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便利店面臨三個機遇與流量挑戰 未來會如何?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今天我們聊聊中國的便利店,特別是十一長假期間,去了日本旅遊,正好有一些比較深刻的對比。其實我個人還是「全家」的重度用戶,每天基本上午飯都是在公司樓下的「全家」解決。之前每天都吃「關東煮」,後來朋友說這是process food,不太健康,就改吃三明治了。感覺又方便,還比較衛生。

中午休息時,一邊吃三明治一邊上網看看好文章,放鬆了大腦同時還節約了時間。甚至為此,我還辦了一張「全家」的積分卡。

從頻次上來說,我絕對是便利店中的高頻用戶,除了午飯大部分時間在便利店解決,下班回家路上也經常去家裡附近的便利店買一瓶可樂。對於便利店的商業模式也有一些思考。過去幾年上海的便利店已經明顯出現了「消費升級」的趨勢。

從十年前的好德、可的變成了一家家的羅森、全家等海外品牌連鎖便利店。而十一在日本旅遊的時候,最震撼的就是日本便利店的發達。幾乎每隔幾條街就是一家7-11或者Family Mart。那麼未來便利店在中國會以什麼方向和速度發展呢?我覺得大的變化和機遇會在下面幾個方面:

機遇一:80後/90後的崛起

我們家小區前面有一個好德,後面有一個全家。

每次買東西,我都更願意多走幾步路去後面的全家。營業員以中老年下崗女工為主的好德,每一次買東西都受不了裡面的服務。阿姨總是不耐煩地給你結帳買單,香菸和可樂還必須分開結帳。有一次我問阿姨為什麼,她憤怒滴看著我說:「我也不知道的啊!」

雖說店裡是嚴格不能抽菸的,但很多時候都會有好幾個老叔叔在裡面抽菸,然後和營業員阿姨說話聊天。對於服務除了無力吐槽外,整體上看這些傳統國營便利店的客戶以中老年人為主。而以全家、羅森、7-11為代表的全球連鎖便利店,服務員都是80/90後。裡面商品的展示很整潔,服務態度也非常好。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80後更願意為服務和體驗付費。雖然買一瓶可樂,一包零食,都是標準化的商品。但是用戶越來越看重服務,在所有的消費場景,用戶不再僅僅是未來商品本身。顯然,傳統國營便利店的服務、商品都跟不上新的年輕人消費習慣,是不符合代際特徵的。

機遇二:佔比和銷量的空間

日本是全球便利店最發達的國家,而日本便利店的市場份額其實已經超過了超市,大概是54%:46%。在中國這個比例是8%:92%。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便利店整體市佔率提高空間還是非常大。對於消費場景來說,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整個生鮮雜貨市場(Grocery)都是「啞鈴型」的。最大的是大商場和小便利店,前者能夠提供一站式購物,後者以社區為輻射,提供每日需要的簡餐、飲料、麵包以及生活用品。

在美國,由於國土遼闊,汽車滲透率很高,大型超市非常發達。從大而全模式的沃爾瑪,到會員制嚴選模式的Costco。在日本,由於人口居住密度很高,城市交通便捷,所以日本的便利店特別大。7-11是全球便利店的鼻祖。

從中國的角度看,無論哪種模式,一些中小型商超會被替代,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必然趨勢。

我們再看價格的彈性,目前中國便利店日均銷售額不到6000元,但是日本的日均銷售額是4.2萬元,是中國的7倍。

第三個機遇:自營品牌

我們都知道,如果全部只賣標準化的產品,很難保持高毛利。一瓶可樂,我這邊買3.5元,你這邊賣3.2元,大概就差不多了。之前研究Costco,發現其最大的收入來源是只有品牌Kirkland。

事實上,全球便利店中,自營品牌的佔比開始大幅提高。無論是自己品牌的麵包,還是自己品牌的盒飯,又或者是自己品牌的咖啡,通過自營品牌,便利店擺脫了單一的渠道分發平臺,還兼具了商品嚴選以及品牌打造的功能。一旦自營品牌發展起來,也能大大增加消費者粘性。商品的獨佔性,才是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類似的案例,可以看看Netflix的自製劇)。

挑戰:流量

從零售的角度看,實體零售最大的挑戰就是坪效。簡單而言,就是流量能夠足以覆蓋房租成本。在上海,許多便利店已經進入了租金最昂貴的一些辦公區,包括陸家嘴金融區。雖然租金昂貴,但是有足夠大的人流來彌補,坪效就大大提高。我們還是以傳統賣時間段的角度去看便利店,這些便利店能否長期保持時間段飽滿的狀態。

由於便利店天生有服務半徑的問題,那麼一個便利店能服務多少周邊人口就變得很重要。

我發現,上海便利店還是非常發達的,但是北京的夫妻老婆店還是很多,背後的原因是兩者在城市規劃上的不同。

北京便利店因為其城市規劃的特徵,覆蓋人口半徑就比較少。有時候過一個馬路還要過天橋,消費者當然就不願意了,所以導致北京發展出大量夫妻老婆店。上海就比較方便,便利店覆蓋人口半徑大很多,大量的夫妻老婆店也沒有任何競爭力。這也是長期制約中國便利店發展的瓶頸,就是城市規劃帶來人口流動。

大方向看,中國便利店的佔比還很低,而且連鎖便利店的集中度也非常低。在日本,前四大便利店的市場份額從10年前的40%提高到了今天的94%。

可以說7-11和全家並沒有真正競爭,他們吃掉的是夫妻老婆店的份額。

中國大量的夫妻老婆店未來也會逐漸被收縮、淘汰,一大批的國有便利店也逐漸會失去市場。由於便利店中一大塊是餐飲,也會有一種馬太效應。就是人流越少的店,大家越不願意去。

80後/90後消費的佔比崛起,會成為改變市場格局的重要催化劑。

年輕人看重服務,看重商品,也更願意去商品成列、服務更全的連鎖大型便利店。現在的傳統便利店都沒有咖啡機,而新一代便利店都能買咖啡、冰激凌等。從商品結構上看,傳統便利店、夫妻老婆店也在慢慢老化,相對來說連鎖便利店未來的發展空間就很大。

(來源:點拾投資 作者:朱昂)

相關焦點

  • 網魚網咖黃鋒:網咖行業正面臨機遇挑戰 未來如何發展
    玩出夢想董事長、網魚網咖創始人黃鋒指出,網咖的發展正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應對策略是要通過與整個產業鏈的融合發展,拓展網咖的業務邊界。「整個網咖行業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網咖都在發揮不同的產業孵化與帶動作用」,黃鋒指出,第一階段是從1994年-2000年,這是最早期的網吧時代,雖然野蠻生長,卻成為熱衷新事物青年接觸網際網路世界的窗口,啟蒙了最早一批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帶動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第一波發展;2000年到2008年期間,網吧經營開始走出蠻荒,慢慢規範化,而這一時期的網吧成為普通大眾線下遊戲社交的起點
  • ATR王旗: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ATR銷售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代表王旗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析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探討小型貨機在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的作用及市場前景。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國內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  ● 國內小貨機市場將出現需求空白  國內70%的純貨機航線航距不足1200公裡,目前幾乎全部使用737-300F執飛。
  • 王志豪:金融行業面臨新挑戰和新機遇
    2019年全球經濟面臨前所未有挑戰。變局之下,金融市場生態環境還將出現何種變化?證券、期貨、基金行業又將呈現怎樣的新機遇、新趨勢,又將面臨哪些新挑戰?12月21日,和訊網盛邀知名專家、業內大咖,以「變局下的行業新生態"為主題的「和訊網第十七屆中國財經風雲榜金融峰會」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舉行。和訊網營運長王志豪出席峰會並發表致辭。王志豪在致辭時表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過70年探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 澳大利亞海鮮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澳大利亞海鮮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2018-08-20 15: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凍品攻略根據一份名為《中國海鮮市場:澳大利亞出口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新報告稱:這一增長的最大推動力來自中國,中國構成了增長的「主導因素」。
  • 新《證券法》下,資本市場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2020年12月23日下午,證券發行註冊制背景下的證券欺詐糾紛與投資者保護論壇在北京市中國大飯店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中銀資本市場爭議解決研究中心、中銀全國市場委員會聯合主辦,共同探討新《證券法》時代證券行業出現的新變化。
  • 味知香如何應對半成品菜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味知香如何應對半成品菜行業的機遇與挑戰?峰會現場,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江南春在演講中提到「疫情之後,人們尤其是工薪階層的消費傾向會變得更加保守謹慎。他們把錢花在必要的開支上,花在更穩妥、確定性更強、信賴感更強的產品上,也就是頭部紅利。消費者會在非正常時期向頭部品牌併攏。」對於食品、餐飲行業而言更是如此。
  • 安心保險副總裁陳靜暢談網際網路保險的機遇和挑戰
    來源:項城網6月27日-28日,由中國保險報主辦、家財網協辦的第三屆「2018中國網際網路保險大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大會以「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主題,重點討論了網際網路保險的行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並通過分論壇的形式對熱點細分領域進行專業化探討,研究科技如何賦能保險業以引發行業創新變革。
  • 李培林:中國社會學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中國一系列的國際國內政策所顯示的走大國和平興起道路的決心,將會改變和修訂「西方現代化」的邏輯。中國社會學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這個機遇的到來,與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中國經驗」產生的廣泛影響,以及中國社會學多年來基於深入調查積累的研究成果,都密切相關。
  • 杭州全家、羅森等便利店「群雄逐鹿」 機遇與挑戰並存
    杭州全家、羅森等便利店「群雄逐鹿」 機遇與挑戰並存 核心提示:5月3日,喜士多杭州地區的第一家
  • 副校長餘江在「後疫情時代中日韓三邊合作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學術...
    首先,非常感謝各位專家學者犧牲端午假期的休息時間,撥冗參加天津外國語大學主辦的「後疫情時代中日韓三邊合作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雲上學術研討會,藉此機會,我謹代表我校廣大師生向各位專家和朋友們遙問端午安康,並致以衷心的感謝!期待各位專家緊密圍繞會議主題發表真知灼見,為深入推進東北亞區域務實合作獻計獻策。
  • 2019年便利店的8個關鍵詞
    眾多資本雄厚的企業跨業態布局便利店也是為自身謀取更大的市場利益。盒馬鮮生、三全、7-ELEVEn、農夫山泉、阿里巴巴以及百聯,這些企業的供應鏈以及基礎設施都已經相當的成熟完善,跨業態試水便利店,開拓新的利益增長點,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 集採之下,創新藥面臨的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
    所以,超哥認為,集採之下,創新藥面臨的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一、醫藥集採與藥品降價——價格挑戰隨著廣東、廣西、雲南3省區啟動實施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第三批國家組織集採的55個品種藥品已在全國公立醫院落地。
  • 「深度分析」2020年外賣行業的三個挑戰與三個機遇,趕緊收藏!
    二、外賣行業在2020的三個挑戰挑戰一:堂食商家蜂擁入場,競爭加劇經歷了此次疫情,堂食越強的品牌摔得越慘,痛定思痛,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結論:必須得把外賣這條瘸腿給補上!由此衍生出另外一種現象:即當一個外賣品牌做好一個品類之後,這個品牌會迅速連鎖化,把成功經驗快速複製到其他的商圈和城市。這種現象會加速了非專業人員的提前淘汰。挑戰三:外賣創業的資金門檻進一步抬高隨著外賣行業這幾年發展的越來越火,所有的商鋪無論臨街還是背街,價格都在飛速上升。這就導致外賣創業成本相比幾年前在數倍地上升。
  • 加拿大魁省1/3便利店由華人經營 面臨法語挑戰
    來自中國的移民邢亞萍(譯音,Yaping Xing)就是其中一位,她和丈夫一起在魁省首府魁北克城經營著一家便利店。  與蒙特婁市相比,魁北克城的規模小得多,蒙特利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市內人口大約165萬(加拿大統計局,2011),而魁北克城的人口剛過51萬人(加拿大統計局,2011)。
  • 「全球航空峰會——疫情下航空工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在西安成功...
    11月18-19日,「全球航空峰會——疫情下航空工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Global Aviation Summi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Disguise of COVID-19)」在西安召開。
  • 李道亮教授:中國智慧農業的機遇與挑戰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條件,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智慧農業面臨的挑戰 儘管我國智慧農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以農業物聯網為例,我國農業物聯網處於起步階段,在技術、應用、產業和機制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發展瓶頸。
  • ...會議圍繞目前行業發展形勢、面臨機遇挑戰以及如何實現高質量...
    【深圳證監局:共同推動深圳基金業高質量發展】深圳證監局網站10月13日消息,9月28日,在深圳證監局指導下,深圳市投資基金同業公會召開深圳基金公司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圍繞目前行業發展形勢、面臨機遇挑戰以及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 取消流量「漫遊」費後,未來移動聯通電信誰會是贏家?
    但,正如剛才所言取消流量漫遊費屬於順應時代變化的需求結果,那麼在7月1日正式執行後,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多年來構築的「圍牆」處於鬆動狀態,而屆時迎接移動、聯通以及電信的將會是挑戰和機會並存。接下來,我們不妨就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遊費後的一系列影響來簡單聊聊。當然,還是按照以前的老規矩,筆者將會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用戶和運營商。
  • 從711便利店到ZARA:為什麼流量如此重要
    從市場集中度上來看,目前日本的四大連鎖便利店佔據了94%的市場份額,而在十年前僅有40%。追求ROE的各大上市公司彼此井水不犯河水,這也算是分工明確。從日本的便利店角度看流量的爭奪:必需消費品在無法提升單價的情況下,流量由租金保證,基礎設施成本結構能夠適應什麼樣的周轉效率,就能獲得什麼樣的流量,並且無法降維打擊,因為會拖累整體的效率。
  • HI百貨馮小莉:中國新興買手制百貨正面臨三大機遇
    它是由正佳集團執行董事謝萌先生一手創立,是目前中國首家自營高端精品百貨店。   對於Hi百貨受到熱捧,品牌的打造是關鍵。廣州嗨生活館百貨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小莉表示,Hi百貨的品牌使命就是為我們每個人發現充滿愛意的生活。「競選全球各地優質商品,讓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最用心的設計和最佳的生活品類。」   那麼,Hi百貨是如何打破固有的傳統,實現商業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