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正在排隊等位。
鄞州印象城附近馨園路上,最近開了一家特殊的咖啡館,從門面上看,這家門口有一個低矮柵欄的咖啡館,與周圍敞開門面歡迎顧客的店面相比,顯得略微有些「不友好」。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店裡的生意。
日前,記者前往這家咖啡店,看到有四五個年輕女孩正在門口排隊「等位」。透過玻璃窗向裡看,鬆軟的榻榻米上,有不少人正圍著四五條柴犬拍照玩耍……
□記者 黎莉 文/攝
咖啡店門口排隊等擼狗,消費者直言「很願意」
這家叫拾柴的咖啡館店員告訴記者,因為店內客人已經滿員,需要等到有人出來才可以讓新的客人進店。據她介紹,店裡有5條柴犬,客人花45元就可以不限時地跟這些柴犬們拍照、玩耍,或者購買店裡的雪花牛肉給狗狗們餵食。
「我們是5月份剛開的,算是寧波第一家以柴犬為主題的咖啡館。雙休日基本都是排長隊,平時雖然不用排隊,但客人一直沒有間斷過。消費者大都是女性。」該店員告訴記者。
隨後,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周小姐說自己很喜歡狗狗,但住處沒有養狗的條件,而像這種幾萬元一條的柴犬也不是自己能消費得起的。「之前雙休日的時候來過一次,排了很久的隊才進來,今天運氣好,只排了5分鐘就進來了。」
當記者詢問,為了跟狗狗玩一會拍幾張照片,等這麼久值得嗎?現場基本沒有反對的聲音。「咖啡哪裡都可以喝,到這裡就是衝著狗狗來的,沒什麼不願意。」一位消費者說。
喝咖啡不是主要目的,社交性和治癒性才是基礎
事實上,近兩年與寵物結合的咖啡店也算有了一波屬於自己的行情。早兩年開起來的「貓咪陪你」,應該是寧波「群眾基礎」最好的寵物主題咖啡店,隨後出現的「貓的萬事屋」同樣緊貼著愛貓人群,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不久前,星巴克也在東部新城開出了寧波第一家寵物主題咖啡店,不僅提供了安置寵物的硬體裝置,還有各種寵物食用套餐可以選擇。
而在不少寵物業發達的國家裡,這也早已是一種運作成熟的商業模式。例如在日本,除了貓、狗主題的咖啡店,還有寵物兔、水豚鼠、寵物豬、小鳥甚至蛇類、貓頭鷹等動物的咖啡店。
「其實喝咖啡已經不再是主要目的,客人最大的訴求還是和動物們有親密接觸。特別是一些很愛貓或者最近遭受挫折的年輕人。」市區一家貓咪咖啡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店裡也提供咖啡、茶飲、西點等輕餐,但社交性和治癒性才是寵物咖啡店存在的最大基礎。「城市生活壓力大,所以養寵物舒緩放鬆的人才會更多。在我們店裡,小貓咪們用自己的方式帶給大家快樂和放鬆。我們有位客人,每次女兒考試前,就會帶她來這裡和貓咪玩一會解壓。」此外,店裡也因此聚集不少愛貓人士,從而讓咖啡店有了一定社交屬性。
當餐飲遇上「寵物經濟」,是「藍海」也是「漩渦」
「現在寵物消費已經在年輕人支出中佔了比較大的一塊,寧波養寵物和喜歡寵物的人群在逐年增長,所以寵物經濟也被看好。特別是結合餐飲這塊,可以說還處於藍海階段。如果結合得好,就能有很不錯的收益。」業內人士陳先告訴記者,近兩三年內,寧波有過不少在這方面嘗試的商家。
他以「貓咪陪你」為例,作為寧波最早開起來的寵物主題咖啡店,它在前期和中期採用了買飲品逗貓和給貓咪餵食兩種不同的經營策略,讓營收達到了平衡,度過了風險最大的初創期,然後就走上了良性循環。
但也有不少商家並沒有活著走出初創期。「和一般餐飲不同的是,寵物咖啡店最重要的『硬體』是小動物這一塊。很多店裡的貓咪狗狗都是名貴品種,購買和養護成本很高,再加上招收的經營人員也比一般服務員要求更高,成本方面會相應增加不少。」陳先說,寵物咖啡店總體來說還算比較小眾,比較依賴於商家的運營水平。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類店一旦出現問題,這些小動物就會變成不易消化的資產,很容易拖累商家轉型的資金鍊。
此外,也有消費者認為,咖啡館添加了寵物元素,其實也是把雙刃劍,它將那些不喜歡小動物的人群直接排除在客人名單之外了。市民王小姐就表示自己從小就比較怕狗,這樣的咖啡店肯定不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