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國內部分大城市紛紛建設了自己的軌道交通網,這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的效率,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軌道交通視頻監控系統是軌道交通監控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對於實時監控軌道交通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時把握軌道交通各站點的物流、人流情況,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以及事後取證,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紹興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 、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是紹興市的首條正在建設的地鐵線路,預計於2020年底開通運營首通段(笛揚路站至姑娘橋站),2022年預計開通運營笛揚路站至芳泉站,標誌色為紅色。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西起杭州市蕭山區新塘街道姑娘橋站,北起柯橋客運站站(高鐵北站支線),南抵紹興市越城區芳泉站,貫穿錢楊副城、柯橋城區和越城城區。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共設34座車站,其中地下站29座,高架站4座,地面站1座,半地下站1座。列車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 。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站點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 換乘線路 所在地區 建設形成
紹興地鐵1號線主線
姑娘橋站 杭州地鐵5號線(運營中) 杭州市蕭山區 半地下
衙前站 杭州市蕭山區 地下
楊汛橋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錢清站 紹興市柯橋區 高架
柯橋西站 紹興市柯橋區 高架
西沙路站 紹興市柯橋區 高架
湖安路站 紹興市柯橋區 高架
稽山路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柯華路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笛揚路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金柯橋大道站 紹興地鐵5號線(規劃)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瓜渚湖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鏡水路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站前大道站 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綠雲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奧體中心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鏡湖站 紹興地鐵2號線(在建)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鳳林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二環北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火車站站 紹興軌道交通城際線(運營)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城市廣場站 紹興地鐵4號線(規劃)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塔山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城南大道站 紹興地鐵3號線(規劃)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鳳凰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玉山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陽和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鑑湖鎮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芳泉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站前
大道站 紹興地鐵1號線主線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群賢路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高教園區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大慶寺站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紹興北站 紹興地鐵8號線(規劃) 紹興市越城區 地下
柯橋客運站站 紹興市柯橋區 地下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走向
紹興地鐵1號線北起於杭州市蕭山區新塘街道的姑娘橋站(與運營中的杭州地鐵5號線換乘),經穿越杭金衢高速公路、蕭甬鐵路、西小江、牛頭山和杭甬客專,沿群賢西路向東抵達紹興市柯橋區笛揚路站 ,繼續向東沿群賢路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分別在金柯橋大道交叉口、湖東路交叉口、鏡水路交叉口設站;之後線路轉向南沿站前大道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在耶溪路交叉口設站;
之後線路轉向東沿體育路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在規劃大善路交叉口、環城西路北延線東側設站;之後線路轉向南沿解放大道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在洋江路交叉口、鳳林路交叉口、二環北路交叉口設站;之後線路向南沿解放路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在紹興火車站站前廣場東側、勝利路交叉口、魯迅西路交叉口、投醪河路交叉口、城南大道交叉口、鳳凰路交叉口、玉山路交叉口、規劃陽和路交叉口、規劃汽車南站東側設站;之後線路以地下線形式向南下穿紹諸高速,然後轉向西逐漸由地下線轉為地面線進入主線終點站芳泉站 。
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起自柯橋客運站站,線路出柯橋客運站站後向東沿綢緞路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在高鐵紹興北站南廣場設站,之後線路向南沿站前大道以地下線形式敷設,在高鐵九號路交叉口、興越路交叉口、群賢路交叉口設站,之後終於站前大道站,與1號線主線換乘。
全國首例!杭州紹興地鐵將實現無縫銜接一票換乘
杭州地鐵5號線與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首通段將在姑娘橋站實現付費區換乘。
這意味著,今後杭紹軌道交通不僅將在杭州地鐵5號線(姑娘橋站)同站換乘,還將實現運營管理「一張網」和票價「一票制」。
紹興現有2條軌道交通規劃線,分別為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其中,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的笛揚路站至姑娘橋站,被稱為杭紹城際鐵路,又名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首通段。
為讓地鐵實現跨區域「互聯互通」,自2017年以來,兩地多部門圍繞規劃建設、運營服務等方面開展了多次對接,最終雙方對「站內換乘」的方案達成一致。兩地地鐵實現一站式付費區換乘,這在全國尚屬首例,它是兩個軌道交通城市在獨立票務系統對接基礎上首次實現票、卡、碼付費區換乘。
付費區間換乘是指到達換乘站下車後,不需要通過出站閘機,直接在付費區內通過換乘通道或平臺到另一站臺層換乘候車。
比如,今後紹興市民可在越城區城南的芳泉站直接購買去西湖景區的地鐵車票。紹興市民可先乘坐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然後在姑娘橋站換乘杭州地鐵5號線,再在杭州濱康路站換乘杭州地鐵1號線至龍翔橋站下車。「屆時,杭紹兩地的地鐵將同時支持單程票、兩地市民卡、公交卡以及二維碼進行付費乘車,為今後的運營管理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市軌道交通集團高級工程師高衛忠說。
作為杭州地鐵5號線與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的換乘站,姑娘橋站亦為兩線的起訖站,為地下兩層疊層島式站臺。「未來,1號線地鐵車廂將開行至B2層。換乘時,乘客需要通過自動扶梯前往B1層的杭州地鐵5號線站臺。」高衛忠說,「站內換乘」將實現「一次購票、一輪安檢、一票換乘」的目標。
據了解,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首通段(杭紹城際鐵路)共設10個車站,設計時速120公裡,從柯橋區笛揚路站到蕭山區姑娘橋站,線路長約20公裡,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運行,全程為25分鐘,預計2021年7月建成。中途設衙前、楊汛橋、錢清、柯橋西站和柯華路等站點,建成投用後將與杭州地鐵網絡無縫銜接,實現杭紹軌道同城化。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設備設施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設施
紹興地鐵1號線列車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為4動2拖6輛編組的B型車,由中國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和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製造,車體為全焊接鋁合金結構,結構設計壽命不小於30年。列車全長約120米,寬3米、高3.8米,直流1500伏架空接觸網受流。列車運行的最高運行速度為100千米/小時,全線平均運行速度不小於57千米/小時。
紹興軌道交通1號線行車交路
紹興軌道交通1 號線主線與支線採用岔線運營方式。
全線開行 2 個交路,交路一:主線大交路:姑娘橋站——芳泉站,44.4km;交路二:支線和主線貫通運營交路:柯橋客運站站——芳泉站,長 24.6km。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紹興(浙江省地級市)
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是浙江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3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8274.7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03.5萬人,城鎮人口335.33萬人,城鎮化率66.6%,常住外來人口達79萬人。
紹興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 、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蹟有蘭亭、禹陵、魯迅故裡、沈園、柯巖、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2017年,紹興市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6 。2018年12月,被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7名, 中國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之一。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紹興市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