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沸騰!「七子之歌合唱團」20年後重聚,再唱天籟之音!

2020-12-21 音教藝術網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天,三百名小朋友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聞一多先生作詞的《七子之歌》,感動舉國上下。

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七子之歌合唱團在大三巴牌坊前再次重聚,一起來見證澳門回歸20周年這個重要的日子。當「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再次從他們口中唱出時,無數人瞬間淚目。

視頻的開頭,介紹了幾位身處於各行各業的年輕人,他們都是當時參加1999年慶祝澳門回歸「七子之歌合唱團」的其中一員,二十年過去了,他們早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今天正值澳門回國的二十周年生日,他們帶著一顆熱忱的心,從各地趕來,為其慶生。

李海龍來了,鄧柏嘉來了,徐永來了,郭家駿來了,梁志權來了.....我們..來了!帶著對祖國的熱愛,來了!

視頻中,除了「七子之歌合唱團」20年後的重聚,還向我們展示了這二十年以來澳門的傲人成績。

在回歸之後的二十年裡,澳門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之前的小城,成長為人均GDP8.3萬美元的發達城市,給祖國交上了一份舉世矚目的答卷,讓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

《七子之歌》由聞一多先生,李海鷹先生作曲,容韻琳演唱。從1922年冬到1925年春,聞一多留學美國。留學期間,他切身體驗到了弱國子民在強國所遭遇到的無處不在的歧視與欺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對祖國深厚的愛,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身在紐約的他寫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力作,《七子之歌》是聞一多眾多詩篇中的重要篇章,在詩中聞一多把中國的七個失地比作遠離媽媽的七個孩子。全文共七首,《七子之歌·澳門》是七首中的第一首,創作於1925年3月。

在1997年時李海鷹先生收到中央電視臺發來的 《七子之歌》手稿,他照著這張字跡潦草的紙開始創作,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先生的詩句,流著淚在一夜之間完成了曲子。他在一次採訪中說他的創作靈感都來自於詩人聞一多,來自於他原詩中飽含的對祖國的情感,所以這首歌的寫作過程是很自然而然、一氣呵成,只花了三、四十分鐘,而且到最後,一個音都沒改。

《七子之歌》自1999年為慶祝澳門回歸在大三巴牌坊前演唱後,之後的二十年裡被廣為傳唱。

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

之後多次出現在央視舞臺上,由參加奧運會開幕式的女孩林妙可演唱;

在中文國際臺;

2019年的《開學第一課》

除了在各大衛視上看到《七子之歌》的影子之外,在各個學校的合唱比賽中也常常有《七子之歌》的身影,用它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它已經深深的嵌入中華兒女的血液裡,將被永久流傳,生生不息。

「一首歌,一座城」,《七子之歌》早已和澳門融為一體,在這二十年裡它與澳門風雨同舟,攜手度過所有的困難與美好。今天的澳門是中國的一張名片,向國人和世界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在澳門回歸二十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祝願澳門越來越好!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就請關注我們吧!我們將持續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原創文章哦

相關焦點

  •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七子之歌合唱團20年後重聚
    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二十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一群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了無數人。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當年合唱團的成員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一開唱瞬間淚奔!
  •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二十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一群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了無數人。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當年合唱團的成員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一開唱瞬間淚奔!
  • 《七子之歌》20年後合唱團大三巴牌坊前再相聚,滿滿的愛國心!
    #20年後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心]】20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無數人。時光流轉,當年唱歌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澳門回歸20年#之際,合唱團中的6位澳門青年,相聚當年唱歌的地方祝福澳門。戳↓會唱這首歌的,轉起祝福!
  • 挪威歌后 天籟之音
    那是神曲也是天籟,美麗的意境,不用去懂歌詞的內容,也能陶醉在撩人的歌聲裡!西絲兒(SISSEL)是挪威家喻戶曉的國民歌手,以其空靈清澈的音色踏入歌壇超過10年。1969年出生於挪威,4歲時就參加兒童合唱團,並開始在挪威電視臺多次露面。
  • 榮耀V30助力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 新版七子之歌瞬間衝上熱搜
    12月18日消息,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一條北京澳門兩地大學生通過5G技術隔空合唱《七子之歌》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極其熱烈的討論,並快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七名。兩組同學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在相隔2000多公裡的距離和時空中合唱演繹同一首歌。
  • 天籟之音:唱起草原的歌《我從草原來》
    天籟之音:唱起草原的歌《我從草原來》 帶著夢想而來 心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欲望 在藍天下 白雲與我同行 借著風的力量 乘風而來 將希望放飛在這裡 將夢想之花開在這裡
  • 《七子之歌》再次唱響:三代人,跨越94年的時空對話
    20年後澳門回歸20周年的慶祝晚會上,被譽為新一代傳唱人的龍紫嵐將接過容韻琳手中的火炬,再一次為祖國母親唱響《七子之歌》。一首歌曲,將三代人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譜寫了一段跨越94年關於家國情懷的佳話。不過容韻琳最後上了澳門大學的工商管理系,畢業後成了當地特區政府的一名公務員,繼續參與到助推澳門發展,維繫海峽兩岸和諧穩定的事業中。「從小到大,每次唱起《七子之歌·澳門》時,總覺得好感動,也好自豪,因為我是在為祖國歌唱,在為澳門歌唱。」20年的歌唱,20年的感受,家國情懷早已融入容韻琳的血肉,成為她身體裡不可磨滅的印記。
  • 被歌迷稱讚為「天籟之音」?齊豫:沒人知道天籟是什麼樣子
    在上周首唱就獲網友盛譽「天籟之音」的齊豫,此次將攜《是否》深情開唱。據悉,在錄製現場,齊豫將曾經的過往與對未來的期盼融入曲中,寄託了輾轉經歷與堅韌、勇氣的演繹將歌詞中的複雜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令眾人感觸甚深。
  • 北京與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七子之歌,榮耀V30怎麼做到的?
    這幾日,總是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看到關於澳門回歸20周年的內容,其中「澳門與內地青年合唱《七子之歌》」的MV引發了極大的熱議。目前,在微博上#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七子之歌#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高達1.6億,討論2.2萬次。
  • 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香港所有報紙對這一歷史時刻作充分報導。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澳門舉辦「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那一年,全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一首歌的旋律——《七子之歌》。它以赤子深情的呼喚,觸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
  • 《大河之舞》原班底艾紐納合唱團 唱響天籟之音
    這是一個即使在戰馬上也要高掛豎琴的精靈民族,他們曾經唱紅了《大河之舞》,他們還曾給電影《指環王》唱作主題曲,他們的作品曾入選大河之舞、斯汀、卡斯提羅等人的多張格萊美專輯,他們是愛爾蘭總統的御用團體——愛爾蘭國家合唱團「艾紐納
  • 她因唱澳門回歸《七子之歌》家喻戶曉,後放棄當明星低調入讀澳大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將近,當年歌曲中的童聲演唱者、澳門女孩容韻琳現在也已29歲了,當年因為演唱《七子之歌》爆紅而成為「國民妹妹」的她後來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澳門回歸前,李海鷹結合聞一多的詩《七子之歌》,為央視專題片《澳門歲月》寫了主題歌。這首歌需要找一個澳門小朋友參與演唱,為了選出合適的演唱者,澳門學校的很多老師都教小朋友唱這首歌。
  • 《歌帶你回家》:開年暖心勵志之作,以天籟之音喚醒親情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溫情勵志影片,名為《歌帶你回家》!該片講述了愛唱歌的女孩百靈,在家庭遭遇不幸巨變後,依然在導師的幫助下去勇敢追夢,用音樂的力量重新點燃人生,最終姐弟團聚、女孩追夢成真,故事不僅跌宕起伏,還很溫暖有力量,讓人看著很有感動。
  • 天籟之音人人唱 四款主流K歌軟體推薦
    這項由20世紀70年代日本人井上大佑發明的技術,在引入中國之後迅速走紅。  無論是在大街上,還是小巷中,也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小聚時,或者是企業員工歡聚時,都可以來上幾曲。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原來的卡拉OK設備笨重的缺陷已經暴露出來,特別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在手機上唱卡拉OK已經成為了主流,下面,我們介紹幾款目前最常用的K歌軟體供大家選擇。
  • 容韻琳與澳門回歸寶寶共唱《七子之歌》(圖)
    中新社澳門十二月十三日電 題:容韻琳與回歸寶寶共唱《七子之歌》獻祝福  中新社記者 路梅  周日的下午,澳門白鴿巢公園裡人氣十足。人們耳熟能詳的旋律在園中響起:「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七子之歌》的原唱者容韻琳帶領著十個「回歸寶寶」一同再度唱響這首歌,向澳門特區和祖國獻上祝福。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很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每當《七子之歌》響起,大家就會想到在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的歡慶時刻,用稚嫩卻充滿感情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的澳門女孩容韻琳。
  • 華晨宇最好的學員是歌迷,《明日之子》錄製遇停電,ET天團來救場
    《明日之子》第一季在去年開播後深受年輕人追捧,創造了多個話題及收視榜首,也捧紅了毛不易、周震南、馬伯騫等人。而縱觀這些年ET天團的演唱水平和「鬥志」,可以說是在華晨宇的引導和「嘲笑」下逐漸提升。華晨宇的粉絲ET天團愛唱,是從華晨宇出道以來就一直帶有的屬性。早在快男巡演期間,粉絲們自己寫詞並演唱的一首《花花去哪兒》就讓華晨宇在現場聽後感動的紅了眼眶。
  • 草原上的天籟之音——蒙古族呼麥
    那就是內蒙古的「天籟之音」——呼麥。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好奇,呼麥究竟是怎樣發音的?又是怎樣唱出如此多種多樣的調子?那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複音唱法潮爾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天籟之音唱響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天籟之音唱響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 中國網地產 2015/10/21 11:47:00 10月20日晚,被譽為奧地利國寶之一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在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與音樂愛好者們零距離見面,天籟般的嗓音贏得了現場無數熱烈的掌聲
  • 兩岸合唱節妙趣與鄉情 超級滷肉飯兩岸同根情
    22日晚,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合唱節的20多支隊伍參加了在新竹市世博臺灣館舉辦的「真愛新竹·美麗相約」活動,千人來開飯、千人大合唱讓兩岸3000多名演藝人員和新竹市民「HIGH」翻了天,濃濃親情在歌聲和美食中不斷傳遞。22日傍晚,夕陽給新竹市世博臺灣館前的臺階抹上了淡淡的橘色,足夠千人享用的美食已擺上了臺面,散發出誘人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