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有多種做法,或燉或炒或醃,我唯獨喜歡清炒藕片。我老家在山旮旯裡,沒有水田也沒有塘。小時候要想吃一餐清炒藕片則難上加難。第一次吃清炒藕片是離家幾十公裡的親戚家,他們有一口小塘,塘裡無魚,年年種一些塘藕當菜,很是讓人羨慕。我記得第一次吃藕片的情景,那甜甜的滋味讓人記憶猶新。回家的時候,親戚用罐頭瓶裝一瓶加了糖的藕片送給我們,回家與弟妹們一起分享,你一片我一片吃得津津有味。
親戚家的塘藕個兒大,藕體渾圓,去皮後白淨晶瑩,恰似盈盈玉女、嫩臂耀眼;味道清香,甜潤綿綿,芬芳怡人。自從在親戚家吃過藕片之後,便對清炒藕片極為鍾情。如果在外碰到賣藕的,必定買一些回家自己做著吃。取一節塘藕,洗淨後,輕輕去皮,再淋洗,擺鑽板上,輕柔切片,薄如蟬翼,堆積一碟;然後,清油下鍋,加鹽少許,伴幾段蒜苗清炒,於是便有甜香溢滿廚房。
清炒藕片是要技術的,不然炒老了,塘藕便沒有那股清脆與香甜。我剛結婚的時候,有一次去發小夢巖叔的書店裡看書,中午就在他家吃飯。我記得就兩個菜,一個是辣椒炒肉,一個便是清炒藕片。吃過夢巖叔炒過的藕片之後,幾乎對其它的菜再也提不起滿滿的食慾。真的太好吃了。為了學會清炒藕片,我死皮賴臉地又在他家吃晚飯,並在夢巖叔的指導下,炒了人生的第一盤藕片。
要藕片好吃,刀功很重要,塘藕切片的時候,要薄了又薄,稍厚一點,便沒有了那份清脆。炒的時候火要大,但不宜炒得太久,大概六成熟的樣子便可以出鍋了。即使沒有香蔥、大蒜等佐料,炒出來的藕片同樣好吃。還有一點秘訣便是炒到四成熟的時候,往鍋裡加一點點清水,千萬記得是冷的清水,如果加的熱水,便失去塘藕的清甜。
曾經央求過父親多次,要他挖一口荷塘,種一些塘藕。父親也有過心動,並請人來挖。但無奈何的是,山村裡到處是石子地,要麼挖了口塘沒有水,要麼就是沒有泥,種不了塘藕。想吃藕,只能出村到10公裡外的集鎮去買。
後來,家遷居縣城之後,想吃藕片便容易得多了。我老婆是炒菜能手,但她有一個缺陷,就是切菜馬虎,粗枝大葉。切藕片也是,厚厚地切,然後又沒有規則,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她的切藕適合燉,不宜清炒。如果要清炒,老婆會主動讓賢,讓我來露一手。我特喜歡切藕片了,仿佛是對一件藝術作品進行深加工。薄薄地切開塘藕的肉身,你會發現多孔的藕片竟然如此的藕斷絲連。如果切開之後,發現是九孔塘藕,說明你運氣非常好。一般的藕是七孔,如人頭上的眼耳鼻嘴七孔一樣。
有人說,塘藕是最有靈性的,你在切片的時候心要虔誠,力道不能暴虐,溫柔起起刀,也溫柔地收刃,這樣的藕片內含的水份才不會外溢,糖分也不會流失。如果你用力過猛,心生殘暴,那麼它的肉便會變酸,並且失去咀嚼的清脆。當然清炒的時候也是這樣,鍋鏟的力道也不宜過猛,否則,那些片片連著的清絲便會香消玉殞,吃不出滿口的清香。
菜蔬也是有生命的,我們同樣要心懷敬畏,學會感恩。除了有生命的,身邊自己的日常用品、衣服等我都捨不得扔,菜做好了,儘量吃完,浪費便是對生命的不敬。我覺得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它們來到我的身邊,這是我與它們之間的緣份,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珍惜這份緣。
2020年38節寫於陶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