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的漢方藥,基本都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

2020-12-07 吃喝玩樂購購購

越來越富裕的國人,買遍全球的腳步從未停歇。

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般情況下都會準備一份必買清單:面膜、潤膚露、漢方藥、卡西歐手錶。或許你不需要,但架不住親朋好友的囑託和代購啊。

據日本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約450萬人次,是赴日外國遊客最多的國家。中國遊客去日本一周左右的時間,消費在1萬左右,也就是說,半年時間,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旅遊消費總量達到5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國遊客最為青睞的城市之一。大阪市中心心齋橋一帶的商圈是最知名的購物目的地,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這裡永遠都是人山人海。

商圈最多的店鋪就是賣各種化妝品的藥妝店,這些藥妝店在招攬中國遊客的方式上拼盡全力:「免稅」、「爆品無數」、「代購天堂」等等標牌隨處可見,而掃碼支付,在這裡絲毫沒有問題。店內導遊員,普通話流利,不要奇怪,她們都是中國留學生兼職。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遊客花在日本的錢,將近一半被這些藥妝店收穫了。

日本漢方藥很火,中國藥學會核心雜誌《中草藥》曾經刊文:日本人已經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中國大陸僅僅為2%。

但是,透過這些火爆的銷售額,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尷尬的事情:我們到日本搶購的漢方藥,其實是咱老祖宗發明的。據統計,日本當前普遍應用共294個處方,基本都是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他們搶註了專利,改名為「漢方藥」。

《傷寒雜病論》誕生於 219 年,書中著論22篇,記述了397條治法,載方113首。張仲景去世800年後的宋代,《傷寒雜病論》得到了校訂和發行,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這本書與《金匱要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並稱為"中醫四大經典"-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探究會發現,《世界專利資料庫》中,日本的漢方藥壟斷了70%以上的中藥專利,中國的中藥專利申請僅佔0.3%。更讓我們感到羞愧的是,被日本人賣成爆款的漢方藥,其80%原材料從中國進口。

日本醫學權威大冢敬節曾經在1980年時候說過一句話:「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10年後讓中國向我們學習。」在當時,這句話被國人笑話,但今天的事實告訴我們,日本人做到了。

如今,國內依舊存在中醫是否偽科學的爭論,期待結束吧,與其把時間、精力花在這場跨世紀的爭論上,不如踏實做些實事吧。

最後我們要說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走在日本商圈街頭,除了普通話,各種方言打招呼此起彼伏,像極了國內的景區,但日本本地人很少,只有中國人才去,耐人尋味。

相關焦點

  • 日本備受追捧的漢方藥,大都是《傷寒雜病論》的原方,真不該買啊
    很多遊客在出國旅行的時候,似乎早已經把購物當成了旅遊過程的一種習慣,尤其是中國遊客,因此中國遊客在國外,就展現出了強大的消費能力,再加上中國遊客龐大的人數基礎,所以,在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待中國遊客都格外的重視。
  • 國人到日本搶購漢方藥,幾乎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真令人羞愧
    來源:九哥財經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達450萬人次,中國成赴日外國遊客中最多的國家。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周大約消費1萬元,半年的話,消費總量大約可高達500億元。而且日本漢方藥很受歡迎,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中,將近一半都消費在藥妝店上,日本人已佔據全球90%的中藥市場,而中國大陸只有2%。事實上,日本的漢方藥是我國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目前共有294個處方被日本普遍使用,基本上是《傷寒雜病論》裡的原方,專利被日本搶註了,並改名為漢方藥。
  • 中國遊客去日本爆買的漢方藥,基本是咱老祖宗發明,日本的更香嗎
    中國人熱衷於旅遊,尤其是這幾年出國遊的國人越來越多,其中日本成中國遊客最熱門旅遊首選目的地之一。中國遊客喜歡去日本購物,去日本搶購食鹽、馬桶蓋等東西,真的是無奇不有,更是有不少遊客去搶購日本漢方藥。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達450萬人次,中國成赴日外國遊客中最多的國家。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一周大約消費1萬元,半年的話,消費總量大約可高達500億元。而且日本漢方藥很受歡迎,中國遊客在日本的消費中,將近一半都消費在藥妝店上,日本人已佔據全球90%的中藥市場,而中國大陸只有2%。
  • 中國援助義大利中藥源自《傷寒論》,日本已搶註書中絕大部分古方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介紹說:其中有兩副中藥中藥,連花清瘟和金花清感。這其中,尤其以連花清瘟最為著名,在中國古代諸多瘟疫襲來的時候,總有它的身影,金花清感藥方來自古方麻杏石甘湯,已經有近2000年歷史,記載於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
  • 直擊:日本「漢方藥」追捧背後的中醫藥無奈
    這種心態之下,造成在日本的銀座、在上野購物一條街、在好心導遊指引的購物店,滿滿都是大把掏錢的中國遊客,而商場裡也在最醒目的地方寫明促銷、打折、可以掃碼支付等信息,商場裡的導遊員,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更會主動上前和你套近乎,攀老鄉,說是留學日本的大學生。
  • 孔伯華:對《傷寒雜病論》的認識
    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所能及。」此中「所著論」即指《傷寒雜病論》,誠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理法兼備之醫學不朽著作。 關於《傷寒雜病論》之成書,讀《傷寒雜病論·自序》可以看出,此書之成是張仲景出於有感而發。
  • 醫學古籍《傷寒雜病論》,世人沿用至今,這是為何?
    該書根據秦漢以來所有的醫藥理論著成,被廣泛的用於醫療實踐當中,我國歷代醫學者都尊崇《傷寒雜病論》,視其為醫學領域的神話。而在這其中,《傷寒雜病論》又是影響最大被世人沿用最多的書籍,這是為何呢?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傷寒雜病論》的實用價值最大。《傷寒雜病論》的實用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理、法、方、藥。
  • 在日本深受歡迎的「漢方藥」,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傳統中醫藥的無奈
    而發展至今,日本已經將漢方藥發展為294個,擁有200餘家漢方藥廠,有著完整的漢方藥體系。而這源自中國的漢方藥,沒曾想居然被日本發揚光大,甚至不少的遊客去日本旅遊,就是衝著漢方藥而去。而在中國遊客的大力追捧之下,日本的漢方藥產業也是蒸蒸日上,還形成了大量的本地品牌。
  • 日本拿著中國的藥材賺了全地球的錢 中國人卻還在為中西
    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強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國中醫藥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紹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
  • 對不起,你託人從日本帶的漢方藥,在日本真沒啥人用
    「日本醫學博士耗費七年研製的古老中醫秘方」,就衝這麼一句話,貼龜苓膏上都能加價五百。當然,這也不是什麼新鮮套路,把中國的東西出口轉內銷,向來受歡迎。早在蘇某之前,每逢春節十一,便有大批中國遊客湧進日本藥妝店,就為了多囤些日本漢方藥。雖然多數人根本看不懂包裝上彎彎曲曲的日文說明,也搞不清日本漢方和中藥有什麼區別,但只要認出退燒止痛治便秘這幾個字,他們分分鐘買空貨架給你看。
  • 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漢方藥 評論:讓經典名方煥發生機
    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漢方藥 評論:讓經典名方煥發生機 2017-10參與互動    讓經典名方煥發生機  王君平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
  • 名廚寫了本書,成了中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真是菜譜改編?
    大家好我是楊柳與少年,之前聊到了中國民間的一些飲食禁忌,一些天生異象的食物在古時候是不能夠吃的,中國物產豐富,美食自然是不缺的,天南海北遍地都是,有了美食自然就有了要做美食的人,也就是廚師,其中一位名廚寫了本書,成為中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前身竟是菜譜 ?
  • 中醫藥,日本竟然做得比中國好?
    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強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國中醫藥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紹到日本。日本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
  • 日本漢方佔全世界90%市場份額,碾壓中藥
    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1976年,厚生省正式把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把主要的210個有效方劑及140種生藥列為醫療用藥,可以進入醫療保險,這樣患者採用漢方藥個人就只需要承擔10%—30%的費用,大大鼓勵了漢方藥的應用。隨即,中醫在日本實現復興,特別是漢方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 日本「漢方藥」啟示錄
    在日本,一般認為日本漢方藥源自中國的中醫藥,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已形成了自身特色。儘管日本漢方藥材80%依賴從中國進口,但在這些藥材的栽培指導、質量管理、國際化路線等方面,不乏值得中國中醫藥借鑑之處。同時,其面臨的課題或許也正是中醫藥需要面對的。  此外,日本漢方藥謀求開拓中國市場,以及中日韓傳統醫學的合作前景等,也值得關注。
  • 「古典名方」申報徵求意見:總體質量要求不低於日本漢方藥
    近年來,以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等中醫典籍為基礎的「漢方藥」在日本流行,更吸引了不少中國遊客搶購。根據《人民日報》2017年報導,日本「漢方藥」所用的主要方子只有200多個,每年卻能創造10億美元的銷售額,而我國經典方劑銷售額卻不到100億元人民幣。
  • 日本靠中藥賺光全世界的錢,中國卻還在追崇西醫
    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國民人數迅速增長,特別是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老年病。西醫對此常常無法解決,而中醫藥(漢方醫學)卻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強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國中醫藥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紹到日本。日本政府也給予了大量支持。根據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個處方受到普遍應用。
  • 它是中國國粹 卻被韓國申「遺」成功 被日本搶走210個古方專利
    如何認識中醫藥,怎樣利用中醫藥,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現實問題。毛澤東在充分肯定中醫藥學的同時,也指出了中醫藥學的歷史局限性,即缺少現代科學的解釋,應加以提高。他說:「看不起中醫是不對的,把中醫說得都好、太好,也是錯誤的」,「我們對中醫必須有全面的、正確的認識,必須批判地接受這份遺產,必須把一切積極因素保存和發揚」。
  • 為了研究醫學,他辭官隱居,寫出了偉大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
    要說「建安三神醫」裡思想覺悟最高的一個人,當屬醫聖張仲景了,三人都懷著懸壺濟世的決心入世救人,董奉厭惡官場的汙濁故捨棄官職,如深山般出世,成為世外仙人;華佗雖遊走於民間行醫,卻也一邊想著入仕一邊在達官貴族裡拉仇恨,最後死於一場醫鬧;唯有張仲景,既能於官場沉浮中拯救人心,也能用醫術救治人身
  • 日本漢方藥市場佔全球90%?假的!別再妄自菲薄了!
    1、日本中藥材原料價值6億美元/年日本每年從中國進口中藥材約2.5億美元,提取物約2.5億美元,合計5億美元(數據來源:行業公開數據、醫保商會報告數據),日本80%的中藥材原料從中國進口,由此可推斷日本國內產的中藥材價值約1億美元,全日本每年中藥材價值合計約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