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對政協紅河州十二屆三次會議第181號提案的答覆
紅文旅函〔2020〕17號
文章來源: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
發布日期:2020/12/02 20:38
瀏覽次數:
州政協委員第13活動組(彌勒市):
你們在政協紅河州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快推進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的建議》第181號提案,已轉交我局研究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
今年3月27日,省政府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提出拓展大滇西旅遊環線空間範圍,在原有西北環線的基礎上,新增1600公裡西南環線(昆明—玉溪—紅河—普洱—西雙版納—臨滄—楚雄),形成「8字形」大環線。按照省委、省政府「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遊發展戰略部署,紅河州圍繞構建「五區一帶」發展戰略,突出「抓項目、補短板、提品質、育業態、促轉型、強產業」的發展思路,積極主動作為,搶抓發展機遇,全力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布局,努力打造成為雲南旅遊新方向。
一、把握機遇,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銜接。紅河州委、州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旅遊發展,州委、州政府與前往紅河州調研的大滇西旅遊環線課題組組長等面對面交流,就紅河州更好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進行探討,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積極主動搶抓機遇,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做好大滇西旅遊環線西南環線規劃銜接,結合全州文化旅遊「十四五」規劃編制,突出重點文旅項目和文旅產業建設高起點高質量發展規劃,舉行大滇西旅遊環線總體規劃綱要及大滇西旅遊環線半山酒店專項規劃調研座談會,籌劃好產品布局、梳理好儲備項目,打造大滇西旅遊環線西南環線紅河旅遊「核心圈」,集聚線路產品,形成西南環線紅河中心發展格局,引領紅河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省大環線、州中環線、縣市小環線」布局,結合紅河旅遊「五區一帶」發展布局,聚焦哈尼梯田、重點區域,做好銜接西南環線紅河區域整體籌劃實施方案,突出紅河融入重點和亮點,進一步完善好「五區一帶」規劃產品布局,突出建設重點,完善支撐項目,注重新產品新業態培育,夯實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計劃落地實施,推動全州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二、組建專班推進落實。積極主動搶抓機遇,把紅河富集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有效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強化統籌推動,建立聯動協調機制,充實工作專班,整合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交通、文旅、投資促進等部門力量,按照省級半山酒店審查工作流程和要求,加快半山酒店項目前期工作進度,聯動發展改革、自然資源規劃和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強配合、相互協調,認真組織項目業主對照技術文件要求準備提供半山酒店項目方案,緊盯省級相關政策支持並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建立半山酒店項目建設動態管理機制,確保成熟一個、開工一個,高效推進半山酒店項目建設。堅持「天天抓實、月月抓緊」,緊扣半山酒店項目任務清單和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州縣聯動、部門協同,加強工作調度,匯聚各方力量,實行州級領導項目督導掛鈎制度和「周上報、月調度」,定期調度、協調解決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存在問題,形成推進半山酒店建設的工作合力,確保半山酒店建設全過程、各環節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合力推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工作。
三、貫徹落實引導扶持措施。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支持文旅產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轉型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雲政辦發〔2020〕23號),州文化和旅遊局牽頭草擬了《紅河州貫徹落實雲南省關於支持文旅產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轉型發展若干措施的實施意見》呈報州政府研究審定,從降低文旅企業運營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加快推進文旅業態升級、加快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完善市場推廣機制五個方面細化22條具體措施,積極推動省級政策落地落實,支持全州文旅企業有效應對疫情影響,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文旅產業轉型發展。積極推進旅遊品牌創建,建水縣、彌勒市成功創建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建水縣、彌勒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通過省文旅廳專家初審、實地檢查初驗,彌勒市參加了2020年8月19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驗收認定創建陳述。繼建水古城後湖泉·水鄉生態園創建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建水、彌勒、蒙自3縣市創建雲南省特色旅遊城市,彌勒、建水、元陽3縣市創建雲南省旅遊強縣。建水縣團山村2019年年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元陽縣新街鎮愛春村委會阿者科村、彌勒市西三鎮螞蟻村委會可邑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瀘西縣永寧鄉城子村入選農業農村部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四、加大半山酒店建設支持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遊發展戰略部署,以融入大滇西旅遊「8字形」大環線為契機,紅河州依託文化旅遊資源稟賦,按照半山酒店「定位」「風格」「格局」「路徑」要素要求,著力 「兩個聚焦、五個明確」(聚焦哈尼梯田、聚焦重點資源,明確項目、明確目標、明確主體、明確設計、明確時間節點),制定《紅河州半山酒店項目建設工作方案》,細化明確半山酒店建設工作目標、建設內容、工作步驟 、組織保障和相關要求,成立州長任組長、分管副州長任副組長的半山酒店工作專班,通過摸底排查、實地調研組織策劃提出一批半山酒店項目,確定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建成項目清單,指導縣市做好項目謀劃、包裝、儲備等工作,幫助項目業主協調解決實際問題,跟蹤和督促項目進度,對項目設計標準較高、推進較快的項目,及時列入重點項目爭取上級重點支持。目前,全州梳理半山酒店項目60餘個,預計總投資80.01億元,重點推進元陽虹夕諾雅酒店、元陽雲裳酒店、元陽多依樹酒店、建水蟻工坊等35個重點項目,全力打造紅河半山酒店特色品牌。
五、強化大滇西旅遊環線項目支撐。旅遊產品是競爭力的體現,強化旅遊項目建設是關鍵,圍繞「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標,認真落實大滇西旅遊環線產業布局省「大環線」、州「中環線」、縣市「小環線」的工作思路,著力「抓項目、補短板、提品質、育業態、促轉型、強產業」,緊扣大滇西旅遊環線高A級景區、旅遊度假區、特色小鎮、戶外運動項目和半山酒店等業態產品,抓好旅遊項目策劃包裝和前期準備多渠道加大旅遊項目投資,以新業態新產品提升旅遊品質。結合編制《紅河州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實施文化旅遊項目為抓手,著力推進旅遊產品供給側改革,全面推進紅河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紅河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未來三年,計劃實施文化旅遊項目195個,累計投資1015.83億元,其中1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58個,總投資825.13億元;按項目類型分:實施全域旅遊發展項目49個、產品提升項目46個、新業態培育項目76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4個。
六、加強人才培訓培養。高規格組織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大滇西旅遊環線課題組組長、規劃專家葛羿博士到紅河州開展「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新思維、新業態、新格局」專題講座,提升全州幹部推進落實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的能力。積極開展文化旅遊各類培訓,認真做好主辦的2019級紅河州幹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訓練班(旅遊文化專業)相關工作,採取集中專題輔導與實訓實踐相結合模式,培養提升幹部專業能力、專業精神;開展雲南省旅遊扶貧「一對一」送教上門項目、A級景區創建管理培訓、2019年「春雨工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者赴雲南省紅河州大講堂等培訓活動;依託旅豆學堂課程資源進行「共抗時艱、共助紅河文旅、共享旅豆精品」公益線上培訓,組織全州文旅系統利用疫情「閉園期」「停業期」「空窗期」進行內功苦練,做好文化旅遊產業復甦人才準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舉辦紅河州旅遊行業服務技能大賽,通過以賽代訓的方式提升全州文化和旅遊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行業能力。繼2017年、2018年我州導遊李勇、段鑑航分別入選國家萬名旅遊英才計劃「金牌導遊」培訓項目後,我州導遊吳春香2019年被評為省「金牌導遊」,推薦的李有亮、朱建非、梅志宏三名同志入選2019年文化和旅遊鄉村能人支持項目。推薦申報2020年度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人選1名、2020年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名、紅河州旅遊產業(領域)人才10名、紅河州優秀事業人員人選8名,目前正在積極推薦申報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3個(紅河龍韻休閒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李文、雲南建水磐鬆手作陶藝坊潘娟、阿扎河鄉哈尼族民歌傳承會陳習娘)。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圍繞「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標,積極主動融入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積極統籌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向上級爭取更多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整合各類資金,強化人才培養培訓,加快推進大滇西旅遊環線項目建設,豐富提升「雲上梯田·夢想紅河」,努力把紅河州打造成為雲南旅遊新方向。
感謝你們對我州文化旅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請在今後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
2020年9月16日
(聯繫人:馬紅慶,聯繫電話:305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