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興安靈渠,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2020-08-27 新晨遊記

靈渠在興安縣境內,靈渠,又名澪渠、零渠、秦鑿渠、明清時期稱陡河。民國年間,也叫興安運河或湘桂運河,它是秦代的與四川都江堰齊名的一個古代水利工程。修建於秦始皇執政的33年,號稱「北有長城,南有靈渠」,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已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據景區講解員介紹,秦始皇滅了六國、統一中原後,版圖已經很大,但這遠非秦始皇心中的天下,他還想徵服南方百越各部(主要包含嶺南地區)。於是,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分五路南下,徵服南方百越各部。其中在越城嶺的秦軍因遭越人頑強抵抗,加上山嶺險陰,水路不通,軍糧運輸供給不上,陷入困境。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史祿受命在今興安縣境內湘江支流雙女井溪和灕江支流始安水相距最近處築壩攔水,開鑿溝通湘、漓兩水,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運河——靈渠。靈渠全長34公裡,分為南渠和北渠,其中南渠全長 33.15公裡,分四段,大部分為喀斯特地貌,利用的是天然河道,人工只開挖了5公裡;北渠的長度雖然只有4公裡,但它卻是連通湘江和灕江的航道。


如今靈渠景區有俗稱分水臺,可謂是中流砥柱的鏵嘴;用來攔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將水通過渠道引向灕江的靈渠的樞紐工程-大小天平;三將軍墓、秦堤、飛來石、四賢祠等景致。

整個景區古樸典雅,能充分體會「行盡靈渠路,興安別有天」的意境。

靈渠主要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洩水天平、水涵、陡門、橋梁等組成,各部分建成時間不同、功能相異,共同構成一個完美的水利工程體系。建鏵嘴,使河水三七分流入灕江、湘江;築大小天平作攔河壩,攔水經南北陡門入南北渠;在南北渠上各建陡門,以提升水位行舟通航;築秦堤,以導渠水防滲漏;築洩水天平,以洩汛期過高之渠水;築水涵,以引水灌溉周邊農田。

靈渠的開通,最直接的是連通了湘、漓二江,雖湘江水位比灕江低,但秦人最早運用提水通航的辦法,解決了舟楫、貨物從湘江通往灕江的問題。湘江屬於長江支流、灕江屬於珠江的支流,靈渠連通湘、漓二江,實際上使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得以貫通。自秦代至民國兩千餘年來,成了嶺南和中原唯一水上交通通道。長江與珠江水系的連通,就接起了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人員和貨物高效、快捷交流的紐帶。靈渠是實現多民族融合的通道,是實現國家統一的保障要道,也是國運的通達。

秦始皇北築長城、南鑿靈渠,這些都是偉大的工程。相比長城,靈渠則更勝一籌,自鑿通以來,一直造福人民,直到解放後,當地水利部門還對渠道進行過疏通,建國之初仍依靠秦鑿渠通航灌溉、潤澤良田,此時的長城基本成了歷史遺蹟和旅遊景點。當然,秦始皇築長城、修靈渠,展現的是雄才大略,體現的是家國情懷,目的是為保江山永固。

如今靈渠已成為旅遊勝地,是大桂林旅遊圈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相關焦點

  • 「遊記」秦時遺風的興安水街
    從貓兒山下來,去興安縣城午餐,吃臭桂魚火鍋,順道去看水街。水街為靈渠的一部分,但不屬於靈渠景點,是興安的一個開放式景點。靈渠是秦時的一個水利工程,修建於秦始皇33年,是與四川的都江堰齊名的一個古代水利工程,號稱「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 興安靈渠,與都江堰齊名的秦代水利工程,廣西興安靈渠景區
    靈渠 ,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 灕江 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水利風景區。永路全長34公裡,分為南路和北路,其中南路全長33.15公裡,大部分是喀斯特地形,利用天然水道人工挖掘5公裡。
  • 桂林灕江山水,欣賞的是沿途風光,興安靈渠,演繹的穿越厚重歷史
    80年代,當年還比較牛氣的單位,購置一臺日本產傳真機,是桂林興安電子廠組裝的為熟悉其性能,單位派我專門到桂林興安廠家免費學習一周。在學習期間,工廠培訓老師專程安排到興安縣的靈渠景區參觀。靈渠可不簡單,與都江堰、鄭國渠齊名,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皆建於秦代,這是古代人創造的一項偉大水利工程。至於靈渠啥時開鑿的,歷史專家分析,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以後 (公元前218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的,靈渠的開挖用了四年左右的時間。
  • 靈渠有情米粉飄香 興安有意葡萄鮮甜
    2012年8月23日開幕式當天剛好是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也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所以,組委會在會上同時邀請大家到廣西·興安過一個有意義的中國情人節,一起來桂林米粉的發源地靈渠品嘗正宗的桂林米粉,到被譽為「南方吐魯番」的興安去品鑑優質葡萄」。  靈渠有情米粉飄香,興安有意葡萄鮮甜。
  • 興安靈渠已進入醉美觀景季,錯過再等一年!
    在興安靈渠這裡的樹木也變得多姿多彩了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個視頻.      靈渠開鑿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全長36.4公裡。靈渠被認為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條運河,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並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享有「北有長城,南有靈渠」的美譽。
  • 興安作為紅軍突破湘江的地方,現在擁有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
    境內有連接湘、漓兩江,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靈渠,它是秦始皇開鑿的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它與長城一樣古老,與都江堰、鄭國渠齊名;有灕江的發源地,華南第一峰—貓兒山;還有四座天生橋連於一體的世界奇觀靈渠在興安縣城邊,全長37公裡,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
  • 靈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 一個至少符合三項申遺標準的運河遺產
    ,有一處堪與長城相媲美的偉大工程,那就是世所罕見且保存完好的古老人工運河——靈渠。鏵堤前銳後鈍,四周用大型條石砌成,形似犁鏵,劈水分流,將湘水引進靈渠,稱水高下,恰如其分,起著平衡水量和向南北進水口導航的作用,三分入 南渠進灕江,七分入北渠導歸湘江,以利舟楫航運、水利灌溉。 陡門,世界船閘之父。靈渠上還有一項重要發明,那就是陡門。陡門,又稱「鬥 門」,是建於南、北渠上用於壅高水位,具有船閘作用的建築物。
  • 從桂林到興安靈渠,這樣走既省錢又方便,快收藏
    去過好多次靈渠,但是都沒有留下視頻或者文字記錄。今天剛好再去靈渠的時候,我就把我從桂林到興安靈渠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到桂林旅遊的人很多都會去陽朔,但極少人會去興安靈渠。因為金燮是一個喜歡歷史人文結合自然美景的旅遊者,所以我更青睞於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靈渠這樣的景點。
  • 中國最老的運河,是秦始皇命人修建,不是京杭大運河!
    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之美譽的靈渠,是中國最古老的運河,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在公元前214年就已經鑿成通航了,是一項偉大的灌溉水利工程。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分為多個部分,其中南渠全長33.15公裡,嚴關乾渠全長10公裡,北渠全長3.25公裡。
  • 全國網媒記者開啟「尋秦」之旅 為興安千年靈渠點讚
    靈渠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運河,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中國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它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全長36.4公裡,連接湘江和灕江,其主體工程包括渠首、南渠和北渠三部分。
  • 從桂林到興安靈渠,達人親身經歷告訴你,這樣去體驗最好
    去過好多次靈渠,但是都沒有留下視頻或者文字記錄。今天剛好再去靈渠的時候,我就把我從桂林到興安靈渠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到桂林旅遊的人很多都會去陽朔,但極少人會去興安靈渠。也有桂林北到興安北的動車,車程約20分鐘,但車次少,更重要的是興安北離興安靈渠大約10公裡,來回倒車不便,不建議坐動車。靈渠景點需要門票,票價40元。由於靈渠兩旁綠樹成蔭,所以可以忽略太陽曬,建議遊玩兒時間4小時。在興安人的眼中,北有長城,南有靈渠。我覺得這樣的讚譽一點不過分,但是長城跟靈渠的知名度相比,那是大的太多太多了。
  • 興安靈渠博物館序廳設計誕生記,你知道嗎?
    從形制上看,像是古代錢幣中的布幣,也像是現在靈渠「人」字型大壩的變形。 再說,除去形制之外,中國古代治水中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之一——大禹,他展現給我們的形象就是手拿「耜」這樣的神器,為大眾的幸福而治水,是古代水文化的高度表現。可惜當時大家對「耜」的器型不是太多的了解,此方案被否定了。
  • 美麗中國行·聚焦廣西特色旅遊名縣-走進興安
    媒體團記者聽導遊講述靈渠歷史變遷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修建於秦朝的靈渠 秀美靈渠       當年秦始皇南徵北越,下令大將史祿「鑿渠而通糧道」。史祿將靈渠的選址確定在興安城附近,在湘江上遊,將海洋河水引入所鑿的人工運河。這一曠世聞名的靈渠就這樣誕生了。
  • 靈渠古運河馬拉松賽在興安舉行
    【桂林日報訊】(記者劉健 通訊員鄧桂榮 陽馨瑩)11月29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紅軍長徵路興安馬拉松暨2020興安靈渠古運河馬拉松賽在桂林興安縣城激情開跑!    該項賽事以「興安靈渠古運河」為品牌基礎,以興安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美麗的自然風光為背景,推動「體育+紅色」「體育+健康」「體育+旅遊」等的深度融合,突出「建設壯美廣西,共建健康興安」理念,向世界展示活力興安、魅力興安。
  • 浸入歷史的運河繼續魅力無限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靈渠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人工運河之一。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人工運河之一,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秦王朝(公元前221-206年),以服務皇帝徵服徵服中國南方山區的部落的野心。在宋朝(960-1279)期間,當地官員操縱了數十座水閘來對運河進行整修,以更好地灌溉附近的農田。該管道繞過該地區約36.4公裡,因此成為興建艾縣的興安縣Z源村的重要支柱,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中,該地區成為了農業發達的地區。
  • 興安靈渠真的要火了,今天引來國內百家旅行社考察...
    今年9月,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靈渠獲得國內百家旅行社青睞,靈渠成為國內熱門旅遊路線香餑餑,今天百家旅行社到興安進行實地考察,體驗靈渠秦文化,即將開啟興安旅遊新篇章。靈渠在2017年6月香港落幕的第31屆國際旅遊展榮膺「海外旅客最喜愛的內地景區」稱號。更何況8月13日剛剛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榮獲「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 廣西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兩項正式入選,興安靈渠領銜多個項目排隊
    ,廣西、雲南、貴州、重慶等省區市是我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區域,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溼熱帶-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樣本之一,這些巖溶地貌類型,有著極高的科研參考價值。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既體現了大自然的美學價值,也見證了地球演化過程,世界上最壯觀、最多樣的喀斯特景觀。
  • 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的靈渠,規劃中如何平衡遺產保護與旅遊...
    楊明:靈渠又名興安運河,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是連接湘江和灕江、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中原與嶺南地區的一條古代運河。工程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4年)完成。運河全長36.4千米,其主體工程包括渠首、南渠和北渠三部分。
  • 桂林興安 千年的歷史文化孕育的柔美情腸
    興安電子地圖在我心裡,興安的三大標識便是 「靈渠」、「桂林米粉」和「葡萄」今天,就讓我帶你從這裡認識一下興安吧千年靈渠>靈渠通航於公元前21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 興安這4個旅遊勝地,你去玩了嗎?
    興安著名的旅遊景點有靈渠、貓兒山、湘江戰役紀念碑、樂滿地等,愛旅遊的朋友看看有你喜歡的嗎?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靈渠: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興安縣,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