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Populusque Rōmānus,縮寫SPQR),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
羅馬共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裡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西羅馬遂告滅亡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紀。
1.羅馬帝國的建立羅馬自公元前三世紀已經開始併吞行省;四個世紀後,羅馬的領土範圍已經達到前所未有地遼闊。雖然羅馬仍然被稱為「共和國」,但它已足以被稱為「帝國」。 行使共和制的行省由從前的執政官和裁判官進行管治;他們經由選舉產生,並擁有稱為「Imperium」的當地最高統治權。當時只有少數人擁有不成比例的雄厚財富和強大軍力;他們對其行省的管理是羅馬從共和體制步向絕對君主制的主要因素。不久,「帝權」即由「Imperium」一字表達;英語「帝國」(empire)一字即來自此拉丁字;而這意思可從更之後的羅馬歷史中找到。
羅馬共和國末期是一個動蕩的年代,特別是馬略的軍事改革之後,在馬略和蘇拉的爭權奪利中被削弱,緊跟著是凱撒對龐培的內戰。在這些動亂中,許多元老院議員陣亡、被處死、被謀殺或是自殺。元老院裡充斥著前三頭的支持者,後來則是後三頭的支持者。
後三頭同盟瓦解後,屋大維、馬克·安東尼分掌羅馬的東西部,雙方矛盾日趨激烈。前31年9月,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聯軍,在希臘的亞克興角與屋大維交戰,史稱亞克興戰役。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獲勝無望,將自己的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維隨後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佔領。
前27年,屋大維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成為元首(或可譯作「第一公民」)、最高統帥(Imperator,或可譯作「凱旋大將軍」、「大元帥」)、最高的代行執政官、終身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第一元老等,並獲得了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以後的皇帝也有這些頭銜)。屋大維的這場精彩演出宣布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2.羅馬皇帝列表奧古斯都於前27年創元首制,開始了羅馬帝國時期。羅馬皇位的承繼方式一般為養子承繼制,但也有親子承繼的。羅馬多次出現兩帝共治,甚至四帝共治。戴克里先創君主制,將皇帝進一步神化。
(1)元首制①尤利烏斯(朱利亞)·克勞狄王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前27年-14年
奧古斯都(屋大維)
第一位羅馬皇帝
14年-37年
提貝裡烏斯(提比略)
37年-41年
卡利古拉
原名蓋烏斯,卡裡古拉為綽號,意為小軍靴。開始羅馬皇帝自封為神的習慣。被刺殺
41年-54年
克勞狄烏斯
被皇后小阿格裡皮娜毒死
54年-68年
尼祿
自殺
②四帝內亂期在位
中文名
備註
68年-69年
加爾巴
被奧索謀殺
69年
奧索
戰敗自殺
69年
維特裡烏斯
戰敗被處死
③弗拉維王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69年-79年
韋斯巴薌
79年-81年
提圖斯
81年-96年
圖密善
被刺殺
在位
中文名
備註
96年-98年
涅爾瓦
98年-117年
圖拉真
117年-138年
哈德良
138年-161年
安敦尼
143年
二任皇帝
161年-180年
馬克奧裡略
與維魯斯為共治皇帝
161年-169年
維魯斯
與馬克奧裡略為共治皇帝
175年
卡修斯
篡位者,統治埃及和敘利亞,被一位百夫長所殺
177年-192年
康茂德
與馬克奧裡略為共治皇帝
從180年起
單皇帝,被一摔跤選手掐死
⑤193年內亂期在位
中文名
備註
193年
佩蒂納克斯
被士兵殺害
193年
尤利安努斯
被元老院判死刑
⑥塞維魯王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193年-211年
塞維魯
193年-194年/195年
奈哲爾
敘利亞的爭位者
193年/195年-197年
阿爾拜努斯
不列顛的爭位者
198年-217年
卡拉卡拉
與蓋塔為共治皇帝
209年-211年
蓋塔
與卡拉卡拉為共治皇帝,被卡拉卡拉殺害
217年-218年
馬克裡努斯
與迪亞杜門尼安為共治皇帝,被處死
217年-218年
迪亞杜門尼安
與馬克裡努斯為共治皇帝,被處死
218年-222年
埃拉伽巴路斯
被刺殺
222年-235年
亞歷山大·塞維魯
被叛亂士兵殺死
(2)三世紀危機在位
中文名
備註
235年-238年
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
被軍隊殺害
238年
戈爾迪安一世
與戈爾迪安二世為共治皇帝,自殺
238年
戈爾迪安二世
與戈爾迪安一世為共治皇帝,陣亡
238年
普皮恩努斯
與巴爾比努斯為共治皇帝,被近衛軍殺害
238年
巴爾比努斯
與普皮努斯為共治皇帝,被近衛軍殺害
238年-244年
戈爾迪安三世
被殺
240年
薩賓尼亞努斯
自立為帝,戰敗
244年-249年
阿拉伯人菲利普
被德西烏斯殺死
248年
帕卡提亞努斯
自立為帝,被士兵殺死
248年
伊奧塔皮亞努斯
爭位者
248年
希爾班納庫斯
篡位者
249年-251年
德西烏斯
陣亡
249年-252年
普裡斯庫斯
在東部自立為帝
250年
李錫尼亞努斯
爭位者
251年
(伊特魯裡亞的)赫倫尼烏斯
陣亡
251年
霍斯蒂利安
與加盧斯為共治皇帝,死於瘟疫
251年-253年
加盧斯
被士兵殺死
251年-253年
沃魯西安努斯
與加盧斯為共治皇帝,被士兵殺死
253年
埃米利安努斯
被士兵殺死
253年-260年
瓦萊裡安
與加裡恩努斯為共治皇帝,被波斯俘虜
253年-268年
加裡恩努斯
與瓦勒良為共治皇帝至260年,被殺
260年
薩洛尼努斯
與加裡恩努斯為共治皇帝,被殺
258年-260年
因格努烏斯
自立者
260年
雷加裡安努斯
自立者
260年-261年
大馬克裡亞努斯
自立者,陣亡
260年-261年
小馬克裡亞努斯
自立者,陣亡
260年-261年
奎伊圖斯
爭位者
261年
穆斯烏斯·埃米利安努斯
自立者
268年
奧雷奧路斯
自立者,向克勞狄二世投降
②伊利裡亞諸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268年-270年
克勞狄二世
本名為哥特克斯,死於瘟疫
270年
昆提盧斯
暫時與奧勒良為共治皇帝,自殺
270年-275年
奧勒良
被近衛軍殺害
271年
賽普蒂米烏斯
在達爾馬提亞自立為帝,被士兵殺死
275年-276年
克勞狄·塔西佗
病逝
276年
弗洛裡安努斯
被殺
276年-282年
普羅布斯
被士兵殺害
280年
薩圖尼努斯
自立為帝,被士兵所殺
280年
普羅庫魯斯
爭位者,被普羅布斯所殺
280年
博諾蘇斯
自立為帝,被普羅布斯擊敗,自殺
282年-283年
卡魯斯
被雷擊斃
283年-285年
卡裡努斯
與紐莫裡安為共治皇帝,被殺
283年-284年
努梅裡安
與卡裡努斯為共治皇帝,被殺。
(3)君主制①四帝共治東西部各有兩帝,一為正職,稱奧古斯都,一為副職,稱凱撒。正職退位後由副職補上,但這種承繼制度在戴克里先死後無人執行。
在位
中文名
備註
284年-305年
戴克里先
與馬克西米安同為奧古斯都,掌管東部,黑色的十字,唯一一位含笑而終的羅馬皇帝
286年-305年
馬克西米安
與戴克里先同為奧古斯都,掌管西部,被迫自殺
305年-311年
伽列裡烏斯
與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同為愷撒,305年成為東部奧古斯都,與塞維魯二世為共治皇帝
305年-306年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
與伽列裡烏斯同為愷撒,305年成為西部奧古斯都,與伽列裡烏斯為共治皇帝
306年-307年
塞維魯二世
305年成為愷撒,306年成為西部奧古斯都,與伽列裡烏斯為共治皇帝
306年-312年
馬克森提烏斯
306年起自稱皇帝,被君士坦丁一世打敗,被廢黜
308年-324年
李錫尼
308年起為奧古斯都,被迫退位
308年
多米提烏斯·亞歷山大
自立為帝
310年-313年
馬克西米努斯
305年起為東部愷撒,310年起自稱奧古斯都,與李錫尼瓜分東部,自殺
316年-317年
瓦萊裡烏斯·瓦倫斯
與李錫尼為共治皇帝,被君士坦丁一世處死
324年
馬提尼安努斯
324年起為西部奧古斯都,與李錫尼為共治皇帝,被殺
②君士坦丁王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307年-337年
君士坦丁一世
原為四帝共治中的西帝,後擊敗其他諸帝,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統治者。第一位信基督教的皇帝
337年-340年
君士坦丁二世
君士坦丁一世死後,國分為三,君士坦丁二世得一份。陣亡
337年-361年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
君士坦丁一世死後,國分為三,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得一份。
337年-350年
君士坦斯一世
君士坦丁一世死後,國分為三,君士坦斯得一份。被馬格嫩提烏斯所殺
350年-353年
馬格嫩提烏斯
篡位者,自殺
350年
維特裡亞諾
自立為帝
350年
尼波提亞努斯
自立為帝
361年-363年
尤利安(背教者)
陣亡
③瓦倫丁尼安王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364年-375年
瓦倫丁尼安一世
西帝
364年-378年
瓦倫斯
東帝,陣亡
365年-366年
普羅科皮烏斯
篡位者,被瓦倫斯處死
367年-383年
格拉提安
被叛軍所殺
375年-392年
瓦倫丁尼安二世
383年-388年
馬格努斯·馬克西穆斯
西部的篡位者,被狄奧多西一世處死
386年-388年
弗拉維烏斯·維克託
馬格努斯·馬克西穆斯之子,被狄奧多西一世所殺
392年-394年
歐根尼烏斯
西部的篡位者,陣亡
④狄奧多西王朝在位
中文名
備註
379年-395年
狄奧多西一世
重新統一帝國
狄奧多西一世臨終前,把羅馬帝國分給他的兩個兒子,至此,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