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4城市民待遇排名:青島、貴陽衝進前十
在各大機構、媒體發布的文章中,時常可見城市排名,但通常都涉及經濟總量、房價水平等層面。近日,有媒體公布了一份報告,根據教育、醫療、環境、政府服務四大維度的指標,對34個城市的市民待遇進行排名。
幸福策評:如何看待深圳、天津幾項排名落後?
從排名結果中可以發現,對照GDP的排名,前十強中出現了兩匹黑馬,分別是青島和貴陽。值得一提的是,貴陽是唯一一個GDP未邁上萬億臺階,卻進入前十的城市。而重慶、蘇州則明顯低於它們的GDP排名。更令人意外的是天津,直接排到了25名,要知道天津的教育實力顯著,且作為直轄市,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具體來看,在教育指標方面,北京、南京、上海位居前三,而鄭州則處於末位,這與鄭州缺少好的高校相關。在醫療方面,昆明、鄭州逆襲,直接排到了第二、三名,僅次於北京。另外,太原、成都也進入了前五。環境方面,前五名中,沒有一個GDP萬億城市,廈門、福州、昆明反而有不錯的表現,衝進前三。政府服務方面,則是深圳、杭州、廣州領先。
就此來看,GDP並不能與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劃等號。即使像深圳、天津這樣的大城市,也存在不少短板。但同時鄴不能忽略GDP,畢竟只有有了強有力的經濟總量的支撐,才能給市民更好的福利待遇。
來源:西部之城事
02 房價不允許下跌?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自1998年房改開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開始進入到了快速發展階段。與此相伴隨的是城市面貌、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數據顯示,過去20年時間裡,全國平均房價上漲了5倍多,不少一二城市甚至是超出了10倍、20倍以上。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許多人對於房價不跌深信不疑。
幸福策評:如果房價持續快速上漲,會帶來哪些影響?
隨著房價一路高歌猛進,近些年來鄴出現了不少問題。報告顯示,隨著房價收入比不斷提高,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正向拉動效應不斷變小,負向擠出效應不斷增大。實際上,國家早就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並採取了相應的舉措予以調控,先後提出了「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等調控目標。一眾樓市過熱的城市也紛紛祭出樓市調控政策,穩定房價。
如果房價持續上漲,會帶來哪些問題呢?
1.購房能力下滑,樓市有價無市
一方面房價收入比一直居於高位,剛需購房能力進一步下滑;另一方面由於剛需購房者買不起房子,部分中小房企銷售和回籠資金的難度加大,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截至今年10月份,全國有近400家房企發布了破產公告,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2.影響新生人口數量的增長
在高房價下,許多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因而不敢結婚,自然也就降低了生育意願,因此,晚婚晚育已經成為了常態。
3.使得社會風氣變得浮躁
有些人因房價倒掛實現財富自由,企業不搞科研創新反而去炒房,社會風氣還能好嗎?但看到有的人依賴租金不勞而獲,而有的人辛苦攢錢十餘年才將將湊齊首付,青少年的價值觀能不扭曲嗎?青年人能不焦慮嗎?
時過境遷,經歷了四年多的調控,中國樓市已經步入新階段,房住不炒、實幹興邦、科技自立自強正在成為社會共識,所以是時候讓房地產回歸正常了。只有將房價控制在合理區間內,才能真正利好購房者。
來源:樓事紀
03 2021年,要不要買房?
歲末年終,許多有意向購房的人都會考慮一個問題:「2021年要不要買房?」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末的樓市依然暗流湧動,一方面深圳、成都、西安等多個出現萬人搖的城市因過熱紛紛出手調控,打擊「打新炒房」;另一方面,哈爾濱、平潭、湛江等三四線城市樓市趨冷,爭先出臺降價、調整公積金等「救市」措施。
毫無疑問的是,2020年是中國樓市的重要轉折點,而明年則將成為進入以經濟為主導的「新周期」的第一年。
幸福策評:「炒風」退散,剛需客主導市場,哪些城市值得上車?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新周期呢?一方面是因為疫情之後,我國轉入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導的經濟發展走線;另一方面,經歷過疫情打擊,今年中央對地方不再設定GDP增速目標,地方也不再以此作為政績任務,長期的「博弈矛盾」隨之化解。
那麼,新周期有什麼特點呢?
1.樓市大分化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有的城市在收緊樓市調控,有的城市卻在「自救」——這在三四線城市中體現得更為明顯,未來在這些城市中鼓勵開發商降價打折的現象或許會成為普遍現象。
2.拒絕炒房,房地產行業良性增長
過去樓市的漲跌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比如輪動效應:一線城市漲完,環周邊漲,然後是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而今年以來,各個城市的漲跌似乎陷入了混亂局面,但其中依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各個城市房價增長跟經濟、居民購買力高度相關,炒作風氣退散,市場由剛需主導。
那麼到2021年,房子該不該買呢?如果你身處三四線城市中,且不是在城市群中,可以不用著急上車,因為2021年大概率是橫盤陰跌的行情,時間拉得越長,開發商讓利空間越大。而二手房方面,由於炒房客被套牢,預期破裂,或有大量筍盤上市。
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2021年調控政策穩定,那麼買房就只能借鑑「自身周期」,遵循兩大規律:
1.今年剛出來「限購限貸」調控政策的城市,諸如深圳、東莞、寧波、無錫、南京、西安等城市,在2021年有可以會回調房價。
2.其次要關注經過3-4年調整,已經進入或者馬上可能進入底部區間的城市。如果接近2年的時間房價是增長的,說明房價已經夯實基礎,如上海、北京、成都、重慶、長沙等。
但無論如何,可以發現,中國的房價並非只漲不跌,神話已然破滅。
來源:子木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