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法講座|慧寬法師主講《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附視頻)
講座主題:弘法系列活動-「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主辦方:廣州市大佛寺 主講人:慧寬法師2017
-
學誠法師與網友微博互動 在生活中體悟佛法真諦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網友:法師,佛法說這世間是苦的,只有認識到世間的苦,才會生起往生西方的信。我很糾結,難道佛教徒就不能感受這人世是快樂的嗎?不能享受快樂的生話嗎?我現在生活中與親人分離兩地的苦,是佛祖想讓我明白這世間是苦的嗎?
-
荷蘭龍泉大悲寺國際研討會舉行 特邀滿謙法師主講「佛光山人間佛教...
荷蘭龍泉大悲寺國際研討會舉行 特邀滿謙法師主講「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國際化」在今年周年慶典活動中,13日下午的「漢傳佛教在歐洲的傳播與發展暨龍泉大悲寺發展前景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到佛光山海外都監院院長暨歐洲總住持滿謙法師 擔任先發,主講「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國際化」,傳授佛光山在歐洲的弘法經驗,並就未來的發展方向分享洞見與思考。
-
「汲古傳心—月真法師書法作品展」在杭開幕
近日, 「汲古傳心—月真法師書法作品展」在西湖南畔杭州五洲文化中心開幕。本次展覽由杭州五洲文化實業有限公司主辦, 浙江五洲文化藝術科技交流中心 、杭州福泉書院共同承辦。開幕當天,群賢相聚,以茶會雅集譜寫友誼,分享書法、佛法、禪茶之精妙。原省軍區司令員王海濤,省政協副主席、原杭州市長張鴻銘,中國美院黨委副書記劉正等嘉賓出席了此次開幕式。「汲古」,是用心與古人對話,從中汲取古人的筆墨精華。「傳心」即是以敬畏之心去傳承古人的心法,以書印心,書心相印,傳承對傳統的認知和體悟。在一筆一划中,進行與自我的對話,這同樣也是修行的過程,以書畫載道,以翰墨傳心。
-
講座—印盛法師主講"上本下煥恩師對我的三個囑咐"
弘法寺靜心讀書會舉行印盛法師主講「上本下煥恩師對我的三個囑咐」印盛法師主講觀眾現場提問佛教在線廣東訊 2014年5月26日,弘法寺圖書館如期舉行了第十五期靜心讀書會。其主講人是現任廣東省深圳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印盛法師(比丘尼),主題為「上本下煥恩師對我的三個囑咐」。如今,本煥長老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他身上所承載的慈悲精神,將永遠流傳。多年來他播下無數的善因,必將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歷經磨難而矢志不移地追尋自己的信仰,按照信仰安排自己生活,長老一生開壇弘法無數,以自己的言行,帶給芸芸眾生很多人生的啟示。
-
專訪臺灣明海法師:佛法教人解脫,用音樂將佛法帶到人間
據了解,近年來明海法師在全世界舉辦多場佛教音樂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記者昨日專訪明海法師,從自身經歷及佛家思想方面請法師談談他的故事和看法。 佛法講述的是解脫的教育 提到與佛法的緣分,據明海法師講述,應該從他小時候在佛教幼兒園上課算起了。後來在臺灣當了兵工作後,慢慢接觸了佛法。
-
【實修指導答疑】打坐初期小腿癢;手腳冰涼,腰腿腳酸麻痛;後背發熱、耳鳴?(大悲禪寺2019年第2期禪修營-19.04)
【實修指導答疑】大悲禪寺2019年第2期止觀正念禪修營—2019.04釋真勝法師講解本次禪修由真勝法師指導,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體,以四念處賢聖所歸為用,以此作為本次禪修營核心指導思想,並教導如安般念、不淨觀、四無量心、無我觀等具體實修方法。隨不同根基教導不同修學方法,使每位學員都能從本次禪修營獲得禪修的清涼與解脫。以上是真勝法師在禪修期間的實修指導答疑:感恩真勝法師的慈悲開示
-
在家人的禪修生活,第一次打禪七,懂得了在佛法中生活
人生到了一個轉折點,總會想來點不一樣的體驗,對於禪修的生活,早已心生嚮往。自己常會思維,為何人生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管是工作的成就、物質的擁有、生活的享樂,總是稍縱即逝,無法長久。所以起伏不定的情緒、無明的感覺,常在心中盤旋,揮之不去,心想:「人存在的意義就只有這樣嗎?
-
【香積新聞】佛七彌陀法會圓滿 衍空法師開示將信仰落實於生活
當天下午,監院衍空法師作了有關將信仰落實於生活的開示,大眾深受啟發。 衍空法師開示說:這次精進佛七彌陀法會很殊勝,居士們念佛很精進、努力,讓常住很感動,也很受鼓舞。大家一起參與,一起發心,起到了很好的共修效果。如果一個人在家學習容易懈怠,大家有緣在香積寺道場一起共同修學,是一個好的開始。 明年的共修活動會更多一些,歡迎大家來參與。
-
般若法師:澳大利亞第二大宗教是佛教
澳中佛教總會會長、澳洲楞嚴學院方丈、雪梨華藏寺住持•般若法師發表提交文章《佛教與全球傳播—佛教的現代價值及我在澳洲的弘法實踐》。般若法師認為,佛教文化等解決現代社會的三個問題,並從以自己在澳大利亞的弘法實踐為例,講述了澳大利亞佛教現狀,分析了海外弘法的三大難點。
-
正覺禪修:放下通訊工具 聆聽佛法甘露
本次禪修由中國佛學院戒毓法師指導 (圖片來源:大公佛教)學員們認真聆聽戒毓法師講法 (圖片來源:大公佛教)本次禪修由中國佛學院戒毓法師指導,來自全國各地的近三十名學員參加了禪修活動。 正覺禪觀以佛陀的本義與本懷為出發點,解行相應,將佛法的核心義理按照實證的次第逐漸展開,並最終落實到大乘佛法的禪觀之上。針對現代人的生活特點,以幫助人們實際解決身心健康問題為目標,而開創出的一條適應當代社會的現代禪宗修學體系。
-
對話印能法師:以音樂弘揚佛法 我的人生一路天籟
之後我和音樂界的朋友接觸多了,就萌生一個想法,怎樣把傳統梵唄和現代音樂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佛樂,讓佛樂的聲音灌注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時時刻刻提醒人們供佛向佛,我相信,這是弘揚佛法很好的方式之一。有些人有疑問,問我是不是唱歌的,這就本末倒置了。首先我是一個僧人,主要是為了弘法,所做音樂不過是弘法的助緣而已,這就是我對佛樂弘法的一個定位。
-
凡小唯妄無真 頓圓真妄亦別
以對待來看比較方便,如智慧易經講陰陽,把森羅萬象都包括了,無極沒有什麼陰陽。智慧佛法一樣,如從真妄這個角度,把所有的大小心性都能包括,不管因地處於哪個層級。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萬法流轉華嚴賢首五教從實踐來,理上說得最清楚明白,於修行用心,找不到理路者,恰如醍醐灌頂。一、小分唯妄,包括人天。
-
當代高僧大德:傳喜法師
傳喜法師釋淨慶,字號傳喜,一九六七年生於上海市。父諱韓家樹,母諱崔銀蘭,在家行六,俗名富洋。80年代為探尋生命意義而學佛。1990年在圓明講堂上明下暘大和尚座下受三歸五戒,開始茹素念佛。在浙江省新昌大佛石城寶相寺依悟公上人披剃,即隨侍恩師朝拜五臺山文殊菩薩,於大塔院佛舍利塔夜睹智慧燈,又於佛光寺大殿見文殊,普賢大士顯聖,並以種字融入身心。1995年在上海龍華寺上明下暘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時,見普賢大士騎六牙白象現於圓光之中。1996年奉悟公上人囑閉關靜修念佛三年。
-
宗性法師暢談「佛教的出世精神與入世情懷」
法師提到了前段時間上海一座寺院扛著鋼蹦兒買熱水器、空調,而引發網民熱議的事件,提出佛教在大眾眼中的印象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更笑稱「GDP都漲了,對佛教的認識還沒漲」,引發現場一片笑聲。 法師還現場調查大家對佛教的認知,並總結目前佛教的社會形象為:燒香拜佛許願、吃素、青燈黃卷,從而讓大眾以為佛法是避世的,佛教是與現實生活脫節的,不相容的。
-
明海法師和明基法師參訪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住持心保法師與眾人接心,談及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透過將佛法實踐於生活中,進而去領悟佛法的深意;並認為,說話方式很多,如妄語、好話、讚嘆等等,但唯有說好話,才能滋長菩提種子,開出遍地蓮花,亦歡迎眾人常到佛光山佛館巡山禮聖,多方交流。
-
法師的作業:承擔貪嗔痴慢疑,你敢嗎?
所以,真正的受用,不是佛法知識、名詞名相的積累多少,而是你的生活、你自身有了多少變化。回想過去十多年的出家生活,完全是在是非心、名利心、取捨心中纏繞而不自知。大興土木地建設寺院無非是想證明自己的優秀;看很多出家人不順眼,看人家之短,揣度別人的起心動念以證明自己的過人之處;跟自己的師父無休止地爭是非、論對錯以證明自己的不凡——現在回想,實在可笑、可憐。
-
靜波法師應邀於浙江普陀山寶陀講寺舉辦佛學專題講座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通訊員寂戒法師浙江舟山訊:5月6日下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省佛協會長、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法師應邀於普陀山寶陀講寺普門講堂作了題目為《依教奉行,講好佛教的故事》佛學專題講座。
-
無我,是自在隨緣根本智慧
佛性,不應被神秘化佛法講的是人生無常,因為無常的幻化,所以生活之中難免就要面對種種苦厄。一日,他致信給京兆地區興善寺的高僧惟寬法師,他向法師請教了這樣一個問題,說自己晚年賦閒在家之後,心中常常感到無聊煩悶,不知要如何修行自己的身、口、意?惟寬法師看到這封信後,也是怡然一笑,因為很多做過大事業的人,在皈依佛門之後都向自己提過這個問題。這些大人物在賦閒之前,都是有本事、有能為的人,他們的事功都是心向外求所取得的,因此一旦安居下來,就覺得閒不住。
-
仁山法師歐洲巡迴弘法講座羅馬站圓滿
仁山法師現任青田縣佛教協會會長,青田溫溪真寧淨寺住持,此次走進歐洲弘法,是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文化戰略,推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次旅行。 此次講座以「智慧點亮幸福生活」為主題,法師歡喜與大眾分享佛法智慧,暢談人生喜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啟發大眾用智慧點亮幸福生活,讓心找到終極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