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的中國節日小知識,寒食節究竟為紀念誰?

2020-12-12 大林解說

冷門的節日,寒食節究竟在紀念誰?歡迎來到小崔說歷史,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淵源流傳,其中又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歷史故事。而我們今天講的是有關節日的歷史故事,講一講冷門的寒食節究竟在紀念誰?為誰而辦?好了話不多說,言歸正傳讓我慢慢道來。

中國的寒食節由來已久,流傳延續了近兩千餘年,曾被一度百姓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其主要日期在夏曆冬至後的105日,也就是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左右。在日初的時候做為節時,在此期間禁菸火,只可以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祭祖等風俗習慣。縱觀中國節日特殊的是,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說起寒食節的起源,那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晉國公子重耳迫於晉國內部之亂開始了長達十九年之久的流亡生涯,前後一共輾轉了八個諸侯國。其中有個臣子名叫介子,從始至終不過多苦多難依舊不離不棄地跟隨重耳。

在逃到衛國的時候,重耳實在是餓的不行了,卻發現貼身侍衛頭須早已偷光了錢財與食物逃之夭夭了,在極其緊要的救命關頭,是介子挺身而出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一鍋湯救了重耳一命。重耳深知介子所作所為,十分感動,於是告訴介子如果有一天他當上了君王,一定要報答介子的救命之恩。介子卻認為君臣之間理所應當的事情。

後來重耳歸國當上了君王,在他流亡期間深感人間疾苦,於是勵精圖治,頒布法律利民,慢慢地成為了受百姓愛戴的明君,卻似乎忘記了在他落難時救他命的介子,而介子早已厭倦世事帶著家人歸隱了山林,但是他的鄰居解張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夜裡寫了封信掛了城門之上。

這時的重耳已經受百姓愛戴的晉文公了,看著城門上的封信這才想起當年救他一命的介子,頓時懊悔不已,派人立刻去請介子然而介子似乎有意在迴避著晉文公,隱入連綿的群山之中不讓任何人找到,派出去的人多次尋訪無果,晉文公便親自率眾來到群山之中尋找介子,可是找了很長時間卻依舊找不到他。心急之下聽了小人讒言,下令燒山。

火光沖天,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這才熄滅,當晉文公率人再次尋找時,卻發現人介子和她的母親已經被活活燒死了,晉文公悲痛不已在介子的屍體前跪拜而哭,隨後念起忠義便就地埋葬了,並建造了的祠廟,並傳令下去在介子死的這一天所以人不能炊煙點火,並只能吃寒食。雖便有了寒食節的來歷。

介子成為了忠義之士的代表,推忠赴義的英雄氣節令人欽佩不已,他的故事流芳百世,感動著後世的每一個有著忠義之心的正義之士,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英雄都一段傳奇,每一個我們自己都有自己追求未來的權利,讓我們在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中感受每一件真實的歷史故事,去領悟解讀每一個不同的歷史人生。 小崔說歷史帶你們領略不一樣的冷知識,讓我們感悟不一樣的人生,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本文由學哥搞笑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前一日為寒食節,你知道這個節日是紀念誰的嗎?
    馬上又到了清明節,清明節家喻戶曉,但是清明節前一天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節日,這個節日便是寒食節。按照傳統民俗,寒食節這天不能生火,家家戶戶只吃寒食。如此奇怪的風俗,你知道是為了紀念誰嗎?他大為感動,發誓說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會報答介子推的。但是重耳不知道的是,介子推心裡壓根就沒有想過回報。
  •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的由來起源來歷故事50字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介子推。傳說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動亂,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偏遠的地方。在重耳飢餓的時候,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來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重耳回國執政後,大加封賞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獨忘了介子推。
  • 寒食節|被淡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寒食節,是陌生的,甚至從來就沒聽說過。其實寒食節是一個很重要,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寒食節來歷介之推是當時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之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給重耳充飢。
  • 中國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位於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從先秦到南北朝, 寒食都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日,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所以節日期間,百姓家家不許動煙火。
  • 2019年寒食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寒食節是什麼節日
    2019年寒食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寒食節是什麼節日  「寒食」是冬至以後第一百零五日,一般多在夏曆清明節前一兩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士介子推而創設的一個節日。
  • 中國古代民間傳統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不少地區又把清明節稱為寒食節、祭祀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天。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2012寒食節:關於寒食節的節日傳說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2012寒食節:關於寒食節的節日傳說 2012-03-31 14:51 來源:百度百科
  • 寒食節:漢族唯一一個以飲食習俗命名的傳統節日
    段時間讀了文彪小說中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在為作者描述了如此多的人物卻時,他對書中頻繁提及節日的內容印象深刻。很遺憾,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在傳統的漢族節日中還有一個叫「寒食節」的節日。寒食節,中國是一個傳統節日,在冬至後105天,清明節前一兩天。一天開始的時候,禁止燃放煙花,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掃蕩、郊遊、鞦韆、蹴鞠、前溝、鬥雞等習俗,寒食節持續了兩千多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這是關於百度百科的解釋,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他被稱為冷食節,以及為什麼很少有人去過這個節日。
  • 寒食節——一個「消失」了的傳統重要節日
    但是,但凡上過高中的,都會隱隱約約聽過清明節之前,好像還有個寒食節。這個節日由於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而給人一種神秘感。寒食節究竟是怎麼個節日?又有怎樣的習俗呢?咱們今天就扯一些關於寒食節的問題。寒食節又叫禁火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天,算下來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我們知道,端午節是屈原老先生跳江送給我們的,國慶節是無數革命烈士換來的,那麼寒食節呢?
  • 祭祖掃墓究竟是清明節還是寒食節?
    祭祖掃墓究竟是清明節還是寒食節?枯木清明節放假,祭祖掃墓,這是總所周知的節日,標題之問似乎略顯多餘。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禮儀之邦,以孝治國,百事孝為先,孝道分別為生前盡孝,逝去追思。關於孝道有專門的《孝經》傳世,規勸人們的行為準則,成為儒家經典之一。生前盡孝典籍浩繁,這裡就不贅述,我們談談追思,追思的目的是為了慎終追遠,寄託哀思,從而淨化心靈,歸化民風,《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 女兒節、寒食節、九皇彩節
    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 女兒節、寒食節、九皇彩節時間:2018-01-26 12:2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女兒節、寒食節、九皇彩節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許多節日的由來也都與歷史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鄰近的亞洲國家也常因受到中華文化的潛移默化,而不管在日常生活或宗教習俗上都受到了影響,博九樹洞君特地     原標題:這些特色節日都源自中國!
  • 唯一一個以飲食來命名的節日,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的由來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也不少人知道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寒食節的形成與介子推這個人關係很大,它起源於一個悲涼的故事。介子推,春秋時期的晉國人,出生不祥,死於公元前636年,死之後被追封為潔惠候,同年寒食節誕生。介子推忠君愛國,跟隨重耳打天下,而「割股奉君」更是讓後人感嘆不已。
  • 清明節紀念誰?除了掃墓還有哪些活動?它與寒食節又有什麼關係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合稱中國三大鬼節,清明節原指春分後的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每年的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又稱「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麼受國家如此重視的清明節又是怎麼來的呢?
  • 中國傳統節日-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
    斂為一夫用,無心固當然。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寒食節:又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禁火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時期形成的眾多傳統節日,不僅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秘意韻,同時也體現出了不同社會思想契機下的獨特人文關懷。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到文明社會中的情感寄託,歷經幾千年發展、完善與成熟之後,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與思想寓意早已融入國人基因。從古至今形成的傳統節日數量高達幾百個,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傳統節日」之外。清明節、寒食節、七夕節、重陽節、冬至節等,也都具有非常濃鬱的中國民俗特徵。
  • 中國人的「寒食節」,居然成了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圖:流花河/網圖 文:流花河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後世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韓國與中國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人緣相親。
  •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被淡忘的4大傳統節日,寒食節上榜,你知道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嘛?
  • 寒食節在古代是個什麼節日?寒食詩詞知多少
    又是一年寒食節。現在的寒食節不再是法定節日,一般和清明節合併起來過,可是你知道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寒食節曾經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歷史知識: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背後有著怎樣的感人故事?
    中國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國家,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逐漸形成了一些影響深遠的傳統節日,其中就包括清明節。據記載,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現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有多少人知道,清明節究竟是為何紀念誰?背後有著怎樣感人的故事呢?
  • 2013寒食節是哪一天 寒食節的由來與習俗盤點
    春秋時期禁 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 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 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