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劇有自己的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2020-12-13 奔跑的小小豬

歌劇是舉世公認的艱難高深的藝術品種。歌劇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整體藝術水平。中國歌劇有自己的發展史,中國歌劇誕生以來,走過的是一條坎坷曲折的多元化的道路。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音樂戲劇傳統。遠自漢代的「百戲」,唐宋時期的歌舞雜劇及後來的戲曲,構成了一幅光輝燦爛、延綿至今的音樂戲劇的獨特畫卷。然而,現代意義上的歌劇藝術,確是在偉大的「五四」運動之後,借鑑了西洋歌劇的形式規律和藝術傳統,融匯了中國民間音樂戲劇傳統的優秀成分的產物。

  二、歌劇《蒼原》的介紹   遼寧歌劇院創作演出的歌劇《蒼原》是一部採用西洋大歌劇形式而又具有鮮明中國民族特色的史詩性正劇,該劇由黃維若、馮伯銘作詞,由徐佔海、劉暉作曲,自1995年首演至今,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劇經典。它突破了傳統的西洋歌劇模式,在西方大歌劇基礎上採用了西洋美聲唱法和歌劇表演形式;在音樂語言上借鑑西洋歌劇作曲技法,使之與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相融會,在試聽音樂中即可聽到富有異國特色的天山音調、俄羅斯小調和宗教音樂,又可聽到婉轉悠揚的中國蒙古族民歌曲調,幾種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的音調,相互滲透,這種手法成為推動史詩性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大特色。   《蒼原》述說了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清朝乾隆年間,寄居在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一百四十年的中國土爾扈特蒙古族部落,為了民族生存和對自由的追求,在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毅然舉族東歸。行程萬餘裡,歷時七個月,付出重大犧牲,終於回到中國故鄉天山。這一民族大遷徙曾被一位英國史學家稱為震撼世界的壯舉。歌劇將這一宏大的悲壯史詩,組織構成了複雜而尖銳的戲劇衝突。土爾扈特部落這一英雄的群體和他們具有鮮明特徵的代表人物,在生與死、愛與恨的火焰和血海中唱出一支支交織著生命、愛情、自由和尊嚴的悠長牧歌。

  三、《蒼原》中女高音詠嘆調《情歌》的分析   《情歌》作為歌劇中唯一的一首女高音詠嘆調,音樂創作與演唱形式獨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及很強的抒情性特點,突出了抒情性詠嘆調在該歌劇中的巨大魅力。抒情性詠嘆調向來被稱為歌劇中最具有音樂魅力的聲樂體裁,它的最大特質是充滿迷人的歌唱性格。而這種歌唱性格是通過用美麗如歌的旋律線條勾勒人的內心生活,通過藝術化的人聲抒詠及豐富表現力的充分發揮來實現的。歌曲的旋律進行起伏較大,基本情調是內在、傷感、較含蓄的,但是演唱的基調是明朗奔放的,這就要求我們演唱者從容地運用平穩的歌唱呼吸和基本的歌唱狀態來演唱。

《情歌》隨著娜仁高娃與舍愣這對戀人故事的展開貫穿全劇。這首歌是在內蒙民歌《大青馬》的基礎上提煉發展而來,全曲有舒緩悠長的慢板、輕盈跳蕩的三拍子快板加一個拉寬的短小尾聲構成,是一首洋溢著浪漫抒情氣質、具有主題歌性質的唱段。歌曲在整個歌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女主角娜仁高娃誤以為情郎去世,帶著對過去兩人相戀的美好追憶及對逝去愛人深切的惋惜之情,以綿綿悲情獨唱了一遍;第二次是重唱,娜仁高娃與舍愣久別重逢又陷入到新的矛盾中,無法決絕的痛苦表白,部分再現地演唱人物心理,體現為抉擇的矛盾;第三次是娜仁高娃為了正義而犧牲,族人以混聲合唱的形式出現,曲調之悲切充分烘託了土爾扈特人民對娜仁高娃的同情與讚美,這種由個人情感與部族情感發生矛盾時,女主人公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精神激勵著她的部族更加堅定的愛國熱情和歸鄉的信念。歌曲三次出現的情感變化帶有濃鬱的蒙古族民歌風格,柔美而深情。歌詞:「送哥送到太陽升,送哥送到星兒落,叫聲遠行的人兒呦,阿妹有話對你說:如果你是遼闊的草原,我就化作蜿蜒的小河;如果你是蜿蜒的小河,我就化作河上的清波,從你的胸膛輕輕流過,讓你緊緊的擁抱著我。如果你是河上的清波,我就化作渴飲的馬……」人們一定會被這段蒙古族民歌樸實無華的風格所打動。詞中所點出的草原、小河、清波、馬兒、牧馬人、牧歌,均是草原上的形象,彼此的關聯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卷。

  從音樂素材的角度分析,歌曲中蒙古族長調的引用使節奏自由、寬廣、綿長,從而呈現出極大的張力;旋律的大跳與流動纏綿的長線條的結合,集中體現了高亢、豪邁、流暢、抒情的音樂風格。全曲分為兩大段:A段旋律屬於流暢、抑揚婉轉的長線條的風格。採用了蒙古族音樂中音程跳進的方式,旋律的幅度寬、節奏規整、速度平穩,表現出一種開闊、肅穆的氣質。B段屬於優美、委婉的抒情性風格。它的主題是以三拍子構成的,演唱這一旋律時,首先要突出它的線條,唱得既要連貫,又要掌握它的生動地節奏美。主題中巧妙地運用了多個「如果…就…」的假設句,從歌詞中,我們也能體會出美麗深情的姑娘娜仁高娃對戀人深深的眷戀之情。在歌曲的半終止、全終止或遇到某些長音時可根據演唱者的情緒,演唱習慣等自由處理這些節奏和節拍;歌曲中有些樂句所表現出的是感懷、詢問和思考的意境,如「叫聲遠行的人兒呦!」這裡面的「叫」字是後半拍起的,這個作為樂句起音的後半拍音,應起的非常輕柔,富有流動感,呈不穩定性,當這個起音很輕柔地流向正拍時,再把聲音放出,在正拍上形成相對的穩定感。

  四、歌劇詠嘆調演唱中應注意的問題   歌劇中詠嘆調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歌劇藝術中的點睛之筆。歌劇演唱是歌劇藝術的生命,它是歌曲演唱者在深刻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的演唱,將詞曲作者的思想、情緒、意圖表達出來,再將自己的演唱個性、風格融入其中,使無聲的作品變為有生命的歌聲,從而感染聽眾,給聽眾以美的享受,使作品具有新的生命力。 首先應注意歌劇中的語言問題。歌劇藝術是通過音樂與語言的藝術形象思維及舞臺,傳達、影響和感染觀眾的。歌劇語言是語言的聲音――語音,與音樂的聲音――樂音的有機結合。語音中融入樂音,樂音融入了語言,這正是所謂「聲中有字,字中有聲」的融合觀。

其次,我們在演唱詠嘆調時,要運用專業知識對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將對我們更好地演繹作品,表現人物性格及特徵,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於更好的在演唱詠嘆調時抒發人物內心的情感。 再次,還要做到對生活和演唱體驗入微,情景交融,情似神似。因為,歌劇藝術美的意境在於情似到神似。即:「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①若達此「境界」就是歌者從作品內容引發的主觀情感――「意」及其聲樂技術完美和諧所達到的「境」,即主觀情感與客觀現實達到水乳交融、情似與神似,才能迸發出藝術火花,燃燒藝術作品的生命力與感染力。

相關焦點

  • 民族歌劇要有中國味道
    【詠嘆之間的永恆·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  當下舞臺上湧現大量洋腔洋調的中國歌劇,難以贏得觀眾——民族歌劇要有中國味道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歌劇被譽為他解釋說,歌劇學習戲曲,不是學其「一桌兩凳」的簡單布置,而是學習戲曲的精粹:寫意、簡潔、空靈,把焦點儘可能地集中在人物的表現上。景為人而設,情因景而生。用一位戲劇前輩塞克的話說:舞臺上的一樹一石乃至每一樣東西,都應該是有生命的,都應該是會說話的。「我們要的是中國的作風、中國的氣派,是像戲曲那樣具有民族的特色、東方的韻味。」
  • .| 跟隨歌唱家雷佳走進歌劇《運河謠》,帶你看懂中國民族歌劇
    中國民族歌劇誕生於20世紀初,發展至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鮮明的藝術特點。作品音樂形式豐富、以民族唱法為載體,從戲曲、民歌等中國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呈現出民族歌劇特有的藝術魅力。本期藝術微課堂我們邀請到著名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雷佳老師,以歌劇《運河謠》為例,帶領大家揭開中國民族歌劇的面紗,不僅可以了解到什麼是中國民族歌劇、中國民族歌劇有哪些藝術特色,還能賞析到很多朗朗上口的精彩唱段。
  • 被馬雲看上的歌劇到底有啥來頭?
    的樂譜,則來自普契尼歌劇《圖蘭朵》。今天,藝綻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部能讓馬雲青眼有加的歌劇。1如果要給剛入坑古典音樂的朋友推薦歌劇,《圖蘭朵》一定是藝綻君的首選之一。眾所周知,義大利是歌劇的故鄉。「是什麼有如火焰般燃燒,但當你死去,它就變得冰冷?」「讓你燃起烈火的冰塊是什麼?」敲黑板劃重點,這就是圖蘭朵的三個真·送命題。答案是什麼呢?希望、鮮血和圖蘭朵公主本人。
  • 中國十部著名歌劇,你了解嗎?
    中國十部著名歌劇,你了解嗎?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吧。《白毛女》2011年大型民族歌劇「白毛女」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
  • 學習歌劇,你知道它有幾種類型嗎?宮廷歌劇讓你感受貴族氣息
    歌劇的類型之前,我們對歌劇的產生、內涵、社會價值做出了一番探討,想必每位讀者對這部分內容已經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歌劇都有什麼樣的類型。歌劇種類有許多,經過長期的分析與研究,我們對歌劇的類型做出了總結,主要歸納為六個方面。首先我們先來學習宮廷歌劇。宮廷歌劇宮廷歌劇,是歌劇的類型之一。從事件發生的時間上來看,大致是在1580年。
  • 義大利歌劇在中國蓬勃發展 女高音唱響《圖蘭朵》
    義大利歌劇在中國蓬勃發展女高音歌唱家么紅180次唱響《圖蘭朵》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國成):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經典歌劇在中國的演出日益頻繁。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歌劇舞臺之一。
  • 火鍋的發展史,你知道嗎?古人早就開始吃火鍋了!
    火鍋的發展史,你知道嗎?古人早就開始吃火鍋了!文/有文化的小貝 圖/網絡先問廣大吃貨們一個問題,就說冬天什麼最勾引你呢?讓你欲罷不能。說是當時三峽的縴夫們所發明的,縴夫們收工之後就在江邊棄土為灶,然後就掏出隨身攜帶的辣椒,花椒等這些佐料,取長江水熬成湯,以烈酒燙食,鮮魚活蝦以及各種蔬菜,聽起來也不錯,很像現在的海鮮火鍋,但是就沒肉,不知道能不能吃飽。以上就是火鍋的各種來歷了。其實各位小夥伴,有沒有發現。不管哪一種說法,火鍋一直都是在傳承中的。
  • 國際優秀頂級歌劇欣賞,十大歌劇你知道幾個(上)
    世界十大歌劇包括:《浮士德》、《鄉村騎士》、《卡門》、《圖蘭朵》、《阿依達》、《茶花女》、《弄臣》、《託斯卡》、《奧賽羅》、《蝴蝶夫人》和《藝術家的生涯》。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將羅西尼的《塞維亞的理髮師》和莫扎特的《魔笛》、《費加羅的婚禮》排在十大歌劇當中。
  • 《狂人日記》昨晚回家 誰在關注中國當代歌劇
    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北京國際音樂節作為北京標誌性文化活動之一,昨晚在保利劇院首次上演當代中國歌劇《夜宴》和《狂人日記》,也讓這兩部在國外已經演了多年的中國歌劇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面對自己的觀眾,兩部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內容的歌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著北京觀眾。
  • 中國歌劇發展要有優質原創作品
    【本課主題】  中國歌劇發展要有優質原創作品  【主講嘉賓】  金曼,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北京大學歌劇院研究院院長為了迎北大120周年校慶,8月10日、11日第三代江姐的扮演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金曼、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將帶領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各屆碩士研究生,在國圖藝術中心為觀眾帶來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及光陰故事——中國影視經典歌曲音樂會兩場演出。
  • 中國歌劇:本土化和當代化的雙重難題
    歌劇藝術在當代中國陷入困境並且似乎看不到出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曾說過一個極端的看法,中國當代歌劇的生存狀況,比位列世界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首的崑曲好不了多少。這還是指就其當代創作以及表演團體而言。如果審視崑曲和歌劇對各自歷史經典的整理、復排乃至重新贏得觀眾,歌劇在許多方面甚至比崑曲更為遜色。
  • 中國十大著名歌劇
    中國十大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 、《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
  • 歌唱家廖昌永談<一江春水>:中國好時代需要中國好歌劇
    歌劇《一江春水》的藝術價值、創意初衷、編排特色有哪些?以歌劇這一被譽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的藝術樣式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積澱與價值觀,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何意義?說實話,如此投入的創排過程,其實蠻考驗一個演員的體力和持久力,但一個人心裡邊只要有這個夢想,夢想就會成為我們的動力。  這部戲你前面也聽了,其實每一段我都很喜歡。這樣一個悲劇,她的戲劇衝擊力是非常之大的。所有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情緒,你在演的時候,不由自主眼淚就掉下來。我們的歌劇,最講的就是這個人性,這個悲劇是戰爭造成的,我們其實應該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雷佳帶你看懂中國民族歌劇
    中國民族歌劇誕生於20世紀初,發展至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鮮明的藝術特點。它的題材多取材於兼具民族特色和中國氣韻的本土故事,音樂大量採用我國民間曲調和傳統音樂進行創作,以獨特的方式將民族文化特色展示出來。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製作的首部原創中國民族歌劇,於2012年首演。
  • 中國歌劇百年集萃
    本報電(記者鄭娜)在中國歌劇誕生百年之際,《中國歌劇百年——精選唱段集萃》(以下簡稱《集萃》)新書日前在北京發布。《集萃》以年代為編輯原則分為9冊,共收錄117部歌劇中的355首唱段,是目前國內收錄曲目最全、時間跨度最大、擇錄作品時間延至今日的一部系統化、專業化歌劇教材。其中,第八冊、第九冊集中收錄了2017年、2018年文化部「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的13部劇目。
  • 《沂蒙山》為何成為現象級中國民族歌劇?
    我決定用民族歌劇來呈現。」張桂林說,「困難接踵而來,中國民族歌劇沒有固定的範式,接下來往哪個方向走?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首先是如何解決宣敘調的問題。」眾所周知,在西洋歌劇中,宣敘調一般多用於推動故事的發展。
  • 鑼鼓鑔隨中國歌劇奏響英國舞臺
    距離去年8月帶著中國歌劇《雷雨》赴倫敦西區演出還不滿一年,上海歌劇院又帶去了現代寓言歌劇 《賭命》。倫敦當地時間5月26日、27日,《賭命》在絲綢街劇院連演兩場。一位去年看過《雷雨》的當地觀眾再次走進劇場:「兩部歌劇都製作精良,非常有特色。我希望今後還能在倫敦看到更多中國歌劇。」
  • 「汝州市六運會」-那些你不知道的籃球發展史
    當你在籃球場上肆意奔跑、帥氣投籃的時候,是否會想起籃球是怎麼發展到現在?那就隨小編的腳步,來了解籃球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因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後就留在籃子裡,人必須登上專設的梯子才能將球從籃筐裡取出。
  • 中國民族歌劇要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的時代心聲
    (首席記者 邵嶺)  著名作曲家何佔豪:要去除歌劇神秘化、貴族化的認識   開座談會之前,我問了一些普通老百姓:中國歌劇有哪幾部?他們講出來四部:《白毛女》《江姐》《洪湖赤衛隊》和《紅珊瑚》。這麼多年了,我們創作了這麼多部歌劇,老百姓只知道4部。這值得我們驕傲嗎?
  • 歐美有什麼歌劇堪比歌劇魅影?
    首先要講的是,歌劇魅影不是歌劇,而是音樂劇,內容是一個關於歌劇院裡發生的故事。不同於歌劇,音樂劇不局限於美聲唱法,也不局限表達方法,音樂劇裡即可以有音樂歌唱,也可以有對白,比起歌劇有更多流行音樂,在藝術形式上,夾雜更多舞蹈等肢體表演,而不是單純以唱的形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