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片子,如果被劃分到喜劇片,那麼,無論它的內核是多麼黑暗,至少嘗起來都是甜美可口。
如果把美國騙局比作美式奶昔的話,布達佩斯大飯店,絕對是覆盆子派,鬆軟的派底,玫瑰色的慕斯上鋪了滿滿一層新鮮的覆盆子。
是你路過甜品店的櫥窗,絕對會回望一眼的尤物。
整部電影依然保持了韋斯-安德森標誌性的復古色調、悅耳配樂,神經兮兮的冷幽默,可以看出導演的個人風格非常明顯。
由於不像前作那麼隨意鬆散,《布達佩斯大飯店》故事緊湊、層層剝繭,而且居然有點「重口味」。
布達佩斯大飯店,整個故事很簡單,戰前全歐洲酒店業最有名的門房先生古斯塔夫先生和侍應生Zero的歷險之旅。
這樣的雙人設置,好萊塢英雄片裡比比皆是,當然最有名的還是腐國的福爾摩斯和華生。
古斯塔夫先生是全酒店的關鍵人物,他迷人風趣,幽默話嘮,簡直是中老年婦女的最愛,更何況他還喜歡她們。
於是,一個80多歲的貴族老太天會賴在酒店,住了小十年不肯走,我們的門房先生送走了她,結果不久噩耗傳來,老太太暴斃,還算有情有義的門房先生,即刻趕赴她的葬禮。
等著他的是一個謀殺案,和即將開始的亡命之旅。
喜劇的另一好處就是,觀眾基本不用為主角的安危擔心,除了極個別喪心病狂的導演會搞些什麼反轉呀,大抵都遵循好人有好報的處世原則。
故事的情節看似阿加莎式的遺產謀殺,實際是對戰爭的反思。
但與茨威格的悲觀主義不同,安德森是個耐心的樂觀主義,在影片最後他把那座巨大紅色酒店留給了受驚戰爭之苦的難民服務生零。並且讓零一輩子的相信愛情一瞬間的永恆。
與以往一樣,安德森的世界就像是最宏偉最精緻玩偶的房子。
難以置信的拍攝地點,內飾和老式的磨砂噴漆背景,精緻到吹毛求疵的道具,卡通插畫一樣的色調,固定機位拍攝帶有韻律的畫面切換,像在給我們有節奏得讀一本童話故事。
它使觀眾感覺像巨人在彎腰佩服一個極好的精細的小宇宙。
好像把鏡頭拉到一釐米的具體,仿佛每一片雪花都是工工整整的六角晶片。
也許只有韋斯-安德森才能把一個混合謀殺、越獄、械鬥的故事拍得那麼喜感。
刺激的色彩,獨特的人物,湍急的鏡頭運動起飛的節奏,停不下來的爽與贊。
對於這樣的導演,不論多麼細微的角色,演員都會願意接受,因為最細微的角色,也有足夠的個性,讓觀眾記住。
看這樣的電影就像做夢,就像面對五顏六色、充滿奇思幻想的糖果,讓人忍不住舔了又舔。
如果有天韋斯·安德森返老還童,我想我也絲毫不會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