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愚園路:從近代史走進現代精緻生活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愚園路:從近代史走進現代精緻生活

  

愚園路上有108幢老洋房 攝影:任國強 製圖:張繼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曾幾何時,弄堂裡,跳皮筋、唱童謠,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小囡長大成人。城市變遷日新月異,有一條叫愚園路的馬路,仍然藏著許多這樣的窄窄弄堂。

  (一)

  時節進入金秋九月,又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梧桐落葉季。愚園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活了有一個世紀那麼久,以樹的年齡來說或許他們還正值壯年,而對無數曾經生活在愚園路的普通人來說,這些歲月足夠他們完成娶妻生子、生老病死。

  愚園路得名於「愚園」,在上世紀20年代,是西區一處私家洋房匯集的街區。時光穿梭百年,建築成了文化的沉澱,亦是時間所能交給人類最為直觀的歷史印記。

  曾經的愚園路,幾乎能將上世紀上海灘的各界「大咖」一網打盡,康有為、蔡元培、錢學森、茅盾、傅雷、施蟄存、張愛玲、顧聖嬰、沈鈞儒……愚園路的歷史都有他們參與的痕跡,不誇張地說,這條馬路承載了一段近代史。

  如今,長寧區的愚園路上有著11處文保單位,是長寧區文保單位最多的馬路。《布爾塞維克》編輯部舊址、王伯群住宅等歷史革命遺址和名人故居散布在沿路各個弄堂小巷中。

  很多人都知道長寧區少年宮是曾經的王伯群住宅,卻不知道是王伯群為博佳人一笑才新建的宅邸。出身名門的保志寧就是那位佳人,兩人之間的故事也曾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

  時光荏苒,斯人已逝,唯有孩子們的笑聲久久迴蕩在這座夢幻般的義大利哥德式城堡建築中。

  愚園路有多少條弄堂,就有多少的故事。

  (二)

  如果建築可以閱讀,該交由何人訴說?

  愚園路上有108幢老洋房,其中優秀歷史建築和不可移動文物有60幢。長寧區愚園路所在的江蘇路街道早在幾年前,就在愚園路1065號設立了一處名人牆,集結了區內名人的生平軼事。今年,愚園路919弄的底層空間又變成了上海首家歷史風貌區閱讀點。在這裡,你可以隨意挑選《弄堂深深深幾許》、《那時那屋那人》、《愚園路上的紅色印記》翻上一翻,都是街道這些年對愚園路老建築、老故事的梳理與總結。

  不僅如此,街道還啟動了愚園路「文脈復興」工程:那些帶著故事的弄堂口和洋房外都會有銘牌,手機掃一掃就能了解更多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尋找這些老房子的靈魂,在它消失以前,把它固定下來。」——今年3月起,江蘇路街道開始拍攝「百位長者口述歷史」的紀錄片,對象是愚園路歷史風貌區內80歲以上的原住民。「在他們的口中,我們聽到的不僅是私人的記憶,也是街區的共同記憶,很多鮮活的故事流傳於居民之間,卻並不曾被有效記錄下來。」街道黨建辦主任李世玉說,已經有60餘位老人參與其中,其中不乏一些搶救性的訪問。

  保護力量有官方的,也有民間自發的。愚園路居民侯文彬就曾和上海寬緊帶廠廠長陶勇一起,向社區黨員和居民發起倡議書,預防業主或居民破壞老洋房。上海寬緊帶廠曾經落戶於愚園路的弄堂深處,隨著城市的變化而搬遷至郊區,但對愚園路的感情,讓陶勇一直都放不下這裡。

  (三)

  為了讓這條百歲馬路重煥活力,一場更新大幕也正在拉開。

  走在愚園路上,你會看到不少沿街鋪面的圍擋外都印著「ART愚園、美學街區」白底黑字的標示。愚園路街區整體更新工程正在進行:「愚園路的靈魂是其百年的歷史積澱,新的活力來自城市更新中注入新理念、新格調」。和很多高大上的風貌街區不一樣,愚園路有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因此,煙火氣裡的精緻生活正是愚園路風貌不斷提升的宗旨。

  於是,愚園路1107號的創邑space—弘基門口,原本380多平方米的停車場變身為開放式耐踩踏草坪。儼然成為「求婚聖地」,每隔一段日子,這片草坪就會見證一對年輕人踏入人生新階段;街角的少兒圖書館經改造後,打開了圍牆,成為開放式的沿街書店「好久不讀」,也成為一座新地標。

  在不久的將來,愚園路將會擁有一處「共享弄堂裡24小時」的地標——24小時的健身房、24小時的無人便利店、24小時的洗衣咖啡店……讓更多社區居民找到一個實體交流的場所。

  大餅、油條、粢飯、豆漿,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四大金剛」,也將在其中擁有一席之地。因為,這是海派文化的味道,也是海派記憶的載體。

相關焦點

  • 上海愚園路城市更新重煥生機
    上海長寧區的愚園路是市中心一條幽靜小路,梧桐掩映,每一幢老建築裡都有過不為人知的傳奇。這幾年,上海倡導城市更新,愚園路重煥生機。近日,ART愚園生活美學街區獲評2018年度長寧區時尚地標,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條低調有內涵的小路。
  • 上海愚園路,梧桐掩映之下的舊式小樓洋房林立,充滿情懷
    漫步愚園路,小資氣質撲面而來,兩側幽深的弄堂裡,一幢幢驚豔的小樓,隨時躍入視野。那些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路的兩邊,是生長了半個多世紀的梧桐,它見證了上海的近代史。愚園路是典型的上海馬路,曲曲折折從最西端一直延伸開來,弄堂的號碼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條弄堂裡更有數不清的住家。
  • 愚園路有一家「故事商店」
    提起愚園路,很多老上海人都知道,這是滬上鬧市區一條極具歷史文脈的幽靜街道,作為過去的租界領地,不少舊時上層社會名流都曾安居於此。而如今,這條布滿梧桐樹的馬路已經101歲了。就在前不久,一家名為「故事商店」的快閃店悄悄降臨這裡,現代與歷史的融合,為這條百年老路注入活力。
  • 愚園路又火了!菜場混搭美術館的公共市集,還有沿街新風景
    原標題:愚園路又火了!菜場混搭美術館的公共市集,還有沿街新風景  據樂遊上海,有著百年歷史的上海老街——愚園路,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曾名流匯集的老洋房。歷經時光洗禮,慢慢成為融合藝術、設計、人文、娛樂的跨界生活美學街區,而新開業的愚園公共市集,讓你同時感受煙火氣息與精緻生活。
  • 當文化休閒與建築擦出火花 快來傾聽愚園路的故事
    引言:讓文化休閒與建築產生碰撞,擁有藝術化的美好生活。在上海長寧區有一條馬路,不僅有著鬱鬱蔥蔥的梧桐樹、充滿文藝氣息的特色小店,還有更多故事等著人們去細細探索,慢慢回味。,也讓在臺灣繁盛且深入民間的媽祖文化走進上海傳統街區,孕育嶄新的兩岸共融生活方式:愛身邊的人、愛地球、分享生活的美好。
  • 暢享周日空閒時光——閒逛愚園路
    伴著這樂聲,走進門廳裡時,憑空就多出了一些異樣的感覺。老房子,特別是有故事的老房子,總讓人心生出許多莫名的聯想。每一處打著厚重的時間痕跡的物件,被鞋底磨出光來的大理石臺階,門上那經主人雙手反覆開啟過的把手,無不因沾染了太多故事而多出些陰鬱的靈氣。
  • 廢棄建築中有一個廢墟展 愚園路在社區更新上「真會玩」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熊芳雨9月22日報導:上海最近有一個「廢墟展」真的是在一片廢棄房子裡。在位於愚園路上的上海醫藥職工大學裡,23位藝術家在這座廢棄已久的建築裡創作了浪漫藝術計劃。
  • 【爐邊閒話】《一部近代史 半部是上海》之一:為什麼是上海?
    《一部近代史 半部是上海》之一:為什麼是上海?在下以為:一部近代史,半部是上海。這個說法很多人可能會不同意,為什麼是上海?難道不應該是北京嗎?還真不是。且聽我細細道來。三是生活便利安逸。早在1920年,天津就有150多萬人口,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城市之一,十分繁華發達,民國時代甚至有「南上海,北天津」之說。養尊處優的下野軍閥可在此享受舒適現代、紙醉金迷的豪華生活。
  • 別只逛南京路了,最有上海味道的老街都在這了,堪稱半部上海史
    來到上海,比起看那些摩天高樓,還不如走進遠離喧囂的上海街巷,感受真正的舊式海派風情,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上海的南京路記載了老上海的歷史,每一處也都散發著老上海的味道。武康路武康路是一條被稱為「濃縮了上海的百年近代史」的名人路,這裡的建築多為西班牙風格和法國文藝復興風格,許多叱吒風雲的政治家、實業家、文人墨士等都曾在此處居住過
  •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靜安區2019年「雙十」榜單出爐
    打開上海的藝術版圖,美術館和博物館大都位於市中心,而今年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將目光聚焦於老工業區及新興住宅區——靜安新業坊,為社區注入公益藝術活力。位於靜安區大寧路街道的「寧的書房」則榮獲2019「美好生活」長三角公共文化空間創新大賽的公共閱讀空間優秀案例獎和網絡最高人氣獎,成為商圈公共圖書館的典範。文化不僅需要走到市民家門口,還要走進觀眾心坎裡。
  • 探訪路易艾黎舊居、汪公館,穿越百年上海愚園路
    探訪路易艾黎舊居、汪公館,穿越百年上海愚園路 石軼君 2018-06-29 14:25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壓馬路必備攻略 | 超好逛的101歲愚園路
    這條充滿著文藝氣息的百年馬路,既有著歷史的厚重感又有著上海的小資情調只有親自去逛了一圈,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上海的風情,這一路逛下來,小店真的非常多,吃吃逛逛,半晌就過去了~3⃣️randoment國潮首家實體店愚園路
  • 二十分之一|ART愚園生活美學上海特色商業街區究竟有多美?
    愚園路是上海第一家歷史風貌區閱讀點,一路上大多數歷史建築旁都設置了二維碼,只需拿出手機掃一掃,即可探尋建築歷史故事。百年風雲,邊逛邊品,「對話」歷史。 去年,老郵局華麗變身成為愚園路百貨公司;今年年初,愚園路公共集市開在了宏業花園;今年,9平米的門房間變成了吸引無數人打卡的故事商店……愚園路雖然已是百歲高齡,但是她仍然充滿活力,新開的店鋪總能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成為網紅。
  • 訪談︱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徐錦江:一條愚園路,滿紙近代史
    在這其中,「愚園路」大概是一個讓非上海人比較陌生的名字;即便是年輕些的上海本地人,說起愚園路,很多也都只有隱約而朦朧的印象。然而,就是這樣一條並不十分有名的馬路,卻有了一本屬於自己的研究專著——《愚園路》。該書的作者,《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徐錦江表示,寫作本書花了他近三年的時間,而這大概也是國內第一本以馬路為對象的歷史研究著作。那麼,作為資深媒體人的徐錦江,為什麼要在辦報之餘為一條馬路作史?
  • 上海奕歐來奧特萊斯滿足你對現代歐式生活的所有想像
    浙江在線4月5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黃雨琦)當談論到上海,如果用一個詞去形容,你會選擇什麼?是「時尚」「小資」還是「藝術文化」?在上海奕歐來奧特萊斯,將滿足你對現代生活的所有想像。高端、時尚的生活方式,精緻、創意的購物體驗,上海奕歐來奧特萊斯助您打造純正、優質的現代歐式生活。
  • 走進劉敏濤在上海的家,平時喜歡看書和畫畫,生活很是清心寡欲
    走進劉敏濤在上海的家,平時喜歡看書和畫畫,生活很是清心寡欲 劉敏濤,可能很多人對她的名字和人還對不上號,但是說到《偽裝者》和《琅琊榜》中的大姐和靜妃,大家就會恍然大悟了。因為拍攝這兩部劇,劉敏濤和胡歌也成了很好的姐弟關係。劉敏濤生活中是個很知性優雅的人,我們看下她的家吧!
  • 9平方米「故事商店」 登陸百年老馬路 愚園路年內迎來空間微改造
    據勞動報,今年,長寧區愚園路迎來了它的101歲生日。這條充滿故事的「老馬路」上,悄悄新開了一家9平方米的「故事商店」。人來人往,可走進店裡取一張卡片,並寫下自己與愚園路的故事。彼時,有一對情侶進門,帶來了一把壞吉他,並寫下他們與愚園路和這把吉他的故事。爾後,湯木一邊和他們聊著故事,一邊手工打磨,修好了這把主人所珍愛的吉他。  「深夜話聊」溫暖所在  「有一個願望,想看看凌晨2點的愚園路街頭。」楊磊留著一頭中長發,有些徐志摩的味道。
  • 愚園路的深夜故事: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如果你喜歡在上海的特色小馬路上悠閒漫步,那麼愚園路一定是首選。走進店內,牆上懸掛著大大小小的各類工具,乍一眼看過去,會認為這是一家手工吉他店。然而,它的真實身份卻是「故事門市部」。對於這樣一家新穎的小店,來來往往的行人,有的會投去好奇的目光,有的會拿出手機拍下精緻的小店,有的則會推門而入……一旦進入,你會發現,你推開的,是一個嶄新世界的大門。
  • 愚園路這家二十年低調蔥油餅店,據說老上海認可味道比阿大還嗲?
    上海是一個小吃非常豐富的城市,特別在上海的弄堂裡,有很多非常有歷史的傳統小吃,除了生煎小籠鍋貼之外,蔥油餅雖然不那麼出彩,但是每次只要路過餅攤,都會忍不住去買一個解解饞。讓我們趕緊來愚園路666號這家「王記蔥油餅」嘗嘗!這家蔥油餅真的離店裡還有一段路就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做法上店裡會先把蔥油餅餅坯放在鐵板上煎至金黃色,煎得時候那叫一個香啊,真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煎好之後並不是說就好了,還要在放在爐子裡進行烤制,經過這道工序之後正宗的老上海蔥油餅才算做好。
  • 無「法」不愛的愚園路等著你
    無「法」不愛的愚園路等著你 2019-09-10 1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