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轉型是一個由內而外的系統性更新。不但要前瞻布局未雨綢繆,更要夯實基礎久久為功。轉型在數位化先端的一汽-大眾,開了一個好頭,提供了新的模板。
文/《汽車人》管宏業
大變革時代顛覆性重構,傳統車企向何處去?不再止於輸贏,而是關乎生死。對於即將迎來成立30周年、年銷量超過200萬輛的一汽-大眾而言,過去的成績與龐大的體量卻不是變革的包袱,相反,它以「創變」的決心和魄力破浪前行,走出一條值得借鑑的新路徑。
廣州車展前夕,一汽-大眾在佛山舉辦「電動化、數位化」高峰論壇,產學研多領域的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話產業大勢,共謀發展未來。
早在3年前,2017年一汽-大眾就開始推進全體系數位化變革,開闢智能製造新紀元,迄今已取得豐碩成果。
數位化轉型是一個由內而外的系統性更新。不只需要技術,也需要更新機制和文化;不但要前瞻布局未雨綢繆,更要夯實基礎久久為功。轉型在數位化先端,一汽-大眾不僅開了一個好頭,更為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模板。
創新引領帶動產業鏈轉型升級
相比鋼鐵和汽油,「比特」與「電流」正構成汽車新的骨架。不久前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表明了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作為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一汽-大眾已完成了遍布全國的五大基地生產布局,構築了涵蓋三大品牌的產品矩陣,領跑中國汽車產業。
領軍者自然要有領軍者的擔當。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介紹,產業變革大潮下,一汽-大眾創新求變,已將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上升至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從2017年開始著力布局新能源領域,堅定推進全體系數位化變革,並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電氣化平臺MEB和MLB evo投入使用,大眾和奧迪雙品牌電動化戰略落地;摩斯智聯和摩捷出行雙「摩」並進,車聯網自主研發進展順利;一汽-大眾還與華為、阿里、寧德時代等合作夥伴一起,構建起全新的NEV生態系統。
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
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一汽-大眾還帶動了產業鏈及區域經濟發展。一汽-大眾佛山工廠被當地評價為佛山乃至廣東省製造業的旗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認為,一汽-大眾數位化和電動化相互賦能,即將打破近百年來傳統生產方式,實現創新引領,帶動產業鏈轉型升級。
贏在開始也就贏得成功的一半
數位化、電動化打開了新的契機,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煩惱。按照埃森哲「2020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研究」判斷,數位化應對有方的企業不僅不多,只有11%,更催生了急功近利:85%的受訪企業希望在12個月內看到效果,43%的企業甚至希望6個月內就看到回報。在「電動化、數位化」高峰論壇上,產學研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針對行業發展給出了中肯建議。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認為,數位化與電動化一起推動汽車進入新的顛覆性創新,「這個時代最大特徵之一是:以往的大多數傳統企業都將被迫出局。」他強調,這個時代不是變革,一定是革命。「革命就一定要重視觀念和思維的革命、組織的革命、機制的革命、流程的革命和人才的革命,缺一不可。」
在研究了一百多個企業轉型案例後,天津大學中國汽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郭焱認為,技術不是主要問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是領導力和組織文化,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核心問題就迎刃而解。
某種程度上,數位化轉型就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整個高管團隊統一認知。2016,大眾發布「2025戰略」,開啟電動化與數位化進程。2018年,一汽-大眾發布「智行·新境」主題,宣告電動化與數位化加速。2019年,一汽-大眾對銷售網絡進行全面升級,提供各項數位化、智能化服務。
對於一汽-大眾的這些變革,斑馬網絡技術公司副總裁肖睿哲從外部觀察的感受更加強烈。他認為,數位化轉型最大的挑戰是「人」。他接觸的多家汽車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固定的組織機構總覽負責,各部門都覺得應該做,但卻沒有專人對應。「但一汽-大眾完全不一樣,不僅有專門部門對接,從上自下高度重視,即使基層員工也能深刻認識到數位化轉型的必要,並全力以赴親身實踐。」
一汽-大眾董事會秘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
一汽-大眾董事會秘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志宏認為,顛覆性創新時代裡,最忌諱的是站在舊軌道看新航向,用昨天的成績界定明天的坐標。觀察人士認為,對一汽-大眾來說,且不論未來如何,在領導力與組織文化這兩個關鍵項目上,已經贏在了開始,也就贏得了成功的一半。
道路越走越寬廣,朋友圈越來越壯大
只有順勢而為,才能穿越周期。一汽-大眾管理服務部部長門欣介紹,如果為一汽-大眾的數位化變革加一個註解,那就是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是一次從意識到技術,再到決心的全面洗禮。」他強調,數位化轉型是一個系統由內而外的重塑更新。數位化意識是轉型的前提;數位化技術是轉型的重要力量;數位化決心是轉型成功的關鍵。
一汽-大眾管理服務部部長門欣
生產數位化是製造升級的必由之路。在這方面,一汽-大眾憑藉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實踐,走在了大眾集團乃至全球汽車行業的前列。一汽-大眾生產管理總監竇恆言闡述了「數字三胞胎」理念,以及供應鏈數位化對生產穩定性與精益性所起的積極作用。他表示:「數位化就像望遠鏡和顯微鏡,它拓展了人類對自然世界認知的廣度和深度,讓我們能夠有廣闊的視角和更細微的洞察。」
一汽-大眾生產管理總監竇恆言
按照規劃,2021年,一汽-大眾首款國產MEB車型和奧迪豪華純電動C級SUV產品都將投入市場。未來,還將持續投放A、B級SUV等新能源產品。一汽-大眾產品管理部總監張之昧認為,電動化與智能化是未來出行的兩大核心。在這兩個領域,一汽-大眾正朝著實現車、人、路有機融合的目標不斷邁進。
一汽-大眾產品管理部總監張之昧
值得關注的是,繼3年前啟動全體系數位化變革後,一汽-大眾吹響了全面電動化的號角。11月19日,一汽-大眾啟動了產品電動化戰略升級,通過構建全新NEV生態系統,實現電動產品戰略升級,迎接電動時代新機遇。
人類科技正按摩爾定律所描述的那樣加速迭進,也就是30年前,網際網路普及改變了信息傳遞的生態;10年前,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每一次技術躍遷都帶來深刻變革,塑造新世界。
新世界裡,一汽-大眾這個燃油車時代的贏家,不僅已取得半個身位的領先,道路還越走越寬廣,朋友圈越來越壯大,有望續寫新的傳奇。(文/《汽車人》管宏業)【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