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在心間,新華街道開展小微惠民生項目解決群眾訴求

2020-12-20 身邊24小時

為進一步聚焦12345市民服務熱線集中訴求和「接訴即辦」、「未訴先辦」高頻問題,著力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新華街道開展小微惠民生項目的建設,目前均已完成結算評審。

京貿國際城南門道路提升項目

施工前

施工後

京貿國際城南門前道路坑坑窪窪,雨天經常積水,人行步道道路不平,塵土飛揚。項目建成後極大改善了京貿國際城南門道路狀況,路面變的平坦整潔,同時也改善了道路雨後積水問題,人行步道通過修整更加方便居民出行。

盛業家園自行車棚提升改造項目

施工前

施工後

盛業家園社區車棚因建成時間較長,均有不同程度生鏽、破損情況,小區居民多次通過12345反映使用不便,希望儘快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車棚進行維修,將多處破損地面修補平整,更換新的車棚棚頂,提高了車棚的整體環境。

天橋灣小區小微綠地項目

施工前

施工後

天橋灣小區西南角路面大雨天氣泥土外流,大風天氣塵土飛揚,嚴重影響小區的通行和衛生。本項目通過將問題路面改造成小微綠地,增加了綠地面積,提升了城市生態環境,同時讓市民開窗見綠,創造了優良的人居環境。

【來源:北京通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海澱:香山街道解決群眾訴求向前一步
    近日,香山街道舉辦「在您身邊共建美好」市民服務熱線宣傳日活動。在實地參觀環節,街道城市管理組的工作人員帶著20多位居民代表走街串巷,一路實景講解「接訴即辦」典型案例的來龍去脈以及落實辦結背後的故事。宣傳日活動上,香山街道總結服務群眾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近10個街道相關職能現場「坐鎮」現場接訴,講好「接訴即辦」故事,充分展示城市治理的成效,加強「垃圾分類」「科學防疫」和「新物業管理條例」等重點工作的知識普及,引導居民正確認識、合理期待、積極參與。
  • 深圳市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推廣現場會舉行
    突出社區「主陣地」作用,由「外在壓力」變「內生動力」 從機制運行上,光明區賦權社區黨委,讓社區成為解決群眾矛盾的一線指揮部,系統性提出「1+6+31+N」群眾訴求服務體系,創新「社區發令、部門執行」機制,區信訪聯席辦授權社區黨委,對需要區、街道相關部門參與調處的矛盾糾紛,由社區黨委發令,要求到現場調處
  • 四川成都:深入開展人民建議徵集 解決群眾合理訴求_發現頻道_中國...
    開展人民建議徵集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訴求、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期的具體運用和生動體現。四川省成都市深入開展人民建議徵集,精準履行集中民智、維護民利的功能定位,徵集、識別、篩選民眾在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顯性和隱形訴求,引導人民群眾以積極建議的方式提出意見,推動了處於初始階段或萌芽狀態的社會矛盾低成本、批量化解決,推動了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多措並舉匯集全社會智慧力量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助推全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 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全市推廣
    在當日現場會召開之前,市領導、市直部門領導、各區委政法委書記、各區參會同志分兩組到光明區實地考察,實地考察了光明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光明街道光明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了解群眾訴求服務
  • 樅陽縣新華社區:24小時為民解憂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社區是群眾反映訴求的「前哨站」,也是有效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連心橋」。今年以來,在樅陽縣樅陽鎮新華社區信訪工作中,他們或主動出擊、或綜合施策,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據悉,新華社區僅2019年共排查矛盾糾紛20起,排查率100%,調成率95%;共受理調解糾紛18起,成功18起。堅持以人為本,打造陽光信訪。新華社區為便於居民遇事聯繫,特意印製了5000張「為民服務小卡片」發放到每戶居民手上。「別看便民服務卡小小的,作用卻很大。社區書記的手機和這上面號碼是捆綁的,而且是24小時開機狀態,有什麼事打這電話準行。」
  • 長安區:群眾呼聲在耳邊,為民服務就在身邊
    長安區圍繞實施「三三三」戰略,加快建設美好新長安,努力讓群眾生活得更有品質、更有尊嚴,紮實開展城市「黨建+治理」工作,圍繞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為群眾解決了一批操心事、煩心事,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夏林茂到東華門街道接訪下訪,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
    夏林茂到東華門街道接訪下訪,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 2020-10-14 18: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京龍潭街道靖安佳園社區為民服務資金花在刀刃
    中國江蘇網1月14日南京訊(高晨君)南京市龍潭街道靖安佳園社區根據社區實際,應用為民服務專項資金制度,不斷拓展為民服務項目的豐富性和多樣化,解決群眾真正需求。  這些項目包括連續兩屆的「靖候佳音」,通過全民K歌大賽豐富了居民的業餘生活,繁榮社區文化,同時給全龍潭人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 朝陽小關街道老小區盤活上千平方米空間為民服務
    地下社區活動中心升級改造成設有圖書室、書畫間、棋牌室的居民活動室;小區院落內自行車棚被分段改造成老年餐桌、閱讀角、電動車棚等;小院中央原廢棄鍋爐房「變身」為居民活動小廣場……朝陽區惠新西街33號院上千平米空間被盤活並服務於百姓。
  • 太原、南京、合肥、昆明——從群眾關切出發 為民服務解難題
    第二批主題教育中,太原、南京、合肥、昆明等地堅持從群眾關切出發,為民服務解難題,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政務APP越來越多、數據不能共聯共享,基層單位疲於應付……」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這一問題,南京市大數據管理局牽頭推進清理整合,及時關停關注人數少、使用範圍小的政務APP,對市區兩級服務類別相近的歸類合併,對民生類群眾滿意度較高的統一歸併入「我的南京」APP,實現一體化服務。截至目前,全市清理整合各類政務APP153個,其中市級13個、區級140個。
  • 甘南縣國土資源局紮實為民做事 全心服務群眾
    甘南縣國土資源局黨組一班人用紮實的工作作風,積極的工作態度,全新的工作方式帶領幹部職工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給廣大群眾送去的是火熱的情、溫暖的風、誠摯的心。 這個局在為民工程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提出的口號是:「來國土資源局辦事的群眾,年齡大的就是我們的長輩,年齡相仿的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親人的事都是自己家人事,堅決要辦好」。
  • 以愛為本,以崗為家,泉城路街道搭建為民服務「連心橋」
    按照服務卡中「7123」問題辦結時限要求,管家秉承「未訴先辦、接訴即辦」的服務機制,打造 7分鐘網格服務圈,在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基礎上,實現問題7分鐘面對面,小事1天內辦結不出格,大事2天內處置社區辦,難事3天內街道來解決,實現了第一時間為民排憂解難,打造了一個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流動窗口」。
  • 哈巴河縣:從「家門」走進「心門」 為民服務步步「走心」
    依託行政服務中心智慧平臺搭建為民服務「快速通道」,將建業東路社區、長白山社區、胡楊小區等作為試點進行精細化打造,建立起縣級、鎮級、社區及小區網格四級政務服務體系,讓「大數據」為辦事群眾節約時間和成本,進一步提高「大數據」為民服務水平,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 回眸「十三五」系列——秉持服務為民理念 滿足水城共融期盼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示範河湖效應還將向本市更多河湖延伸,讓更多人民群眾享受到幸福河湖的建設成果。」「十三五」期間,北京水務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因地制宜開展河湖治理,拓展開放共享的水域空間,積極解決市民身邊的水問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水務工作的新要求新期盼,進一步實現「水惠民生」。
  • 熱忱為民守初心 服務群眾踐使命 ---記火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楊曉莉
    熱忱為民守初心 服務群眾踐使命 ---記火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楊曉莉 2020-12-07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羊坊店街道小事快辦大辦解決群眾煩惱事兒
    近日,羊坊店街道收到王女士反映,自己已經80多歲了,家中馬桶、燈泡、窗紗等損壞需要維修,但是小區物業已經撤離,無人維修。羊坊店街道立即責成維修人員前往家中進行核實。街道城管科立即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核實,此處井蓋因年久老化,遇車或者行人經過,就會翻轉,當晚維修工人在井蓋周邊放置錐形桶等警示標識,次日上午更換新的汙水井蓋,並及時回復市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雙橋街道:一張黨建地圖畫出社區治理新...
    2020年,揚州市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指引,以社區為平臺,以項目為紐帶,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優勢社區為主體,以項目綜合體為執行方,集中力量實施了一批系統化、規範化、可複製、可推廣的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項目,創造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促進了揚州市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 濰坊青州市雲門山街道:創新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 提升為民服務...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濰坊青州市創新推行以黨組織為核心,城市管理網格化、街坊議事契約化、為民服務精準化的「一核三化」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打通基層社區服務最後一米,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他們堅持以黨組織為核心,設立了10個一級網格黨群服務站,成立網格黨支部115個、黨小組2915個,讓黨支部成為服務群眾「工作隊」、排憂解困的「應急隊」、攻堅克難的「突擊隊」,2020年以來,藉助智慧管理服務平臺,推動「群眾呼叫、黨員響應、網格幫辦」,先後解答群眾訴求15000餘次,幫助群眾解難題300多件,有力推動了基層組織向「功能型」轉變。
  • 黨員先鋒在行動 為民服務零距離——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開展系列護...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老年群體作為社會弱勢群體,一直是市北區四方街道宣化路社區黨委所關注、幫扶的對象,四方街道宣化路社區「螢火」志願服務社自成立以來,下設各志願服務隊伍一直致力於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周到的服務,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護老助老活動
  • 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區「民意社工」亮身份 為民解憂、為民服務不缺席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池夢蕊)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橋梁,社區工作者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中堅力量,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工群體逆行而至,成為居民健康安全的「守門人」,為築牢社區最後一道防線提供了堅實保障,「東城社工」這個響亮的群眾自治品牌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