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的節日,寒食節究竟在紀念誰?歡迎來到小崔說歷史,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淵源流傳,其中又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歷史故事。而我們今天講的是有關節日的歷史故事,講一講冷門的寒食節究竟在紀念誰?為誰而辦?好了話不多說,言歸正傳讓我慢慢道來。
中國的寒食節由來已久,流傳延續了近兩千餘年,曾被一度百姓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其主要日期在夏曆冬至後的105日,也就是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左右。在日初的時候做為節時,在此期間禁菸火,只可以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祭祖等風俗習慣。縱觀中國節日特殊的是,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說起寒食節的起源,那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晉國公子重耳迫於晉國內部之亂開始了長達十九年之久的流亡生涯,前後一共輾轉了八個諸侯國。其中有個臣子名叫介子,從始至終不過多苦多難依舊不離不棄地跟隨重耳。
在逃到衛國的時候,重耳實在是餓的不行了,卻發現貼身侍衛頭須早已偷光了錢財與食物逃之夭夭了,在極其緊要的救命關頭,是介子挺身而出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一鍋湯救了重耳一命。重耳深知介子所作所為,十分感動,於是告訴介子如果有一天他當上了君王,一定要報答介子的救命之恩。介子卻認為君臣之間理所應當的事情。
後來重耳歸國當上了君王,在他流亡期間深感人間疾苦,於是勵精圖治,頒布法律利民,慢慢地成為了受百姓愛戴的明君,卻似乎忘記了在他落難時救他命的介子,而介子早已厭倦世事帶著家人歸隱了山林,但是他的鄰居解張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夜裡寫了封信掛了城門之上。
這時的重耳已經受百姓愛戴的晉文公了,看著城門上的封信這才想起當年救他一命的介子,頓時懊悔不已,派人立刻去請介子然而介子似乎有意在迴避著晉文公,隱入連綿的群山之中不讓任何人找到,派出去的人多次尋訪無果,晉文公便親自率眾來到群山之中尋找介子,可是找了很長時間卻依舊找不到他。心急之下聽了小人讒言,下令燒山。
火光沖天,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這才熄滅,當晉文公率人再次尋找時,卻發現人介子和她的母親已經被活活燒死了,晉文公悲痛不已在介子的屍體前跪拜而哭,隨後念起忠義便就地埋葬了,並建造了的祠廟,並傳令下去在介子死的這一天所以人不能炊煙點火,並只能吃寒食。雖便有了寒食節的來歷。
介子成為了忠義之士的代表,推忠赴義的英雄氣節令人欽佩不已,他的故事流芳百世,感動著後世的每一個有著忠義之心的正義之士,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每一個節日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英雄都一段傳奇,每一個我們自己都有自己追求未來的權利,讓我們在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中感受每一件真實的歷史故事,去領悟解讀每一個不同的歷史人生。 小崔說歷史帶你們領略不一樣的冷知識,讓我們感悟不一樣的人生,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
本文由學哥搞笑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