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罹患淋巴癌 談17個月癌症治療感悟

2020-12-20 99健康網

  6月27日,李開復暌別17個月之後,推出了自己的新書《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講述他自2013年9月得知罹患淋巴癌以來治療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心路歷程以及死亡線上回來的人生思考。與此同時,高曉松導演的同名紀錄片「築者之李開復——《向死而生》」也在同一天通過各大視頻網站首映,評論稱,「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是一次關於生命的頓悟,一次關於靈魂的對話,一部讓你感悟人生、參透生命的心靈佳作。」

  靠近死神 抗癌17個月絕望與希望並存

  身為知名IT投資企業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26歲就被全美計算機科學排名第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破格授予教職;之後投效蘋果、微軟、谷歌三家引領世界科技的公司,擔任華人最高層的職務,被譽為「青年導師」、「創業教父」,還曾獲選美國《時代雜誌》年度百大風雲人物。

  2013年9月,在李開復先生52歲生日之前,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一度退出公眾視野。在著名企業家郭臺銘的建議下,回到臺灣接受治療,被迫補修死亡學分。當被醫生判定為「淋巴癌第四期,腹部有二十幾個腫瘤,情況不樂觀……」時,他的心情就像生死哲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指出的,反反覆覆徘徊在「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的情緒中。

  儘管生病的噩耗使得李開復悲愁莫名,但他決定要奮力一搏,自己研究病情,嘗試五花八門的另類療法,認真研究治療淋巴癌的學術文章,開始接受化學治療。在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痛不堪言的身體風暴,期望有平常人之健康生活而不可得時,家人無盡的愛,讓他懂得分辨真正有意義、值得奮力去追求的目標,同時,他也開始思考過往的盲點。李開復先生在接受採訪時稱:「我所追求的『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本質上並沒有錯,但是多年來,名利的浮漲讓我不知不覺間偏離了軸心,以致迷眩其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不自知。」

  經過17個月艱苦的治療過程和與藥物副作用的對抗,李開復先生病情好轉,現身北京。他在書中感嘆,「跨過死蔭的幽谷,那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實地體驗到健康的可貴。」儘管醫囑每周只能工作2—3天,但他還是儘量接受與媒體的見面、開創業者Party,與外界分享病中的點滴。正如柳傳志先生的推薦所言,「相信不僅會對所有人的健康生活有所啟發,對創業創新的年輕人更是一種如何面對坎坷的激勵。」

  癌症為師 重新擁抱世界

  在新作《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中,李開復以楔子「噩耗」開篇,「絕症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我不接受這種判決!」在高曉松執導的同一主題的紀錄片預告片中,他雙手合十禱告、神色肅穆地眺望窗外、孤獨地在沙灘上漫步,即便是與女兒相擁也面帶愁容。影片色調灰暗,透出令人無法參透的神秘感。

  當癌症突如其來降臨,驟然面對死亡的考驗,始終執著於「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的李開復感到十分痛苦,百思不得其解,特地到佛光山問教於星雲大師,一番對談之後使李開復看到了其多年的信念中存在的盲點,與自己展開一場關於靈魂的對話,由此感悟人生、參透生命,不再用量化的思維計算每件事的「價值」和「意義」。

  病魔沒有讓李開復屈服,他從容的和自己競賽,反而在生病的一年中,看到了人生平時無法看到和體會到的哲理。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多的認識,在生命進程中的危難一刻,找回了許多過去因工作太忙而忽略了的生活樂趣,重溫了朋友、親人與社會共同關注的生命中的愛,也有緣重新擁抱了整個世界。

  著名企業家任志強在推薦序中回憶自己以意志力度過艱難的牢獄之災,對李開復先生面對身體上的「死亡考驗」深表欽佩,他坦言「我們都是生活中有過各種複雜經歷的人,每個人都因經歷的不同,而對生的意義理解不同,也因此有了相似的感覺」,並趣言書中「滿滿的一鍋『雞湯』讓人真是『醉』了。」

  李開復先生表示,「如果不是癌症,我可能會循著過去的慣性繼續走下去,也許我可以獲取更優渥的名利地位、創造更多成功的故事,如今,癌症把我硬生生推倒,這場生死大病開啟了我的智慧,我依舊會盡力投身工作,讓世界更好;但我也更真切地知道,生命該怎麼過才是最圓滿的。」

  感悟生死邊緣:補休七個死亡學分

  在當天的發布會現場,李開復感慨的說,「我工作的時候總是非常熱愛我的工作,但從來沒有想到當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心中閃過的每一個思念都和我的工作絲毫沒有關係。有一位護士看過很多病人,得到最大結論是大部分的臨終病人最大遺憾是沒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足夠的時間。而從來沒有一個臨終病人是後悔自己的事業沒有達到巔峰。這樣一個道理,難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到臨死才能想到嗎?」

  他把自己的這些感悟歸納為補休的七個死亡學分:第一個學分,就是健康無價。「我在平時的生活裡熱愛美食,不愛睡覺,每天晚上回來急回郵箱,真正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健康失去了就是什麼都是沒有了。」年輕人該在保障睡眠、壓力、運動、飲食四點達到及格的前提下,去拼搏工作;

  第二個學分,一切的事務都是有他的理由。就像把災難當成因而非果,當成學習機會。第三個學分,是要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第四個學分,是要學會如何生活,活在當下。第五個學分,避免一些誘惑,我雖然認為自己走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是,過度追求名聲讓我的中心軸走偏了。第六個學分,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李開復說,「我得了癌症發的第一條微博: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等我慢慢覺醒以後,發現在任何事物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憑什麼來說這個人是普通人,這個人不怎麼樣,這個企業不會成功?」

  第7個學分,人生到底是為什麼?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死去離開這個世界,如果這一生是來體驗是來學習來提升,我相信也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這樣整個世界整個群體都是變得更加正向。

  延伸閱讀:淋巴癌是什麼癌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分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在亞洲地區,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生率遠高於霍奇金氏病,大約為9:1,由於惡性程度更高、預後更差,所以一般談到淋巴瘤就是指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病理分類原則,非霍奇金淋巴瘤細就可分為約30餘種亞型,有的病情進展較慢,有的則來勢兇猛,並且不同亞型治療方法並不一樣。所以李鈺可能非常不幸的遇到了來勢兇猛的高危淋巴瘤,因為對於早期低危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臨床上可以做到治癒。

  淋巴瘤的發病率增長速度快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網狀系統的惡性腫瘤,多發於淋巴結和/或結外淋巴組織。淋巴瘤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全世界患者有450萬以上,是發病率上升最快的腫瘤之一。

  惡性淋巴瘤有兩種,一種叫霍奇金淋巴瘤,還有一種叫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比較平穩,某些地區發病率還有些下降,但是臨床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是持續增加的,不光在中國,在整個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都是這樣。

  目前,全球平均每9分鐘就有1個新發病人。我國淋巴瘤發病率為0.02‰。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死亡人數近2萬,淋巴瘤的威脅正在迅速顯現。上海有資料表明,每年淋巴瘤發病率的上升率大概4%。在我國,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男性佔第9位,女性佔第10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於各年齡階段,高發年齡為45~60歲。

  為何淋巴癌常見於年輕、壯年的這段年齡

  從很小的兒童到很大年齡的老人都可以發生淋巴系統的腫瘤,因為淋巴系統是人很重要的免疫器官,20歲--40歲是人的青壯年時期,淋巴系統處於一個非常活躍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出現腫瘤的病人相對就比較多。

  淋巴癌的早期症狀

  1、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出現無痛性、進行性腫大為淋巴癌的早期信號。淋巴癌的早期症狀主要為頸、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出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佔60~80%,腋窩佔6~20%,腹股溝6~10%。腫大的淋巴結呈進行性、無痛性、硬,多數可推動,淋巴癌的疾病在早期彼此不粘連,晚期則可能融合,抗炎、抗結核治療無效。

  2、淋巴癌的早期症狀伴隨淺表淋巴結腫大,可見低熱、乏力。熱型多不規則,多年38—39C之間,部分淋巴癌患者可呈持續高熱,也可能間歇低熱,少數有周期熱。

  3、何杰金氏病(淋巴網狀細胞肉瘤),常以不規則發熱為早期先兆,並伴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有一種淋巴惡性腫瘤,早期質軟,可活動無痛,應引起注意。

  4、瘙癢常為何杰金氏病的獨特信號。淋巴癌的早期症狀可有局部或全身瘙癢之異,全身性瘙癢多出現於縱膈或腹部有病變。

  淋巴癌可以活多久

  霍奇金淋巴瘤的預後與組織類型及臨床分期緊密相關,淋巴細胞為主型預後最好,5年生存率為94.3%;而淋巴細胞耗竭型最差,5年生存率僅27.4%;結節硬化及混合細胞型在兩者之間。霍奇金淋巴瘤臨床分期,Ⅰ期5年生存率為92.5%,Ⅱ期86.3%,Ⅲ期69.5%,Ⅳ期為31.9%;有全身症狀較無全身症狀為差。兒童及老年預後一般比中青年為差;女性治療後較男性為好。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預後,病理類型和分期同樣重要。瀰漫性淋巴細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為61%;瀰漫性淋巴細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為42%;淋巴母細胞型淋巴瘤4年生存率僅為30%。有無全身症狀對預後影響較HL小。低惡性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程相對緩和,但缺乏有效根治方法,所以呈慢性過程而伴多次復發,也有因轉化至其他類型,對化療產生耐藥而致死亡。但低度惡性組如發現較早,經合理治療可有5~10年甚至更長存活期。部分高度惡性淋巴瘤對放化療敏感,經合理治療,生存期也能夠得到明顯延長。

(責任編輯:廖露)

相關焦點

  • 李開復患淋巴癌17個月治癒,普通人可以嗎?
    淋巴癌是一種全身性的癌症,原發於淋巴結或其他的淋巴組織,淋巴組織遍布身體的每個角落。不過早期的淋巴癌,還是有非常大的治癒可能的。2013年,52歲的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在微博上向外界表明,自己不幸罹患了淋巴癌,是濾泡性淋巴癌第四期,病情兇險。面對突如其來的重病,李開復依舊樂觀,積極配合治療,也接受了網友的鼓勵。
  • 談李開復患淋巴癌:不是絕症 治癒率50%以上
    中新網 張龍雲 攝  中新網9月10日電 近日,中國知名IT投資企業創新工場CEO李開復通過微博確認自己罹患淋巴癌,據悉其已經開始接受治療。今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淋巴瘤科主任朱軍做客中新網健康頻道視頻訪談時表示,淋巴瘤不是絕症,一般情況下,治癒率在50%以上。  李開復在微博中提到新加坡的總理李顯和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等都成功戰勝了淋巴癌。
  • 微商聲稱李開復淋巴癌痊癒靠吃自家保健品,李開復怒了:騙子公司
    微商聲稱李開復淋巴癌痊癒靠吃自家保健品,李開復怒了:騙子公司原標題:微商聲稱李開復淋巴癌痊癒靠吃自家保健品,李開復怒了:騙子公司 眾所周知,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是業界有名「工作狂」,然而2013年9月他卻對外宣布罹患淋巴癌,不得不放棄創新工場工作投入治療,2015年的6月底,李開復發微博稱經過兩次檢查,身體裡都看不到腫瘤,意味著他經過了兩年的抗癌鬥爭
  • 從淋巴癌晚期,到腫瘤消失,李開復的3條抗癌心得,值得我們學習
    淋巴癌是血液系統的常見惡性腫瘤,腫瘤細胞容易通過淋巴系統和血液系統發生轉移,通過手術等方法難以清除乾淨腫瘤細胞,並且還容易發生轉移。被淋巴癌奪走生命的名人不少,比如著名主持人羅京、霍英東、漫畫家熊頓和演員李鈺等。
  • 高倉健罹患淋巴癌去世 如何發現淋巴癌早期信號
    高倉健曾榮獲日本演員界的「文化勳章」。  淋巴癌發病趨勢越來越年輕化  自去年李開復公開罹患淋巴癌後,該病又重新受到人們的廣大關注,近年來,因罹患淋巴癌去世的名人也頻見報端:僅在2009年,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 同是癌症,為什麼有的人能活幾十年,有的人不到3個月就走了?
    羅京:從查出癌症到去世不到一年2009年,央視主持人羅京患淋巴癌去世,他主持的新聞節目是國人每天必看的,羅京被稱之為央視國臉。而他離開我們的時候,年僅48歲。李詠:查出癌症後僅17個月去世2018年10月29日,哈文發文稱丈夫李詠因病去世,她寫道「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而李詠的最後一條微博,則「定格」在了2017年的感恩節。
  • 90後美女明星淋巴癌病逝:想預防果斷先別熬夜了
    徐婷兩個月前傳出罹患淋巴癌,她在微博透露抗病經過,說:「這些天我和我的家人都根本無法相信這個事實,包括現在我自己都還不敢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可事實就是這樣。淋巴瘤的死亡率非常高,惡性淋巴癌,因為羅京、李開復而變得「有名」,似乎成了名人的「專屬」。「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曾經在其微博上發表的一句話讓很多人倍感唏噓。
  • 羅京阿桑李開復 淋巴癌為何瞄上年輕人?
    原標題:淋巴癌為何「看上」年輕人?   近日,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患淋巴癌的消息成為廣大網友議論的熱點。請關注——   對於淋巴癌,公眾應該並不陌生。2008年7月原央視《新聞聯播》著名主播羅京被確診為淋巴癌,2009年6月5日,48歲的羅京永遠離開了觀眾;2009年3月14日,年僅32歲的大陸女演員李鈺,不幸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在北京病逝;2009年4月6日,34歲的臺灣女歌手阿桑,因淋巴癌轉移至乳腺而病逝於臺北……現在李開復的患病更引起人們對淋巴癌的熱烈討論。
  • 央視主持人羅京因淋巴癌去世,醫生提醒,淋巴不好常有四個信號
    遺憾的是,2008年7月的時候,羅京被確診為淋巴癌,即便期間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和化療,但由於醫治無效,於2009年6月5日去世,終年48歲。說到淋巴癌,雖然它的發病率遠遠不及肺癌,胃癌和大腸癌,但是這種惡性腫瘤同樣不能忽視,除了羅京外,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的李開復在2013年也對外宣布罹患淋巴癌,幸運的是,經過積極治療後,目前李開復的一般情況良好。
  • 吳宇森淋巴癌治療成功 首次治療是關鍵
    於2011年底意外發現罹患淋巴癌第3期的國際著名導演吳宇森,近日回應淋巴癌治療情況,稱基本抗癌成功,目前僅需6個月複診一次。  某些淋巴癌是可以治癒的  淋巴癌能治好嗎?當然。淋巴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過去有90%以上的患者在1年內死去,但是這種惡性腫瘤也是治療進展最大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現在大多數惡性淋巴瘤都有望治好。這主要歸功於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這兩種方法是當今治療惡性淋巴瘤的主要措施,而且已取顯著療效,尤其是霍奇金病的治療效果已取得重大進展,總的10年生存率已提高到50%以上,其中絕大多數可能已經治癒。
  • ...的死亡學分:曾經的他狂心難歇,希望世界因此不同,查出淋巴癌後...
    李開復向死而生,自修的死亡學分:曾經的他狂心難歇,希望世界因此不同,查出淋巴癌後,他反倒變得淡然了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在過去,更喜歡跟創業者談「世界因我不同」,但自從2013年9月被查出淋巴癌之後,他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18歲最美癌症女孩微博直播病情 癌症晚期被放棄治療
    遼寧盤錦,18歲女孩小寧,淋巴癌晚期。因家裡經濟狀況並不富裕,懂事的女孩放棄了治療,回到農村家裡,今年1月起,她開始用微博記錄自己的病情,記錄自己在與淋巴癌抗爭時的點點滴滴。雖然至今只發布了30餘條,可她清純美麗的容貌和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被網友親切成為「最美癌症女孩」。8月31日,小寧接受遼瀋晚報採訪,她夢想病好了可以去讀大學,可以穿上婚紗拍婚紗照。
  • 過度疲勞警惕淋巴癌上身
    核心提示:淋巴癌是免疫系統惡性腫瘤,根據2015年數據,我國淋巴癌患者發病率是十萬分之九,並且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是目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的增長速度最快的「殺手」。了解淋巴癌的誘因和早期信號,可以幫助我們遠離它。
  • 淋巴癌能治癒嗎 這個治療方法竟有80%生存率
    如今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國的癌症發病率一直都沒有減少,而常見的淋巴癌發病率也日漸提高,並且淋巴癌已經躋身中國十大惡性腫瘤的行列。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淋巴癌能治癒嗎?淋巴癌的治療方法,淋巴癌的原因。想要了解這些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看看。
  • 罹患癌症,也是生命的正常狀態
    無論是對漫長抗癌治療的疲倦,還是對繁雜治療方案的躊躇;無論是對社會談癌色變的無奈,還是對高額經濟支出的苦惱,種種困厄,都比疾病本身更令人生懼。在白天,我又是個焦慮的新手媽媽。這種情況下,自己罹患癌症也變得可以理解。父親的抗癌經歷給了我一定的知識儲備,透明細胞癌是一種惡性程度不高的病症,所以我坦然地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的恢復期很長,工作就會落下。所以術前住院的那段時間裡,我每天都在辦公。在手術前一天,我終於放下工作,躺在病床上悠閒地看《追風箏的人》。
  • 癌症晚期被放棄治療,18歲女孩微博直播走向死亡
    她的清純美麗的容貌和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被網友親切成為「最美癌症女孩」,她夢想病好了可以去讀大學,可以穿上婚紗拍婚紗照。「媽媽決定放棄了,讓我不要怪她」       「2014年5月17日,今天是我最後的化療,媽媽決定放棄了,讓我不要怪她,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輕易就放棄了呢!
  • 標準治療5年生存率超50%
    人們印象中,常常感覺淋巴瘤不是個好惹的主,現實生活中,之前央視主播羅京、日本著名演員高倉健、內地演員李珏、臺灣歌手阿桑,都是死於淋巴瘤;而影視劇中的男女主角也常常被設定為淋巴瘤而命不久矣。斯巴達克斯安迪·懷特菲爾德患淋巴癌去世,終年39歲;香港作詞人林振強因淋巴癌去逝;漫畫家熊頓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時年30歲;臺灣歌手阿桑因癌症去世,去世兩年前查出患有淋巴癌;開拓者老闆、微軟聯合創始人之一的保羅·艾倫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因患淋巴癌逝世;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擴散去世
  • 李開復罹患淋巴癌嘆世事無常 揭其創業史及經典語錄【7】
    李開復 資料圖 李開復與谷歌 1.2005-2006:加盟Google 惹官司 2005年9月13日,美國金縣高等法院就李開復違反競業禁止協議案做出裁決:李開復可以立即為Google工作,但工作範圍將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