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人口流入全國第一 他們為何選擇這裡?

2020-12-17 中國網浪潮新聞

  近日,全國有31個省市自治區發布了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常住人口數據悉數出爐。數據顯示,2019年在常住人口增長方面,廣東、浙江兩省突破百萬大關。廣東、浙江常住人口比2018年末分別增加175萬、113萬。值得注意的是,浙江2019年人口流入84.1萬人,超過廣東的82.62萬人,成為最吸引人的省份。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表示,常住人口增加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自然生育率,二是人口流入數量,常住人口增加與當地經濟發展程度呈正相關,經濟越發達,吸引外來就業的勞動力就越多。此外,地方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等也成輔助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對於人才引進的政策成了重中之重。

  作為資源小省,浙江從來都對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三分。近年來持之以恆推進的人才生態建設,更是向人才釋放出強大的「引力場」——根據浙江省委人才辦統計,去年浙江累計引進各類人才98萬餘人,杭甬兩地的高端人才淨流入率穩居全國第一、第二位。浙江儼然成為吸引全球各地人才的強磁場,浙江招才引智工作也走上了從「引進」到「吸引」的2.0時代。

  瞄準高精尖引入「績優股」

  據浙江省委人才辦統計,去年,浙江通過全職、柔性等方式新引進的頂尖人才和領軍人才總數達1437人,其中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等地均超過200人,位居前列。

  點開高精尖人才來源地「熱點圖」,浙江的每一步引才策略都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向內看,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例,在去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前,長三角人才一體化就已悄然啟動。浙江將嘉興作為突破點,建設浙江長三角人才大廈等平臺,向區域內人才開放,並探索政務服務事項在長三角區域審批辦理「無差別受理」「同標準審核」,打破人才流動的行政壁壘。

  向外看,浙江進一步拓寬引才視野,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在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技術優勢,加強與相關國家的人才合作。僅省本級就在海外建立了33家引才聯絡站、27家海外孵化器,帶動全省各地與200多家海外人才科技組織建立合作關係。

  引入「績優股」的同時,浙江還在不斷追加投入。圍繞數字經濟、先進位造等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目標,浙江啟動建設中法航空大學、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等一大批高能級的科研、高校平臺,為高精尖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凝聚青創力挖掘「潛力股」

  贏得了青年就贏得了未來。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浙江累計引進大學生96萬,比上年增長88.97%。其中,杭州引進大學生最多,達到21萬,比上年增長125.9%。此外,寧波、紹興、金華等地引進大學生數量也達到「10萬+」。

  這一數據反映出浙江樹立的「大人才觀」——厚植髮展潛力,關注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發展階段的人才,構建完整的人才支持「譜系」。

  浙江靠什麼吸引青年人才?一靠誠意。紹興市委人才辦的一位負責人做過統計,去年,紹興共組織5000多家企事業單位,赴全國296所高校集中舉辦各類推介和招聘會346場,達成就業意向超10萬人次。他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去時一列車,來時至少兩列車。」去年,無數趟這樣的「人才專列」從浙江開出。同時,浙江繼續實施全國大學生來浙實習計劃,引才關口前移。

  二靠創意,藉助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東風,浙江趁勢凝聚起相關創新領域的青年人才。去年10月,溫州承辦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創了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的創新發展路徑。去年,全省共舉辦數字經濟等相關領域的國際青年人才論壇、賽事等活動127場,邀請8900餘人參加,引進4000餘人。

  三靠新意,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等觀念,浙江建立青年人才舉薦制度,還在省級重點人才計劃中拿出專門比例,定向支持青年人才。通過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引導人才走技能成才之路,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5萬名;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取得1金2銀1優勝的成績。

  服務全方位生態「最優化」

  日均訪問量1萬多人次,吸引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才點擊,這是去年浙江省委人才辦、省人社廳推出的浙江省人才服務平臺交出的年度活躍成績單。按照「跑一次是底線、一次不用跑是常態、跑多次是例外」標準,平臺把分散在各個部門的人才數據、服務事項等整合打通。

  人才競爭背後,其實是人才生態的競爭。可以說,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起來的政務環境等人才生態優勢,是浙江最為閃亮的引才金字招牌。去年這一優勢也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既服務人才創業創新的「大事」,也關注人才鬧心煩心的「小事」。去年,浙江從人才反映最集中的房子、車子、孩子、本子、票子等「五子」問題抓起,提供全方位服務,特別是著力解決在杭省部屬單位人才的同城待遇問題。

  既關注人才引進,也關心人才成長。去年,「人才服務銀行」建設在全省遍地開花,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單浙商銀行一家已累計授信63.3億元。去年8月,整合了銀行、券商、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全省首個人才企業上市服務聯盟啟動,為人才企業提供規範培育、股權融資、上市輔導等專業服務,將人才全鏈條服務進一步延伸和完善。

  一個地方環境如何,人才工作怎麼樣,是不是宜居宜業,不是喊出來、吹出來的,是靠人才的腳走出來的,是靠人才的實際感受與成果體現出來的。正如社會心理學之父庫爾特·勒溫的場理論指出,除了人才的能力和素質以外,其所處的環境對工作績效有著重要的影響。完善的創新環境,可以使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取得良好的創新績效。

  一個地方好不好,評判標準是什麼,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只用6個字就道盡其妙:近者悅,遠者來。浙江正是這樣的好地方。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辛文    | 責編:李斌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2019全國最新人口數據表一覽 浙江人口淨流入超越廣東
    人口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目前31個省份2019年的人口數據均已出爐。  記者梳理統計發現,2019年,人口增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安徽、新疆、河北、河南、四川、廣西、福建、雲南。
  • 2019年流入人口TOP10城市:上海第一 東莞第二
    當一名用戶年末(如2019年11-12月)與年初(2018年12月-2019年1月)的定居地產生差異時,判定其常住地發生改變,即計入遷移人口。這些城市的人口來源省份覆蓋區劃數量最多,且頭部來源地的流入人口佔比不高,說明他們輻射的範圍更廣,且對於每個區域都有著不俗的吸引力,各來源地流入人口相對平均。B類:局部輻射型,如成都、武漢、西安、青島。
  • 2019年人口淨流入前五省份揭曉:浙江廣東新疆重慶福建
    廣東常住人口增量全國第一,浙江人口淨流入登頂榜首常住人口增長包括與出生死亡相關的自然增長和與人口流入流出相關的機械增長。如果扣除人口自然增長部分,就可以反映出一地區的人口是淨流入還是淨流出。扣除自然增長的人口後,常住人口增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中,2019年浙江人口淨流入84.1萬人,廣東人口淨流入82.61萬人,新疆人口淨流入27.15萬人,佔人口淨流入全國前三。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人口吸引力強,是人口淨流入熱點地區。
  • 各省2019年流入流出人口情況
    中國人口戶籍人口河南達10952萬人,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山東、廣東、四川列第二至第四,分別10095萬人、9502萬人、9100萬人。各省流入流出情況在我國31個省市區中,有18個流入,13個流出,流入分別為廣東、江蘇、浙江、雲南、遼寧、福建、黑龍江、山西、吉林、內蒙古、新疆、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寧夏、青海、西藏。
  • 2019全國流入人口TOP10城市出爐,第二名萬萬想不到!
    近日,第一財經發布了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TOP10排行榜。 這份榜單與很多人意識中的排名很不一樣, 上海流入人口最多,高居首位毫無懸念, 北京、廣州、深圳卻依次僅進入前六。
  • 中國人口淨流入第一大省浙江,有哪些隱憂?
    今天的中國,在人氣上,最具代表性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廣東,一個是浙江。為什麼說這兩個地方人氣最高?你知道2019年中國常住人口的增量第一是誰?答案是廣州。你知道2019年中國人口的淨流入量第一是誰?杭州。過去5年裡,浙江的人口增長始終保持快速上漲的趨勢,2019年更是高達113萬。
  • 最新人口數據出爐!廣東山東常住人口破億,浙江淨流入居首
    其中,無論是常住人口總量,還是人口增量,第一經濟大省廣東都是無可撼動的領頭羊。不過,在衡量人口吸引力的人口淨流入方面,浙江已超過廣東。浙江人口淨流入超越廣東數據顯示,2019年,常住人口總量前三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山東和河南。
  • 2019年流入人口TOP10城市:第二你猜不到
    按照聯通在不同區域的市佔率情況進行調整校正後,我們排出了2019年流入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①上海 ②東莞 ③成都 ④北京 ⑤廣州 ⑥深圳 ⑦蘇州 ⑧武漢 ⑨杭州 ⑩惠州這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各類城市排名有些不一樣。
  • 各省全國各省人口淨流入數據:浙江、廣東、新疆、重慶成寵兒
    常住人口首先最直觀的常住人口變化,根據統計局最新數據(不含港澳臺地區)顯示,廣東、浙江常住人口增加最多,均超100萬,全國僅東三省及北京四地常住人口減少。其地理分布圖如下,常住人口增減已突破胡煥庸線的地理界限。
  • 人口增速和淨流入量全國第一 浙江憑啥?
    2019年末,浙江以5850萬人的常住人口總量在全國居第十位,佔全國總人口的4.2%;常住人口比2018年末增加113萬人,僅次於廣東(175萬人);當年人口增速1.97%,超過廣東(1.54%),居全國第一;常住人口增量扣除自然增長量後,淨流入量為84.1萬人,居全國第一。
  • 2019年流入人口top10城市榜,深圳不再是熱門的奮鬥之都
    當一名用戶年末(如2019年11-12月)與年初(2018年12月-2019年1月)的定居地產生差異時,判定其常住地發生改變,即計入遷移人口。這些城市的人口來源省份覆蓋區劃數量最多,且頭部來源地的流入人口佔比不高,說明他們輻射的範圍更廣,且對於每個區域都有著不俗的吸引力,各來源地流入人口相對平均。B類:局部輻射型,如成都、武漢、西安、青島。
  •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這些城市為何最有吸引力?
    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布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這個排名打破了一線、新一線城市間涇渭分明的能級層次,成都顯示了更強的人才吸引力。不斷拋出橄欖枝+城市特質的吸引城市群的崛起,往往伴隨著人口的大規模流動。
  • 2019年人口流入城市,這兩個排名前2,可以買房了嗎?
    買房選擇城市十分關鍵,選擇在大城市買房,不僅對於自己的工作有幫助,而且房子升值潛力也高。但是,大城市房價相對也比較高,比如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是普通人望塵莫及的。但是,我國房價走勢也不是單一的因素決定的,作為投資者和購房者,該怎樣選擇買房呢?
  • 從人口流向看房價走勢——2019年人口遷徙大盤點
    廣東浙江繼續領跑,「二八現象」愈發凸顯2019年,我國人口流動的方向進一步加強了2018年的大趨勢,繼續呈現「東遷」和「南下」的特徵。2019年東部省份人口淨流入規模超過150萬人,按照秦嶺-淮河一線來劃分南北方的話,南方省份人口淨流入達到167萬人。而且東部和南方省份的人口遷入規模,相比2018年進一步增加。
  • 中國最新人口數據 31省份2019年人口數據出爐
    其中,無論是常住人口總量,還是人口增量,第一經濟大省廣東都是無可撼動的領頭羊。不過,在衡量人口吸引力的人口淨流入方面,浙江已超過廣東。  廣東的常住人口在2007年就已達9449萬人,並超過河南首次躍居全國第一,至今廣東已經連續13年常住人口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廣東2019年人口增量達到了175萬人,超越浙江、江蘇和山東這三個經濟大省人口增量之和。
  • 2019年全國人口增量排名數據出爐 人口增量前十省份一覽
    2019年,人口增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安徽、新疆、河北、河南、四川、廣西、福建、雲南。其中,無論是常住人口總量,還是人口增量,第一經濟大省廣東都是無可撼動的領頭羊。不過,在衡量人口吸引力的人口淨流入方面,廣東卻被浙江超過。
  • 2018年人口淨流入省份前五揭曉:廣東浙江安徽重慶陝西
    2018年,中國人口流入量前五的省份是哪些?答案是廣東、浙江、安徽、重慶和陝西。根據26省份日前公布的人口數據推算,去年人口淨流入量在10萬人以上的省份有廣東、浙江、安徽、重慶和陝西,五省份2018年人口淨流入量分別達到84.24萬人、49萬人、28.23萬人、15.88萬人和11.9萬人。
  • 2019年自然人口增長「圖譜」:廣東增長率全國第二,東北三省全部負...
    其中,東北三省以自然人口負增長,排名全國各省份增長率墊底;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以不足 3 ‰的人口增長率,在全國各省份中自然人口增長率較低;河北、浙江、安徽等地的自然人口增長率則在 3 ‰ -6 ‰。此外,廣東等省份的自然人口增長率在 6 ‰ -9 ‰之間,西藏則成為唯一一個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 10 ‰的地區。
  • 2019,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城市,杭州超越深圳排第一!
    杭州排名第一:55萬!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說,房價高的地方,經濟活力,創新能力就強,深圳房價全國第一,所以深圳的創新能力全國最強。
  • 廈門淨流入人口佔常住人口比重排名全國第六
    不可否認,廈門的高房價確實留不住一些人,但是廈門淨流入人口佔常住人口的比重達到39.14%,位居全國第六。有多少人走,後面就有更多人想進來,而且進來的更多的是人才群體。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相關數據以及部分城市的統計公報,「第一財經」對我國42個重點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情況進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