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的時候什麼念頭都放下,專心去讀,就有悟處

2020-12-10 阿彌陀佛念我

1.淨空法師念佛(四字特慢 接引助念版)

01:24來自阿彌陀佛念我

淨空法師講述

世間的文學作品,好的東西,你讀了一遍,還想讀第二遍,這就是攝受的能力。你看一般的報紙雜誌,看一遍,絕對不想再看第二遍,這個攝的能力沒有,你不會想去看第二遍。好的書會看二十遍、三十遍,但是三十遍以後,就不想再看了;換句話說,它這個攝受的力量有限度的。中國著名的好小說,現在人看得少了;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這四大小說,我在念小學的時候,小說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大概每一種我都看了十遍以上,有些特別好的、特別喜歡的看二、三十遍;現在聽都不想聽,那個力量沒有了。《四書》可以百讀不厭,真的讀到一生都不會厭,這個攝受的力量強,這些小說不能跟它相比,它有耐力。

佛經更不得了了,像《無量壽經》,從初發心到成佛都念不厭,這個時間要照一般經典來講,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這一本東西都念不厭,你才曉得它這個攝受力量,強大的無比!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為什麼有這麼濃厚的興趣?每念一遍,有一遍新的發現,所以它就念不厭了。假如這個書是死的,遍遍都一樣,頂多二、三十遍,不再想念了,都一樣的。遍遍都有新意思,遍遍都不相同,那這個味道就長了。確實如此。你們諸位要是去讀這個經,讀經要用清淨心讀,要用平等心去讀;心地清淨平等,讀經的時候什麼念頭都放下,什麼事情都放下,專心去讀,就有悟處;不要去研究,自自然然有悟處,這個就很有味道了;天天念,天天有悟處。

我講這個經,講了十多遍了,有很多同修聽過的,遍遍不相同。為什麼不同?每一天都有悟處,不一樣!讀一遍,有一遍悟處;讀十遍,有十遍的悟處;積小悟就有大悟處。所以這個經典,深廣無邊。而且這一部經,這裡面你所覺悟的,能夠通達一切經,這很有味道!其他的經典,從來沒有接觸過,你拿到手上時候,你明了,你能夠講解。

所以,講經跟學校教書不一樣。學校教書老師要準備,要找資料。經典不能準備,不能找資料,你要是準備找資料,全是死的。它是活的東西,最要緊的,就是要清淨平等覺,就要這個東西。這個不在文字裡頭,不在書本裡頭,不在經典裡面,是在你自己心裡頭。所以任何經論展開面前,你一看就明了,你所明了的深度、明了的範圍,與你的清淨平等覺成正比例。換句話說,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你看這個經,一天比一天深,一天比一天廣;心要不清淨了,馬上就迷惑了,裡面意思都沒有了,什麼也看不出來了。

初學的時候會有這個現象,有時候清楚,有時候迷惑顛倒,到你修學到相當一個程度,就不會了,至少可以保持住,不會退轉,不會迷,會漸漸的有進步。初學的時候,會有退轉。

...【常則古今不易。】

這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真理,永遠不變;也是現在人所講的超越時空。這一本教科書,三千年前那些人讀這個有受用,三千年之後我們念了還有受用,沒有被時間所淘汰掉,這是真理。三千年前,印度人讀這個有受用;三千年之後,中國人、外國人念了也有受用,沒有被空間淘汰掉,超越時空。任何時代,任何地區,任何國家民族的人民,讀到這個課本,統統有受用,這叫真理。這在佛法叫「常」的意思,永遠不變,萬古常新,這是經典的特色。在世間法裡面,也有這個意思,像我們中國,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有一部分的子學,諸子百家,但不是全部,有一部分它到達這個境界,也能夠超越時空。

無量壽經  (第十六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6

相關焦點

  • 《地藏經》:地藏經讀不完怎麼辦
    在讀地藏經的時候,有的人一次讀不完,可以在讀地藏經之前,將地藏經分為幾段,這樣自己在修行的時候,能讓自己懂得其中非常多的知識。而且在讀地藏經的時候,也要恭敬的去讀,這樣才能體會到經文的作用,也讓自己對地藏經中的知識有更好的認知。
  • 法華經:法華經完整讀誦版
    相信大家在讀誦法華經的時候,也都聽過法華經完整讀誦版,聽著是那麼讓我們回味無窮,經典至極,但是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到過法華經完整讀誦版,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現在網絡非常發達,在電腦上很輕鬆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法華經完整讀誦版,還沒聽過的師兄可以去找找看。
  • 值得借鑑:基督徒當以什麼態度來讀經呢?讀經的方法有哪些?
    讀經的見證一、戴德生的讀經法戴德生牧師從年少的時候,就按次序有系統的讀聖經。他在六十八歲作見證說:他四十 年之久,讀過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四十遍,大約每天讀舊約三章,新約一章,詩篇一篇。每天讀經、祈禱,先與神調和,然後再與人見面、辦事。」在戴牧師看來,研究聖經, 在乎遵行聖經的話;所以他解經講道,都注重實行這一方面。正是因為他實行他自己所知道 的,順服聖經的命令、應許,所以他能明白聖經的深奧。知道即去行,越行越知道。如經上所記,你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 我們現代人為什麼要讀誦古人的經典?
    就是把四弘誓願前面兩條都不要了,從哪裡學起?從第三願學起,法門無量誓願學,從這學起。他不斷煩惱,他要學法門,結果學了之後變成什麼?這不是我講的,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上所說的「增長邪見」。增長邪見,得的結果是這樣的。那不學法門,專門去修行?清涼大師也說一句話「增長無明」,所以勸我們要解行並重,讀經就是解行並重。讀經雖然不求解,你的心越清淨,意思愈明白。門道不一樣,方向、目標、效果都相同。
  • 讀經少年歸來
    私塾往往都涉嫌非法辦學,因此,讀經的孩子免不了四處求學,輾轉多個城市也是常事。宋金閣離開第一家私塾後,先在家待了一段時間,後又去了江西、河南等地。江西的那所書院在贛州,他們師從一個業內頗有名氣的書法大師吳鴻清。學的雖然是書法,但方式上卻跟之前上的讀經班相似,一樣不教技巧思路,不講解內容,只要求一直不斷地描紅,在描紅的過程中自己參透、悟道。
  • 佛法:讀《地藏經》身上忽冷忽熱,是不是真的招了鬼?
    讀佛經招鬼這個說法絕對是不對的,因為讀經時有護法善神來護佑你,一切餓鬼惡神都不能前來滋擾,所以這個顧慮自不必有。但讀誦《地藏經》的時候的確有人身上會感到熱或者冷,還有人會覺得恐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另外還有你的冤親債主,他們聽到你讀《地藏經》也會過來找你算帳,而且這些六親眷屬和冤親債主前來,那些護法是不能阻攔的,他們阻攔的都是跟你沒有任何因緣的鬼,但有因緣的就沒權利阻攔。有人因此就害怕,因為冤親債主來了是帶著怨氣或者仇恨的,這時候人就難免有恐懼感。
  • 讀經默想:上帝對雅各說——」我都看見了「
    晚上小組查經,到《創世記》31章。講到服事拉班20年的雅各終於離開了一直利用他的舅父+嶽父拉班。在離開前,神在夢中對雅各說:「凡拉班向你所為的,我都看見了」(創31:12)。
  • 宏圓法師:古人講,讀經有兩種
    古人講,讀經有兩種。第一是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涅槃妙心,無相實相,也叫無分別智,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讀經的時候,總想著這一句經文是什麼意思,那一段經文怎麼解釋,就把佛經當成知識、當成世間的書來讀了,得不到效果。
  • 道德經,讀不懂也要讀
    包括距離老子時代近一些的人,對《道德經》的傳播和解讀,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在流傳過程中,因為書寫、解讀上的疏忽、訛誤,勢必讓原文原意出現不可避免的各種錯誤。 兩千多年過去,《道德經》自然也就有了各種各樣大同小異的版本流傳下來。好在萬變不離其宗,老子的觀點和思想還是在這與原文原意稍有出入的5000言中近乎完美的表達出來。
  • 儒家學者論讀經:極端「純讀經」私塾荼毒兒童身心健康
    如何會通儒佛,固非我等凡夫所能窺知,但看出今天所謂「讀經」的「強而合之」,並不需要多少眼力。這時我雖已察覺到讀經私塾與真正的古典文化教育有很大區別,但仍未能完全認識到裡面隱藏的問題究竟有多嚴重。對於讀經老師倡導的「讀經紮根」、「傳統至上」的理念,我仍然深信不疑,時刻約束自己的起心動念,最頂峰的時候一天讀經十一個小時。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超度嬰靈怎麼讀
    讀誦地藏經超度嬰靈可以通過回向的方式,因為地藏經的回向能夠幫助我們超度嬰靈,使嬰靈得到往生,不遭受惡道的折磨和惡死的傷害,在來世得到幸福和快樂的生活,而且讀誦地藏經超度嬰靈還可以使嬰靈增加福報。那麼地藏經超度嬰靈的回向方法是什麼呢?
  • 你今年讀經的情況怎麼樣了?
    ,我們每個人今年的讀經情況如何。我相信你們許多人在1月1日開始了一個新的讀經計劃。這樣的計劃可能很有幫助,如果你從來沒有用過讀經計劃的話,你應該試一試。讀經計劃可以幫助你在讀經上更加連續,可以幫助你每天穩定地享受聖經,讀經計劃可以幫助你在一年的時間裡讀完整本聖經,進入以前從未探索過的那些書卷。無論你讀得怎樣,現在都是開始或重新開始讀經的好時機。
  • 勞麗詩都讀什麼書?
    很多人無法理解,但她當時明確了一點,雖然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辭職後的大半年時間,勞麗詩都閒賦在家,只想變回一個正常人,而變回正常人的途徑之一是讀書。「之前我自己接觸的東西太少了,整天要麼訓練要麼工作,對其他事情沒有太多了解,那些小時候的動畫片啊、那些好看的電影啊、那些很簡單的故事類的書啊,我之前都沒有精力去碰。
  • 背經記錄1: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剛剛開始還算順利
    早上做完早課後,有這麼一小段時間腦袋還算靈光,先不做其他的事,趁著這股專心的勁頭,反覆讀念和背誦。多記得一句就把書本或者手機放下,從這段開頭自己重新再背一遍,背到哪算哪,所以沒有壓力,多背下來一句更好。中間有忘記的部分,就再從那開始,也不著急。而且這部經並非一點也沒有讀過,所以暫時還算順利。
  • 印光法師:讀《楞嚴經》,知念佛法門殊勝
    文鈔原文:楞嚴一經,不知淨土者讀之,則為破淨土之元勳。知淨土者讀之,則為宏淨土之善導。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難,淨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雖陰破一二,尚或著魔發狂,為地獄種子。唯如子憶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淨念相繼,自可親證三摩。知好歹者讀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印光法師文鈔》·復永嘉某居士書七白話譯文:《楞嚴》這部經,不知道淨土的人去讀它,就會成為破淨土的元勳。
  • 內向的人,都是讀心高手
    吳太太瞥了我一眼,繼續說:咱們小區好多人都在路上遇見過你,每次你都在玩手機。其實,我想說的是,即使我在走路的時候不玩手機,也未必能認出那些鄰居來。而手機,更像給了我一個不必去直面臉盲問題的藉口。比如,讀心術。這個讀心,不是像傳說中的算命先生那樣,能看透你的一切,了悟你的生死。它沒有那麼誇張,沒有那麼神奇。但在某一個瞬間,你會因為某一個不易覺察的細節,而突然get到對方內心深處,隱藏的一些東西。
  • 修習《楞嚴經》,學佛者都應該讀的一本大經,證實相般若
    《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關於這部經典,對佛教文化了解的朋友多少知道這部經是佛教知識大全,想要了解佛教知識,把這部經典讀完大體上能夠有個簡單了解。首先在進步一說這部經典之前得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學「佛」,這個「佛」是什麼,學「佛」的目的是什麼,對人生有什麼作用,這些是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不弄清楚學也學不明白不如做其他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畢竟這些經典都是古文,文言文,晦澀難懂,不搞清楚就不要學不遭這個罪,省的和我一樣,一知半解,進退兩難,這就在一個圈子裡打轉轉出不來了,這樣不划算。
  • 地藏經:地藏經一般讀多少遍
    《地藏經》是佛學史上一部經典的經文,其中蘊含著許多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地藏經需要讀多少遍呢?地藏經讀的遍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夠利用你的功德普度更多的世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一、只要你誠心的讀《地藏經》,讀一遍《地藏經》也是可以的,這樣可以讓你得福得智慧。讀地藏王菩薩的聖號,按照《地藏經》中所說的去做,這樣就會得到智慧和福報。讓你不再生活在痛苦之中。
  • 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文|全文共2323字,閱讀時間約4.2分鐘周六工作室舉辦了親子閱讀指導活動,有位媽媽活動後找我私聊,她對我說:「真奇怪,我這孩子在家根本不喜歡看書,但參加活動是卻很專心。你們用了什麼特殊方法啊!」或許閱讀角色錯位了工作室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位叫煜煜的小男孩,他媽媽對我說:「在家每次一準備給他講繪本,他就跑開了。就算能坐下來,也不到兩分鐘就要去玩別的。」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
  • 讀心術藥丸敢不敢吃?傅首爾扎心追問,恨她的人放下了嗎?
    我想知道,恨我的人你放下了嗎?這令人想起上一季她因為和董婧的爭執導致雙雙退賽,董婧第六季都沒來,也許她真的想知道對方是否已經放下。還有總是被她稱為「鹹魚」的老公,在她一次次鞭策對方卻毫無成效時,也許這段婚姻真的已經成了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