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不僅要求消費者在餐館按需點餐、不剩飯菜,同時還要求餐飲行業加快推廣「光碟行動」,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8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市內部分餐館發現,把菜的分量分成大中小份或半份的餐館不多,消費者卻對此呼聲很高。
餐館難覓半份菜
個別菜分量過大
「這道菜分量大,確實吃不完。」12日中午,在大坪時代天街一家餐館就餐的朱女士推開剩有一大半的大盤雞,和朋友匆匆離去。
記者走訪部分餐館發現,不少商家選擇使用大盤子和大碗,為的是顯得「更實惠」,吸引更多人就餐。但因為菜的分量大,很多人吃不了,導致剩下飯菜倒進了垃圾桶。
「我一般是一個人用餐,又想多吃幾種口味,如果有小份菜,就解決問題了。」朱女士的話代表了許多被訪市民的心聲。
在觀音橋某餐館,記者注意到,服務員上了一份春卷,8位客人一人夾了一個,準備再加一份。不過,在服務員的建議下,他們欣然換成了半份。
在財富中心某日料店,廚師正在為客人準備餐食。日料店的「小而美」不同於中餐館的大盤,不僅精緻美觀,也避免了不少食客特別是商務宴請中點多了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的尷尬。
市民們建議,應適當降低飯菜價格,改賣「小份餐」,或者推行「半份餐」。
主動變招
部分餐館菜品做拼盤
「杜絕浪費,餐飲企業的責任不能推卸。」渝北區龍山街道某魚館負責人黃筱是典型的「90後」創業青年。她說,現在早就不以「大盤大碗」為榮了,而是講究「光碟」。
黃筱說,餐館應該主動多想些好招妙招,引導顧客樹立節約意識,比如主打拼盤經營模式,多拼幾種菜餚,少些鋪張浪費。同時,對服務員進行培訓,在客人點單時給予點菜提醒。
大渡口春暉路街道榕華園某肥腸魚老闆李濤從事餐飲行業已十年。他說,以前店裡的菜品都是整份銷售,為了減少鋪張浪費,他想了不少招,如菜品可根據客人的需求點半份,也可以給客人做拼盤菜。「給你算個帳就明白了,以前一份涼拌苦瓜售價12元,用2根苦瓜,因為分量足,客人經常吃不完。現在我們做拼盤菜,可以拼涼拌黃瓜、豇豆、豆角,很受客人歡迎。零售價雖然不變,但是黃瓜、豇豆的成本其實更低。」
李濤和黃筱都認為,餐館在制止餐飲浪費的同時保障消費者利益,這種貼心做法將會轉化成商家的競爭優勢,為商家帶來更多的客源。消費者花錢少、吃得好,餐館回頭客才多。
杜絕浪費
餐飲企業要擔起責任
「我們餐館多年來一直提倡合理點餐,近段時間對菜品的分量進行了調整。」市青聯名廚聯誼會會長、陶然居集團行政總廚陳小彬談道,餐飲企業是群眾飲食的提供者和服務者,也是提倡節約、杜絕餐飲浪費的責任主體之一。
陳小彬坦言,重慶人愛吃江湖菜,然而江湖菜的分量大、盤子也大,其實很多時候顧客吃不完。如果餐飲企業多為消費者著想,推出「小份菜」,而且還以「夠吃」為原則幫食客精打細算,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則更容易拉近餐飲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為避免浪費,目前陶然居旗下所有門店菜品都控制在50個左右,以前16寸的大盤子現在餐桌上已經看不到,更多的是7寸或9寸的小盤子。
重慶工商聯餐飲商會會長嚴琦表示,餐飲從業單位推行「光碟行動」是分內之事,必須擔起首要責任。比如,主動完善菜單、菜譜,調整菜品數量、標示菜餚分量,並根據顧客要求提供大、中、小分量的餐品。套餐上要註明建議消費人數,並為顧客提供打包餐盒,適時提醒顧客打包。有條件者可適當通過打包有獎、光碟打折、提供獎勵券等優惠措施對顧客節約消費的行為予以獎勵。針對自助餐浪費等問題,可以試行收取服務押金或按照浪費菜品重量加收服務費等措施,提醒顧客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增強顧客節約消費的主動性。
嚴琦介紹,陶然居門下100多家門店參與了重慶工商聯總商會餐飲商會開展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倡議活動,並率先推出四大招牌菜的例份菜或半份菜,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