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2020-12-16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有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小時候形成的習慣性格往往會伴隨終生,孩子要養成誠實守信、善良正直、樂觀開朗等優秀品質,這些大都是在幼小時期塑造養成的。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

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小時候養成的讀書習慣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仍然保持每天睡前閱讀1小時的好習慣。

在談到對孩子的教育時,董卿強調:「一定要教會孩子閱讀的習慣,這是最起碼的一點。」

現在孩子上小學之後,學校裡每個假期都會發一些必讀書目,我家大寶上學期間,我基本上都按照要求買了,孩子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即使是在學業緊張的高中階段,有時也會見縫插針地看會兒書,汲取靈感

孩子沒上小學前,最美好的時光就是晚上陪孩子讀書,沒識字之前喜歡聽我念,一本書翻來覆去地念,有的書紙張比較薄,長時間翻閱紙張都有點兒損壞。

愛讀書的孩子上學後適應能力強

因為進行了早期閱讀,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比較強,沒有識字的障礙,孩子上學之初,很快就適應了學校生活。

當有的孩子還在為讀不懂作業題目而發愁,導致作業速度慢時,她已經在安排其它課外生活了。

愛讀書的孩子語言理解能力強

愛讀書的孩子想像力豐富,語言能力強,小學低年級作文大部分是看圖說話,有的孩子不知道說些什麼,詞彙貧乏;愛讀書的孩子見多識廣,寫作文生動活潑,言之有物

當然,考場作文有一定的技巧,寫的再生動也要緊扣主題,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少說空話廢話,文筆的優美也是加分項,這都需要平時的日積月累,在閱讀經典書籍的同時,培養創造力

愛讀書的孩子表達能力強

愛讀書的孩子因為有知識的積累和加持,性格比較自信,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讀懂了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更深刻地了解人性,也更善解人意,處理事情能夠從他人的角度出發,更容易獲得好人緣,得到朋友的傾情相助。

學校裡有很多參加演講比賽、朗讀比賽或者同學辯論的機會,愛讀書的孩子喜歡躍躍欲試,增加鍛鍊各種能力的機會,獲得寶貴的經驗。

競爭無處不在,長大後想要在職場上取得很好的發展,口才和表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學生時代打下好基礎,以後會如魚得水,嶄露頭角。

培養孩子讀繪本有什麼好方法嗎?

1、讓寶寶複述故事

給孩子讀繪本不是讀完就完事了,好像是在完成任務一樣,做個有心人,讓寶寶簡單複述一下繪本的故事經過,記憶會更深刻,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剛開始孩子可能不知道怎麼說,媽媽進行啟發示範,打開寶寶的話匣子,讓孩子充分表達,語言理解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2、反覆閱讀同一本書

孩子會喜歡反覆閱讀同一本書,媽媽可能會著急,這本書已經知道事情經過了,想讓孩子獲取更多的知識,換本新書。

遵循寶寶的讀書節奏,寶寶喜歡反覆閱讀同一本書,肯定有孩子的道理。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找出不同,學會認字,按數點物等等,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收穫。

3、啟發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孩子讀書看到不明白的喜歡問「為什麼?」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這正是開啟孩子智慧的好時機。父母也不是什麼知識都懂,知道的告訴孩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家二寶看書時喜歡問「為什麼?」有時我也答不上來,不知道的就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探索「十萬個為什麼」,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種下科學的種子,學會探究思考,思維更縝密

4、從興趣出發閱讀

給孩子買了許多書,可能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某一類書,其他的書很少翻閱。尊重孩子的興趣,不只是讓孩子讀經典名著或者大部頭書,簡單易懂的薄薄的繪本也能夠讓孩子回味無窮,先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慢慢地再讀深奧的書。

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給我家老大買書時精挑細選,到了老二這裡就比較隨意,經常看姐姐的大書架上的書。

妹妹特別喜歡看一套薄薄的書,這套書是姐姐上幼兒園時學校發的一套分享閱讀的書,市場上也沒有銷售的,這套書很有價值。

每本書最多11頁,每頁書只有一行字,故事情節簡單明了,寶寶看起來愛不釋手,每天翻閱。

現在有這樣一套書《2-6歲睡前啟蒙故事書》,也是薄薄的,是孩子手中的巴掌書,卻能培養孩子的很多能力,相信孩子會喜歡的。

這套書一共40本,包括性格培養,情商培養,永恆的愛,情緒管理四大主題,是0-6歲孩子的早教睡前讀物,晚上媽媽陪著讀一讀,念一念,培養好性格、高情商孩子,促進親子關係。

教會孩子表達愛,懂禮貌,講衛生,學會感恩,不亂發脾氣,不做膽小鬼,還有幼兒自我保護,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每本書就是一個故事,幫助家長解決嬰幼兒常見問題,而且字體大,非常適合小朋友閱讀。

出門帶孩子,有很多需要等待的時候,比如在車上,給寶寶查體時等等,寶寶年齡小很容易哭鬧,隨身攜帶幾本這樣的繪本,隨時隨地拿出來給寶寶講一講,能培養寶寶的閱讀好習慣,也能讓寶寶的情緒安定。

這套書原價240,現在活動價只要59.9,一本書不到兩塊錢,感興趣的家長可在下方連結下單,把這套書抱回家。

薄薄的書領略到大大的世界,豐富孩子的內心,培養好性格,從讀書開始

相關焦點

  • 注意這些細節讓孩子更喜歡聽你讀繪本
    隨著大家對育兒的重視,給寶寶讀繪本也成為了廣大帶娃群體的「基本功」。然而,給孩子讀繪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從寶寶們的反應來看,他們並不十分喜歡這種方式。根據幼兒心理學等理論,給孩子讀繪本時,注意下面這些細節,會讓孩子更喜歡聽你讀繪本,並且還會逐漸過渡到自己看繪本的新境界。
  • 怎樣給孩子讀繪本
    松居直說過,「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已閱讀的書,繪本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所以,大人在給孩子讀繪本之前,自己要先讀懂繪本。沒有大人的「用心讀」,就很難有孩子的「深入讀」。大人怎麼讀,讀出什麼,直接會關係到孩子會怎麼讀,能讀出什麼。
  • 讀繪本時總忍不住給孩子「翻譯」?4個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她有兩個小孩,大兒子十二歲,小女兒三歲多。所以她把書牆分成了兩半,一半是大兒子的要看的書,一半是小女兒要看的書。因為有些近照,我仔細看了看小女兒的書主要是以繪本為主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被繪本餵大的孩子如何不優秀?而她的兒子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證明,學習優秀、多才多藝、文明禮貌,妥妥的就是那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 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外界勸言或者自己的心理原因,才導致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習慣。畢竟,壞的習慣對於孩子來說,是能夠把孩子的一生都拖垮的,但是好的習慣卻是能夠成就孩子優秀的一生的。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 1歲萌娃看書超認真一次30分鐘,如何訓練0-6歲孩子專注力?
    1歲寶寶看書超認真,每次看書30-50分鐘,驚人專注力如何練成的?媽媽:0~6歲專注力敏感期,尊重發育規律進行有效幹預,從小養成專注好習慣。可可六個月後,我堅持每天讀繪本故事,一開始彩色卡開始,後來開始過渡到布書再到有趣繪本。從看彩色卡、聽音樂、講故事再到一起讀繪本,她的專注力很驚人。
  • 孩子不愛讀繪本?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而言,繪本更是他們獲得更豐富詞彙量的重要渠道。2、早期閱讀能力研究表明,從出生到3歲期間,如果能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書,建立閱讀習慣,那麼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成年後,他們也一樣會堅持閱讀,並且閱讀效率更高。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專注力會越來越好,上學後更省心
    如果能在孩子6歲前,也就是學齡前這個階段養成專注的好習慣,那麼上學以後,孩子能坐得住板凳,專注地聽老師講課所以在這裡我建議6歲前的孩子, 就算用「逼」也要讓他養成這3個好習慣。
  • 讀繪本的3大黃金法則,孩子更愛學,讀完就能說|LeFundo樂方多
    — 閱讀前 —選繪本第一,選擇一本符合或略高於孩子認知水平的分級繪本。Meo系列分級繪本共有四大等級,難度循序漸進,具體請參考下表:這套禮包作為基礎啟蒙Level1,內含8本分級繪本,涵蓋[水果、動物、顏色]三大基礎主題,非常適合3-6歲孩子閱讀。
  • 睡前,除了讀繪本,我們還可以陪娃做點啥?
    相信當孩子長大一些之後,都會希望在睡前與爸爸媽媽互動一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爸爸媽媽可以如何跟孩子睡前互動~~1讀繪本其實,給孩子讀繪本,從小就可以進行。當孩子可以伸手拿東西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翻翻繪本了。
  • 關於讀繪本,這種曾令我追悔莫及的方式,如今大多數父母還在用
    為了不讓4歲的兒子吵到我們聊天,同時抱著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希望,朋友很熟練地打開了學習機,按下了「讀繪本」按鈕。當學習機裡抑揚頓挫的聲音伴著背景音樂響起時,原先很吵鬧的小男孩也安靜了下來。我問朋友:你平常都是用學習機給他讀繪本嗎?
  • 實操教你如何和10個月的孩子讀繪本《飛上天空的獅子》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在家陪孩子的時間多了,也能靜下心來思考、實操如何更有效、更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了。今天,和十個月的二寶讀繪本《飛上天空的獅子》,以前也和孩子翻過這本書,孩子毫無反應,這次卻哈哈大笑,不得不說,媽媽盡心了,孩子收穫確實會更大,大得多。拿到一本書,我們最先看到的就是封面。對於封面,其實能給孩子講、可以和孩子玩的地方挺多,千萬別讀讀題目就翻過。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繪本,中高考作文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2020年北京卷作文題目圖片來源於人民日報材料一繪本推薦《什麼貓都有用》作者:熊亮適合:3-6歲繪本主要講述了在京劇貓的世界裡,有黑臉貓、紅臉貓、白臉貓、花臉貓……他們都憑著自己的長相和特點,在戲臺上扮演著合適的角色。
  • 上學幫:開啟親子共讀:怎麼讀繪本最有效?
    不過,瘋狂過後,書櫃是囤滿了,但是該如何開始親子共讀呢?根據我們這幾年積累的經驗,開展親子共讀會有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家長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可以說,為了孩子的閱讀啟蒙,爸爸媽媽們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要精通啊!第一階段看圖講故事親子共讀其實在孩子1歲之後就可以開始了。這個階段培養的更多是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 家長不會讀繪本,孩子只會聽故事
    以下介紹的拓展閱讀法是經過我本人親身實踐,非常適合3-6歲的孩子, 能通過利用好繪本和恰當的親子活動,充分發開孩子全方位的能力。拓展閱讀法1.演一演故事情節兒童戲劇是一種能夠提高孩子綜合能力的活動方式,對孩子語言表達、形體動作、自信心都有積極的影響。而繪本閱讀,就是兒童戲劇啟蒙的前奏。當我們給孩子讀繪本時,可以在某一個好玩的情節停下來,先給孩子讀一遍,然後讓孩子把動作和語言表演出來。
  • 讀繪本講英語的讀書牛輕體驗
    讀繪本講英語的讀書牛輕體驗自古以來,長輩們都很重視對晚輩成長環境的營造,每個父母可能都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孟母三次搬家就是最好的的例子。今天的家長們同樣深深地懂得耳濡目染的魅力,在孩子的啟蒙教育方面的薰陶的熱枕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每位家長都抱著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決心。但是各種各樣的困擾隨之而來,怎麼樣才能更好地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 親子閱讀專家分享怎麼給孩子讀繪本,孩子更智慧!家長可收藏
    有孩子的家裡都會購置很多的繪本,可是,媽媽們一邊購買一邊心疼,為啥我的孩子就不愛讀呢?為啥孩子到現在還不能自己流利的複述呢?為啥孩子聽故事的時候都不提問題不好奇呢?今天子玲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作為專業的親子閱讀指導師我一般是如何跟孩子來一起讀繪本、講故事的。
  • 清華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更優秀
    "三歲看到老,七歲定終身",雖然這句話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它想表達的就是小時候的一些習慣,對長大以後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家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一些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以後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清華大教授的忠告:能在孩子6~8歲前養成4種習慣,將一生優秀!
  • 孩子不愛閱讀,是被媽媽錯貼了標籤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傾訴,五歲的兒子對閱讀這件事越來越不感興趣,自己耐心地給他講繪本,他卻一副怎麼也聽不進去的樣子。朋友表示:「沒辦法,我家孩子就是不愛看書!」我想對她說的是,不要悲觀地急著給孩子貼標籤!
  • 孩子「玩具被搶」,通過孩子的反應,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
    3.大哭,尋求大人的幫助這類孩子通常比較內向,也比較膽小,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矛盾,容易吃虧。這樣的孩子通常情況下,有可能是被家裡人溺愛的孩子,比較嬌慣,受挫能力比較差;也有可能是社交經驗比較少,沒有經常跟同齡的小夥伴一起玩,所以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 低年級孩子多讀繪本,你選對了嗎?我給大家推薦一些吧!
    現在的低年級的孩子,我發現讀繪本的很少很少。可能學校認為他們大了,不需要什麼繪本了,也可能是家長認為孩子認字好多了,開始讀一些篇幅比較長的書了。不過我個人認為,小學的低年級,還是多讀繪本比較好。日本著名的兒童松居直先生曾說過,繪本是0到100歲都適合讀的書。發達國家一直將繪本作為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上也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圖書。那怎麼選繪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