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怎樣成為領袖的?

2021-01-19 光明數字報

    提要:毛澤東的故事,人們知道的太多了,但卻總也說不盡。中央黨校著名學者羅平漢教授近期出版的《回看毛澤東》一書,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毛澤東是如何擺脫逆境,成為領袖的。


  偉人毛澤東有缺點嗎?

  秋收起義後,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登上井岡山,以兩千人的武裝開闢了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隨著1928年4月朱德、陳毅一萬餘部隊的到來,紅四軍成立,革命形勢一派大好。但是,朱毛會師後並非一團祥和。1929年初,中共中央指派朱德的舊友、曾在蘇聯學過軍事的劉安恭為特派員,前往紅四軍。這促發了朱毛之間關於紅軍領導方式的爭論,史稱「朱毛之爭」。
  毛澤東此時是紅四軍前委書記,已成功地「把權力集中到前委」,由前委直接領導軍內各級黨委,即「黨管理一切」。劉安恭到紅四軍後,被前委任命為軍委書記,這個職務曾經由軍長朱德擔任,在前委之下、縱(隊)委之上,後被前委暫停了。劉安恭以中央特派員身份,作了一項限制前委權力的規定:前委只討論行動問題,不要管軍事。毛澤東對此相當不滿,多年以後還在怒斥:「那一批人以劉安恭為首,他和一些人剛剛來就奪取軍權,軍隊就落到他們手裡。」然而,朱德卻支持劉安恭,被劉安恭稱為「是擁護中央指示的」。
  朱毛之爭在軍內公開化,各縱隊、支隊黨委展開熱烈討論。結果,在1929年6月22日召開的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原紅四軍政治部主任陳毅當選為前委書記,毛澤東卻落選了。在紅四軍七大《決議案》中,尖銳地指出了毛澤東的七項缺點:A. 英雄主義;B. 固執己見,過分自信;C. 虛榮心重,不接受批評;D. 在黨內用手段排除異己,慣用報復主義;E. 對同志有成見;F.工作態度不好;G.小資產階級色彩深厚。並為此小結說:「因有以上之錯誤,使同志們怕說話,造成個人信仰,使小團體觀念加重。」大會決定給予毛澤東嚴重警告處分。為保持平衡,《決議案》同樣羅列了朱德的七條缺點,但明顯沒有毛那樣重,大會只給了朱德個書面警告處分。
  紅四軍七大將毛澤東的前委書記選掉了,當年的黨內民主氣氛可見一斑,然而,這卻違背了組織程序,因為毛的前委書記一職本是中共中央指定的。因此,當8月下旬陳毅抵達上海,向李立三實際主持工作的中共中央匯報「朱毛之爭」後,立三中央明顯贊同毛的觀點,並明確指示「毛同志應仍為前委書記」。這樣,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後大病不起的毛澤東,才在朱德、陳毅的反覆敦請下,於11月底重回紅四軍主持前委工作。

  富田事變對毛澤東的挑戰

  從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國民黨軍對中央根據地連續發動三次圍剿,紅一方面軍在毛澤東統率下,連戰連捷,體現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堪稱其一生的「得意之作」。然而,勝利的號角亦是在風雨中吹響的。
  自1930年上半年起,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書記毛澤東)就在贛西南地區的黨和政府中開始進行肅反。12月,總前委根據一些人在逼供下的假口供,派人到紅二十軍中抓捕「AB團」分子。紅二十軍少數領導人眼看自己也將被錯定為反革命並遭逮捕,對這種做法抱有極大的懷疑和不滿,乃於12月12日帶領部隊到富田,包圍當地蘇維埃政府,釋放被錯捕的近百名同志,並喊出口號:「打倒毛澤東,擁護朱(德)、彭(德懷)、黃(公略)。」他們將全軍拉往贛江以西地區,脫離紅一方面軍。這就是震驚一時的富田事變。
  紅一方面軍總前委認為富田事變是反革命暴動。而六屆三中全會後,被瞿秋白主持的中共中央派來任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的項英,則認為這件事情兩方面都有錯,主張按照黨內矛盾處理。毛澤東的威信面臨挑戰。
  巧的是,1931年1月7日六屆四中全會召開,瞿秋白被趕出政治局,此後中共中央的領導權實際上為王明操縱。4月初,由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組成的中央代表團到達瑞金,傳達四中全會精神。中央代表團批評了上屆中央派來的項英在處理富田事變中的「錯誤」,基本肯定了毛澤東當時主持的反「AB團」的鬥爭。

  在極左中央打擊下活著

  然而,毛澤東與中央代表團的融洽關係並未持續很久。他比較務實的土地分配方法,以及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極富遠見卻不為中央認同。1931年9月博古負總責的臨時中央成立後,中央代表團主持召開贛南會議,指責毛是「富農路線」,將他從實際出發的觀點斥為「狹隘經驗論」,而臨時中央則進一步將其升格為「右傾機會主義」。針對這些批評,毛澤東於1932年5月3日明確表示:「中央的政治估量和軍事戰略,完全是錯誤的。」
考慮到毛澤東仍堅持其「機會主義路線」,蘇區中央局於1932年10月召開寧都會議,將毛調回後方主持臨時中央政府工作,毛澤東由此失去了對紅軍的指揮權。1933年1月,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到中央蘇區,下車伊始,就通過反「羅明路線」,連批帶鬥,連撤帶關,將毛的支持者統統打了下去。毛澤東原本認為自己的軍事能力勝人一籌,但沒想到,1933年2月至3月,周恩來和朱德指揮的第四次反「圍剿」,戰果比他還要輝煌。面對此種情形,毛澤東只好借養病為名,韜光養晦了。
  毛澤東雖然在軍事上靠邊站了,畢竟未遭厄運,在那個「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年代,實為不易。究其原因,是莫斯科發揮了關鍵作用。莫斯科曾經來電,嚴厲禁止對毛澤東採取任何組織措施,只能運用「同志式的影響」。自毛上井岡山後,「工農武裝割據」的做法就越來越為莫斯科重視。他的名字和事跡,被莫斯科反覆提及。莫斯科甚至不止一次地提醒中共中央,「中國需要像毛澤東這樣的人才」。1933年底在醞釀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政治局人選時,博古原本想將毛的政治局候補委員一職拿掉,沒想到最後經莫斯科圈定的名單裡,毛澤東的名字不僅赫然在列,而且還被提升為政治局僅有的九位正式委員之一。有了這樣的支持,毛澤東才得以在近兩年的無所事事中,平安地等待自己的機會。

  長徵路上的曲折

  1934年,蔣介石以五十萬優勢兵力,對中央蘇區發起了第五次「圍剿」。中央紅軍在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指揮下連續失利,被迫長徵。湘江血戰後,紅軍由8.6萬餘人銳減至3萬餘人,黨內軍內一片怨言。
  毛澤東此時已得到了張聞天、王稼祥的支持,他們查閱了博古、李德保存的共產國際有關來電,欣喜地發現莫斯科的不少指示竟與毛澤東的想法不謀而合。有了這個,再加上軍事指揮上的嚴重失敗,他們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一舉扳倒了「左」傾中央,由張聞天代替博古負中央總的責任,周恩來負責軍事,毛澤東被選為政治局常委,做「恩來同志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毛澤東會後對妻子賀子珍說:「我現在有發言權了。」的確,在張聞天和周恩來支持下,他的「發言權」越來越大了。
  然而,重掌兵權的毛澤東並非一帆風順,遵義會議後他指揮的第一仗土城之戰,就因輕敵而失利,被迫西渡赤水;後回師再戰遵義,雖進攻桐梓、婁山關得手,但卻傷亡慘重,僅紅三軍團損失就幾達三分之二;接下來,毛澤東反對林彪、聶榮臻、朱德等進攻打鼓新場(今金沙縣城)黔軍一個師的意見,堅持以主力去攻打距其四十公裡處的魯班場,希望再打個大勝仗,但那裡卻駐有國民黨中央軍三個主力師,工堅地利,以逸待勞,中央紅軍雖集全力攻堅,依然慘敗,只得再次西渡赤水河。
  幾次三番行動難以達到目的,還有大批傷亡,人們對毛澤東軍事指揮上的不滿和非議在增加。彭德懷向中革軍委報告,「魯班場的戰役原則上不應打」。 博古說:「看起來,狹隘經驗論者指揮也不成。」 四渡赤水結束後,平素沉默寡言的林彪,竟然高聲批評:「像他(指毛)這樣領導指揮還行?!」 
  批評浪潮滾滾而來,張聞天出面,在1935年5月12日的雲南會理會議上,嚴厲批評了部分幹部要求撤換毛澤東的主張,並迫使這些幹部做了檢討。毛澤東總算熬過了這段被他稱為「急風暴雨」的時期,迎來了6月中旬與紅四方面軍在川西北的會師。可是,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卻堅持南下。毛澤東又成功勸說張聞天同意,不顧分裂之危險,率中央紅軍單獨北上,勝利到達陝北蘇區,使其在黨內和軍內的威信迅速升高。

  在莫斯科心中的地位

  自中央蘇區淪陷,莫斯科直到1936年7月才與陝北的中共中央首次恢復電訊聯繫,但並非對中共的情況一無所知。1935年10月,陳雲、潘漢年已秘密抵達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匯報了遵義會議的經過。但在莫斯科看來,也許由毛澤東而不是張聞天去領導中共,更合他們的心意。在1935年7月的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上,毛澤東的名字已經被破天荒地排在了共產國際總書記季米特洛夫、共產國際名譽主席臺爾曼的後面 ,是唯一享此殊榮的中共領導人,《真理報》則將毛稱為「中國人民傳奇式的領袖」。即便了解了遵義會議的人事變動後,莫斯科也未轉而去宣傳張聞天。
  久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的王明,當然清楚上述情況,但他畢竟曾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做慣了莫斯科的代言人,內心並不真心認同毛的領袖地位。因此在1937年11月29日與康生、陳雲等返回延安後,王明挾傳達國際新的統戰策略之勢,很快就以駐武漢的中共代表團為依託,與延安的中共中央書記處分庭抗禮,由於在武漢的政治局委員數經常超過延安,王明甚至提出延安的中央書記處不具合法性。
  王明的所作所為,毛澤東當然不滿,後來乾脆說此時「中央已名存實亡」。1938年9月,從莫斯科歸來的王稼祥傳達了季米特洛夫的指示,要求中共「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造成「親密團結的空氣」。毛澤東的領袖地位才在10月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得以確立,連王明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今後要像眾星拱月那樣拱衛在毛澤東同志的周圍。

  成為真正的領袖

  毛澤東取得領袖地位後,工作可謂得心應手,中共軍隊到1940年已達五十萬人,並擁有廣大的敵後根據地。對於莫斯科事事以本國利益為中心的指令,毛澤東漸生懷疑。然而,中共在組織系統上仍舊是共產國際的下級支部,且有相當一批主要領導人都曾留蘇學習,對共產國際言聽計從,這既是信仰,也是習慣。因此,莫斯科完全能用組織手段,顛覆毛尚不十分穩固的領袖地位,畢竟,此時張聞天依然是名義上的「負總責」。必須消除莫斯科在中共黨內的影響,走獨立發展之路,這成了一切問題的關鍵。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軍一洩千裡,短短幾月就損失了280萬人。面對莫斯科要求中共出兵牽制東線日軍的電報,毛澤東明確予以回絕,並利用其無暇他顧的機會,在延安揭起了整風運動,一舉扭轉了黨內對莫斯科的迷信思想。1943年3月20日,政治局正式通過決議,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組成新的書記處,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和書記處主席,並根據劉少奇提議,規定書記處「會議中所討論的問題,主席有最後決定之權」。天遂人願,同年5月22日,共產國際就公布準備解散了。聞此消息,「毛和他的擁護者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王明語)。從此,毛澤東的領袖地位就再未動搖過。

  重寫,是歷史的黃金園地,毛澤東的歷史更是如此,每次重寫都會有新的價值。《回看毛澤東》就是這樣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

相關焦點

  • 南非革命元老:中國領袖毛澤東是偉大的自由戰士
    中新社·華輿訊 據南非365報導 7月26日,南非主流媒體《郵衛報》網站刊登近日逝世的南非民族解放革命元老、反種族隔離鬥士安德魯·姆蘭蓋尼自傳《密室男孩》節選內容,描述了姆1962訪華期間同中國領袖毛澤東主席會見的場景,認為毛主席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傑出領袖,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由戰士。
  • 外媒評出十大軍事領袖 毛澤東位列第七位
    自人類伊始,軍事領袖們就在歷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評選出史上十大軍事領袖。也許這份名單存在諸多爭議,但名單上列出的人物陣容,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一、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也稱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國王,公元前336到公元前323年期間在位。"
  • 革命領袖毛澤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終生
    原標題:革命領袖毛澤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終生 今年是毛澤東主席逝世四十周年。毛澤東主席生前曾經豪邁地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彈指一揮間,毛澤東主席離開中國人民已經四十周年了。
  • 毛澤東:穿越時代的偉人
    因為我們不難看到,依然有一些領袖人物的身影,在新世紀曙光的映照下,在大浪淘沙的潮湧濤聲中,昂然矗立在人們視野的地平線上。   ——中國的毛澤東,就是這樣的領袖人物。   領袖的本質是人民意志和願望的表達者,是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守望者,是歷史進步的領航者。
  • 開國領袖毛澤東偏愛雪茄(竟然不是中華),劉少奇只抽大前門
    在我們目前流行文化中,抽菸意味著成熟深沉,在影視劇中開國領袖們一邊抽菸一邊指揮若定的形象也深入人心。開會抽菸這還真是我們建國初期國家領導人的一個特色。開國領袖抽什麼煙?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開國領袖抽什麼煙?高崗一坐下來開會,就抓過煙筒,揭開蓋子,隨即抽出一支煙,點火吸燃,每口都吸得又兇又狠,像是直接要吸進肺裡。一筒中華煙通常是50支,他也經常不夠吸。因為那時候會議多是在夜裡,一開一夜,高崗的煙不會停。服務人員背地裡說他是「一次火」,每次開會吸菸只劃一次火柴,煙就不會停了,一支接一支繼續抽下去,菸灰缸一會兒就冒尖。
  • 《漫畫紅都》首次「漫畫」敘事毛澤東等革命領袖
    據中新網消息 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漫畫紅都》29日在北京首發,這是中國第一部以毛主席等革命領袖為主要人物的新漫畫(敘事漫畫)。  《漫畫紅都》通過漫畫這一載體,設置了紅都小子和紅都精靈兩個卡通人物,並以他們的傳奇經歷為主線,用19個漫畫故事完整地串起了五年零八個月的中央蘇區史,既包含了大柏地戰鬥、蘇區反腐第一槍、紅軍長徵等重大歷史事件,展現了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毛澤民、賀子珍等歷史人物在蘇區與群眾親如一家的感人故事,也再現了八子參軍、陳發姑一生守望等事跡。
  • 《沁園春·雪》轟動重慶,幕後有著怎樣的傳奇?毛澤東一天訪三友
    蔣介石的刻意冷遇是一種暗示——國民黨只承認毛澤東是國民參政員,而不是對等的領袖。但毛澤東的偉人風採、領袖魅力是無法掩蓋,更無法否定的。幾乎就在毛澤東剛走下舷梯時,歡迎的人群就熱烈地圍繞了上來,有的遞名片,有的自報家門,有的則搶著想與毛澤東握手。
  • 解讀新中國成立後的毛澤東詩詞
    一、從軍事家詩人到政治家詩人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標誌著毛澤東從此不僅是一黨領袖,而且成為一個國家的領袖,他的詩詞創作也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對毛澤東來說,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或「只是一出長劇的一個短小的序幕」《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頁。
  • 英媒:毛澤東英文信件以近600萬元在倫敦被拍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韓梅】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2月16日報導,毛澤東在1937年寫的信件被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9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據報導,這封信寫給當時英國反對黨領袖,並由毛澤東署名。毛澤東在信中呼籲抗日戰爭中得到英國的幫助。  報導稱,這封罕見的致英國工黨領袖艾德禮(Clement Attlee)的信件,當初被估價約為12萬至18萬美元。這也是數十年來在世界拍賣市場上拍出的第二份毛澤東籤名的文件。  該信件於1937年11月1日從當時中共的根據地延安寄出。毛澤東在信中表示了對英國人民的友好態度,並呼籲英國採取實際行動,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提供幫助。
  • 毛澤東首次公開承認自己「大躍進」錯誤在何時
    「狂熱」之後,共和國面臨空前飢餓  現在的人們很難想像,在40年前,1959年春,在中南海領袖們的家中,曾有過這樣一幕:秘書將自定口糧標準的通知,發到各個領導人的手裡,請他們按照自己的飯量定一下供糧標準。當時,國家將每個城市人口的口糧定量減到最低限度,要求糧食定量低標準,並以瓜菜代替糧食。
  • 毛澤東的生日菜譜
    毛澤東如同他的同齡人一樣,年年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作為擁有至高無上權位的領袖,毛澤東本可以每年過上一次熱熱鬧鬧、豐盛無比的生日。然而,毛澤東從延安時代起,便倡導黨內「不祝壽,不送禮」。解放後,他更是以身作則,嚴厲禁止黨內祝壽送禮之風。因此,毛澤東寧肯平平淡淡過生日,決不開「祝壽送禮」之風。
  • 水晶棺中的革命領袖
    像列寧等共產黨革命領袖一樣,水晶棺保存遺體供世人瞻仰不會在古巴發生。所謂水晶棺起源於西方基督教聖屍崇拜傳統,原本是天主教、東正教傳統的聖物箱之一,用以承載聖徒的屍體,以便耶穌復活後,聖徒也從墳墓中走出來。在基督徒看來,聖徒是不死的,只是睡著了。
  • 重慶談判毛澤東住蔣介石官邸的一天兩夜
    如何保證毛澤東的人身安全,當時已成為全黨最擔心的頭等大事。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選派最忠誠、最勇敢、最機警和富有犧牲精神的人,形影不離地跟隨著毛澤東,以保護他平安歸來。誰最適合承擔這樣複雜而又艱巨的任務?當時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和副部長李克農一起來到毛澤東的窯洞。康生一連提出幾個人選請毛澤東選擇。
  • 《紅星照耀中國》問世前,外國人看到的毛澤東是什麼樣的?
    西方媒體對於版權要求比較嚴格,斯諾賣給《生活》畫報,不會使用在著作中已經出版過的照片;其二, 樸實的毛澤東印象更符合斯諾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他採訪毛澤東的時候,毛談到自己的前半生時,突然解開自己的褲腰帶,邊抓蝨子邊談前半生,這給斯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斯諾很喜歡毛澤東這種自然樸實的姿態。
  • 韶山旅遊時,「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陳列的毛澤東帳簿你了解嗎?
    韶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全國著名的革命紀念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韶瞻仰主席故居,但你在「韶山紀念館」裡可注意到有一個陳列櫃所陳列的珍貴文物嗎?那就是毛主席記錄的一家生活開支帳簿。
  • 毛澤東同志故居旅遊
    東邊十三間半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五間茅草房為鄰居家,堂屋居中,為兩家共用。室內基本保持原貌,並保留了部分原物。1878年,毛澤東的曾祖父毛祖人買下上屋場東邊的五間半茅草房。10年後,毛澤東父母遷居於此,經艱苦創業發家後,於1918年建成現在的模樣。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誕生於此,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21年至1927年,他三次回韶山。
  • 毛澤東眼中的兩個「不像樣子」
    「美國人做的事太不像樣子」「他們是違反國際形勢、違反歷史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是世界上經濟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大國。美國理應做一個像樣的維護世界和平、主持正義、幫助弱小國家發展的國家。可是,這個發達國家的領袖卻以大欺小、以富壓貧、以強凌弱、以霸為業。
  • 延安楊家嶺革命領袖舊址實拍
    邁入革命聖地延安楊家嶺:偉人毛澤東與紅軍三大方面軍的軍旗格外鮮豔奪目延安紅色旅遊、革命領袖舊居——遊客川流不息、絡繹不絕……毛澤東在此期間,寫下了《五四運動》《紀念白求恩》、《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此地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駐地,期間發生了不少有影響的重大事件。
  • 毛澤東同志與新邵坪上三位故人的書信故事
    (本版照片均為通訊員攝)  謝石  今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的123歲誕辰日。作者特地挑選了毛主席寫給三位新邵縣坪上鎮籍師友的信箋,從這些遒勁書法流溢出來的真實情誼中,領悟一位偉大的開國領袖是怎樣尊敬自己的老師、怎樣既講原則又講感情地關心自己的同窗、怎樣虛懷若谷地釆納諍諍諫言,怎樣以家國情懷對待這些曾經日夜相伴的布衣師友。
  • 「毛澤東號」蒸汽機車:國家一級文物
    在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展廳的中心位置,陳列著一臺車頭掛有毛澤東主席頭像的蒸汽機車。它就是被譽為「機車領袖」的「毛澤東號」第一代機車。「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鐵路工人們就提出了一句響亮的口號:「寧叫機車等命令,不叫命令等機車」 「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毛澤東號』機車就開到哪裡!」從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到平津戰役,「毛澤東號」機車組的英雄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次次地圓滿完成任務。1949年「毛澤東號」奉命入關,落戶北京豐臺機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