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是偽造的?

2020-12-14 搜狐網

  「上海幾處的公園都禁止狗與華人入內,其實狗倒可以進去,人是不行,人要變成狗的時候便可以進去了。」這是郭沫若1923年8月28日在《月蝕》中寫下的句子,諸如此類記載,信手就可翻出幾條,比如:

  「上海的黃浦灘和北四川路那兩個公園,我們中國人至今還是不能進去。從前在那些公園的門口,並掛一塊牌說:『狗同中國人不許人』!」(孫中山《中國內亂之原因》)

  「有幾個窮朋友,邀我去遊法國公園。一走到公園門口就看到一塊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寫著:『華人與狗不準進國』,幾個字射人我眼中,全身突然一陣燒熱,臉上都燒紅了。

這是我感受著從來沒有受過的恥辱了。」(方志敏《可愛的中國》)

  陳毅的兄長陳盂熙在口憶1919年6月他與陳毅的上海之行時談道:「……一到外灘,公園門口木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字體赫然在目,真使我們感到莫大的侮辱。有一位同學主張砸掉木牌,仲弘(即陳毅)說:『這不是砸掉木牌就能解決的問題。』」(見《人民的忠誠戰士――緬懷陳毅同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這不僅僅讓一個中國人覺得受到了侮辱,也不是僅僅只讓一個中國人感到恥辱,這幾個字曾讓每個中國人心裡都埋著一座活火山。哪怕,是現今再想起,依然還有火苗呼呼地欲往外冒。

  不僅中國人揭露和譴責「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的內容,連外國人對這塊牌子也是譴責的。1929年11月9日,《密勒氏評論報》發表《中國人,請走後門》的文章,說:「根據工部局命令豎立在上海各公園門外的,寫著『狗與華人不準入內』的告示牌,儘管已在一些時候以前拆除,但在上海外僑社會的某些中間,由這塊傲慢無禮、侮辱他人告示牌所表示出來的那種典型精神,卻至今尚未死去。」

  但是,近年來,也有關於上海租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是偽造的說法出現。譬如《世紀》雜誌就曾刊登過一篇《揭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流傳之謎》的文章,文中說:「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純系誤傳」,之所以如同真的一樣,是因為1932年蒯世勳在翻譯《中國的發展》中的一段話時,「將Chinese and dogs not admitted譯成了中文『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蒯世勳是30年代柳亞子先生主持的上海通志館成員,是一位對上海史造詣很深的學者……。《上海通志館期刊》是上海史研究的權威性刊物,於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之事被部分報刊轉載」,隨之流傳開來。《揭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流傳之謎》一文還說,「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是「50年代為配合形勢教育」而製作的,有些「老人確實看見過這牌子,但不是在解放前的外灘公園,而是解放後的博物館裡」。

  作家陳丹燕寫上海寫了十年,也認為,「華人與狗不得進入」是一段偽造的歷史,但這段偽造的歷史裡有真實的感情因素存在,由於當時上海的民族資本家已強烈感覺到民族的不平等,因而才偽造了這句話。「它其實來自公園的遊園規則,最早一條是『這個公園是外僑社團專有,非外僑者不能進入』。後來由於發生狗咬傷孩子事件,公園又加了一條規定,『狗和騎自行車的人也不能入內』,這些規則被人聯繫起來,概括成了『華人與狗不得進入』。」

  真的是這樣嗎?這塊辱我中華的牌子是真實存在,還是偽造?如果是真的,那究竟又是怎麼來的?

  陳丹燕說「華人與狗不得進入」是有人聯繫遊園規則概括而成,但陳岱孫教授在1982年寫的《往事偶記》中卻說1918年他在上海外灘公園見到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並於1990年7月12日去信上海黃浦區園林管理所強調這塊牌子上的內容「不是遊園規則中的某一條,……而是一塊木牌子」;另外,還說1920年時,這牌子仍然「健在」。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是否存在的爭執,長時間以來一直無法得到解答。可以肯定的是,1925年,掀起了全國範圍的革命高潮的五卅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時,學生舉行反帝示威遊行,砸掉了外灘公園「外灘公園園規」的禁牌。

  1927年,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革命戰爭——北伐戰爭取得了節節勝利,武漢收回租界的熱潮又風起雲湧,帝國主義不得不在1927年1月召開的西人大會上通過開放公園議案,延至1928年7月1日起,中國人可以買門票進入公園內。此後,「華人與狗不能入內」的時代終於宣告結束。

  1885年的《外灘公園遊覽須知》(部分)

  第一條:狗及腳踏車切勿入內;

  第五條:除西人傭僕外華人不準入內;

  第六條:兒童無西人同伴不準入內。

  1909年9月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共娛樂場(今魯迅公園)規章》(部分)

  3.華人不準入內,除非是侍奉外國人的傭人。

  4.印度人不準入內,除非是衣冠整潔者。

  5.馬、汽車和自行車不得入內。

  7.狗不得入園,除非加嘴套及用皮條牽住。

  1909年的法國公園的規定(部分)

  (1)嚴禁下列人和物進入公園:中國人,但照顧外國小孩的中國阿媽和伺候洋人的華僕可跟其主人入園;酒醉或衣衫不整的人……

  (2)洋人牽帶的外加口罩的狗允許入內……

  (5)公董局保留有權利發給華人入園券。

  

(責任編輯:李巖)

相關焦點

  • 李小龍《精武門》中,「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真的存在麼?
    在1972年上映的香港功夫電影《精武門》中,李小龍飾演的陳真在英美租界(公共租界)的外灘公園門口,因為想進公園遊玩遭遇攔阻,怒而踢碎了一塊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這一令人亢奮的情節至今仍然感染著一代代中國人。《精武門》是當年李小龍回歸香港之後在嘉禾拍攝的第二部電影。
  • 上海外灘公園與「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外灘公園,今稱黃浦公園,位於上海的黃浦江與蘇州河交界處。它地處南京路東端,上海外灘之北端——今天這裡是上海這個超級大都市的心臟地帶。外灘公園佔地約30畝,是個不大而漂亮的公園。一百多年來,在這裡發生了太多牽動中國人情感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 論某外灘「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狗與華人不得入內」這句話經常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出現。說上海外灘某個公園在大門口以前掛過一個這樣的牌子,這在當時引起了國民很大的憤怒。但是這句話通過歷史研究和史實的鑑定,證明這句話是通過史實盲目的編造出來的。這個公園就是現在的外灘公園,原名叫做公共花園。
  • 「華人與狗不得進入」是假的?
    她以福爾摩斯探案的精神,查閱了大量上海殖民機構的檔案,又進行了一系列調查訪問,終於發現解放前的上海公園根本沒有懸掛過「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牌示。「『華人與狗不得進入』是一段偽造的歷史。」偽造的原因是「當時上海的民族資本家已經很強烈地感覺到民族的不平等,覺得受傷,所以才偽造了這樣的一句話。」
  •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真的嗎?其實這是個世紀謊言
    租界裡的外國人有沒有歧視中國人?當然有。華人是不是在一段時期裡不能進入租界公園?當然是。但是「華人與狗不準入內」的牌子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從目前的史料證據來看,答案卻是否定的。或者說,「華人與狗不準入內」是一句被重新組合過的話,它簡單而有力,能夠召喚憤怒,但也許並不是歷史的全部。
  •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謠言,源於公園一告示,原句是這樣的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頻繁出現在很多電影中的橋段。據說在上海外灘的一個公園的大門口,曾經懸掛過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句「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激起了民憤。但是經過對歷史的研究和考證,其實這句話完全是後人根據史實杜撰出來的。
  • 石川禎浩 |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告示牌問題考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作為敘述老上海(租界)故事的引子,經常出現在關於上海歷史的書籍或是遊記裡,不提這件事的,倒是罕見的了。也就是說,「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和「東方巴黎」「魔都」「冒險家的樂園」「十裡洋場」一樣,是租界時代上海的代名詞。  1994年,這塊舊外灘公園「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在中國大陸引發了一場爭論。
  •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竟是翻譯問題?工作疏漏還是刻意為之?
    在許多上世紀的電影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橋段:公園大門掛有牌子,上面寫的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於是乎便引起了民憤,從而推動的電影的情節發展。這句話真的存在嗎?據專業人士稱,歷史上的確是有這樣一塊牌子,但想要表達的卻不是這個意思,可以說是翻譯上出現了問題,從而產生了如此惡劣的話語。
  • 教科書上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有多大的真實性?
    以下是《上海園林志》的引用。各位老先生的證言曹聚仁的證言:「鄉下人進城,第一步就踏錯了草地,那就是黃浦灘公園。頭上包著布的紅頭阿三,揮著打狗棍來趕鄉下佬:「去!去!」他要鄉下佬抬頭看看那草地上的木牌:「狗與華人,不得入內」桂祖良的證言:「黃浦公園門口的確掛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 故宮最霸氣的招牌:狗與英日人不得入內!
    說起近代歷史上最侮辱中國人的事件,誰都會想起教科書上寫過的那塊上海租界公園「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招牌。圖:李小龍《精武門》劇照  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寫道,他去上海遊法國公園,「卻在門口看到一塊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寫著「華人與狗不準進園」幾個字。」
  • 上海這座公園,曾掛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現在公園如何?
    其實在中國各個城市,基本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公園,而在這些公園裡面,最為特殊的公園,無疑就是上海外灘公園。可能大家對這座公園沒太多印象,實際上它在一些有關上海的電影中都會出現,例如《精武門》。當時的背景則是上海成為英國的租借地,那時候上海外灘公園,也成為了電影中的故事背景。雖說大部分電影都是虛幻或者是改編而來,但是上海外灘公園也成了人們最深刻的公園之一,其主要原因則是「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個牌子。上海外灘公園,真的存在如此具有侮辱性的牌子嗎?
  • 中國第一座公共園林,曾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就在外灘那裡
    上海地處江南,江南古典式園林並不少見,但是這座公園整體是歐式風格的,在上海乃近全中國還是第一次出現。當時的公園內還有很多的新鮮玩意:比如從歐洲引進的花卉、夏天是舉辦的露天音樂節等等。不過這些新鮮的玩意和當時的中國人沒有絲毫的關係,因為當時的公園門口懸掛著一塊令人十分不爽的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自然引起華人的不滿,經過鬥爭,租界工部局向少數華人頒發了遊園證。
  • 外灘公園那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語,真的存在過嗎?
    上海淪為租界之時,這座公園曾名為外灘公園,據說公園門口曾有一則醒目的標語: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則標語如同&34;一詞一樣,讓無數滿懷愛國熱情的仁人志士義憤填膺;也如同李小龍電影中所飾演的那樣,欲將&34;一腳碎之而後快。那麼這則標語曾經真的在外灘公園出現過嗎?
  • 這位上將去公園,發現「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把巡捕打一頓
    在李小龍的電影《精武門》裡面,有這樣一個片段:李小龍去公園玩,發現門口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當場大怒,把這塊牌子一腳踢碎了。 辛亥革命時,唐生智當時在上海,有一次去兆豐公園,發現公園門口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非常生氣,上去就要摘牌子,結果被印度大鬍子巡捕阻止了。 唐生智怒不可遏,揪住印度巡捕說:「西方人欺負中國人,你們印度被西方殖民,也敢欺負中國人?」然後,把這個印度巡捕打了一頓,揚長而去。
  • 殖民時期外灘公園,規定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否真的存在?
    影片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句話耳熟能詳,不但影響近代,也在各類電視電影出現專欄較早之前講及東亞病夫的來歷,今天講講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華人狗與不得入內的電影情節,據了解是根據當年都市傳說衍生出來的。在電影中,李小龍飾演的陳真,見到黃浦公園(即外灘公園)門前有塊狗與華人不得入內木牌,並遭到守門者及日本人的挑釁,最終激發民族義憤,打倒滋事日人,怒踢摧毀木牌,以行動來告訴各界,中華民族不應受帝國主義欺凌。
  • 唯一拍過蔣介石肩膀的牛人 修遊泳池「禁止洋人與狗入內」
    他沒有說什麼,臉上也無不悅之情,但身邊的侍衛卻緊張得不得了。因為,哪怕是國民黨元老,都不敢對蔣介石做這種看上去很尋常的當作。更別說一個從未謀面的南洋富商。過了好一陣,蔣介石才擠出一絲笑容,招呼胡文虎等人坐下,寒暄起來。據說,胡文虎是唯一一個拍過蔣介石肩膀的人。胡文虎幹過另外一件事,也非常有名,在南洋一帶流傳很廣。
  • 呦,好一個「藍絲與狗不得入內」丨香港一日
    「藍絲與狗不得入內」?本周, 深水埗區議員李文浩和劉家衡,在其聯合辦事處門口,貼出告示稱,「本辦事處不為任何藍絲提供服務」,末了似乎意猶未盡,還加了一句「藍絲與狗不得內進」。筆者看到這幾個字時,著實是一聲嘆息。
  • 陳丹燕:「華人與狗不得進入」被她證偽
    她花了很多篇幅寫外灘花園是否存在過寫著『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牌子,最後還引用了周作人的日記。12月25日,上海文藝出版社舉辦的陳丹燕作品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上海作家陳丹燕、學者孫顒等齊聚一堂,探討陳丹燕筆下的上海故事。
  • 只因酒店上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一中國人霸氣將酒店給買下來
    "願得此軀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塞上曲二首·其二》若是你看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牌時,會作何表現?在電影《精武門》中,就有這樣的橋段。電影中,陳真看到這樣的牌子,選擇了一腳踢斷。這一幕直到如今,依舊讓不少人記憶猶新。雖說這段是電影橋段,卻不是空穴來風。
  • 網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反思
    網友評,法國當年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因華人在公園隨地吐痰,面對侮辱國人應反思。杜絕野狗式尿尿,泥鰍式插隊。】七、「把斯諾登老師的避難申請書掛在牆上,遇到困難時就看兩眼激勵自己:我們都幹成這樣了還有人來避難,這世上還有啥過不去的坎啊…」【斯諾登向21國申請避難尚無一國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