長得特別好看,皮膚白皙,雙眼皮分明,山裡女人果然水靈。大姐告訴袁小貓,他們自己家裡現在依舊是到臘月後就開始輪番殺豬做庖湯宴,殺豬那天,會請最能幹的殺豬匠和村裡人一起殺豬,邀請親朋好友解放四鄰團聚在自己家裡吃殺豬飯。
「那時候特別熱鬧,現在年輕人都沉迷在手機裡,年味越來越淡了……」大姐有些許傷感。「但幸虧現在有這些活動(庖湯會),不然估計很多年後人們都不知道我們這邊的風俗了。」大姐心態真好。
正準備涼菜的中壩村大姐
等一會兒就要上的酸爽蘿蔔
大姐說現在在家門口上班也挺好
「吃庖湯」是秦巴山區農村非常隆重的過年習俗,家家戶戶幾乎都會殺年豬做庖湯,一年到頭這是最難得團聚的一天。大姐說,殺豬那天,家裡面要提前燒大火,大鐵鍋要一直燒著,保證足夠的開水用量。殺豬案頭燃蠟燭、鳴炮、燒紙等祭祀儀式,家族裡的精壯男人們負責殺豬時幫忙捆綁按壓豬頭豬腿以及接豬血,女人則是負責殺豬後的豬肉清洗處理烹飪等。
抬著碗具酒具入席的村裡人們
開席、祝酒、說菜、划拳……中國最有儀式感的過年飯
雖說在我們老家十裡長街吃席的場面也不少見,但是面朝大山,在綠樹環繞的漢江邊,32個木桌長條凳,3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熙熙攘攘同坐一起,吃同樣的飯,聽同一首歌,喝同一壺包穀酒,那種燃情也令人感動。
面朝青山,把酒言歡
熙熙攘攘的人們坐在一起吃席
庖湯會上菜講究先涼後熱、先炒後蒸、先鹹後甜的順序。冬月裡在外面大街上吃法也是一種挑戰啊,但是當袁小貓走進吃席的那條街時發現好暖和,仔細觀察了一下,原來街道兩邊每隔兩米左右就立著一個類似路燈的杆子,靠近這個杆子就超級暖和,袁小貓端詳了一下,原來這就是一個個的烤爐啊!看來主家為客人們想得真是很周到了。
這是個烤爐,特別暖和
看著像是一個路燈
街道中間有一個很高的臺子,袁小貓真開心啊,立刻爬上去拍照,這樣拍全景多棒!剛上去旁邊就有工作人員來「趕」:「姑娘,快下來,我們要開始了!」袁小貓這邊一跳下來,那邊一位穿著紅衣衫的中年大叔就上臺了,只見他操著一口濃重的陝南腔(超像四川話)抑揚頓挫歡迎來客,「……歡迎四方來客,八方賓朋……三杯美酒你下肚,能喝幾杯喝幾杯,能打通關打通關啊,庖湯宴上一杯酒,和美幸福你天天有;庖湯宴上兩杯酒,你順風順水發財手;庖湯宴上三杯酒,此生好運你全帶走……」字字甜蜜,句句暖心。
吉祥的祝福聲中,開席了!
客人坐席期間,主家會有幾個小夥子輪番與每桌划拳助興,袁小貓認真聽了他們的划拳,是這樣說的「一個老漢嘛七十七,再過四年八十一,手拉竹管口吹笛,穿是這麼穿,吃是這麼吃,懷抱羊皮鼓,起不隆咚起,起不隆咚起,一輩子什麼都經得起,就愛這口好東西,二人嘛划拳好歡喜……」把個樂觀開心、知足常樂的人生狀態說得栩栩如生,真正是極好的。
兩個小夥子划拳
28道菜,每一道都是真材實料美味地道
對於農家人來說,豬渾身上下都是寶。殺完豬以後,主人家會拿出最後的一部分精心烹製現場請大家一起品嘗,剩下的就會該賣的賣,該做臘肉的做臘肉,豬血還要做成豬血豆腐,豬大腸、小腸、心肝肺等全部都會用來做成最好的過年菜。
袁小貓問了一位做了6年多庖湯宴的劉姓廚師長,他就是中壩鎮人,6年前從新疆回到老家在這裡做廚,「這幾年來我們這裡的遊客越來越多,庖湯宴也接得多了,我以前在新疆做川菜,回來做庖湯宴也很開心,因為這都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
廚師長,一位憨厚的中壩男人
劉廚說,庖湯宴就是在原來傳統的席口基礎上演變而來。整個宴席一共有28道,其中涼菜8個、6個炒盤、6個大碗蒸菜、6個小碗蒸菜、1個鹹湯、1個甜湯。結構上講究葷素各半、乾鮮搭配、蒸炒交替、鹹甜兼顧等。「你看這8個涼菜,涼拌豆芽、泡菜蘿蔔、花生米都是素菜,其他5個涼拌豬耳、涼拌豬肝、豆乾血幹雙拼、涼拌豬舌頭和豬尾巴這5個都是葷菜。」大姐給袁小貓在旁邊說道。
涼拌豬耳特別勁道
涼拌豬肝,綿密細緻,很有嚼勁兒
花生米
豆乾嫩滑,豬血乾乾爽,很忒色
涼拌豆芽菜,爽口
涼拌豬尾巴,脆爽可口
這是涼拌豬舌頭
一個席上28個菜,而且大多數是肉菜,袁小貓不得不感嘆主家的熱情。滷的滷、醃的醃、蒸的蒸是炒的炒,每一道菜都是精心烹製。
主家是把豬蹄、豬臀肉、五花肉、大骨、豬血等稀有上好肉品作為主料來大方待客,並且用山裡特有的野味作為配料,比如山藥、魔芋、香菇、糯米等,還有山裡人家做的豆豉、豆腐乾、血豆乾等一起烹製,做出了色香味美的菜餚。「這個菜要蒸3個小時才能好。」正在蒸菜的大姐們說。
第一次吃醃蘿蔔櫻炒豬大腸
蒜苗豆乾炒臘肉,這道菜特別受歡迎,我也很喜歡吃,臘肉特別香而不膩
蘿蔔大腸燉湯,第一次喝,略微有點腥,總體還是很不錯
酸菜炒豬血豆腐,超級下飯,血豆腐細膩綿密,入口勁道爽滑
梅菜蒸肉,肉真的是入口即化,菜也很有味道
土豆、筍子、豬肚和雞塊蒸菜,清爽鮮香
蓮藕燉豬蹄,我拍個照豬蹄被人搶光了
這菜叫什麼名字忘記了,上面是一塊五花肉,下面是糯米南瓜和板慄,超好吃
你看這筷子熱菜多密集,我得抓緊了
豆豉蒸肉,鹹香軟糯,超級下飯
粉蒸肉,夾饃吃最嫽
酸菜豆腐白菜蒸菜
除了這些美味佳餚,小鎮裡還有很多手工作坊,芝麻糖、土豆乾、七彩花生、古法榨油、傳統蒸肉、臘肉等,還有編制草帽、笸籃以及各種藤編玩具等(我給逗哥買了個蜻蜓,他很喜歡)。
工藝品很受歡迎
一條龍280元,貴嗎
手工藤編的小笸籮
陝西第一網紅導遊冰蛋80塊錢買了個包,咋樣?
引得路人圍觀
旅行路上認識的弟弟妹妹,妹妹是陝南姑娘,說這庖湯會很棒
賓主盡歡好開心
吃不了我們兜著走
兩個顧家的女人,打包帶回家給老公和娃娃吃肉去
圖文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