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物節推陳出新 再創銷售規模新紀錄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雙11」購物節推陳出新,再創銷售規模新紀錄 ——

  內需潛力加速釋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王軼辰

  中國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強大的消費動能: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23:59,2020天貓「雙11」成交額達到4982億元,京東「雙11」累計下單金額超過2715億元,均再次創下銷售規模新紀錄。與此同時,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都創造了不俗的銷售業績。

  每年的「雙11」是觀察中國消費實力的一個重要窗口。當前,我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11」的巨額成交數字印證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基礎,也讓我們看到了消費格局的變化,以及我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新變化彰顯消費復甦

  今年的「雙11」來得更早一些。京東宣布2020年「雙11」於10月21日正式開啟,為期22天。同樣,2020年天貓的「雙11」也從10月21日開啟預售,並都採用了兩波售賣期。

  「分流加差異化是今年『雙11』最大的改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這相當於將「雙11」的「戰線」拉長了,或者說分流了「雙11」的購物人群。分流的效果非常明顯,許多品牌在第一輪預售中的銷售額便超過了去年「雙11」整日銷售額,並且帶來了物流效率的顯著提升。同時也表明,電商平臺的服務越來越貼合消費者的需求。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認為,拉長「雙11」的銷售周期,使消費行為更理性也更具可持續性,有助於商家建立、加固與用戶的黏性,實現疫情後業績的修復。

  拉長周期的同時,優惠方式也變得更簡單。比如,天貓平臺以超300億元的現金補貼等方式,代替了過去的購物津貼等玩法,打折商品數量達1600萬款,是去年的1.6倍。淘寶、京東平臺商品頁面「預估到手價」的設置一目了然。

  對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世界工業研究所人工智慧研究室主任王哲分析,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線下門店造成了較大衝擊,電商在消費中承擔了更重要的角色。電商通過更直接的打折促銷、更長的消費決策周期,可以顯著提升消費者對自身平臺的黏性。「今年『雙11』是對恢復性消費平穩釋放的接納,是國內消費內循環預期改善、剛性消費需求上升的體現。」王哲說。

  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今年的「雙11」相關數據顯示,消費者正變得更為理性。正如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呂立平所言,消費升級催生出了「精研型消費者」,他們不僅關注產品的「精緻實用」,還精於研究產品的成分、原產地等。近九成消費者更願意把錢花在「刀刃上」,並由此成為「消費專家」。

  「雙11」的消費變化體現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高端商品受到青睞。據統計,在京東平臺,11月11日開場5分鐘內,高端大米成交額同比增長15倍,有機大米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有機奶成交額同比增長50倍,高端嬰幼兒奶粉增長16倍。

  新品牌呈現象級爆發。僅在11月1日當天,天貓平臺357個新品牌摘下了細分品類的銷售桂冠,1800多個新品牌成交額超越去年「雙11」全天,94個新品牌增長超過10倍。

  進口商品熱度不減。10月21日至11月1日期間,銀泰百貨誕生了26個銷售超過100萬元的「爆款單品」。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無法走出國門,以腕錶、美妝為代表的高端消費也回來了,在銀泰分別增長了91.2%、92%。

  農村市場成最大增量。藉助遍布全國的電商配送體系,中小城市和鄉村用戶成為新的消費主力,隨著消費升級,農村市場已是「雙11」的重要舞臺。今年「雙11」,各大商家紛紛瞄準農村市場,如京東專門針對下沉市場發售超2億件5折商品、超3億件新品。在京東「雙11」預售階段,農村市場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達到126%。

  「雙11」也成為國內外商品流通循環的平臺。杜拜一家名叫Camelicious牧場自天貓「雙11」預售開啟以來,其海外旗艦店駝奶銷量呈爆發式增長。

  盤和林表示,在疫情背景下,許多國際廠商瞄準中國市場,希望借力中國市場渡過難關,一些國際品牌的首發都選擇了此次「雙11」。未來,隨著中國消費力量的進一步崛起,中國市場或將成為國際品牌角逐的「戰場」。

  有效增強經濟韌性

  從今年圍繞「雙11」的商業促銷活動看,「雙11」不僅是電商平臺的「盛宴」,更是實現了線上線下融合,賦能傳統製造業。層出不窮的新模式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增強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這背後是技術進步賦予的消費新動能。」王哲認為,支付工具已經全面升級為數字生活大平臺,從數字支付擴大到同城服務,並將帶動線下消費進一步恢復升級。比如,今年「雙11」,基於數位化動態變價系統,在便利蜂線下門店,促銷、打折已是常態化操作,消費者每天進店都能收穫不一樣的折扣。

  新的消費場景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今年,有210萬個線下商家參與天貓「雙11」,天貓超市、盒馬、餓了麼、銀泰、大潤發……阿里新零售的長期耕耘,形成了覆蓋海量消費者的新生活圈。消費體驗被重塑,更多的行業領域加速擁抱新一波數位化紅利。

  網際網路平臺作為產業鏈條中的重要環節,發揮技術優勢和直面消費終端的優勢,賦能產業鏈,暢通供應鏈。依託於電商平臺的大數據和智能供應鏈,聯手製造企業打造的定製類商品頗受歡迎。11月11日開場15分鐘內,入選京品家電「爆品標杆計劃」的產品成交額就突破1億元。

  此外,「雙11」中的「網際網路+產業帶」也是一大亮點,產業帶數位化不僅為不同產業、不同層級的商家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還加速了傳統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例如,今年「雙11」期間,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深入全國180多個產業帶,通過工廠直供、產地直發模式,在超級百億補貼的助力下,「雙11」首日訂單量同比增長160%。

  拉長時間、放緩節奏、推陳出新。「今年『雙11』使得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得以深度喘息,為生產製造、市場流通創造時間窗口,有助於讓內循環更好發力,未來還將帶動國內外生產、物流、消費需求的恢復和市場格局重塑。」王哲說。

相關焦點

  • 「雙11」等購物節相繼興起,交易額屢攀新高
    借力購物節,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補齊供需短板,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消費潛力充分激發出來,已成為擴大內需、增強市場活力的關鍵點之一。  總成交規模、單品交易額、商戶和品牌參與數量均刷新紀錄,剛剛過去的「雙11」引領了新一輪消費熱潮,不僅反映出我國內需潛力巨大,更折射出消費不斷升級的態勢。
  • 今年「雙11」購物節熱度大場景新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更迭
    今年「雙11」購物節,不斷刷新紀錄的數據背後,體現了國內消費持續復甦,並且呈現出迭代升級態勢。購物節產生出多種消費新場景,衍生出更多的新消費模式,顯示出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的良好態勢。開場111分鐘100個品牌成交過億元,下單5分鐘收到包裹……今年「雙11」購物節第一波售賣剛一啟動,銷售額、物流配送速度即刷新紀錄,「尾款人」的巨大消費熱情撲面而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雙11」購物節,被寄予促進消費回補、釋放消費潛力的期望,其表現也成為了國內消費復甦的風向標。
  • 電商購物節「乘風出海」 海外華僑華人樂享「雙11」
    擁抱線上購物潮流「雙11」的新交易紀錄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以及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的2020年,「雙11」不僅給世界經濟帶來暖意,更吸引海外華人加入購物熱潮。「現在這邊的疫情防控形勢非常不明朗,我還是不太敢出門購物。所以這次趁著『雙11』多囤了一些物資,大概花了2000塊錢。」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留學生葉競文同樣參與了今年的「雙11」購物節。天貓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雙11」吸引了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家品牌、500萬商家,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
  • 「雙11」等購物節交易額屢攀新高 見證中國經濟活力
    11月11日,市民在廣州首屆城市購物節線下實體店購買商品。今年「雙11」期間,廣州舉辦首屆城市購物節,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助力擴大內需市場,推動消費升級。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當前,以「雙11」為代表的各類購物節已不僅是社會消費的一次性集中釋放,更重要的是為供需聯動提供紐帶,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提供難能可貴的測試機會。借力購物節,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補齊供需短板,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消費潛力充分激發出來,已成為擴大內需、增強市場活力的關鍵點之一。
  • 西方的購物節黑色星期五,美國破往年銷售記錄,仍不敵「雙11」?
    但隨著近年來的發展,黑色星期五這個貶義詞語「翻身」了,美國人把感恩節過後的星期五,定為黑色星期五「購物節」,而這一天慢慢的形成了各大商場零售商們,一年裡的折扣減價最瘋狂的日子。為什麼偏偏還是黑色,不用藍色星期五,橙色星期五其它顏色呢?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們的觀念中,認為紅色代表著虧損赤字,黑色代表著盈利扭虧。
  • 購物節泛濫,今年天貓雙11從「購物節」變成了「購物季」
    這段時間,90後天貓店主趙巍夫婦已經開始為今年的「雙11」促銷做準備,雖然距離雙11還有兩個多月之久。這次他們的準備工作比往年更早,原因是今年天貓雙11從「購物節」變成了「購物季」。前段時間,阿里方面宣布:今年的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將升級為購物狂歡季,而不再是大家熟悉的購物節。
  • 今年「雙11」購物節又有新玩法
    10月19日,2020年京東「雙11」促銷活動也早早拉開了序幕。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但也充分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活力。作為年度消費大戲,今年的「雙11」購物節被寄予厚望,與往年相比亦是亮點紛呈。 今年天貓「雙11」最大的變化是提前開售並延長售賣期。
  • 彭博:雙11是如何成為史上最大購物狂歡節?與美國假日購物節比如何?
    彭博:雙11是如何成為史上最大購物狂歡節?與美國假日購物節比如何?11月11日是以數字形式書寫的日期——11/11——這四個數字讓人聯想到「光禿禿的樹枝」,這是中文中是「光棍」的意思。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的大學校園裡,「11/11」演變成一種慶祝單身的活動,這種文化強調人際關係——這是情人節的解藥。2. 光棍節為什麼會演變成購物節?
  • 雙十一「刷數據」 天貓訂單峰值54.4萬筆/秒創世界紀錄
    「雙11」走過十一周年,中國電商節在不斷創造消費、技術奇蹟,也逐漸呈現線上線下互動多層次供給、新消費新零售、消費金融場景化智能化趨勢帶來的新格局。早間菜鳥網絡在官方微博宣布,今日早晨8點01分,2019天貓雙11發貨量破1億,比2018天貓雙11提前59分鐘。
  • 臺商臺胞都加入 "雙11"購物節臺灣民眾"不缺席"
    在這些令人驚訝的數字背後,也有臺胞活躍的身影,「雙11」既改變了臺商們的銷售模式,也改變了臺胞們的購物方式,很多臺胞都開始加入「雙11」的搶購大潮中。記者了解到,許多臺商紛紛抓住了「雙11」的商機,也讓自己的產品趁機熱賣。不僅如此,臺灣的電商也積極參與「雙11」,推出了抽獎、優惠等活動。
  • 遊戲也有雙11 《舞創天團》開啟雙11跨界營銷
    一年一度的雙11於今日正式開啟,2016年雙11購物狂歡節開場6分58秒,交易額突破100億元,迅速打破了去年記錄。無獨有偶,在移動遊戲中,一場同樣盛大的雙11狂歡盛典也在火爆開場,《舞創天團》(原名「天天炫舞」,下同)今日官方數據披露,11月11日當日消費總額突破656萬RMB,雙11累計預約總人數達到527萬人。雖從電商而來,但雙11正成為移動遊戲的全新商機。
  • 2020「雙11」,"別樣"的購物狂歡節
    摘要:2020年雙11,迎來第12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歷經12年,雙11產生了怎樣的「蛻變」?加上今年疫情的影響,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下沉的市場、崛起的國貨、新生活方式的演變,加上大數據的加持,2020年雙11註定會呈現別樣的「狂歡」。
  • 阿里巴巴「造節」不停 「雙11」之後再推「年貨節」
    在剛剛結束的「雙11」盛典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最後盤點時又拋出一個懸念:阿里巴巴接下來將策劃一個完全不同的節日——年貨節,首屆年貨節將由淘寶和阿里集團的新業務農村淘寶一起完成,將在明年農曆春節前夕開張。  據悉,年貨節的目標就是鼓勵消費者買年貨送年貨曬年貨,在全世界的華人中掀起一股濃濃的過年的味道。
  • 今年「雙11」購物節家居用品消費增長突出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進入11月,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促銷活動密集「上線」,今年「雙11」被譽為史上最長「雙11」,11月1日就進入了「雙11」提前購環節,數億「尾款人」湧入,瘋狂下單,共享購物狂歡。
  • 從618、818到雙11,看電商購物節的社會價值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繼去年交出華麗數據的雙11,今年群雄逐鹿的618之後,主打「全場景零售」的818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由阿里、京東和蘇寧主導的三大電商購物節,在促進電商企業自身業績增長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和相關產業帶來諸多積極影響,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推動產業升級及物流行業整體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江蘇徐州的蘇寧廣場,「8·18發燒音樂節」場景火爆,現在的電商購物節已經不僅局限於「買買買」。)
  • 雙12購物節來襲 電商再迎銷售高峰
    2020年最後一次購物狂歡節於今天零點正式開啟,繼「買買買」的 「雙十一」過去才一個月,我市電商再次迎來了一波新的銷售高峰。  「我們公司主要銷售艾德萊斯系列產品,比如說是艾特萊斯花帽、裙子、圍巾,這些產品也受到內地顧客的青睞,他們也很喜歡,預計雙12活動,我們的銷售額能達到60萬左右。」 新疆秀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艾拜杜拉·艾比布拉介紹說。
  • 文化賦能「雙12蘇州購物節」 點燃消費新引擎
    12月11日晚,萬眾期待的「雙12蘇州購物節」火爆啟動,數百場不同主題的直播、探店、促銷活動將在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內陸續登場。以文化促消費,以消費提信心,「雙12蘇州購物節」注入諸多文化元素,為激發消費活力、助力美好生活送上連臺好戲。購物節上,「蘇州文化」「江南文化」品牌不斷突破邊界,「美與生活」融合創新。
  • 提前開售並延長售賣期,今年「雙11」購物節又有新玩法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但也充分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活力。作為年度消費大戲,今年的「雙11」購物節被寄予厚望,與往年相比亦是亮點紛呈。今年天貓「雙11」最大的變化是提前開售並延長售賣期。今年天貓「雙11」設置了兩個售賣期,11月1日至3日和11月11日會有兩波售賣。
  • 海外華僑華人樂享「雙11」
    擁抱線上購物潮流「雙11」的新交易紀錄彰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以及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的2020年,「雙11」不僅給世界經濟帶來暖意,更吸引海外華人加入購物熱潮。「現在這邊的疫情防控形勢非常不明朗,我還是不太敢出門購物。所以這次趁著『雙11』多囤了一些物資,大概花了2000塊錢。」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留學生葉競文同樣參與了今年的「雙11」購物節。天貓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雙11」吸引了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家品牌、500萬商家,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
  • 萬億級銷售總額「618」購物節帶動消費回暖
    上周「618」年中購物節落下帷幕,作為疫情以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型線上購物節,今年的「618」相較於往年更加引人關注。受新館肺炎疫情影響,居民消費熱情壓抑已久,商家們紛紛希望抓住618年中消費節的實際帶動銷量反彈,捂了許久的錢袋子在這個月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