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當地時間3月9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美國舊金山海上漂流數天的「至尊公主」號停靠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醫院船」的美國,為什麼沒有使用「醫院船」而是在幾經權衡後選擇讓乘客上岸隔離?有專業人士認為,「醫院船」 無法滿足幾千人規模的隔離需求,如用作新冠肺炎的治療船則需要更完備的體系建設。
3月6日,「至尊公主」號上45例的抽樣樣本中有21人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其中包括2名客人和19名船員。該郵輪上共有來自54個國家的3535人,在舊金山海上漂流數天之後,「至尊公主」號被允許靠岸,屆時有新冠肺炎症狀的人將率先離開並接受醫療支持或住院;其次是船上900多名加州居民;最後是來自其他國家和美國其他地方的人員離開。美國公民將被強制隔離,其它國家公民各自返送回國。 此外,1100名船上工作人員將在船上進行隔離。
美國正在竭力避免重演「鑽石公主」號的悲劇,「鑽石公主」號停靠在日本橫濱港期間,由於諸多因素,日本讓遊客在郵輪上自我隔離,導致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爆發性增長。
此前有傳聞稱,美國將出動世界上最先進的「醫院船」對乘客進行轉移。與此同時,日本國內對於建造「醫院船」的呼聲日漲。據日經中文網報導, 3月3日由朝野各黨議員組成的「醫院船建造推進議員聯盟」時隔7年召開會議,會上確認了不斷敦促政府儘早建造「醫院船」的方針。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2月12日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率先提出「醫院船」的方案,加藤勝信以「鑽石公主」號為例表示,船上已經有許多乘客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在被運往陸上醫院的情況下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如果擁有醫院船就可以派上用場,完全杜絕病毒傳播到陸地上。
「醫院船」是為海上醫療救護「量身定做」的專業大型船隻,戰時可以在海上提供流動的醫療設施,平時可以執行救災或人道主義援助行動。目前美國擁有「仁慈」號和「舒適」號兩艘醫院船,其中「仁慈」號被譽為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醫院船」,滿載排水量近7萬噸。這兩艘「醫院船」均由超級油輪改裝而來,有直升機起降甲板,船上醫療設施先進而齊全,設有接收分類區、手術區、病房等區域,能提供CT掃描和放射治療等服務,兩艘船上各有千餘張病床,可以說是一艘海上的「三甲醫院」。
那麼,當郵輪上疫情擴散事件重演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醫院船」的美國,為什麼沒有使用「醫院船」而是在幾經權衡後選擇讓乘客上岸隔離呢?
曾經登上「仁慈」號的專業人士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醫院船的確很先進,科室很全。但必須明確的是,「醫院船」是針對戰爭傷亡而產生的,功能主要是針對燒傷,外傷等外科及普通疾病,對於傳染病的治療考慮很少。醫院船上雖設有隔離病區,但容量非常小,只有數十張隔離床位,遠遠無法滿足幾千人規模的隔離需求。
據介紹,「醫院船」上密封性強,不具備隔離條件,在一個封閉空間裡人員流動,船上的船員、醫護人員和病患之間增加交叉感染的危險。此外,病患產生的醫用垃圾如何處理、汙水如何排放,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位人士說,「仁慈」號擁有上千張床位,但床位是架子床、上下鋪,這對於平時的外科治療是適用的,但對於傳染病治療就是很大的缺陷。
對於這場全球性流行的疾病,「醫院船」完全無能為力嗎?這位人士認為,相對於普通郵輪而言,「醫院船」採取的措施肯定更專業。針對目前新冠肺炎既沒有藥物治療也沒有疫苗的情況,作為新冠肺炎的治療船是需要打持久戰的,這決定了該任務的執行不僅僅是一艘船的問題,需要的是體系建設:首先要對船上設施進行改造,具備分區治療的條件,將乘客按照無症狀、疑似、確診以及重症患者進行分區治療;其次要對現有醫院船人員結構進行調整,讓治療新冠肺炎的專業醫生,取代船上的外科醫生,並減少船員人數,節約資源。此外,還需要後勤保障部門的大力配合,對船上醫用、生活物質進行補給,比如用直升機投放醫療物質、藥品,轉運病人等。
最後,作為擔負戰爭傷亡治療的醫院船更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在擔負治療任務結束後,需要專業人員對船艙內外全面徹底清潔和消毒,而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由此可見,按照該專業人士的描述,如此宏大的體系建設對於美國而言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完成的,出動醫院船在海上進行隔離難以實現,上岸進行有效隔離是最高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