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那一刻是如此激動人心!|澳門回歸|粵港澳大灣區|七子之歌|...

2020-12-26 騰訊網

回想21年前的那一刻

是如此激動人心!

1999年12月20日零時

隨著五星紅旗在澳門緩緩升起

外國殖民統治

從中國土地上被徹底清除

漂泊400多年的遊子

重回祖國母親懷抱

點擊播放 GIF 4.6M

在澳門回歸倒計時牌顯示0秒的一刻

禮花騰空,人群歡動

歡呼、掌聲、笑臉

被共同定格在這一歷史時刻

回顧解放軍進駐澳門珍貴畫面

國旗飄揚 民眾歡呼

2020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一起來回看當年回歸精彩瞬間。1999年12月20日,解放軍進駐澳門履行防務職責。解放軍軍車上國旗隨風飄揚,民眾夾道歡迎。

視頻來源:海客新聞、央視軍事

稚嫩童聲演唱的《七子之歌》

傳遍大街小巷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

那一夜

中國未眠

那一年

內地出生的許多孩子

都取名為「迎澳」

如今

《七子之歌》再被年輕人唱起

溫柔又有力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

21載巨變

「一國兩制」在澳門

生根、成長、綻放

澳門從一個小城

發展為國際知名都市

日新月異的變化

精彩的濠江故事

向世界證明這一中國的偉大創舉

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今天清晨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行升旗儀式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12月20日清晨舉行升旗儀式,慶祝澳門特區成立21周年。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18日公布,為慶祝澳門特區成立21周年,特區政府將於12月20日舉行系列慶祝活動,與澳門居民和旅客歡度節慶。

視頻來源:海客新聞

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祝福澳門!

祝福祖國!

來自澳門的中山青聯特邀委員說——

團中山市委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山)澳兩地青年社團的友好往來,積極為兩地青年搭建互動學習平臺,加深兩地青年在文化、藝術、體育、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方面的交流,促進兩地共同發展。正值澳門回歸紀念日,中山市青年聯合會來自澳門的特邀委員們也紛紛為祖國獻上祝福。

中山市青年聯合會特邀委員 馮家興

澳門特區回歸祖國二十一載,社會各界堅定推行一國兩制,主動投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的建設發展當中。在歷屆特區首長的領導下,澳門市民向心祖國,社會發展水平大大提升。回首過往一年,澳門市民無懼疫情,守望相助,特區政府以民為本,推出一系列成效卓著的防疫措施,獲得社會各界一致讚揚。期望新的一年,全球疫情能夠緩解,大家都能團圓。

中山市青年聯合會特邀委員 盧曉翩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從一國兩制,展現新的時代,到澳人治澳,展現民主自由,再開拓進展,將澳門經濟推向高峰,21年來,澳門在祖國的支持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澳門各企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我們相信,齊心團結就能打勝仗。借著回歸紀念日,祝願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中山市青年聯合會特邀委員 陳斌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生活模式變了,澳門市面熙來攘往的景象變了,國際環境和國際關係更是急劇變化,但我們的目標卻未曾改變,自強不息,裝備自我,團結青年力量,為社會各階層貢獻力量,為祖國發展努力奮進,砥礪前行!

中山市青年聯合會特邀委員 何智偉

不知不覺澳門回歸祖國懷抱已經21年了, 遙想回歸當年, 我還是一個小孩, 轉眼已經三十而立。21年來,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今時今日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葡經貿平臺,發展速度實在令人自豪。適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重大發展戰略推出,相信祖國未來的前景一定更光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香港所有報紙對這一歷史時刻作充分報導。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澳門舉辦「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那一年,全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一首歌的旋律——《七子之歌》。它以赤子深情的呼喚,觸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
  • 澳門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21年
    近日的澳門是真的很冷,但是也阻擋不了今天的澳門人的熱情,今天的金蓮花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升旗儀式,因為今天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回歸祖國21周年的特殊日子!澳門在祖母親的懷抱裡長的越來越好了!原本只是座小漁村的澳門,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環境,已成為一座聞名的美食之城,粵菜、葡萄牙菜、法國菜、義大利菜都能在澳門美食中找到影子。漫步在色彩明亮的街巷,選一家特色餐廳,在味蕾的跳動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在這裡,有暖心的事、動人的情。
  • 《七子之歌 · 澳門》,一首有故事的歌
    在當天的大型文藝晚會上,由年僅9歲的容韻琳領唱的《七子之歌·澳門》響徹全場。歌 曲這首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七子之歌·澳門》常被人認為是迎接澳門回歸的主題曲。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拍攝紀錄片《澳門歲月》,作曲家李海鷹特地將聞一多組詩《七子之歌》中的澳門篇譜上了曲,作為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曲。由於《澳門歲月》紀錄片在海內外影響巨大,其中的主題曲《七子之歌·澳門》也因此廣為傳唱。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當《七子之歌》響起時,我又想起了你
    它的名字,叫做澳門。一首《七子之歌》讓年幼的我們記住了澳門,但是那時候還無法理解這首歌背後的沉重歷史和人們期盼祖國統一的厚重情感。直到後來,當我們了解了澳門的歷史之後……澳門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後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南海郡。宋末元初,大量華人定居澳門,直至16世紀中葉,明世宗嘉靖年間。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居住澳門。
  • 容韻琳與澳門回歸寶寶共唱《七子之歌》(圖)
    中新社澳門十二月十三日電 題:容韻琳與回歸寶寶共唱《七子之歌》獻祝福  中新社記者 路梅  周日的下午,澳門白鴿巢公園裡人氣十足。人們耳熟能詳的旋律在園中響起:「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澳門回歸十周年之際,《七子之歌》的原唱者容韻琳帶領著十個「回歸寶寶」一同再度唱響這首歌,向澳門特區和祖國獻上祝福。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七子之歌——澳門歌曲簡介《七子之歌—澳門》,聞一多作詞,李海鷹作曲。字裡行間中,無不展現了澳門400年的滄桑,以及中華民族對命運的抗爭。因此他於1925年3月的歸國前夕,選擇了7個為外虜侵佔的中國港口,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這離開祖國懷抱的7個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發自己的羈旅之情。其中《七子之歌—澳門》是該組詩首篇。
  • 澳門回歸20周年,《七子之歌》再度唱響
    > 澳門回歸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 又到澳門回歸紀念日,《七子之歌》的其他「六子」指誰?
    想起當年澳門回歸的場景簡直是歷歷在目,讓人心潮澎湃。今天恰逢澳門回歸紀念日。《七子之歌》再次迴響耳側。《七子之歌》是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創作的。其中澳門一子,另外的六子分別是: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即旅順大連)。這七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當時被外國侵略者強行霸佔的國土。
  • 澳門回歸《七子之歌》背後的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時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小姑娘容韻琳領唱,帶著濃厚澳門鄉音的《七子之歌》,也隨著這一重大事件廣為國人傳唱和知曉。《七子之歌》一經刊出,便引起了廣大愛國青年和群眾的強烈共鳴。當時有讀者讀後感慨「讀《出師表》不感動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 不孝; 古人言之屢矣。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 不知清淚之盈眶, 讀《出師》、《陳情》時, 固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但是,當時的我國正面臨著新舊軍閥混戰和各國列強欺凌,喪失的許多國土都尚未收回,比如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大。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
  •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被迫租出去的土地,艱難的回歸
    聞一多先生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九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琉球群島、蒙古,稱為九子之歌。為了與周邊鄰國和睦相處,加強國際交流,被後人改為七子之歌,略去了琉球群島、蒙古。
  • 《七子之歌》20年後合唱團大三巴牌坊前再相聚,滿滿的愛國心!
    #20年後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心]】20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無數人。時光流轉,當年唱歌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澳門回歸20年#之際,合唱團中的6位澳門青年,相聚當年唱歌的地方祝福澳門。戳↓會唱這首歌的,轉起祝福!
  • 李玉剛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重新改編創作「七子之歌」
    新京報訊 在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李玉剛受新華社之邀推出原創音樂《七子新歌》,《七子新歌》是在經典之作《七子之歌》的基礎上進行全新音樂創作的歌曲,將愛國熱血與團聚情懷融入其中,以此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這一歷史時刻。
  • 澳門回歸廿周年《七子新歌》爆火 「團聚之歌」凝聚人心
    《七子新歌》網際網路主流媒體爆火201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喜慶日子,新華社推出了獻禮歌曲《七子新歌》,一時間各大網站、主流媒體、新聞類APP紛紛轉發以表達對祖國和澳門的祝福之情《七子新歌》製作人董楠據歌曲的作曲和製作人董楠介紹,《七子新歌》運用了很多中國元素的創作手法,是一首典型的中國風歌曲,前奏響起就和《七子之歌》遙相呼應,立刻把人帶入了澳門特定的情境之中
  • 粵澳齊唱《七子之歌》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
    澳門,祖國南海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始終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在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的日子裡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公益活動也燃情上線12月27日,一群來自澳門的學子跨海來看展粵澳學子在深圳少年宮喜相逢上演了很多「同是中國心、共逐航天夢」的名場面
  • 澳門文化局局長:除了《七子之歌》 推薦三個澳門禮物
    新京報專訪澳門文化局局長穆欣欣:  除了《七子之歌》推薦三個澳門禮物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受訪者供圖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後,《七子之歌》再次「翻紅」,被重新編排、翻拍、演繹。20年過去,這首歌似乎依然是澳門最醒目的文化符號。
  • 她因唱澳門回歸《七子之歌》家喻戶曉,後放棄當明星低調入讀澳大
    說起澳門,不少人耳邊響起的就是這首《七子之歌》的旋律。由聞一多寫就的雋永詞句,經由琅琅上口的譜曲加持,被無數人所熟知和傳唱。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將近,當年歌曲中的童聲演唱者、澳門女孩容韻琳現在也已29歲了,當年因為演唱《七子之歌》爆紅而成為「國民妹妹」的她後來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 澳門回歸20周年|《七子之歌》裡,孩子要回到祖國母親身邊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2019年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七子之歌》也再次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被唱響,11歲的小女孩龍紫嵐繼1999年澳門姑娘容韻琳第一次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七子之歌》後,成為新的傳唱人。聞一多先生慷慨痛切的詞、李海鷹含淚譜的曲,傳唱二十年來感動無數人。
  • 專訪澳門文化局長:除了《七子之歌》,推薦三個澳門禮物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後,《七子之歌》再次「翻紅」,被重新編排、翻拍、演繹。20年過去,這首歌似乎依然是澳門最醒目的文化符號。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認為,20年來,澳門人對這首歌的感情在變化,起初是對回歸的期盼,現在更帶有一種懂得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