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秦時遺風的興安水街

2020-08-27 新晨遊記

從貓兒山下來,去興安縣城午餐,吃臭桂魚火鍋,順道去看水街。水街為靈渠的一部分,但不屬於靈渠景點,是興安的一個開放式景點。靈渠是秦時的一個水利工程,修建於秦始皇33年,是與四川的都江堰齊名的一個古代水利工程,號稱「北有長城,南有靈渠」。靈渠全長三十四公裡,建於秦始皇執政時期,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興安水街是指古靈渠附近流經興安縣城長約一公裡的街市,歷史上俗稱水街。

我們從「秦皇宮」進入水街,也是水街的入口,秦時古風的歷史感油然而生。據史料記載,秦朝統一中原以後,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徵服南方百越各部。其中在越城嶺的秦軍因遭越人頑強抵抗,加上山嶺險陰,水路不通,軍糧運輸供給不上,陷入困境。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史祿受命在今興安縣境內湘江支流雙女井溪和灕江支流始安水相距最近處築壩攔水,開鑿了溝通湘、漓兩水,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運河——靈渠。

進入水街,便被水街濃厚的文化氣息所陶醉。滿眼風光如鏡的清水、參天古樹、樓榭亭臺、假山垂柳、小橋流水、對聯碑文、文風古韻、市井風情等,鮮活地再現著千年歷史文化,整條街裡飄著古典音樂,仿佛置身於遠古時代裡閒庭信步……

水街有10餘座古橋,那是數千年歷史留給水街的痕跡。比較有名氣的是萬裡橋、馬嘶橋、接龍橋、娘娘橋。萬裡橋是秦軍從南往北時經過最多的一個橋;馬嘶橋則是水街的驕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二橋跨二水的「水立交」,據說是因當年漢代將軍馬遠之馬不肯過橋而得名;接龍橋則因其僅半邊臺階而得名,是目前廣西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據說此橋乃當年足智多謀的懷丙和尚的智慧,其一改古法將橋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橋東修有九級石臺階上橋,而橋西不留石階,成就了接龍橋的千古之迷,娘娘橋的出處已經無從考證。

娘娘橋,位於秦文流觴景區上遊約100米,又名天后橋、滄浪橋,始建於康熙七年(1668年),2004年重修,橋上建有雙亭,橋名為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題。

萬裡橋位於娘娘橋上遊約100米,唐寶曆元年(825年)桂管觀察使李渤所建,因傳說距唐朝京城長安水路1萬裡而得名,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石拱橋,迄今已整整1200年歷史。歷史上被稱為&39;,2004年重修橋亭,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萬裡橋記》一文和&39;題詞兩塊石碑。 馬嘶橋,位於萬裡橋上遊約100米靈渠與雙女井溪相交處,傳該處最初為小木橋,當年馬援率部南平交趾時,其坐騎至此揚蹄嘶叫,不願過橋,馬援下馬發現該橋已朽,乃募捐修橋,傳為千古佳話,此橋因而得名。原為與靈渠水街南北路並行的兩座橋,2004年改建,增加了一座橫跨靈渠的連橋,形成了&39;的奇觀。橋亭為漢代建築風格。

萬裡橋

走在水街的林蔭道上,一邊是古老的建築,一邊是潺潺流水,大大小小的店鋪。

水街的迷人之處,不只在這些刻滿歷史痕跡的石橋之上,還在於古香古色的水街民居寧靜、平和的質樸生活。水街兩岸的民居,鱗次櫛比,均為青瓦白牆,木雕花門窗。清涼的河水,被岸邊的樹林的倒影染成了綠色,河邊垂釣的人們,三五成群,安靜地守侯快樂的收穫。河水中央偶爾行船而過,並不打攪兩岸居民的生活,更似一幅和諧的畫卷。

清清潺潺,垂柳幽幽。到處是竹子,走在竹子架起的迴廊,別有一番情趣。竹亭兩側的對聯,或許就是興安人生活的寫照吧,快樂原本這樣簡單。

很有意思的是他們門上的燈,竟然都是一樣的,莫非這是他們古城文化的一部分。

岸邊頑童笑鬧嬉戲

「小橋流水人家」之下,閒庭信步的古鎮居民,臉上的安逸就像橋下的流水一般清澈。看著幽幽柳樹下,漫漫水階上,少婦提籃洗衣洗菜的景象,老人們在店鋪門口擺起了龍門陣,有趣的是,他們用的牌竟然是不一樣的牌,有普通的撲克,還有他們自製的撲克。一幅「唯有門前靈渠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與舊時浣沙女的油畫躍然眼前……

整個水街走下來,不禁深深感嘆:古老而寧靜的水道、南來北往的橋,不知記載了多少動人的故事和風華歲月,水街有一種特有的意境,特有的那一份古樸的寧靜與和諧。水街最美的是水,從古老的靈渠裡蜿蜒流淌出來的水,就像一條綠色的飄帶,律動著千年的秦風遺韻,又載著今人的對古風的追崇,流出水街的神奇古韻。

古韻典雅的水街,以她獨有的歷史文化,讓我們看到一個文化的、生態的、休閒的、充滿活力的水街,讓人在流連忘返中似乎作了回秦人的感受 。

這條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千年古街,摻雜進一點兒現代生活元素,也成為一種古典與現代生硬結合的產物。門和窗外面有古代的實木裝飾圖案,招牌大多用實木製成,家家掛木刻對聯,特別是一些酒家用的是布的酒幌,更顯古色,但門實際用的卻是現代式的防盜鐵門,窗是鋁合金做的,便形成強烈的反差,當然也有可喜的地方,便是沿河的遊廊和橋皆是原木搭成,古色古香,與小河以及小河裡的水草相映成趣,渾然一體。這是一條有著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古街,而現在一般的古街,原居民都搬遷走了,剩下的都是琳琅滿目的商家店鋪。總體來說,水街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古樸、和諧、充滿生命力。特別是作為出行時的一種偶得,於我更是一種欣喜。

徜徉在中國古典音樂的水街裡,仿佛也回到了從前,她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具有濃鬱嶺南風情的市井畫圖,再現了清代詩人蘇宗經曾經描繪的水街:「徑緣橋底入,舟向市中穿;槳棹揮波易,蓬窗買酒便。」

再見了水街,下午2點離開水街,踏上回程的旅途。

相關焦點

  • 桂林千年古街興安水街開街
    中新社桂林四月十六日電 題:桂林千年古街興安水街開街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極具秦城風韻的桂林市興安縣千年古街——水街,今天上午舉行隆重的開街儀式。儘管今日的興安春雨綿綿,這座古城仍然熱鬧非凡。興安水街是指古靈渠流經興安縣城長約一公裡的街市,歷史上俗稱水街。  「秦文流觴」是興安古北門的所在地,也是水街的入口,從「秦文流觴」進入水街,秦時古風的歷史感油然而生。據史料記載,秦朝統一中原以後,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徵服南方百越各部。其中在越城嶺的秦軍因遭越人頑強抵抗,加上山嶺險陰,水路不通,軍糧運輸供給不上,陷入困境。
  • 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市井風情,廣西興安水街
    興安水街,位於廣西興安縣城長約一公裡的街市,歷史上俗稱水街。由秦漢建築文化、古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觴景區、娘娘橋、萬裡橋、馬嘶橋、古戲臺、金鐘街、湖廣會館、水街亭臺廊榭、百米雕塑長廊、三將軍墓、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
  • 中海水街:向世界展現成都詩意生活
    所幸的是,在成都努力打造「三城三都」的歷史進程中,有一個地方,正以它的「獨一無二」,將成都千面與浩蕩詩意都囊括其中,既擁有著國際視野,也注重著文化傳承——它就是「中海水街」。8月20日,中海水街媒體見面會在位於錦江生態帶的中海財富中心盛大開幕,向世界展現了我們引以為傲的成都詩意生活。
  • 桂林興安 千年的歷史文化孕育的柔美情腸
    興安電子地圖在我心裡,興安的三大標識便是 「靈渠」、「桂林米粉」和「葡萄」今天,就讓我帶你從這裡認識一下興安吧千年靈渠古樹古橋靈渠這條在歷史上極具盛名的人工水利渠道,在興安人眼裡,不過是家門前綠水娟娟的水街(興安人將靈渠|萬裡橋所在的那條街稱為水街,水街是靈渠最具煙火氣的一段渠道)。兩岸的古木蹣跚,陽光的步伐輕快,一切都是細水長流的模樣。
  • 「法治大篷車」興安法治烏蘭牧騎開展送法到基層活動;學習先進 取...
    「法治大篷車」興安法治烏蘭牧騎開展送法到基層活動;學習先進 取長補短 比學趕超 2020-06-29 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旅行遊記」貴陽·荔波
    最近打算慢慢把之前落下的出行遊記補上,大部分的玩耍的地點都在南方。遊記,比較簡單,文字和照片只能記錄體會的點點滴滴,如果要真實地觸摸這個世界的話,依然要出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是這個意思,平常看到的書,刷到的文章,在出門的時候用眼睛去證實所讀所想,然後再修正、補充,這樣慢慢地,對於外界的認識就越來越具體和真實啦~
  • [興安旅行日記] 愛上一條街,然後愛上一座城......
    這並不是第一次來興安,卻是我第一次來到這條街——水街。它位於古靈渠流經興安縣城的南北兩岸,全長980米,因它依靈渠水而成街而得名。來到入口不遠處,雕刻著的「水街」二字便映入眼帘了。記得清代著名詩人蘇宗經曾這樣形容興安水街,「徑緣橋底入,舟向市中穿;槳腳揮波易,篷窗買酒便」。清流潺潺,垂竹幽幽,興安水街以它獨特的歷史文化,可讓來自四方的遊客在此感受另類的休閒方式。
  • 廣西桂林旅行,第35篇,探訪秦風古韻的興安古鎮
    寫在前面:小橋流水,滿不盡的是悠悠古意;微微涼風,吹不去的是楚越舊情,沿著興安古鎮水街兩岸的石板路,穿過那亭臺樓鬧,推開一扇肩遍布玲瑰雕花的門窗,古橋流水、古巷幽深、古物答萃......興安雖默默無聞,卻也讓人著迷沉醉。
  • 想的就是桂林興安這碗米粉
    桂林米粉甲天下,以「星光夜集·美食水街」為主題的靈渠·水街星光夜集暨廣西興安第十二屆桂林米粉節活動在廣西桂林興安縣古戲臺開幕。本屆米粉節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開幕式,靈渠·水街星光夜集——米粉、美食、購物節,扶貧助困農副產品團購節,「興安人有才」才藝大賽,「靈渠之夜」廣場文藝匯演,夜遊靈渠,水街漢服秀,溶江葡萄採摘體驗活動月等。興安百年米粉傳承人唐軍玲介紹,「擔子米粉」從爺爺傳到父親再傳到自己歷經百年。她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就是把興安米粉做好。
  • 興安靈渠已進入醉美觀景季,錯過再等一年!
    「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由清代詩人「袁枚」寫的《由桂林溯灕江至興安》,形象的描述了興安美麗的自然風景。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觴景區、娘娘橋、萬裡橋、馬嘶橋、古戲臺、金鐘街、湖廣會館、水街亭臺廊榭、百米雕塑長廊、三將軍墓、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現已成為桂林的旅遊勝地。
  • 「遊記」興安靈渠,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民國年間,也叫興安運河或湘桂運河,它是秦代的與四川都江堰齊名的一個古代水利工程。修建於秦始皇執政的33年,號稱「北有長城,南有靈渠」,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已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 虛淵玄新企劃 木偶戲「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記」
    虛淵玄新企劃 木偶戲「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記」 動漫 178遊戲網 ▪
  • 2019文化C遊記 探尋海上絲路文化 航向「兩岸走廊」平潭
    日前文化C遊記的拍攝團隊來到福建第一大島平潭,平潭與臺灣兩地之間最近的距離只有68海浬,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一。此行拍攝團隊及網紅們探訪了猴巖島、福音堂 、福興寺祖廟、南島語族文化博物館 、北港文創村、仙人井景區、海壇廣場、海防博物館等多處具有文化特色的風景名勝!
  • 從桂林到興安靈渠,這樣走既省錢又方便,快收藏
    今天剛好再去靈渠的時候,我就把我從桂林到興安靈渠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到桂林旅遊的人很多都會去陽朔,但極少人會去興安靈渠。因為金燮是一個喜歡歷史人文結合自然美景的旅遊者,所以我更青睞於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靈渠這樣的景點。
  • 「海西甘北環遊記」之五:敦煌玉門關和漢長城遺址
    系列遊記:「海西甘北大環遊」之一:環遊青海湖「海西甘北大遊記」之二:青海湖到茶卡鹽湖「海西甘北環遊記」之三:茶卡到德令哈,暢遊可魯克—託素湖「海西甘北環遊記」之四:柴達木盆地和水上雅丹
  • 「旅行遊記」山西之行
    現在各個省會,之前都叫「博物館」,現在大家紛紛改名「博物院」,一字之差,差別在哪?在太原吃早餐,如果不怕擠,就要去「清和園」。然後和太原的老頭老太太們拼一張大圓桌,點上一份頭腦、一份羊肉燒麥、一碗羊雜割、一碗羊肉湯,簡直太美妙了。這裡說一下「頭腦」,外地人來吃,大概率是吃不習慣的。哎,描述吃的的文字,實在是不擅長,這邊放上網上查詢的描述吧。
  • 「墨羽動畫|行遊記」鮁魚圈旅遊有啥不能錯過?
    「墨羽動畫
  • 【重磅】眾星雲集興安,2018年興安米粉節我們縣搞了哪些大動作?
    >桂林樂滿地度假世界承辦,屆時眾多嘉賓將雲集興安,節慶人氣將創新高。在興安期間,黃有龍一行還在縣長黃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小桂的陪同下,對靈渠南渠沿線的溶江鎮、嚴關鎮進行考察。在嚴關鎮,黃有龍一行實地考查了嚴關水泥廠和六口巖,被六口巖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田園風光所吸引,黃有龍對建設六口巖公園表示了濃厚的興趣,同時,對原有舊廠房也意向性提出改造的設想。
  • 從桂林到興安靈渠,達人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去體驗最好
    今天剛好再去靈渠的時候,我就把我從桂林到興安靈渠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到桂林旅遊的人很多都會去陽朔,但極少人會去興安靈渠。因為金燮是一個喜歡歷史人文結合自然美景的旅遊者,所以我更青睞於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靈渠這樣的景點。
  • 桂林:靈渠•水街星光夜集暨興安第十二屆桂林米粉節盛大開幕
    2020年8月28日晚上,桂林市「靈渠•水街星光夜集」暨興安第十二屆桂林米粉節在興安財神廟街盛大開幕!內容有:興安人有才.系列選秀、美食狂歡.胃你而來、水街夜市.星光市集、夜間乘船.暢遊靈渠、水上特展.別具一格、靈渠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