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園路有一家「故事商店」

2020-12-21 新民晚報數字報
  「抬頭能看見梧桐樹的地方,就是上海。」 

  提起愚園路,很多老上海人都知道,這是滬上鬧市區一條極具歷史文脈的幽靜街道,作為過去的租界領地,不少舊時上層社會名流都曾安居於此。而如今,這條布滿梧桐樹的馬路已經101歲了。就在前不久,一家名為「故事商店」的快閃店悄悄降臨這裡,現代與歷史的融合,為這條百年老路注入活力。

  ■見習記者 戴硯君

  愚園路1112弄弄堂口,有一間佔地僅9平方米的小屋,墨綠色的格調與馬路兩邊的梧桐樹遙相輝映,既有時尚感又不乏復古格調,這家不收費、只售情懷的「故事商店」已經在短短時間裡,收藏了許多關於這塊街區的記憶,也由此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來。

  「社趣更馨」是一個由多元角色組成的社區營造團隊,通過跨學科式的碰撞與協作,服務於社區居民,實踐於公共生活空間,探索美好的生活理念和共贏模式,「故事商店」正是該團隊在社區營造的新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起初尋找店鋪時,秉承著能讓團隊以一個主題的方式坐落在街區裡的想法,對所在地文化的挖掘方式,讓居民對整一件事情有認知。最終選定了這裡,以挖掘愚園路故事的方式、以陪伴的角色,共同締造街區、社區、園區三區聯動體系,打造有溫度、有趣味的城市空間。

  「故事商店」設立首批三十餘名「一日店主」。

  擁有一頭髒辮、渾厚嗓音的湯木,在愚園路上經營著一家吉他店。當「店主」的那日,湯木抱起吉他說起了自己朋友的故事:「給你們講一個番茄炒蛋的故事……」氤氳燈光下,他回憶起自己談戀愛、入軍營、做音樂、找美食、和朋友相處的故事。湯木每講完一個故事,都會唱起自己為這個故事而寫的歌——關於喜歡的女孩的《你好金山,再見漁船》,關於採集愚園路聲音的《什麼事》,還有關於不要熬夜、關於想念、關於路邊遇到的人還沒有起名字的歌。

  他說他希望自己的歌是有故事性的,就像一個小話劇一樣。深夜的「故事商店」最後只留了湯木身旁的一盞暖光燈,陸續有人路過駐足,受邀進門一起聽湯木講故事、唱歌、喝酒,散場時已是深夜……

  一條路,走多了,也就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故事商店」裡一面玻璃牆上,掛滿了記錄愚園路回憶的小卡片,每個走進這間屋子的人,都能夠在這裡直面生活的「酸甜苦辣」。項目負責人大海介紹說,牆上的卡片分為兩種類型,分別 由「生活者」和「觀察家」留下回憶。在這裡寫下故事的,有居住於此67年的老伯,有僅僅停留12分鐘的遊客,有從愚園路的東面搬去西面的居民,也有被工作壓力所迫來此寫下心願的「滬漂族」……

  「富春小籠真好吃」,一名剛上學的孩子用「歪七歪八」的字樣,記錄著「吃貨」眼中的愚園路。還有些學齡前尚不太會寫字的小朋友,則用畫筆描繪著童年的記憶。就在記者坐下閱讀牆上卡片時,一位四五歲的小男孩跑了進來,拿出畫筆,熟練地在卡片上塗鴉著,大海說,這位小朋友幾乎天天都要來玩。

  在這裡久住的人,感慨著、深愛著這裡的一切。

  某個周一的晚上,有一位姑娘進來說想寫故事,拿出手機就開始謄寫起來。因為擔心她一張卡片不夠寫,當日「店長」還開玩笑地給她多拿了兩張,最後她寫滿了整整五張卡片。在這五張卡片的文字裡,她講述了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26年裡,看到愚園路一點一滴的變化,從童年時的幼兒園、小學、少年宮、零食店、麵館,到現在新的辦公空間、公共空間、咖啡館……愚園路將原來的慢節奏和現在的時尚潮流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越來越多人關注、喜歡的愚園路。

  生活在愚園路長達67年的老伯,對這條路上有著太多的回憶,他在卡片上寫下最想說的話:「這是我家幾代人生活過、留下足跡的地方。感恩愚園路!感動於愚園路!感謝愚園路給予我生命太多美好的記憶!」

  一條路,有人來,也有人走,更多的是對這座城市的愛。

  有故事寫到:「在這裡生活了兩年,馬上要離開回老家,感謝這條小馬路上的包容和親切,這是上海留給我最美好的記憶。」

  (下轉第3版)  (上接第1版)

  有一張很可愛的卡片,是一位四川來滬打工的女生留下的,「本以為在上海的六個月實習結束後就要回到家鄉,不料在實習的最後一天被小哥哥表白了,我決定要留在上海繼續奮鬥!」

  一名山西的高中生在這間屋子留下了心願,「為了體驗上海的愚園路而來到南方,突然愛上這座城市,希望兩年後的高考能如願考上交大。」

  姚阿婆一早從宛平南路專程打車過來,她說昨晚在報紙上看到「故事商店」,就很想過來告訴店主關於她和帕金森病的故事。姚阿婆在54歲的時候得了帕金森,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得了這個病,不少人對此感到恐懼,不願意接受治療,有一些就胡亂吃藥,導致病情加重很快離世了。她今年已經86歲了,看到故事商店後,就很想把這個故事去告訴更多朋友聽,有這個病並不意味著生命終點的到來,她自己在堅持服用相關的藥物後,已經又走過了30多年的路,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可以讓更多人不再恐懼。

  還有一位阿姨,每天都路過此地,但是只在門口駐足,卻不願進來,阿姨不明白年輕人為什麼要收集這些故事?是不需要工作嗎?阿姨想了解如今年輕人是怎樣生活、怎樣思考的。大海告訴她,以前人們習慣講名人的歷史故事,認為偉人才是值得被記錄的,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們太習以為常把經歷當做不起眼的事情,慢慢認定自己只是個平凡人。如今,有這樣的載體,繼續平凡的故事,哪怕不起眼的小事,可能都會引起閱讀者的共鳴,從而拉近人與人的聯繫、變得親近。

  在「故事商店」坐了一個下午,大海端來一杯豆奶,一旁的錄音機裡傳來了熟悉的老歌,這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或許因為這裡充滿了人情味吧……

  據悉,這家「故事商店」將開至10月底,主辦方將從所有記錄下來的故事中,最後遴選出其中的101個最有趣、最感動、最溫暖的故事,集結成冊,配上漫畫,製作成立體的口袋故事書,作為送給「百年愚園路」的生日禮物。

相關焦點

  • 我們有故事商店,你有故事嗎?無「法」不愛的愚園路等著你
    我們有故事商店,你有故事嗎? 弄堂口新開業的快閃空間是一家專門記錄故事的[故事商店] 說起愚園路上的歷史名人有新中國首任司法部部長史良民族企業家、愛國志士杜重遠第一位法學女博士侯御之
  • 愚園路有間故事商店,你是有趣的靈魂嗎?
    有人說,這裡是一間「當鋪」,當出的是故事,收穫的是快樂;  有人說,這裡是「解憂雜貨鋪」,通行證是故事,釋放的是情緒。  可能只有老街坊才知道,愚園路1112號,這個區區9平方米的狹窄空間,曾是一個門崗亭,後來變身為餃子店。伴隨著愚園路街區更新,如今,它又有了新名字——故事商店。
  • 9平方米「故事商店」 登陸百年老馬路 愚園路年內迎來空間微改造
    這條充滿故事的「老馬路」上,悄悄新開了一家9平方米的「故事商店」。人來人往,可走進店裡取一張卡片,並寫下自己與愚園路的故事。「故事商店」設首批30餘名「一日店主」,每日輪流駐店,收集故事並記錄下點滴。記者了解到,這家「故事商店」作為「快閃店」將持續3個月,最終挑選其中最深刻的101個故事編製成書,祝101歲的「老馬路」生日快樂。
  • 創邑:你離有趣的靈魂,只差一家「故事商店」
    愚園路1112號,這裡原是弄堂口的一處門崗亭,後來又從水餃店輾轉成為藝術空間,如今她又有了新的身份:一個在路邊記錄故事的「商店」。開放的三個月裡,故事在路邊發生,每個人都可走進「故事商店」講故事,「一日店主」將成為故事的聆聽者、創造者、見證者。
  • 當文化休閒與建築擦出火花 快來傾聽愚園路的故事
    在上海長寧區有一條馬路,不僅有著鬱鬱蔥蔥的梧桐樹、充滿文藝氣息的特色小店,還有更多故事等著人們去細細探索,慢慢回味。2018年,隨著愚園路城市更新工作的推進,此處郵局物流中心舊址也悄然改造成愚園百貨公司。
  • 101歲愚園路開出「故事商店」 寫自己的故事
    昨天,一家「故事商店」又在愚園路弄口巷角開設出來,招呼小馬路上的商家、住家、員工,甚至往來路人都來此記錄、分享自己與愚園路有關的點滴故事。  負責愚園路城市更新項目的創邑公司有關人士介紹:連續幾年的街區整體更新營造之後,愚園路上目前沿街商戶55家,其主要業態以輕餐飲、時尚潮牌、主題快閃、藝術展陳,以及各類生活美學店鋪為主,從整體上改善了街區面貌。
  • 愚園路的深夜故事: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如果你喜歡在上海的特色小馬路上悠閒漫步,那麼愚園路一定是首選。轉角處,有一間佔地僅有9平方米的小屋,透明的窗戶和淡綠色的外牆釋放出一種青春的氣息。抬頭,屋頂是一塊透明玻璃。落下的綠葉點綴了屋頂,時而還有小鳥停留。夜晚,仰頭還可以看到星星。走進店內,牆上懸掛著大大小小的各類工具,乍一眼看過去,會認為這是一家手工吉他店。
  • 申晨間|記得愚園路街角的故事商店嗎?精選的101個故事變成書了
    有人說,這裡是一間「當鋪」,當出的是故事,收穫的是快樂;有人說,這裡是「解憂雜貨鋪」,通行證是故事,釋放的是情緒……101歲的愚園路上的1112號,有一間故事商店開門營業了三個月,收集了來自2000多個有趣靈魂所帶來的故事。
  • 上海愚園路,梧桐掩映之下的舊式小樓洋房林立,充滿情懷
    愚園路是上海內環城西的一條馬路,這條馬路並不寬闊,但卻也不短,從最東端的靜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園附近,跨靜安、長寧兩區,長2775米。關於愚園路的歷史沿革,清宣統三年(1911年)工部局越界填浜築路,以當時著名園林「愚園」命名。沿路多公寓和新式裡弄住宅、商店,有環球世界大廈、百樂門影劇院。
  • 上海壓馬路必備攻略 | 超好逛的101歲愚園路
    小編出一個詳細的攻略,方便第一次來的小夥伴,既能不浪費時間,也能有個更好的遊玩體驗~1⃣️愚園路故事商店愚園路1112弄這家店開在弄堂口的9㎡小店,曾經是門崗亭、餃子店,現在搖身一變成了一間「只收故事不收錢」的故事商店。
  • 上海愚園路城市更新重煥生機
    上海長寧區的愚園路是市中心一條幽靜小路,梧桐掩映,每一幢老建築裡都有過不為人知的傳奇。這幾年,上海倡導城市更新,愚園路重煥生機。近日,ART愚園生活美學街區獲評2018年度長寧區時尚地標,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條低調有內涵的小路。
  • 上海愚園路:從近代史走進現代精緻生活
    城市變遷日新月異,有一條叫愚園路的馬路,仍然藏著許多這樣的窄窄弄堂。  (一)  時節進入金秋九月,又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梧桐落葉季。愚園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活了有一個世紀那麼久,以樹的年齡來說或許他們還正值壯年,而對無數曾經生活在愚園路的普通人來說,這些歲月足夠他們完成娶妻生子、生老病死。
  • 101歲愚園路 101個故事
    家住鴻凱灣綠苑的陳祥芝老先生在故事商店執筆賦詩一首,今年80歲的他,已與愚園路相伴四十年,在這片土地上讀書戀愛、結婚生子、工作奮鬥至今。「原長寧電影院20年來幾經易主,現在變成了眾創空間;部分建築拆除後留下了盎然綠意的公共空間;沿街商鋪改造成咖啡店的書店,愚園路,適合走走停停想想看看。」居民周思瑜親歷了愚園路的變化,從市井到文藝,它變得愈來愈有生命的活力。
  • 一起來愚園路一邊走一邊學吧~
    長寧區房管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局機關黨支部書記黃章貴同志結合房管工作實際和愚園路歷史文化紅色資源,以「百年愚園,紅色足跡」——優秀歷史建築中的紅色故事和「兩彈一星」偉大精神為題,從錢學森故居(愚園路1032弄111號),到愚園路名人文化牆,主講了一堂生動活潑且兼具專業性的行走黨課。區建管黨工委副書記呂志軍、區建管系統基層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等約30餘人參與學習。
  • 暢享周日空閒時光——閒逛愚園路
    主樓正南有綠樹蔥鬱、百花吐豔的的大花園,園中點綴著亭臺假山、小橋流水等。因其曾經是汪精衛的公館,只不過是門口掛上了長寧區少年宮的牌子。我去的時候,正好是星期天,孩子們都已經到了教室裡,從窗戶裡飄出各種各樣的器樂聲,或悠揚,或急促。伴著這樂聲,走進門廳裡時,憑空就多出了一些異樣的感覺。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
  • 廢棄建築中有一個廢墟展 愚園路在社區更新上「真會玩」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熊芳雨9月22日報導:上海最近有一個「廢墟展」真的是在一片廢棄房子裡。在位於愚園路上的上海醫藥職工大學裡,23位藝術家在這座廢棄已久的建築裡創作了浪漫藝術計劃。
  • 愚園路又火了!菜場混搭美術館的公共市集,還有沿街新風景
    原標題:愚園路又火了!菜場混搭美術館的公共市集,還有沿街新風景  據樂遊上海,有著百年歷史的上海老街——愚園路,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曾名流匯集的老洋房。歷經時光洗禮,慢慢成為融合藝術、設計、人文、娛樂的跨界生活美學街區,而新開業的愚園公共市集,讓你同時感受煙火氣息與精緻生活。
  • 二十分之一|ART愚園生活美學上海特色商業街區究竟有多美?
    百年愚園路,這裡有歲月的積澱、有歷史的見證、有城市更新帶來的新活力……那麼ART愚園生活美學街區到底有多美,就跟著杉杉,一起來看看吧!愚園路是上海第一家歷史風貌區閱讀點,一路上大多數歷史建築旁都設置了二維碼,只需拿出手機掃一掃,即可探尋建築歷史故事。百年風雲,邊逛邊品,「對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