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導
「這幾年回家,我發現老家村裡的人開始喝上了達能的奶粉,用上了花王紙尿褲,他們的購買路徑是通過雲集會員,這是一件很開心也令我覺得特別自豪的事。」11月20日,在中國經營報社舉辦的2018(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雲集聯合創始人兼CTO郝煥分享了社交電商給他故鄉帶來的變化,「我們無疑推動了一個無差別的品質生活升級」。
在郝煥看來2018年一個比較好的現象是,「社交電商已經成了電商行業迴避不了的話題和方向」。
2015年5月雲集在杭州成立,是最早探索社交電商的一家企業,回顧雲集三年半的發展過程,郝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也是社交電商三年半的發展歷程,雲集在社交電商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助推作用。
「我們一不小心,幫助了很多出口型企業同時兼顧國內市場。」郝煥說道,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很多出口型企業只有好商品沒有好品牌,放在任何一家電商平臺或者櫥窗裡,消費者不會多看一眼,但在雲集平臺,會員會把使用商品的照片、視頻拍下來傳遞給朋友,這就讓好的產品通過社交傳播被大眾所接受。
「現在剛需已經不是主流,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自己需要買什麼東西,社交推薦式購物將會成為未來的一大主流。」郝煥認為,社交電商對於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這些企業將是一個脫穎而出的機會。
不過,雲集在社交電商的探索過程中,外界也出現過一些質疑的聲音。
「過程很辛苦,也經歷過很痛苦的事情。」郝煥表示,雲集2016年已經重新梳理了自身原有的不成熟。「這其實也是社交電商從無到有的發展、從不被認知到被認知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2018年之前,郝煥說他們常常感到很孤獨,直到2018年才感覺站到了風口,這一年各大電商平臺相繼推出拼團、拼購、小程序購物等社交玩法。然而,風口之上的雲集選擇回歸到用戶價值。「社交電商的打法和玩法已經越來越清晰,不過社交電商的核心不在小程序這類工具,其實是人。」郝煥說。
在會上,郝煥提到了雲集最近的一個重要動作——開闢會員電商新戰場。「回歸到購物的起點,讓會員在雲集購買東西的時候還能獲取一定的收益。」
畢竟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有很強的社交購物分享欲望,更多的消費者還是購物的欲望更多一些,郝煥認為目前的做法能夠吸引更多不想做「店主」的消費者成為雲集的會員。
「會員電商其實是在社交電商上面開出的一朵花,上面還會長出各種各樣的花。雲集做的是圍繞會員家庭做精選商品,滿足會員家庭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郝煥告訴記者,雲集在藉助微信工具獲得發展的同時也儘可能尊重朋友圈的私密性,「朋友圈是私人社交圈,我們希望用戶在自然社交中吸引粉絲、形成社群,我們鼓勵會員建立自己的社交小圈子,通過信任和興趣擴張社交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