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行動支付大戰興起的打車軟體或已窮途末路

2020-12-15 行動支付網

  打車軟體對司機補貼降至2元,並且每日搶客單數從30單降至10單,這讓打車軟體平均訂單量降低四成,相比最高單日訂單量降七成,整個行業從熾熱變得驟冷。而美國《連線》雜誌則認為中國是創新之國,美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其中特別提到了打車軟體在中國的火爆,殊不知打車軟體的火爆只是過去式。

  在打車軟體對司機降低補貼的同時,國家交通部發出了《關於促進手機軟體召車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有序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要求將打車軟體納入監管範圍,這也讓打車軟體市場變得雪上加霜。

  自2013年5月開始,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距今一年時間。而它們被乘客和司機認知得益於阿里巴巴(滾動資訊)和騰訊在行動支付上的「戰鬥」。兩大網際網路巨頭一擲千金的投資到兩個打車軟體之中,然後通過支付高達10元的補貼讓司機和用戶使用,掀起了打車軟體的高潮。

  然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們根本無心關注打車軟體市場,而只是藉助打車軟體這個工具推銷自己的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這就如同發戰爭財的軍火商一樣,快的打車、滴滴打車這兩家「軍火商」,在行動支付大戰中賺了品牌又拿到了融資,而一旦戰爭結束,它們的打車生意也自然變得光環盡退。

  阿里巴巴和騰訊不可能無休止地對司機和乘客進行補貼,因為巨頭心裡很清楚,依靠補貼帶來的繁榮是不長久的,特別是新誕生的「微信支付」,更需要從支付寶錢包的手裡搶奪用戶,就必須要給用戶換用的充分理由,而不是給一點小恩小惠。

  所以騰訊相繼在微信上加入大眾點評、京東商城的入口,還開闢了好友之間轉帳,彌補微信支付在使用場景上的不足,騰訊也無暇將所有精力都押注在打車軟體之上。因此,打車軟體必然現出原形。

  打車軟體的泡沫破裂,同時也幫助其回歸本質。一味地補貼,只能讓打車軟體忘記自己是誰,不再用心去創新產品,尋找盈利模式,其實對於打車軟體來講是「慢性自殺」。現在打車軟體終於需要自己思考未來的生存方式了,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任何產品都需要回歸本質,我對此一直深信不疑。打車軟體的本質就是讓車與乘客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讓乘客可以在特殊需要的時候(比如,生病、急事)可以獲得計程車上門服務,總之打車軟體與電招一樣,都是打車方式的一種補充,而不是全部。

  現在打車軟體仍然無盈利模式,既不向用戶收費,也不向司機收費,也不對計程車公司收費,而軟體本身也並未加入廣告等盈利模式,快的和滴滴打車全靠阿里巴巴、騰訊的投資活著,這種寄生的方式是畸形的,不可長久的。

  打車軟體鼻祖Uber在中國的模式是與豪華計程車公司合作,採取包車的形式,然後與司機收入分成,該模式雖然市場暫時不大,但是至少是有盈利模式的。快的打車已經效仿Uber向豪華租車領域邁進,也算是自尋出路的一種方式。然而打車軟體探尋盈利模式之路畢竟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是一條非常接地氣又非常複雜的線上線下結合業務,還牽扯到監管制度,所以它們的未來十分堪憂。 

相關焦點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體這張大餅
    比如,有市民反映路邊攔車被拒載,司機回應稱軟體打車已接受訂單。也有乘客爆料稱司機邊開車邊手機接單、打電話,駕駛安全也引人擔憂。因此,各地也相應出臺一些措施來應對。打車軟體之爭正在火熱進行之中,無論是「嘀嘀」,還是「快的」,都未實現盈利,現在都處於市場開拓階段。你比我便宜,我比你更便宜。誰都知道,這是在燒錢。目前來看,雙方競爭還沒有結束跡象。不禁要問,如此燒錢為哪般?其實,透過表象看實質,打車軟體之爭,爭的是行動支付的未來市場份額,而非僅僅是搶佔打車軟體市場本身。
  • 打車軟體的「罪」與「管」
    相關專家也表示,不能因此扼殺打車軟體的發展空間。  軟體信息安全方面,建議通過嵌入殺毒軟體、動態驗證碼、軟體版本升級等方式提高支付安全,通過提升司機信譽度或建立乘客信息保密制度,避免乘客個人信息被洩露。  以上可以看出,坊間流傳的打車軟體「詬病」並不能完全作為強制整合的原因。但另外計程車電召服務存在的問題也不可迴避。
  • 行動支付將被「淘汰」,馬雲沒吹牛,全新支付方式已全國興起!
    行動支付將被「淘汰」,馬雲沒吹牛,全新支付方式已全國興起!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支付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現在掃碼支付應該算是年輕人最為信賴的一種支付方式了,他也方便了大家的生活。無論是購物還是出行都可用掃碼支付,確實比帶著錢包要安全實用多了。
  • 深圳擬監管打車軟體 建統一電召平臺
    打車軟體「嘀嘀」和「快的」的燒錢大戰還在繼續,因打車軟體而引發的安全駕駛和服務質量問題愈演愈烈。深圳電召服務路在何方?2月28日下午深圳客運管理局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等召開專題座談會議徵詢各方意見。
  • 漳州嘀嘀打車如何使用?軟體下載及微信支付圖解
    漳州嘀嘀打車何時來臨,怎麼用?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戰火已經燃遍全國了,嘀嘀打車在漳州開通時到時市民們就可以下載這款軟體來體驗便捷的叫車服務。下面小編將帶您了解一下嘀嘀打車的下載方式及微信支付教程圖解。》》》
  • 打車軟體相爭的哥偷著樂 一年多賺5萬元!
    這一年,老高用打車軟體拉客,平均每天能多接10多個單,收入也是 "蹭蹭上漲",特別是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上半年的"燒錢補貼"大戰,老高收入翻倍,乘客打車費減免,老高每天的心情都特別爽,算算這一年多接了3000多個單,多賺了5萬元,原本計劃早退休的老高已經有些捨不得放下這份工作了。
  • 滴滴打車周燁玥:移動網際網路讓出行更美好
    因為整個滴滴打車,尤其客戶部的發展只有一年的時間。之前擬定的題目是多媒體的客服。但是,實際上我們整個多媒體的發展在我們今年才正式的進行發力。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後輩,還需要向在座的前輩進行學習。所以,將我們的演講題目改成移動網際網路讓出行更美好,希望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滴滴打車背後的故事。
  • 回顧支付寶線下掃碼支付 行動支付新起點
    【天極網網絡頻道】【天極網網絡頻道12月16日消息】隨著年初的打車軟體砸錢大戰,我們習慣了用手機叫車、手機支付。在隨後的生活裡,我們發現線下的商店也可以進行行動支付,不用刷卡,不用發付現錢,只需要掃碼,便可以輕鬆完成支付,而在剛開始推廣的時候,用掃碼支付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優惠,許多消費者持支持的態度,可以節省自己很多支付過程,簡化了生活,加快的生活節奏。
  • 叫車軟體「燒錢大戰」:司機變挑剔 招手打車難
    本報記者戴偉攝  隨著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先後提高補貼優惠標準,硝煙瀰漫的「打車軟體大戰」愈發進入白熱化階段,使用軟體的計程車司機與乘客都得了實惠。但這看似「皆大歡喜」的結果背後,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如今在街頭招手打車變得比以往更困難了。
  • 打車軟體窮途末路 不轉型就得死?
    打車軟體在經歷過了一場價格戰之後,打車軟體的市場虛火才漸漸的熄滅。近日交通運輸部又頒布了一項新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的表示了「平臺運轉不得影響手機召車軟體正當功能和良性競爭」,這對打車軟體來說無疑是有助於打車軟體整體的和平發展,但是,擺在他們面前而且更加棘手的卻是利益從何而來的問題。
  • 打車軟體又出問題 支付不成功卻被重複扣款
    原標題:打車軟體又出問題 支付不成功卻被重複扣款   「上周五上午,我用嘀嘀打車叫來一輛計程車,下車付費時支付頁面顯示系統繁忙,讓我重新支付,沒想到我因此多支付了兩遍車費。」市民徐女士說,上周五上午,她從家打車到五四廣場,到地方後,她用打車軟體開始付費,沒想到付了一次後,系統顯示繁忙,要她重新支付,按照提示她又付了一次,沒想到依舊付費不成功。不得已她只能用現金支付了車費。然而在她下車不長時間後,手機就收到了銀行簡訊,顯示她已經被扣了兩次車費。徐女士說,雖然也就多扣了十幾元錢,但這事還是讓她挺鬧心,過後她不斷給客服打電話但打了一天也沒打通。
  • 滴滴打車怎麼用微信支付?滴滴打車使用教程
    滴滴打車怎麼用微信支付?滴滴打車使用教程  滴滴打車怎麼用微信支付?滴滴打車軟體新用戶越來越多了,但有一些第一次使用滴滴打車的用戶不知道滴滴打車怎麼綁定微信,滴滴打車在支付過程中不用綁定微信,直接用微信支付就可以了。下面看下滴滴打車微信支付使用方法。
  • 滬交管局:兩大打車軟體將接入電調平臺
    【新民網訊】嘀嘀、快的兩大打車軟體「燒錢返現大戰」正酣,上海官方昨日明確表示要把這兩家第三方軟體全部接入計程車電調平臺,今後,只要計程車司機通過這兩個軟體接單,車頂燈就不再顯示「待運」。
  • 戰火不斷的打車市場 背後是騰訊和阿里
    拼頭破血流是必然,可真正的勝出靠的真的是意志力嗎?其實都在以井水不犯河水的姿態做著自己的事業,可打破這一切寂靜的是兩位財主和全新的支付方式。宿敵、微信支付/支付寶2013年4月快的獲得阿里巴巴、經緯創投的1千萬美金的A倫融資,時至今日,在多輪之後,融資金額破億。2013年11月,快的打車與支付寶聯合推廣線下計程車市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北京市內支持支付寶付車費的計程車已超過2萬輛。
  • 韓國打車軟體陸續上線 只優化服務不玩燒錢遊戲
    人民網首爾4月8日電(張悅 王昱祺)3月31日,由韓國Daum Kakao公司推出的打車軟體Kakao Taxi正式上線。隨後,SK集團旗下SK Planet公司宣布即將於4月14日推出打車軟體 T-map Taxi。據韓媒報導,韓國最大的搜尋引擎網站Naver也已著手籌備打車軟體。
  • 騰訊、阿里兩大打車軟體「血拼」 將成銀行業噩夢?
    打車軟體的興起已經不是新聞,但是隨著騰訊、阿里旗下兩大打車軟體與微信、支付寶的加入,打車軟體的競爭卻引發了種種問題,乘客司機各有獎勵,加價召喚計程車,讓的哥們忙於奔赴「搶單」而「忽略」路邊招手的打車人,在高峰期乘客打車則要選擇加價……種種情況似乎表明,在智慧型手機時代,打車的方式都改變了。
  • 打車軟體相爭的哥偷著樂 一年多賺5萬元!
    這一年,老高用打車軟體拉客,平均每天能多接10多個單,收入也是 "蹭蹭上漲",特別是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上半年的"燒錢補貼"大戰,老高收入翻倍,乘客打車費減免,老高每天的心情都特別爽,算算這一年多接了3000多個單,多賺了5萬元,原本計劃早退休的老高已經有些捨不得放下這份工作了。
  • 行動支付進軍線下 餐飲支付大戰一觸即發
    有餐飲店負責人坦言:「隨著新興行動支付的興起,很多年輕人現在都不再刷卡,而是直接用手機付款了。刷卡費再不降,以後都沒人用了。」  行動支付衝擊波  有分析人士指出,餐飲刷卡手續費的再次下調,與近年來第三方行動支付大舉進軍線下餐飲門店密切相關。
  • 南方日報:用發展的眼光看打車軟體
    原標題:用發展的眼光看打車軟體 打車軟體新近成為全國各大城市熱議話題,由於大量資本推動,「快的」、「嘀嘀」兩大打車軟體各出奇招吸引客戶,特別是給乘客和司機提供高額補貼,將整個計程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對於這種現象的認知也幾乎分成天翻地覆的兩極。
  • 嘀嘀打車怎麼使用微信支付教程
    最近,最火的應用想必非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等打車應用莫屬了吧。許多人都曾經遇到過大雨天的、下班高峰期間無法打車的囧境。而嘀嘀打車、快的打車等應用可以幫助乘客隨時隨地、方便、快捷的叫到計程車,幫助司機低成本,更方便的接受預訂,提升城市預約叫車比例。同時乘客使用打車應用還能進一步省錢,例如:使用嘀嘀打車,乘客可以獲得每單減免6元至15元不等的補貼金額,每天2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