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山陽縣:兩個村貧困戶坐上火箭去脫貧

2020-12-15 三秦傳媒網

新農村商報陝西訊(記者湯保全)連日來,家住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箭河村的貧困戶做夢也沒有想到,當地政府把他們65戶納入貧困戶只有短短的半年多時間,還沒有實質性的開展扶貧,就讓他們籤字脫貧了,讓貧困戶感到非常不理解。許多貧困戶認為政府在搞數字脫貧,脫貧措施不但造假,還挫傷了貧困戶致富奔小康的積極性。到底怎麼回事?記者於3月5日前往山陽縣調查採訪。

在山陽縣漫川關鎮箭河村,貧困戶張吉兵告訴記者:「我家住箭河村五裡坡組,全家5口人,我2017年4月18日給村委會寫了貧困戶申請書,沒有想到2017年11月25日村幹部拿著貧困戶脫貧告知書讓我籤字,宣布我家脫貧了。納入貧困戶時,政府核實我家2016年度人均純收入是2778元,半年後脫貧時,政府核實我家人均純收入竟然是4789元,真是讓我們全家坐上火箭脫貧了!並且,在2017年8月16日至8月20日,由山陽縣人社局、山陽縣農業局和山陽縣扶貧局聯合開展的山陽縣貧困勞動力培訓中,只有我一個人去參加了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我老婆黃興雲、兒子張炳傑和兒媳張潔三人就根本沒有參加一次培訓,居然都給發了結業證書,這簡直眼睛睜大在造假!去年政府給我們貧困戶扶持資金2000元讓搞產業發展,村幹部讓每戶貧困戶把2000元入股到村黨支部書記邱金海成立的山陽縣旭天光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每年分紅1000元,連續分3年,第3年連同2000元股金退還。可許多貧困戶不願意入股,關鍵是邱書記的魚塘建好後還沒有養魚就給每戶分紅1000元,貧困戶認為是皮包公司,不保險。加之,魚塘建在了河道邊,不但影響行洪,而且,如果洪水到來,魚塘也不安全。」記者在張吉兵2017年脫貧核查表中看到:第一季度務工收入3000元,第二季度務工收入6000元,第三季度務工收入6000元,全年務工收入20000元;第一季度生產經營性收入1500元,第二季度生產經營性收入600元,第三季度生產經營性收入500元,全年生產經營性收入3640元;第三季度財產性收入1000元,全年財產性收入1000元;第一季度轉移性收入退耕還林2000元、糧食直補282.33元(塗改後的數字),第三季度轉移性收入生態林312元(塗改後的數字),全年轉移性收入2594元;合計第一季度收入6782.33元(塗改後的數字),第二季度收入6600元,第三季度收入7812元(塗改後的數字),全年合計收入27234元;第一季度生產經營性支出147元,全年生產經營性支出200元;第一季度家庭純收入6635.33元(塗改後的數字),第二季度家庭純收入6600元,第三季度家庭純收入7812元(塗改後的數字),全年家庭純收入27034元。貧困戶張吉平,是一名五保戶,又是一名肢體一級殘疾人,2017年4月19日寫了貧困戶申請書,2017年社會兜底保障資金發放明白卡顯示,上半年領到五保供養金2650元,電價補貼30元;下半年領到五保供養金2650元,電價補貼30元,取暖費200元,還有產業入股分紅1000元,危房改造政府給蓋的兩間平房質量有問題,每遇天下雨,到處都漏雨。對於張吉平能否納入貧困戶的問題,村民意見不一,有人說既然他是五保戶,有縣民政局兜底,為何還要佔用貧困戶指標?貧困戶張炳文家裡4口人,家裡沒有種植黃姜,脫貧明白卡上竟然寫上3畝,並收入2500元,退出貧困戶時人均純收入就突破了6000元,這個數字讓他根本不敢想!貧困戶張吉朋說,由於村幹部讓他入股邱金海的魚塘產業2000元分紅,他沒有入股,村幹部把他家裡的脫貧明白卡和扶貧資料數據都拿走了,無法查看。但是,他說,不但精準脫貧造假,退耕還林存在問題也很大,反映多次都是層層包庇。箭河村黨支部書記邱金海告訴記者:「我們村有7個村民小組,280多戶,1118人,全村貧困戶有65戶,達到3070元就可以脫貧了,目前全村貧困戶已經整體脫貧,但是脫貧不脫政策,貧困戶該享受的政策他們還可以享受。魚塘在去年冬季已經建好,目前尚未啟用,村民入股2000元,現在已經分紅1000元,總共分紅3年。」在漫川關鎮,記者在黨政辦見到了徐主任,讓徐主任幫忙聯繫分管扶貧的領導,徐主任說鎮上領導都到縣上開會去了,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徐主任簡訊聯繫領導後,紀委一姓陳的幹部來到黨政辦,針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他告訴記者:「箭河村目前全村脫貧了,關於貧困戶反映五保戶能不能拉入貧困戶,這個是必須的,五保戶必須拉入貧困戶。對於貧困戶入股2000元產業扶貧分紅的事情,關鍵是魚塘還沒有招到客商,如果招商順利的話,給貧困戶連續分紅3年就不存在問題。其他情況我不清楚,要等分管領導或者包村領導才能說清楚。」

隨後,記者來到了山陽縣十里舖街道辦寇家溝村,見到了貧困戶鄭明傑,他告訴記者:「我們家有5口人,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都未成家,政府在2016年把我確定為貧困戶後,沒有給我任何幫扶政策,我家現在還居住的危房。」記者在山陽縣貧困戶精準脫貧明白卡上看到,幫扶措施:短期產業:建築,收入未填寫;就業:服務業,收入1500元;易地搬遷:住房面積120平米,政府補貼12.5萬元,家庭出資1萬元,家庭借貸0萬元。上年度家庭年人均純收入2400元。貧困戶鄭明傑表示,從未有人給他說過易地搬遷之事,他目前還居住土坯房之中。在貧困戶朱三成家裡,他告訴記者:「我們家3口人,我本人還是肢體二級殘疾,兒子在西安理工大讀研究生,政府在2017年7月 給我家上報了危房改造,到現在也沒有動靜,8月22日給我發放了5隻羊,到9月份羊全部死完了,之前我一個人享受低保10多年了,從2017年開始全家享受一類低保。」記者在山陽縣貧困戶精準脫貧明白卡上看到:幫扶措施:長期產業:種植中藥材2.2畝;危房改造:住房面積80平米;教育扶貧:扶持人數1人,扶持資金未填寫,上年度家庭年人均純收入2700元。而朱三成表示,危房改造政策他未享受,教育扶貧政策他表示不知道這件事,種植中藥材他家種了好多年了,和政府有什麼關係?在貧困戶張建剛家裡,他告訴記者:「我父親前幾年去世後,我現在是家裡戶主,我本人還是視力二級殘疾,我和我哥我妹還有我媽生活在一起,我和我哥現在30多歲了還未成家,政府從2015年把我家納入貧困戶後,就只有在2016年底給我家二類低保,2017年9月份發放了2隻羊,2個月後羊全死掉了,幫扶措施表上寫的協助落實搬遷,我家這個房早在2013年前就蓋好了,現在還有外債10多萬元,我本來想藉助國家精準扶貧的好政策,無息貸款5萬元發展養雞,我把申請表都填好了,鎮上、村上領導都籤字蓋章了,到最後,村幹部給我說沒有名額,貸款貸不成了,使我脫貧致富的夢想又破滅了!」記者在張建剛家裡懸掛的精準脫貧明白卡上看到,一個字的資料都沒有填寫,每一欄都是空白。同時,貧困戶反映,這個村的貧困戶、低保戶存在弄虛作假問題,鄭明華,在縣城開賓館,現在也是貧困戶;陳定富兒子有小車,也是貧困戶;賈秀麗,現在是五組組長,兒子在西安開理髮店,是高級理髮師,也是貧困戶、低保戶,是文書賈秀良他哥;賈立波,文書的侄子,父親是電力局退休職工,也是扶貧戶和低保戶;張成均,兒子車禍去世後賠償了70多萬元,現在也是貧困戶和低保戶;張成英,大兒子靠賭博為生,小兒子在外打工,也是貧困戶和低保戶;張叢芳,兩個兒子是包工頭,有小車,也是低保戶;馬成水,小兒子開商店,也享受低保;一組組長張衛國,有兩臺挖掘機,小車兩輛,也是低保戶;二組組長李小勇,是個小包工頭,是低保戶;一組楊仁菊,兒子張浩在縣醫院牙科上班,是財政供養人員,竟然也是低保戶;王衛滿,是村書記的舅舅,買的商品房,現在也是貧困戶。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各地一把手工程,山陽縣兩個鎮兩個村居然出現這麼多造假問題,誰來查處,誰來追究?本報將繼續追蹤報導。

來源:新農村商報

相關焦點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山陽縣梅子溝村:發展集體經濟富百姓
    現在,村裡有了鼯鼠養殖產業,村集體經濟有了收入,就能及時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村幹部給群眾辦事說話也硬氣多了!」7月3日,在陝西商洛山陽縣銀花鎮梅子溝村鼯鼠養殖場內,村黨支部書記陳開軍一邊給鼯鼠餵食柏樹葉,一邊和記者談起村上依靠鼯鼠養殖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歷程。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山陽縣:大地穿上「綠衣裳」 群眾賺取...
    現在,山上山下的土地穿上了『綠衣裳』,群眾的兜兜裡裝滿了『紅票子』,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陽縣因地制宜地壯大林果業和中藥材產業,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核桃、板慄的產量、質量連年提升,中藥材產業連續四年商洛全市第一,林產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山陽縣林業局局長陳立林信心十足。
  • 【我是第一書記】範明輝:跑遍陝西山陽縣近200個村
    原標題:跑遍山陽近200個村——講述人:江蘇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辦幹部 範明輝2017年以來,我開啟了一段新徵程——到秦嶺深處的陝西山陽縣扶貧。我原在江蘇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辦工作,現在商洛市山陽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到了這裡,就是自己人,大膽開展工作!」這是山陽縣領導的一句話。
  • 【脫貧攻堅——扶貧扶志在行動】商洛山陽縣:「網際網路+」社會扶貧...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商洛站 李巖 宋潔 商洛臺 劉濤)商洛市山陽縣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社會扶貧,藉助社會扶貧網發布幫扶需求,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通過物資捐贈、技能培訓、產業幫扶等措施,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 硬作風扶出脫貧硬底氣——山陽縣紀委駐村工作隊幫扶見聞
    在銀花鎮黨委書記程傑看來,黨旗引領脫貧路主題實踐活動發揮了關鍵作用。他表示,紀委在駐村幫扶中,作風紀律硬,聚焦問題準,幫扶工作實,是銀花社區發生巨變的主要因素。山陽縣紀委駐村扶貧以來,改造老街下水雨汙分流管道960米,籌措400餘萬元對社區環境進行硬化、綠化、美化。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山陽縣:大地穿上「綠衣裳」 群眾賺取...
    現在,山上山下的土地穿上了『綠衣裳』,群眾的兜兜裡裝滿了『紅票子』,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陽縣因地制宜地壯大林果業和中藥材產業,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核桃、板慄的產量、質量連年提升,中藥材產業連續四年商洛全市第一,林產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山陽縣林業局局長陳立林信心十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山陽縣:以文化人 為奔小康添動力
    陝西商洛山陽縣戶家塬鎮關上村貧困戶陳宏新快30歲了,還找不到對象。家裡的兩個老人一個聾、一個啞。這些境況讓他心灰意懶,無所事事。「你的窮,根子在精神上。」在「兩講兩促兩提升」主題活動中,駐村幫扶幹部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
  • 【脫貧典型看陝西】山陽開展扶貧脫貧互講互評 參與群眾2.6萬餘人
    編者按:近日,國務院扶貧辦對陝西清澗、合陽、鎮巴、嵐皋、延川、山陽、鳳翔等7個縣扶貧工作的典型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即日起,西部網、陝西頭條推出《脫貧典型看陝西》系列報導,集中展示各縣扶貧工作的亮點做法,為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良好氛圍,提供經驗參考。
  • 【我身邊的小康】陝西山陽縣高壩店鎮廖坤軍:跟班學家政 脫貧路子寬
    今年51歲的廖坤軍,是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高壩店鎮駱駝巷村一組因學致貧的貧困戶。五口之家,曾經有三個孩子相繼考入大學,本來身體瘦弱的廖坤軍,為了子女求學,自己吃了不少苦頭。「現在三個孩子都大學畢業工作了,有兩個孩子還繼續在職考研,雖然脫貧了,但是孩子有上進心還得支持。」廖坤軍說,「老婆沒有文化,只能料理家務,外面全靠他一個人撐著。」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山陽縣:技能培訓助力搬遷群眾增收
    地板打蠟有啥小竅門……」7月21日,在陝西山陽縣富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易地搬遷貧困戶的家政服務培訓班老師正在授課,100名社區居民正在接受家政服務培訓,教室裡擠得滿滿的,不少人認真地記著筆記。「沒想到幹家務活還有這麼多講究和技巧。」
  • 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國網陝西電力採購山陽縣扶貧產品超百萬元
    山陽縣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有貧困村129個,建檔立卡貧困戶3.09萬戶10.74萬人。2020年2月,該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整體脫貧摘帽。山陽縣色河鋪鎮峒峪寺村食用菌種植大戶王明友,說起電力公司幫助銷售農產品時讚不絕口。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產品和服務,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幫助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有效方式。
  • 山陽縣南寬坪鎮召開2020年度貧困戶脫貧退出鎮級交叉核查安排部署會
    來源:山陽縣人民政府發布日期:2020-10-22 10:45:321063 根據2020年度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工作安排,10月21日,山陽縣南寬坪鎮組織召開2020年度貧困戶脫貧退出鎮級交叉核查安排部署會,14村(社區)包村領導、鎮黨政辦、鎮脫貧辦全體幹部等20餘人參加會議。
  • 用「鏈子」串起脫貧路子——山陽縣把貧困群眾系在產業鏈上
    我讓公司的三輛收豬車,挨村入戶去收購出欄的肉豬,價格按之前約定執行。」山陽恆瑞肉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魯保存說。  4個多月時間裡,恆瑞「倒掛價」收購了15672頭生豬。這期間,城關街道辦葛條村貧困戶張軍智賣了17頭豬,發出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讚嘆。  恆瑞值得稱讚的不僅於此。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山陽縣:技能培訓助力搬遷群眾增收
    地板打蠟有啥小竅門……」7月21日,在陝西山陽縣富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易地搬遷貧困戶的家政服務培訓班老師正在授課,100名社區居民正在接受家政服務培訓,教室裡擠得滿滿的,不少人認真地記著筆記。「沒想到幹家務活還有這麼多講究和技巧。」
  • 山陽縣聚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近年來,山陽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全面貫徹落實商洛市《關於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關於獎勵村幹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指導意見》,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脫貧實際,制定出臺了《山陽縣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縣級領導聯鎮抓部署、業務部門聯片抓指導、鎮村領導包村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 才下窮鄉 再進深山 扶貧戰場立新功 ——記蓮湖區派駐山陽縣幫扶組...
    每年豐收時節,農民最愁的就是如何把獼猴桃賣出去。為了破解農產品的銷售難題,趙鳳龍協調陽化社區共同成立了周至新夢果品專業合作社,聯繫陝西榮民控股集團投入資金20萬元用於合作社運轉;對符合條件的27戶貧困戶落實產業幫扶資金11萬元,購置鋼管、水泥杆、鐵絲和獼猴桃幼苗等。邀請周至縣農業技術專家組織開展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6次,受訓人員達1000餘人次。
  • 點茶成金 荒山建起「綠色銀行」——山陽縣發展茶葉產業帶貧增收調查
    既要群眾脫貧致富,又要還上生態欠帳,山陽縣在脫貧攻堅中,走出了一條綠色產業道路:讓禿嶺荒山變成金山銀山,建起一座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脫貧攻堅以來,山陽縣精準定位綠色發展,將茶葉作為脫貧增收的「十大脫貧產業」之一,培育壯大茶業企業和合作組織,促進茶產業強基礎、提質量、上水平。
  • 山陽縣學子赴陝西金信實業定向培訓就業拉開帷幕
    為積極落實《陝西金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山陽縣人民政府就業扶貧項目框架協議》,山陽縣人社局、科教局經過前期緊鑼密鼓的宣傳、報名、面試與組織,定向委培就業項目終於取得了實質的進展,8月16日首批歡送20名學生赴陝西金信實業定向培訓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6名。
  • 陝西山陽縣黃家店村茶產業助農增收
    3月22日,在山陽縣法官鎮黃家店村塔元組的千畝標準化茶園裡,村民石祖玉高興地說。據了解,過去石祖玉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不穩定,2016年被納入貧困戶。2016年初,山陽縣開展脫貧攻堅精準幫扶,由縣農業局包扶黃家店村。
  • 一根火柴智造,陝西山陽縣「源味山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
    活動儀式上,中共山陽縣委書記張國瑜致歡迎辭;商洛市副市長劉偉講話;原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巡視員、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聯盟主席聶林海和全國媒體購物行業標準推進辦公室主任、全國實體流通智能化幫扶工程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韓良晨分别致辭;「源味山陽」品牌總策劃方,一根火柴(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倩對「源味山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進行了深度解讀;中共山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袁良善宣布山陽縣「源味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