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讀繪本?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2020-12-12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323字,閱讀時間約4.2分鐘

周六工作室舉辦了親子閱讀指導活動,有位媽媽活動後找我私聊,她對我說:「真奇怪,我這孩子在家根本不喜歡看書,但參加活動是卻很專心。你們用了什麼特殊方法啊!」

我反問她:「平時在家看書多麼?一般都怎麼陪伴孩子讀書呢?」果然如我所想,這位媽媽說:「就是拿書來給孩子念啊!」

隨著課改推行,大語文教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注意到閱讀的重要性,希望能在早期就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建立閱讀習慣。

在諮詢中,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問我相同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對閱讀越重視,孩子越沒興趣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聊聊,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孩子不愛看繪本?或許閱讀角色錯位了

工作室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位叫煜煜的小男孩,他媽媽對我說:「在家每次一準備給他講繪本,他就跑開了。就算能坐下來,也不到兩分鐘就要去玩別的。」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

像很多面臨「親子閱讀困難」的父母一樣,這位媽媽帶孩子讀書的方法,也是照本宣科,即看到什麼文字就讀什麼文字。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最大的問題,是閱讀角色的錯位。

認知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幼兒在對世界理解的難易程度從簡單到困難分別是真實的事物、圖像、語音、抽象符號。

因此,打開一本繪本,由於長期的閱讀習慣,我們成年人或許會首先注意到文字,而孩子會看圖片。這兩者在繪本中,經常並不是統一的。在閱讀這件事兒上,如果經常由父母主導,讀完文字部分就結束了。閱讀的樂趣在孩子這裡是減半的,甚至自主性比較強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繪本閱讀對娃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從事的事業和繪本相關,兩個孩子幾乎都有在繪本館"駐館"讀書的經歷。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早期用繪本給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帶來的好處,並不止提高語文成績和作文能力這兩點,而是關係到孩子認知水平發展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資源並不均衡的當前環境中,閱讀依然是我們這些尋常人家孩子,最容易獲得,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早教方式,它的優勢體現在下面四大方面。

1、幫助語言發展

為學話階段寶寶專門設計的繪本,語言一般都很有節奏感,朗朗上口。英文的比如卡爾爺爺的《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中文的比如家喻戶曉的拔蘿蔔都有這個特點。讀這樣的繪本可以幫助寶寶提升語感、更快的學會說話。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而言,繪本更是他們獲得更豐富詞彙量的重要渠道。

2、早期閱讀能力

研究表明,從出生到3歲期間,如果能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書,建立閱讀習慣,那麼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成年後,他們也一樣會堅持閱讀,並且閱讀效率更高。

3、增加生活體驗

寶寶的生活範圍其實很小,基本就是家裡、遊樂場偶爾的早教中心,但是繪本和閱讀能帶他們認識從宇宙太空,到叢林草地的廣闊天地。並且通過閱讀和思考,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會充滿趣味,更富深度和廣度。

4、提高學習體驗

英國學者在追蹤300名兒童後發現,早期閱讀習慣的建立和入學後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關聯。那些更善於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比較出眾。

這是因為學習也是建立在閱讀基礎上的,掌握了符號系統的秘密,孩子自然能更快的吸收知識。用閱讀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力,是早期閱讀的重要目標。

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早期閱讀的培養如此重要,但若想建立起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卻並非易事。

《閱讀力》一書中作者說:學習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一直持續到上學之後。

如此漫長而浩大的工程,需要家長持之以恆付出努力,並且掌握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下面這四個方法核心精神在於「讓孩子做閱讀的主人」。

A、尋找繪本的「隱藏秘密」

宋朝皇帝趙恆在《勵學篇》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無論是繪本也好,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也好。打開一本書就仿佛一次探險,在親子共度中,父母要扮演好嚮導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去探險,一起去追尋隱藏的秘密。哥哥小時候,我們讀繪本一般先不通讀,而是讓哥哥自己看畫面,在對文字完全無感的情況下,他經常能發現一些我們大人「看不到」的細節尋找到屬於他的「寶藏」,跟著他的思路,我們再讓故事徐徐展開。

B、多問是什麼?為什麼?

在文章中也好,平時故事會也好,我們經常會告訴家長:讀繪本要讓孩子成為主導。爸爸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只是胡亂翻,我也不要幹涉嗎?作為嚮導,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放下一些線索,引導他們去發現繪本傳達的關鍵信息,讓他們開動腦筋邊閱讀邊思考。多問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怎麼樣?就可以起到引導的效果。

C、製作知識卡片

曾經有位粉絲留言很有趣,她說「大幾十塊上百的繪本,就幾行字,幾幅圖一分鐘就讀完了」,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但若將繪本當作一個撬動孩子興趣的「支點」或許就會覺得錢花得很值得。從3歲半開始,哥哥讀繪本時,遇到有興趣的部分,我們都會製作知識卡片,夾在繪本中積累起來。比如看【各種各樣的魚】時,繪本只是展現了魚的形狀和樣子,我們就動手去查了每種魚名字和習性,一本書就認識了三十多種魚。

D、鼓勵孩子自己「創作」

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記憶的留存效果會更好。因此在親子閱讀時,讀已經看過的繪本,不妨讓孩子給我們講解,並且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故事的走向,創作「同人」繪本。

凌晨媽媽來叨叨:

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打開孩子的閱讀大門,在這裡我都希望大家能記住兩點:第一,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選書;第二,以孩子為主導去閱讀。讓閱讀成為溝通情感、愉悅身心的活動,而並非必須完成的任務,到時候,你想讓孩子放下繪本,他或許都不肯呢!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善良才會更幸福,培養孩子「善良感」,哈佛心理學家五點建議

相關連結二:大語文時代,還在硬背唐詩?思維導圖學古詩:理解更重要

相關連結三:3歲寶寶會這些技能了嗎?越早掌握越好

相關焦點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孩子不愛閱讀,是被媽媽錯貼了標籤
    一個人能保持長期的閱讀,靠的是濃厚的興趣與良好的習慣來支撐。關於興趣:幼兒時期的孩子,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十分有限,讓他們讀《史記》,讀《三國演義》,很明顯這是不現實的。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繪本即圖畫書。
  • 親子共讀變成父母共讀,別讓堆積成山的繪本失去本該有的意義
    「暗號」對上了,大家都很開心,這位同學隨後又搖搖頭說:「現在都主張親子共讀,我和我愛人翻了好多遍的繪本,爛熟於心,可孩子竟然不愛看,真是頭疼。」他的觀點再次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學們都表示,家中繪本堆積如山,可是親子共讀卻變成了父母共讀,孩子根本不愛看,還有人提出質疑:親子共讀還有意義嗎?
  • 上學幫:開啟親子共讀:怎麼讀繪本最有效?
    不過,瘋狂過後,書櫃是囤滿了,但是該如何開始親子共讀呢?根據我們這幾年積累的經驗,開展親子共讀會有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家長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可以說,為了孩子的閱讀啟蒙,爸爸媽媽們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精通啊!第一階段看圖講故事親子共讀其實在孩子1歲之後就可以開始了。這個階段培養的更多是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 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非得報閱讀班?親子共讀是最佳途徑
    你知道的我們家兩個孩子本來負擔就重,現在孩子奶奶生病又要花錢,我家只有老公一個人掙錢,哪有錢像你們這樣給孩子報培訓班呀!」現在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只要一想讓孩子增長什麼本領,似乎只有花錢報班一個途徑。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其實並不難,只要選擇好讀本,用不著報什麼閱讀班,父母陪伴的親子共讀就是最好的方式。
  • 不做懶爸虎媽,5點讓孩子輕鬆養成閱讀好習慣,享受讀書才是關鍵
    但是快節奏和高壓力的社會形態下,成年人大多利用碎片時間快速手機瀏覽,但是都是有追求的父母們,都是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期許目光和未完的夢想全部壓在了孩子身上 ,讀書,必須讀書,養成閱讀的習慣必須讀書!——顧炎武二、言傳身教是最好的說教,改變自己愛上閱讀,耳濡目染影響孩子工作壓力下的大多上班族父母都認為自己很累,回到家就想葛優躺,還想隨心所欲刷刷手機。如果你也這樣想,那麼請為了孩子,放下手機,哪怕半個小時都可以,給孩子講繪本,或者跟孩子一起看書。高質量的陪伴比什麼都重要。
  • 0-2歲就能親子共讀?和孩子這些敏感期有關!
    《騎鯨之旅》中寫道:0-2歲的親子共讀,就像一場騎鯨之旅。父母在生命的海洋遇到一隻通具人性卻無法表達的小鯨魚,你們一見傾心。它有自己無限無垠的好奇心,同時很想在浩瀚的大海中自由地遊動。為了和它共遊,你要誘哄它——甚至把自己偽裝成另一隻胖笨鯨魚!
  • 重慶萬盛:戰「疫」讀起來——親子閱讀21天打卡活動有新進展啦!
    為幫助孩子「停課不停學」,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區婦聯開展戰「疫」讀起來—「書香潤萬家 文明進家庭」親子閱讀21天打卡活動,進一步拉近親子關係,傳承家庭文化,促進孩子全面健康成長。陳家祺陳家陽兄弟倆一起讀繪本
  • 親子閱讀=讀故事?家長不會讀繪本,孩子只會聽故事
    都說早期閱讀對孩子好,不少家長就一摞摞地買書,一本本地讀,每年在繪本上的支出好幾千元,還有更甚的家庭每年花1萬元購買童書。繪本是讀得越多越好嗎?親子閱讀並非「讀故事」有的家長發出感慨:「給孩子讀了那麼多書,孩子除了聽故事的能力強了,其它什麼都沒有提高!」為什麼僅僅聽故事的能力強了?因為我們很多家長都把親子閱讀變成了「故事會」,以為每天悶頭照著書念個故事給孩子聽,就萬事大吉了。
  • 當孩子遇見繪本,就是一段奇幻旅途的開端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中川李枝子逐漸成長為日本著名的童書作者,著有《不不園》、《古利和古拉》系列繪本,其中,《古利和古拉》已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暢銷全球。中川李枝子笑稱她人生的三件大事是:繪本、孩子和書。在《當孩子遇見書》一書中,她分享了與幼兒共讀繪本的心得,並針對育兒提出自己的建議。
  • 迎世界讀書日,東莞市塘廈鎮石潭埔社區親子共讀活動「雲」上開啟
    「和兒子一起讀繪本,享受到快樂的親子陪伴時間,兒子通過聽故事,更容易理解病毒的來源和防禦小知識。」範小姐分享道。親子共讀活動「雲」上開啟今天(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記者了解到,近日,由東莞市塘廈鎮石潭埔社區綜合服務站社工組織的、為期六周的「防疫在家 快樂帶娃」親子繪本共讀小組「雲」上開啟。
  • 怎樣給孩子讀繪本
    松居直說過,「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已閱讀的書,繪本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所以,大人在給孩子讀繪本之前,自己要先讀懂繪本。沒有大人的「用心讀」,就很難有孩子的「深入讀」。大人怎麼讀,讀出什麼,直接會關係到孩子會怎麼讀,能讀出什麼。
  • 親子共讀,享閱讀時光!儀隴縣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儀隴縣圖書館開展「書潤德鄉·幼兒繪本親子閱讀」活動 親子閱讀是親子互動交流中一種重要的形式和內容,它不僅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還有利於青少年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收穫知識,開拓視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各種文明禮儀,實現自我成長和發展。
  • 親子閱讀專家分享怎麼給孩子讀繪本,孩子更智慧!家長可收藏
    有孩子的家裡都會購置很多的繪本,可是,媽媽們一邊購買一邊心疼,為啥我的孩子就不愛讀呢?為啥孩子到現在還不能自己流利的複述呢?為啥孩子聽故事的時候都不提問題不好奇呢?今天子玲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作為專業的親子閱讀指導師我一般是如何跟孩子來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
  • 「新時代文明實踐」區圖書館走進豐金城市書房——「繪本與親子...
    繪本與親子閱讀——6歲前最重要的事2020年10月31下午,區圖書館走進豐金城市書房,張霞老師給志願者家長和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繪本與親子閱讀——6歲前最重要的事》專題講座,從認識繪本閱讀的重要性、為什麼要讀繪本、親子共讀的重要性、怎樣選購好的繪本以及家長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幾個方面講述,讓家長們體會到繪本中所蘊含的豐富教育價值,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沒有閱讀積累,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在四年級以前,可能在語文成績上的差距不是很大,到了四年級,問題來了,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的同學,語文學習得心應手。沒有養成習慣的同學,可能他的一生,都無法和文字建立緊密聯繫,在閱讀理解上是非常弱的,也很難在學習過程中去形成專注度和耐心。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分享:四年級以前必須培養好閱讀習慣,四年級以後建立語文思維,否則你疏忽的,就是影響孩子一生閱讀能力的原因。
  • 「為愛出發 悅讀悅美」——濟南高新區莊科小學舉行親子共讀活動
    根據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的總體部署,緊扣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家長隊伍的目標,濟南高新區莊科小學開展了優秀父母養成計劃的一系列活動。通過前期舉行「優秀父母養成計劃」啟動儀式,多數家長已經主動加入到優秀父母養成計劃這一活動中來,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摘抄、感悟、親子閱讀,悅讀悅美。身教重於言教,說教的力量永遠不如實際行動對孩子的感染。看,我們的家長放下手機拿起書,孩子也自然而然地跟隨家長的步伐走進書的世界。
  • 父母應如何陪伴孩子並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以下三種方法對你有用!
    小的時候的陪伴是親子共讀。大點的時侯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陪伴,比如孩子讀書你看報。陪伴孩子閱讀應從小抓起。寶寶兩三歲的時候可以帶寶寶讀繪本,尤其文字少色彩豐富的繪本寶寶很喜歡。這時候需要發揮父母的想像力,對繪本內容進行再加工。
  • 旅行作家梁淮山:親子共讀,和孩子一起成為真正的閱讀者
    從事旅遊工作的這些年,讀了七八百本書,寫了一千多篇文章,結識了各地各行各業的朋友…… 其實,真的從未想過能讀那麼多書,更沒想到能走那麼遠…… 梁淮山在他的書《一路讀行看世界》中如此描述自己。 「以前總在想女兒何時可以自己看書呢,跟我一起泡書店泡圖書館,各自看書。突然這樣的時間到了,她無需陪伴自己讀,更令我欣喜的是,她遠比我愛讀書。」 梁淮山認為幼兒園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每個家庭要為孩子的閱讀營造氛圍,首先有書架,有一定量的書,還有書不用經常收,沙發、茶几、床頭等到處都有,孩子讀書很方便,對女兒特別喜歡的書他也會讀好幾遍。
  • 旅行作家梁淮山:親子共讀,和孩子一起成為真正的閱讀者
    從事旅遊工作的這些年,讀了七八百本書,寫了一千多篇文章,結識了各地各行各業的朋友……其實,真的從未想過能讀那麼多書,更沒想到能走那麼遠……梁淮山在他的書《一路讀行看世界》中如此描述自己。突然這樣的時間到了,她無需陪伴自己讀,更令我欣喜的是,她遠比我愛讀書。」梁淮山認為幼兒園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每個家庭要為孩子的閱讀營造氛圍,首先有書架,有一定量的書,還有書不用經常收,沙發、茶几、床頭等到處都有,孩子讀書很方便,對女兒特別喜歡的書他也會讀好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