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地域範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在印度,對美這種文化有著十分的偏執。
據記載,古印度人對人的長相非常重視,在印度河上流的卡泰奧伊人更是外貌協會,他們會選擇長相好看的人當國王,並且還規定了一條法規,就是嬰兒滿兩個月後要進行公示裁定,看其長相是否符合法律標準,如果長得醜陋就會被判處死刑。
印度人喜歡佩戴各種各樣的首飾,名目繁多,如髮飾、耳飾、額飾、鼻飾、項鍊、腦飾、腕鐲、上腕飾、指環等,大多為金、銀或寶石製品。有些地方的人甚至把首飾看得懂於衣裝。根據傳統的風俗,印度男子把首飾贈與女子被視為應盡的義務,女子把戴首飾視為生活的重要內容。
中國有句俗語,叫「一白遮百醜」。古印度人也崇尚美白。據考證,在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人就已經開始使用鉛粉。在古印度,不僅女子化妝,一些大城市的男子也化妝。他們每天沐浴以後,都要在身體上敷一層香脂,在衣服上灑一些香料。很多印度人身上都有很重的味道,他們的眼睛用藥膏點染,嘴唇用顏色染紅,再塗上薄薄的一層蠟以防止褪色。他們還把鬍鬚染成其它的顏色。在他們自己看來,這樣非常好看。
印度男人在上班時政府職員和教授則西服筆挺,頭髮上抹了髮蠟,油光閃亮。不少男子口袋裡都有一把小梳子,一有空閒就拿出來梳幾下。印度女人則穿沙麗,「莎麗」是一塊長約6米、寬近2米的布料,穿時配有叫「貝蒂果爾」的襯裙和叫做「傑默帕爾」的緊身胸衣,裹在身上,露出兩臂和腰部。除了紗麗之外,印度婦女也喜歡穿一種叫古爾蒂的衣服。這種衣服上衣比較寬鬆,長至膝部;下身則是緊身的褲子,名叫瑟爾瓦;最後再在脖子上加一條紗巾。走起路來,紗巾隨風拂動,顯得瀟灑飄逸。
印度人對美的追求根深蒂固,很多人印度人為了變美,使出了很多不同的辦法,所以印度人喜歡穿的花花綠綠的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在古印度,人們為了追求美而講嬰兒殺死,也太慘絕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