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王嫣然 湯佳意)山川有界,師生情誼卻無界。5月29日,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為學生們獨家定製的500多個愛心包裹陸續離開校園,踏上了「回家之旅」。這些裝滿著書籍、衣服、電腦、生活用品的包裹,讓無法如期返校的同學們感受到了來自學校的溫暖。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揚州大學很多學生未能如期返校。為了讓同學們能安心居家學習,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班主任和輔導員們開啟了優質「雲端」服務工作,滿足著同學們的花式請求,加班加點當起了「快遞員」和「服務員」。
500餘件學生物品,幾十趟的上下樓搬運,在三十幾度的高溫下,揚大外院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們汗水溼透了衣裳,卻從未停下忙碌的腳步。為了避免寄錯物品,為同學們提供更加優質的「上門取件」服務,他們與每一位同學都進行了視頻連線,經確認後才進行打包。更有趣的是,每件包裹上,都貼上了由日語、韓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等多國語言寫成的花花綠綠雙語防疫小貼士。
「這是為了提醒同學們面對疫情仍不能鬆懈,要繼續科學防護,同時也能給同學們科普專業語言的一些表達。」季小民老師在解釋雙語貼士的用意時這樣講道。在小貼士下,還有推薦的一些外語讀物《查令十字街84號》《萬物既偉大又渺小》《江戶川亂步短篇小說選》等,鼓勵同學們在家養成勤讀書的好習慣,增長課外知識。除了文字,外院吉祥物「夕夕卜卜」、網紅顏文字等表情符號也更是生動俏皮、趣味滿滿。此外,在畢業生們的包裹上還有專屬的各語種畢業寄語,承載了老師們對畢業生的殷切期盼和美好祝願。
得知老師們為自己寄出包裹,同學們紛紛手動比心感謝學院。「在這個特殊時期收到這份「訂製的禮物」,實在太暖心了。因為沒有教材,在網上學習時,總是會有諸多不便,但是現在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真是包裹路遙傳萬裡,母校情誼暖人心啊!」阿語1801班的劉麗敏表示道。「老師用實際行動為我們黨員學生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課。即將走出校門的我,定會沿著老師們的足跡,不負國家,不負青春,努力奮鬥!」本科生第二支部支委、國旗護衛隊三支隊隊長、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日語1601班的畢業生郭東怡如是說。
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趙春丹表示:「特殊時期,學生既然有需求,那我們盡力滿足他們,不僅做好『教書匠』,更要做好『育人者』;不僅是知識技能的『講授人』,也是支持學生宅家學習的『郵遞員』、『搬運工』,讓學生們感受到學校、學院、老師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教書育人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傳遞一種精神,一種信仰,專業教師正在用實際行動教育同學們爭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毛連軍表示,「全力為畢業生相關工作保駕護航,用好「雲」科技讓同學們在家也能順利完成求職、諮詢、面試、籤約等,做到過程服務不斷線,這是我們為打好防疫阻擊戰作出的貢獻。青春正當時,時代在召喚,希望畢業生們根植愛國情懷,開闊國際視野,爭做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