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一月 一家平價蔬菜店的生意經

2020-12-19 四川在線

  近日,家住芙蓉溪路附近的魯女生吃驚發現,路口不遠處,一家開張不久的平價蔬菜超市店,其蔬菜價格與市場相比低了近一半左右,生意非常火爆。平價店裡的蔬菜為什麼這麼便宜?如此低價位下,商家又如何能實現盈利?

  薄利多銷生意紅火

  21日上午,芙蓉溪路入口左側,一處名為蔬菜平價超市的店外人頭攢動。門前一塊黑板上,寫著當天的蔬菜價格,不少市民正在觀看。新鮮嫩綠的青菜十分惹眼,一些菜甚至還來不及下貨就被爭相購買。店門前一輛滿載大白菜和萵筍的三輪車上,不到20分鐘,只剩下了三袋蔬菜。

  「開業後,每天都是這麼多人,每天大概在1000人左右。」汪小林眼睛布著些許血絲,他擦擦額頭的汗水,告訴記者,店裡每天只營業上午半天時間,每天上午7點到10點半,是最忙的時候。

  今年40歲的汪小林和妻子項竹蓉家住遊仙郊區,2009年開始做蔬菜生意。最初,他騎著摩託車,帶著自產自銷的蔬菜走街串巷流動售賣。2010年,夫妻倆的「陣地」固定在了化工廠生活小區門口。

  「那時候我自己種菜自己賣,從地頭到市民手裡沒有太多環節,所以扣的利潤少。」看到一些從收購商手裡拿菜的同行直呼菜價高,而一些收入不高的市民吃不上新鮮蔬菜,汪小林和妻子想,可不可以做個平價銷售點,從地頭直接到餐桌?

  積累了一定資金後,今年9月,汪小林在芙蓉溪路租下一間門面,自己到綿陽附近的蔬菜基地直接收購蔬菜,再運回店中,以高出批發價兩毛左右的價格出售。

  小菜店惠民便民

  因來客實在太多,10多平米的店顯得很擁擠。汪小林無奈只得將白菜、萵筍等蔬菜抬到門前讓市民挑選。不僅周圍許多居民每天來此買菜,甚至一些家住較遠小區的市民也慕名前來。

  今年69歲的梁洪武家住富樂小區,和老伴每月靠領養老金生活。自從無意間發現這家平價蔬菜店後,老兩口便成了常客。

  「這麼大袋蒜才花了我5塊錢,實惠!」10點鐘,從平價蔬菜店出來,梁洪武手裡提著一袋小蒜給記者算起了帳,「一斤香菇市場上至少要賣5塊錢,這裡只賣2塊錢,三塊錢一斤的土豆,這裡只賣1塊多,一頓飯下來,我省了近5塊錢。」

  10點多鐘,買菜的人流不再那麼擁擠,記者走進店中看到,不大的店裡蔬菜品種還不少,青椒、土豆、香菇、生薑、紅薯等10多種蔬菜整齊地擺在貨架和菜筐中,基本上可以滿足市民的購買需求。

  在採訪的一個小時裡,記者看到黑板上香菇的價格降了兩次,土豆的價格降了一次。汪小林告訴記者,店裡根據一天中各種蔬菜的銷售情況對蔬菜價格進行適時調整,以保證每天不留剩菜,第二天能進到新鮮貨。

  「一般土豆進貨量每天在500~2000斤,白菜每天進500~1700斤,香菇在兩三百斤到上千斤,因為進貨量比一般商家多,在批發時菜農往往能適當降一些價錢。」汪小林告訴記者,會根據買菜市民的反映和需求適時調整每樣蔬菜的進貨量。

  「老百姓過日子就圖便宜實惠,這裡的菜價比菜市場低多了,還都很新鮮,我寧可多走一段路也要每天來這裡買菜。」64歲的何阿姨彎著腰,一邊挑選著紅辣椒一邊感慨,「要是多建幾個這樣的平價菜市場,老百姓就更方便了。」

  直銷模式能否推廣

  隨著買菜的市民越來越多,汪小林運菜的工具從摩託車變成了三輪車,一個人賣菜變成全家上陣。儘管如此,銷售高峰期的時候仍然忙的團團轉。

  「從開店到現在,很少睡過一個安穩覺。」項竹蓉告訴記者,每天夜裡一兩點鐘,夫妻倆就得起身前往批發市場收購蔬菜、搬運到店裡。因實在忙不過來,還請了幾位下崗工人來幫忙運送蔬菜。

  項竹蓉說,現在進貨的主要工具就是門口那輛三輪,因為載貨數量有限,有時不得不另請人幫忙,這樣一來成本就更大。

  「剛剛起步創業,資金不足,也不敢請太多工人幫忙。」項竹蓉說,因為人手不足,一些豆製品如豆腐等菜品都無法滿足市民需要。「目前經營這個蔬菜平價店,成本、門面和人手是面臨的三大難題。」

  「我們收購蔬菜回來直接銷售,雖然流通環節減少了,但也更加辛苦了。」汪小林說,等資金能夠周轉,他將增加門店,門店多了,銷量大了,平攤的成本就會相應減少。

  「平價店之所以便宜,主要是中間少了一些環節。」北川神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業部部長馬文舉告訴記者,從流通路線來看,直銷店農貿超市是「供應基地-短途物流-消費者」;農貿市場是「供應基地-物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消費者」;蔬菜進大型超市流通路線是「供應基地-經紀人-物流-大型超市-消費者」。

  「可以看出,直銷店農貿超市的流通環節明顯少於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價格自然就低。」馬文舉說,「直銷店平價蔬菜店的出現,表明菜價有著很大的下調空間,但是這樣的平價店供貨方式單一,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出現斷貨,或因蔬菜品種太少,無法滿足需求,目前需著力解決進貨難、成本高、蔬菜質量的保障等問題。」(閆靜)


編輯: 周念慈 [關閉窗口] 

附件:          

      

相關焦點

  • 西寧建150家社區蔬菜平價店平抑菜價
    圖為西寧市已建成的社區蔬菜平價店。 張添福 攝中新網西寧10月9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新網記者9日下午從青海省西寧市官方獲悉,為平抑菜價,該市將在今年年底前建設150家社區蔬菜平價店,目前建成94家。今年3月以來,由於南方蔬菜產地冰雪災害及生豬存欄量下降等因素影響,青海省會西寧市的蔬菜和豬肉價格較去年同期漲幅較高、民眾反映強烈。
  • 8日起131家蔬菜店開售「平價菜」
    2月5日,記者從市物價局了解到,自2月8日至2月17日(共10天),我市131家蔬菜直銷店(城關60家、七裡河18家、西固26家、安寧27家)投放「平價菜」,以平抑節日市場菜價,確保廣大市民過一個祥和愉快的春節。
  • 185家蔬菜平價店讓市民喜獲大禮包
    昨日,我市組成四個專項督查組,分赴市區內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蔬菜平價店、社區蔬菜直銷車等對直補限價以及保供穩價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記者跟隨由市發改、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的第一督查組到珠璣巷市場5個蔬菜平價店、虎臺小區蔬菜直銷車、崑崙路汽車二廠巷蔬菜平價店、賈小莊農貿市場蔬菜平價點等銷售網點,對蔬菜、水產品及肉類儲備調運、平價商店運營及蔬菜配送、蔬菜直補限價、蔬菜直銷車進社區、執行蔬菜批零差率、市場監管及經營秩序等情況進行採訪了解到,因為是第一天實施直補限價,許多市民還不清楚,但各個銷售網點對直補限價政策落實到位
  • 洪城年底將開設多家平價蔬菜店
    昨日,記者獲悉,為穩定我市「菜籃子」價格,今年年底,我市將在全市城區開設平價商店不少於30家,到2015年,增至300家左右,基本形成覆蓋全市城區平價商店網絡。  據悉,平價商店經營的平價農副產品以蔬菜類品種為主,兼顧其他副食品,根據季節變化將確定公布全市平價農副產品目錄。
  • 南京:80後小夥9個月連開三家平價蔬菜店(圖)
    就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考公務員的時候,80後孔祥山卻丟掉了穩定的鐵飯碗,毅然奔上了種菜賣菜的路子,憑著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如今這個「賣菜的」在9個月內連開了三家平價蔬菜店,月入過萬。  丟掉鐵飯碗,父母震怒  兩年多前,孔祥山從合肥一家高校畢業,因為他是家裡*的大學生,父母希望他留在城市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經濟工商管理的專業讓他順利進入了當地的一家國企,負責人事管理工作。
  • 7-ELEVEN湖南開啟名校生意經:4號店開業!
    6月16日早6點,7-ELEVEN湖南南門口一分店(長郡中學店)正式開業。該店位於湖南四大名校之一的長郡中學旁,是7-ELEVEN湖南在長沙開出的第一家主打學生群體的門店。
  • 蔬菜平價店如何走得更遠更好,業內人士建議用好「有形之手」 調動...
    原標題:蔬菜平價店如何走得更遠更好,業內人士建議 用好「有形之手」 調動「無形之手」  「六合系」平價菜場近期紛紛搶灘居民區,人氣爆棚。而此前由政府補貼支持的多家平價店卻不溫不火,部分開始轉型甚至有的門店關門。兩者形成的鮮明對比,不得不引人深思:平價菜場,如何才能走得更遠更好?
  • 【保供穩價】258個網點今日起供應平價蔬菜
    此次平價蔬菜供應的具體事項如下:【執行品種】隴椒、蒜薹、黃瓜、西紅柿(粉色)、長茄子5種精細菜。【執行範圍】包括四區平價蔬菜店(含惠心籃)142家、重點超市30家、寧食新心樂連鎖店33家、城投穩當生活連鎖店43家、市供銷聯社(好鮮生連鎖店)10家,全市共計258家。
  • 海口67家平價蔬菜專賣點開售 市民望品種更多些
    現場直擊:平價菜引「瘋搶」 市民望品種更多  早上8點,海口暴雨,位於海甸三西路的沿江三路農貿市場裡面卻一片嘈雜,許多市民冒雨前來選購農副產品。在位於西側的蔬菜區,部分菜攤擺出「政府平價蔬菜銷售點」的提示牌,引來不少市民的注意,並停留在平價蔬菜點選購。
  • 外交人員免稅店開業 市民平價可買洋產品(組圖)
    開業當天,舞獅在儀式上助興。 南都訊 記者靳穎姝 馮宙鋒 見習記者蔣夢瑤 實習生黃晶晶 熊俊敏 8月23日上午,廣東外交人員免稅商店在廣州領事館區外交服務大樓正式開業。琳琅滿目的免稅洋產品,低於國內市價的優惠價格,贏得了來自美國、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等國的百餘名外交官的青睞。此外,該店還設有非免稅區,供市民平價購買洋產品。
  • 平價連鎖眼鏡店橫空出世 眼鏡行業或迎來低價革命
    平價連鎖眼鏡店橫空出世 眼鏡行業或迎來低價革命歲末年初,一家又一家平價眼鏡店在爭議中不斷出現,日前,北京最大的平價連鎖眼鏡店———「全視角」又有數家連鎖店開業試水。廣州、武漢、上海、北京,平價眼鏡之風開始從南到北席捲,而隨著平價眼鏡店的日益流行,一個新的時代正在來臨,存在多年的傳統眼鏡行業格局也開始醞釀著一場新的變化。
  • 打造中國平價漢堡,短短10年時間,他把門店發展到2000家
    17年前,華懷慶與兄弟在福建師範大學校門口開了一家西式快餐廳,主營漢堡、炸雞,取名「華萊士」。短短10年間,華萊士快餐遍布20多個省市,擁有2000多家門店、20000多名員工,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餐飲連鎖巨頭之一。
  • 石家莊暫時停運 71 條公交線路;把餐廳平價蔬菜搬回家!
    即日起公交總公司臨時停運71條線路,現將相關線路通告如下:來源:石家莊市公共運輸總公司| 把餐廳平價蔬菜搬回家!同時徵集銷售線索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大家都減少了外出聚餐,很多餐飲店因為年夜飯退訂,剩餘了大量新鮮蔬菜。
  • 武漢最大平價眼鏡店遭行業內「致命封殺」
    圖為:平價眼鏡店的洋品牌貨源只能通過「串貨」而來  楚天金報訊  □文/本報記者張軍 餘魯西 實習生荊笛 圖/本報記者劉蔚丹  探因>  這幾天,在武漢已有11家連鎖眼鏡店的童連水,又在忙於註冊一家全新的眼鏡店品牌。
  • 全市「放心蔬菜進社區」首家示範店在順河區正式開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嶽媛 12月3日,開封市「放心蔬菜進社區」觀摩暨首家示範店開業活動舉行,全市首家「放心蔬菜進社區」示範店,在順河回族區綠都·上河城正式開業,此舉標誌著這項便民新舉措有效破解了市民賣菜難買菜貴的難題,將2020
  • 85度C:打造奢華平價產品 觀音橋商圈兩家於10月開業
    「咖啡在攝氏85°C時喝起來最好喝」,因此臺灣一家烘焙品牌取名85度C。該品牌自2004創立以來,憑藉平價、好吃、新鮮、品質等優勢佔領是烘培市場不少的份額。沒幾年的時間,它就一舉成為臺灣地區咖啡業的老大,分店數量和營業收入都超越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85度C目前全國已開業420幾家,平均每個月保持開10家新店向外拓展。
  • 推薦一家從開業吃到現在沒有踩雷的店
    蕪湖的餐館總是開得快,結業也快,味道品質也是層次不齊,很多店開著開著,味道就變了,或者吃一兩次就不想吃了,但是有一家店,我從開業吃到現在,竟然沒有吃到雷,讓我吃了幾年都覺得滿意的店。這是一家主打烤肉的韓料店,但是最為一個不吃烤肉的人,我想說,他家的主食、湯類、小吃類都太好吃了吧!深得我心!
  • 米素金和:逆勢新增逾百店的生意經
    2020年11月中旬,北京商報記者走進米素常州總部,與金和面對面,聽他講述米素逆勢擴張的生意經。米素品牌創始人金和為你選產品「加盟商本質上考慮的是投資回報率,如何保障他的收益價值?」金和直擊問題核心地總結,「必須做好產品、店面、流量三方面的綜合支持。其中,產品是基礎。」
  • 廣州番禺首家平價商店開業
    番禺首家平價商店開業  便宜菜 人人愛  摘要:肉菜價格比菜市場便宜10%至15%,銷售的都是放心農產品……昨日,番禺首家農超對接平價商店在市橋街大北路試營業,吸引了附近樓盤業主前往搶購。    番禺首家平價商店開業,街坊前往搶購  肉菜價格比菜市場便宜10%至15%,銷售的都是放心農產品……昨日,番禺首家農超對接平價商店在市橋街大北路試營業,吸引了附近樓盤業主前往搶購。
  • 每天提供5款平價蔬菜!
    為了在疫情期間平穩物價,讓消費者安心購物,大潤發「出大招」,華東門店1月31日起,每天放出5支驚爆價平價生鮮商品,回饋顧客。 自疫情發生以來,民生必需品息息相關的超市行業備受關注。帶著疑問,今天記者走訪了大潤發嘉興中環西路店。走進主通道,記者看到各類色彩鮮豔的蔬菜,滿滿陳列在堆頭,仔細查看價格,白蘿蔔1元/斤,新土豆2.2元/斤,這些新鮮的蔬菜價格也很親民。 該店店總經理孔佳莉告訴記者,即日起,華東每家店內每天會挑選5款爆款蔬菜,平價售出,讓利給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