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聽長輩說蛋撻是西方傳過來的,超級好奇的去試吃了一個,結果愛上了它,我和爸爸媽媽逛街時總喜歡拉著他們的手,走到肯德基櫃檯前,讓爸爸媽媽給我買我最喜歡的葡式蛋撻,我喜歡吃那鬆脆的撻皮,還有裡面奶香四溢的雞蛋液,這麼說起來你們還記得小時候的味道嗎?但是現在外面做的很多都沒有兒時的味道啦,所以我就想要不自己動手試試吧,說不定做出來的可以完爆肯德基的蛋撻呢?結果抱著必勝的決心,我真的做出了香甜美味的蛋撻,真是太簡單啦,我來分享一下我做蛋撻的經驗。
準備食材:
蛋撻皮:低筋麵粉(就是超市裡賣的小麥麵粉),奶粉,食鹽,黃油,牛奶,細砂糖
雞蛋液:牛奶,淡奶油,奶粉,煉乳,雞蛋
製作步驟
蛋撻皮:
第一步:我們將製作蛋撻皮的低筋麵粉,奶粉,食鹽,牛奶,細砂糖混合一起,加入點黃油,揉成一個比較軟的麵團,放在盆裡蓋上保鮮膜,進行醒發半小時。
第二步:將整塊的黃油切成薄片(也可以室溫放出來軟化半小時),放在油紙上擀成長方形(沒有油紙的小可愛可以放入保鮮袋裡擀成形狀)。
我們將醒發好的麵團擀成長方形放入擀好了的黃油,然後包裹一起,對摺三折放冰箱冷藏半小時,將冷凍好了的麵團再次重複對摺,這個步驟重複三次(一定不能忽略,這很重要)我們將對摺結束的麵團再次擀成長方形,捲成圓柱形,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冷藏半小時。
第三步:我們將冷場藏好的圓柱麵團拿出來,切成一段一段的,不要太厚或者太薄哦(3mm-5mm就夠了)我們將蛋撻錫紙殼上刷點黃油,再將切好的小段用手按好貼合錫紙殼,邊緣不要按壓不然撻皮邊會影響分層,放置旁邊。
雞蛋液:我們將牛奶和雞蛋一起攪拌,加入點奶粉和煉乳,用打蛋器攪拌均勻,我們將攪拌好的雞蛋液過濾一下(這樣吃起來不會有很多氣泡影響口感)
最後一步:烤箱要先預熱5分鐘,然後我們將只做好了的雞蛋液倒入撻皮裡,倒至7-8分滿就夠了,放進烤箱裡上下火200度烤上25-30分鐘就完成了我們的自製蛋撻。
有人說:「你吃一個蛋撻就等於吃下一碗飯」,它富含多種維生素,但是畢竟它是烤的嘛,所以熱量比較高,大家自己要控制食用量哦,蛋撻雖然很好但是要掌握好,食用適可,方能回味無窮哦!!!
小貼士:
1.我們不要烤太久這樣太焦口感不好。
2.每次放進冰箱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不敢皮會很乾的。
3.有的姐妹喜歡藍莓的可以放在雞蛋液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