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顯學茶社》第一講:衡門茶席——深圳自由茶藝師之家活動

2021-03-05 自由茶藝師

歲寒見冬至,早春接清明

節氣如季節枝杆上的一張張紙條

走在季節裡的行者我們

到了冬的驛站

撕下來

看著上面寫給我們的淡淡的無字書

嗟嘆著流年……

冬至節氣預示著真正冬天的到來

四季輪迴使我們感受太多的時空經歷

從溫暖宜人的春到酷暑連天的夏

從秋高氣爽的秋再到嚴寒冰雪的冬

冬的嚴寒與夏的酷熱行成一個截然不同的對比

我們感慨著歲月的磨礪……

2019年的冬至氣節

也給自由茶藝師之家帶來許多感慨與回味

深圳自由茶藝師之家第一場活動在這一天正式開啟

以自由茶藝師平臺創始人張金牛先生

《無顯學茶社》第一講——衡門茶席拉開序幕


衡門茶席

在踏入深圳自由茶藝師之家的那一刻

南方的冬日依舊豔陽高照

我們仿佛一路風塵的旅人

偶入深山密徑

慢慢覺知到自己的呼吸

境隨心轉

不自覺收斂了肢體

低緩了音調

深圳千山茶倉

深圳千山茶倉

張金牛老師和茶友們

張金牛老師一襲茶衣

言辭溫和卻有力量

在20年的茶生活體驗中

張金牛老師設計了很多茶席

最後歸納為四種

並總結了適應這四種茶席的行茶方式、茶修方式、茶道方式

分別是:

體現現代雅致茶生活美學的《衡門》

體現宋代古典茶生活美學的《清月》

體現漢唐古風茶生活美學的《長風》

體現傳統復古茶生活美學的《若無》

衡門茶席

清月茶席

長風茶席

若無茶席

體現現代雅致茶生活美學的《衡門茶席》

是張金牛老師倡導的第一種美學生活方式——物哀

物哀是指由「物」到「心」 

我們周圍的環境

總會觸動我們的心靈

良辰美景,清供之器,有儀式感的美的生活方式

能夠讓我們感覺生活更優雅、更有質感、更有滋味

這是由「物」引發「心」的生活方式

稱之為「物哀」

能夠引發內心之中感嘆的情感的事物

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都可被稱為「哀」

然後自然而然的會在心中湧起一種美的感受

感受到美的感覺是感性的

體會到美的原因是理性的


衡門茶席

學會用口、眼、耳、鼻、身、意去體會生活之美

從學茶的色、聲、香、味、觸、法開始

漸漸真正明白

幸福不在於你擁有多少

而在於你能感受到多少

衡門茶席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說:

第一重階段:人生之初,純潔無暇,見山便見山,水便見水。

第二重階段:世事漸多,感山嘆水,山不再見單純的山,水不再見單純的水。

第三重階段、曾經滄海之後,再去看世情,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無非是雲淡風輕。

《衡門茶席》便是是茶人的第一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衡門茶席

從體現現代雅致茶生活美學的《衡門茶席》開始

去理解一個茶人應有怎樣的狀態

發現、培養、整理、積澱

由物到心

每個人都是獨一的個體

當我們通過練習具有了一個「形」之後

我們需要將自己的心放進去

完成個性的綻放

衡門茶席

我們日常的儀式感

都是從幾千年、幾百年前流傳下來的

他們將日常的吃穿住行、詩酒花茶……

每一件尋常的小事都做到風雅精緻

以玩物的心態度世做人

而這其中也蘊含著天地人和、萬物更替的古老智慧

喝茶,本身就是一種儀式

一種還原自我的生活方式

除了茶葉本身的品質外

《無顯學茶社》則將這種儀式放大

大到茶道流程:擊鼓、正衣冠、唱「和」、揖禮、講解、學習、體驗、鳴磬、唱「和」

細緻到四種茶席之入場、備器、布席、靜坐……

時時處處都凸顯著對茶道的敬畏

對儀式的注重

《無顯學茶社》茶道流程

擊鼓、正衣冠、唱「和」、揖禮

《衡門茶席》分為十六式

1入場  2備器  3布席  4靜座

5溫碗  6淨杯  7置茶  8納茶

9注水  10出湯  11分茶  12奉茶

13聞香  14品茶  15謝茶  16退場

在這節《衡門茶席》的第九式注水課程中

張金牛老師更像一個

引領你行履山水的嚮導

不停地推動你的心往內探尋

這個歲月裡的茶人所授之課

與我們過往所見的茶課都大不相同

他沒有僵化的教程與師長的權威

更沒有一招一式如何布席行茶的操作指南

他在你心裡埋下一顆種子

仿佛不經意但內心細處總有點什麼小小的改變發生了

《無顯學茶社》茶道流程

講解、學習、體驗

當水流傾注

老師淡淡點撥

注水要「細、慢、勻、長」

提壺要能夠「舉重若輕」鬆弛安靜

練習出身體記憶,日日磨之,讓自己氣定神閒

注水在某種程度上

其實和書法,鋼琴,拳法相似

是一套通過不斷練習

達到的肌肉記憶

它培養的是專注和控制的能力

需用身體去感受

而不是用「知識」去堆疊

只有透過不斷的練習和自我要求

才能達到泡茶過程的流暢自如

《衡門茶席》第九式注水

《衡門茶席》第九式注水

《衡門茶席》第九式注水

《衡門茶席》第九式注水

《衡門茶席》第九式注水

畫有畫境

詩有詩境

茶席是茶人的心境

茶席的收斂與乾淨需要一個慢慢進階的過程

《無顯學茶社》衡門茶席十六式

由物到心是第一重境界

讓器具之間有著生命的相生相惜

有種氣韻流動的相互映照,蘊藏著能量

衡門茶席以人為本,應天之時,載地之氣

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遭遇裡

這方茶席始終相伴

潤物無聲但總有力量

或許此刻我們還不能將張老師的點化全部消解

但這只是一個領悟的起點

這些珍貴的養分

將持續緩釋滋養

繁華三千,看淡即是雲煙

煩惱無數,想開就是晴天茶如人生

路途遙遠,才見初心可貴

期望有一天

經歷了千山萬水

你依然可以找回內心的那個「小孩」

成就禪意人生

點擊了解禪意人生

自由茶藝師之家

古時文人雅集為何能流傳千古,緣於這些文人雅士們純粹因志趣而聚方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在傳承傳統文化的角度,自由茶藝師之家期望讓每一個與會者帶著對文化的敬畏和情懷而來,帶著對文化與美好生活的體驗和感動而走。

自由茶藝師周日茶會活動

1.講座

授學解惑、知本溯源,品茗天地精華,傳承中華文化,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講解展示,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到我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2.體驗

執茶、識禮、行茶、吟詩、插花、聞香、賞藝、撫琴,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身心體驗,感受意與境、心與心的相融,極致優雅的物我升華。

3.交流

閒暇之時,約三五好友,煮水烹茶,飛揚思緒,談古論今,縱橫天下,沉醉於壺中日月和杯中乾坤,感受如絲如縷的清雅茶香,不失為人生一大快事。

相見如初,喝茶如初

以茶,記下與文化相遇的感動

習茶、識器、聽琴、聞香、悅美

自由茶藝師之家線下茶會邀您喝茶

一切仍是恰到好處

深圳千山茶倉地址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中三路1號海王銀河科技大廈5層501室

千山茶倉

相關焦點

  • 第六屆「茶人之家」之茶席設計與你相約
    茶席設計,是門藝術    杭州網訊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在茶席設計中,首先要明確茶席設計所表達的題意,然後根據題意及表演的茶類來命題,如歡度佳節,喜氣洋洋,則茶席的布置要切合泡茶迎客的要求,命題可用「喜慶佳節」、「嘉年茶飄香」等。 徐南眉老師將中國茶道精神精要概括為「廉、美、和、敬」四字,並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將茶席設計的靜態美和茶藝展示的動態美展示給了在座參賽家庭。    徐老師講「茶席設計」講座分為定義、內容和題材三大部分。
  • 一個男性茶友的茶藝師大賽參賽感悟
    經驗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條:一、茶席設計——內心世界的物質展現茶藝表演體現出表演者對茶的認識水平與審美追求。茶席設計作為茶藝表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分值相對較高的打分項,必須要從主題包裝的角度整體設計、選擇。
  • 海峽兩岸茶人茶席交流活動在廈舉辦 融入四藝的茶席成為活動亮點
    所以兩岸茶席交流活動是一個傳承百年茶藝與弘揚中華茶文化的最佳平臺。 活動現場的亮點就是將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四藝融入茶席,可謂將茶文化的美學推至極致,精心設計此茶席的左芳儒老師表示:其實茶藝、香藝、插花與掛畫是密不可分的,宋代文人把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四藝融入生活,這不僅是當時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更是體現中華茶文化的展現的美學。
  • 第二屆日照茶會:茶人的美,茶席的韻味
    布置茶席者都自帶茶具,布置的茶席各具特色,體現了茶的包容性。本屆茶會共布置了19臺茶席,布置者中女性茶藝師佔到絕大多數,其中還有親子茶席更是奪人眼目,美女茶藝師更是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9號茶席:茶藝師王晶,來自荷徠普洱(凱德廣場),茶席主題為《荷徠》,荷徠,為何而來之意。添草字頭,加雙人旁,寓意人人為茶而來。
  • 有茶席的茶會即是有精神規劃的茶會,無我茶會的特點是什麼?
    米少陰一業幾道、參與人數及其他大會說明,參與者依照公告安排自己的活動,做到不紊。沏茶的展現(2)從審美意蘊看,無我茶會體現了三種美,第一,是茶席的簡約之美,作為雅集,茶席需要有自己的個性,但茶會要求器具簡單便攜,於是在茶會中能欣賞到許多有簡約之美的茶席,引領了此類風格的呈現
  • 聽《人文茶席》(一)人文茶席之定義
    第一章 茶席如何人文第一節一 人文茶席之定義  茶席是指以茶為中心,以具有東方美學和人文情懷所構成的茶空間及茶道美學理念,它不僅僅拘於茶的層面,而是一種復興與發揚中的生活美學。茶人不僅要有清明之思想,廣博之知聞,虛懷之胸襟;更在於親手操持一水一器,「格」茶致知的實踐精神。以茶湯作品為自己的言語,以茶席外貌為茶之內涵與人文精神的結合。空言妄語,不將理論結合於踐行;或只注重程序的操作,未將思想注入其間,都難達化境,行神遊離。所以,人文茶道藝術家需真氣灌注,舉重若輕,將數年甚至數十年積累化在一甌茶湯中,化在器物的抉擇與妙配中。
  • 剛剛,河源「最美茶藝師」十強出爐!
    為更好推廣河源茶藝文化,激發河源茶藝師,追求茶藝之道的熱情。我市開展了2019河源最美茶藝師評選活動。9月27日活動進行了海選,共選出30名優秀選手晉級半決賽。
  • 布一道茶席體驗一場風雅—路橋美麗鄉村茶席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路橋區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蔡榮斌致辭舌行天下創始人——馬克講述如何於泡茶飲茶中修心養性茶,水中君子本為極簡之物,茶湯流動,恰似茶席中一主一客心性情感的滌蕩。活動在舌行天下創始人——馬克的《智慧人生,修學齊家做好茶》講座中拉開帷幕。全國高級茶藝技師、評茶技師布置百人茶席「茶席之美,成之於人」。 茶席聯動著茶人的思想和底蘊,並在茶席間呈現出來。下午,百名茶藝高手為大家呈現了一場全新的東方美學盛宴!他們以天作幕、以地當席,把最美的茶席擺在一脈水心·城市桃源的水心草堂。
  • 臺灣茶藝師將抱團入廈 設立代表處服務兩岸
    臺中茶藝師蔡玉釵在寧波文博會上展示茶藝。  臺灣茶藝與寧波零距離  「中華茶聯」在寧波文博會現場分享臺灣茶席文化、茶道美學,吸引當地愛茶人士前往賞茶。「中華茶聯」常務理事馮文炫告訴晨報記者,此次該促進會聯合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各分會長同來參展,並遴選50家臺灣藝術人文、陶藝、茶藝老師及知名茶文化特色工作坊,涵蓋茶文化方方面面,淋漓盡致分享臺灣茶藝文化。  而分享互動方式,則是別開生面的茶會。
  • 貳堂茶社簡介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Ertangtea", 你就可以回複數字「1」,獲取貳堂茶社簡介,回複數字「2」,獲取貳堂產品簡介,回複數字「3」,獲取茶學美文以及茶學知識,回複數字「4」,獲取茶人茶事,茶人的心路歷程以及貳堂的最新活動,讓貳堂與您一同感受豐富的茶旅之路。
  • 房職精彩絕倫、多樣社團系列之「一謙茶社」
    從茶的採摘、加工、衝泡到茶禮儀、茶歷史,再到溫、良、恭、儉、讓的道德準則,處處都體現著茶文化之美、儒家文化之美、傳統文化之美。茶的歷史演變和傳播脈絡,處處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習總書記提出「新時代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引領學生追逐時代與傳統相結合,藉助茶,體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房職「一謙茶社」的任務所在。
  • 「集慢杯」茶藝師技能大賽舉行 茶藝師帶你品味茶文化
    「集慢杯」茶藝師技能大賽舉行 茶藝師帶你品味茶文化 發布時間:2016-11-10 09:05:10 星期四  來源:杭州網 集慢杯」茶藝師技能大賽現場。    杭州網訊 近日,「集慢杯」茶藝師技能大賽在西塘河臺灣美食街舉行。
  • 廈門首批女茶工通過茶藝師資格證書考試
    首批20名女茶藝工通過了市區兩級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舉辦的國家茶藝師資格證書考試,不久她們將獲得中級(四級)國家茶藝師資格證書。  廈門首批女茶工通過茶藝師資格證書考試  近年來,僑鄉集美服務業發展迅速,特別是涉茶行業的茶館、茶店、茶社由原來的100多家增加到1000多家,但經銷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 茶席之美:茶席設計的九個要素
    茶席設計,是茶藝表演的靜態物象語言,也是茶道形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中國當代茶文化的一門新的學科。「茶席」一詞,在當代日本常有使用,表明的是「本席」、「茶室」,即茶屋。介紹日本京都旅遊的《華屬世代自遊自在》說得很明白:「……左側的古池前是第一間茶席三巴亭茶席」。
  • 第二屆國際茶席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開啟兩岸茶席美學之路
    「2017國際茶席之美設計大賽」就是這樣一場有關茶席之美設計的視覺盛宴,大賽頒獎典禮於11月25日上午在臺灣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隆重舉行。國際茶席之美設計大賽弘揚東方茶文化及茶席美學▲ 調茶師制茶國際茶席之美大賽自2016年開辦開始,鶯歌陶瓷博物館亦隆重將其視為館慶活動之一。
  • 茶席設計:你與茶藝師只差這一步
    在有限的空間和周邊材料中,有一個創作的主題,以茶具為主體,同時也伴隨著強烈的人文主觀因素,所以:茶席設計不是一個刻意的「擺」,而是一個精心的「布」。一個完整的茶席必須有掛畫、插花、燒香、茶點等相結合的形式,這是茶藝的正式形式。而茶席設計對於一個茶會來說,就是要做到完美合理:要做到思路開闊。
  • 明日舉辦「醉秋實」滇紅品鑑會暨滇紅茶席設計大賽
    你想欣賞茶藝師的風採嗎?那就快來參加本周六(5月30日)14:00至16:30舉辦的「醉秋實」滇紅品鑑會暨滇紅茶席設計大賽吧!  本次活動由本報與西雙版納欒氏茶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地點設在張莊路74號瑞馳·齊魯茶城展示接待中心。
  • 茶藝師的前景如何?當茶藝師有前途嗎?
    「高級茶藝師培訓班」、「高級茶藝師研修班」等,有時還加上個白領或VIP茶藝培訓班,甚至還是自己學過的「公司」的分校。短期茶葉加工培訓(圖)行外人看了,茶藝師培訓機構(不,有的根本不是茶藝師培訓機構,只是一家公司或茶店)的「茶藝師教師」穿著的服飾、表演的意境、優雅的茶席和精美的茶具就再也看不到表演者是否了解茶
  • 你來的正是茶席盛開時——記「麻粟正山紅」杯第三屆海峽兩岸茶席茶藝衝泡大賽
    茶藝師們款款深情,落落大方,把茶藝演繹成茶生活美學,把生活融入自己的創作,把生活用茶來演繹,是愛意,是情意,是那絲絲入扣的美與真。臺下是學員,轉身是優秀的茶教師,八小時內是企業老闆和茶館茶店店長,八小時之外是茶的玩家和茶文化愛好者,因為喜歡茶因為愛茶愛得極致,這些茶席布置和茶藝衝泡都是他們日常工作生活的常態,以情趣與情懷構成的茶生活美學比刻意為了表演而表演的茶席和茶藝更有感染力!
  • 說野遊茶席風雅 | 瞰泉臨澗怎樣讓野外茶敘意趣盎然,郊遊有底蘊
    我們所謂的主題茶會,一般是以茶席的形式呈現的。主題茶會的茶席,要有所表達, 他說表現的可能是某個事件、某個節日、某種茶類、每個宗教題材或紀念活動等。而當休閒旅遊成為生活的常態,野外茶席編應運而生。野外喝茶,往往是親朋好友,三五知己,在郊野,在旅途,煮一壺茶,解渴、閒談、小憩、提神、放慢自己走馬觀花的節奏,提高冶遊賞景的深度。野外茶席,隨心所欲,自由放鬆,無所拘謹。茶泡濃了,有濃了的滋味,茶泡淡了,便有淡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