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跟團遊遭遇誘導購物 遊客維權有難度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暑期旅遊旺季即將到來,而針對導遊推銷、誘導遊客購物的投訴也層出不窮。日本、泰國、越南等地成為投訴重災區。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出境遊市場的不斷發展,針對中國遊客的購物欺詐也隨之出現增長態勢。但相較於境內,境外購物遊客維權難度更高。

  上車推銷下車進店

  近日,在人民網3·15旅遊投訴平臺上,一名遊客投訴了其一家人在赴日旅遊期間的不愉快經歷。該名遊客稱,此次報名的是途牛日本7日路線,在行程中,導遊不僅服務欠佳,存在故意隱瞞信息欺騙的行為,還在路上推銷各種產品,虛假宣傳誤導旅客,而後將遊客帶入高價免稅店,造成遊客經濟損失。

  據該遊客描述,在富士山免稅店內,導遊曾推薦遊客購買3件產品,說「在這裡購買價格最低」。但遊客後來發現,富士山免稅店內的產品價格與其他地方並沒有太大差別,也並不是最便宜的。

  此外,這名導遊還在旅遊大巴上拿出各種產品,例如24k美容棒、熟酵素、納豆激酶等,並推銷深海魚膠、洗衣球、電飯煲等產品,並聲稱自己親戚吃了納豆激酶後「三高」全無,身體好。甚至於到了免稅店,導遊自己也假裝拿了兩盒納豆激酶,並勸遊客們購買。

  事實上,日本跟團遊投訴中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此前本報也曾報導,有遊客投訴在赴日旅遊過程中,導遊隨身攜帶面膜、藥品等產品,在大巴車上向遊客推銷近2小時。

  導遊通過誘導遊客購物收取回扣已不是秘密,但這一行業痼疾長期難解。新京報記者統計後發現,自今年1月至5月底,人民網3·15旅遊投訴平臺上接到的有關導遊推銷、誘導遊客購買產品的投訴中,國內共11件,多集中於雲南、桂林等省市;國外共19件,泰國、越南成為「重災區」,境外遊投訴次數超過國內。

  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共受理旅行社服務質量投訴394件,其中:導遊領隊服務問題59件,購物及自費項目問題41件。近兩年來,出境遊購物類投訴熱點主要涉及的區域為泰國、日本。

  退貨須付高額手續費

  在赴新加坡旅遊的遊客投訴中,與購物有關的,大多是「買了假珠寶」。

  西安中旅的兩名遊客在新加坡旅遊期間,發現導遊在大巴上不斷向旅行團介紹新加坡「國寶」巴西白寶石,並強調「新加坡沒有假貨」,讓遊客放心購買。之後,遊客被帶入一家門店選購寶石。最終,這兩位遊客購買了人民幣8675.76元的產品。在回到家後,遊客才發現購買的產品全部為立方氧化鋯,是「假寶石」,製造成本低廉,隨後遊客向旅行社方面提出退貨退款。

  至於標明「18K白金」其實是「925純銀」之類以次充好的案例,則更是屢見不鮮。

  作為出境遊的熱門目的地,東南亞相關的投訴也不少。在投訴平臺上,「泰國乳膠枕頭」等產品成為出現率最高的投訴對象。報名雲南去哪兒國際旅行社的葛先生在去泰國過程中,在導遊宣傳下購買了3萬元左右的乳膠製品。在發覺產品價格與市場價格差異巨大後,葛先生便試圖退貨。

  「我們從4月1日起一直和旅行社導遊、泰國導遊協商退貨事宜,4月2日回國時在機場旅行社導遊口頭上和電話中與我方確定要退貨,並告知我方需付高額手續費29%。因手續費過高,一直在協商中。」葛先生表示。

  境外購物境內維權難度大

  統計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305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7.0%。中國遊客國際旅遊支出達1152.9億美元,相比2016年的1098億美元增長5%。隨著出境遊的不斷發展,如何防止遊客境外受騙也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相較於國內,遊客境外購物維權的難度無疑更高。在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導遊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導遊在執業過程中不得向旅遊者兜售物品,違者將被處以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將吊銷導遊證並予以公告。同時,導遊也不得獲取購物場所、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等相關經營者以回扣、佣金、人頭費或者獎勵費等名義給予的不正當利益。

  此外,當旅行社誘騙遊客購物獲取回扣時,據旅遊法規定,旅遊者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雖然規定如此,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遊客往往遇到旅行社推諉、拖延時間的情況。與葛先生類似,李女士在乳膠產品的退貨過程中也遇到了高達30%的手續費。有業內人士表示,旅行社方面之所以提出收取高額手續費,就是希望遊客因退貨成本望而卻步。實際上,有不少遊客因維權麻煩、維權成本高而選擇忍氣吞聲。

  2016年,泰國政府重拳整治當地旅遊業,大規模清查針對中國遊客的零負團費現象,974家旅行社被吊銷營業執照。然而就目前來看,泰國相關的購物投訴依然沒有明顯減少。

  「境外購物維權難度很大,取證也難,畢竟是國外,環境不一樣。特別是遊客如果是國外自由行,那麼維權難度就更大,主要是語言交流等方面的障礙。」北京聯合大學旅遊產業研究所所長張金山表示。

  ■ 提示

  北京市旅遊委:

  可由旅行社先行賠付

  據北京市旅遊委提示,遊客在旅遊商店購買商品時,一定要自主選擇購買,既不聽他人誘導、也不要被一時的購物慾所衝動,要保持理性的消費心理自主購物。購物後,應保留好購物發票。對於購買鑽石、玉石、珍珠、翡翠等天然物品,請謹慎選擇!如所購物品經過鑑定系假、冒商品時,可以持購物發票通過旅行社協調退貨或由旅行社先行賠付購物價款。

  但是,所購物品不是因為質量問題,只是因為價格後悔而退貨,則是比較麻煩的事情。

  另外,據新版旅遊合同規定,遊客在行程單安排的購物點所購物品系假冒偽劣商品時,組團社應當積極協助旅遊者進行索賠,自購物之日起90日內,旅遊者無法從購物點獲得賠償的,組團社應當先行賠付。

  新版旅遊合同中還規定,旅行社安排的購物次數不得超過行程日數的一半,並應同時列明購物場所名稱、停留的最多時間以及主要商品等內容。行程中不得違反合同約定,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安排旅遊者購物、參加另行付費的遊覽項目。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鄭藝佳

相關焦點

  • 上車推銷下車進店 出境跟團遊遇誘導購物維權有難度
    出境跟團遊遭遇誘導購物 遊客維權有難度  日本、泰國等地一直是旅行社質量投訴重災區,涉及購物糾紛較多  暑期旅遊旺季即將到來,而針對導遊推銷、誘導遊客購物的投訴也層出不窮。日本、泰國、越南等地成為投訴重災區。
  • 日本旅遊亂象:跟團遊變購物遊 遊客被誘導買千元藥品
    國慶黃金周期間,不少遊客選擇出境遊休閒度假。然而對於小李等遊客來說,卻度過了一段並不算愉快的日本跟團遊。在短短6日5晚的行程安排中,有4天涉及購物環節,甚至有導遊拿著商品在路上推銷。更令小李等人吃驚的是,自己高價買回的「第一酵素」,竟是被國內媒體屢次曝光過的購物陷阱。
  • 泰國越南成境外遊投訴重災區 當心誘導購物陷阱
    目前,中國遊客在境外的購買力有目共睹,但導遊推銷、誘導遊客購物的問題也層出不窮。今年5月初,10名參加泰國遊的中國遊客因遭遇強制購物,以及擔心自身安全,深夜從芭提雅「脫團」逃回曼谷。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泰國警方也逮捕了涉事黑導遊。無獨有偶。在人民網旅遊投訴平臺上,來自湖北的一位遊客投訴了赴越南峴港旅遊期間不愉快的經歷。
  • 2018-2019年出境「新跟團遊」大數據報告
    跟團遊依然是中國人出境遊的主要方式參加旅行社跟團遊依然是出境遊的主要方式。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年度出境旅遊報告,2018年通過團隊形式進行出境旅遊的遊客比例達55.24%,50.65%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的出境旅遊中願意參加旅遊團。與2017年有明顯下降,但境外出遊參團的遊客仍佔多數。
  • 強制下船+誘導購物 郵輪岸上遊仍存零負團費頑疾
    隨著天氣轉暖,郵輪遊又開始進入旺季。而近期人民網旅遊3·15投訴平臺接到的一則投訴中顯示,一位天津遊客在全家郵輪旅遊的過程中,遭遇了強制下船、岸上觀光被誘導購物等一連串糟心的事情。本該是一次悠閒放鬆的郵輪遊,卻因為市場中的各種亂象而泡湯了。
  • 日本旅遊亂象:跟團變購物遊 遊客被誘導買千元藥品
    然而,就目前OTA和旅行社的相關工作人員的態度來看,赴日旅遊的關鍵之一仍是購物。國慶黃金周期間,不少遊客選擇出境遊休閒度假。然而對於小李等遊客來說,卻度過了一段並不算愉快的日本跟團遊。在短短6日5晚的行程安排中,有4天涉及購物環節,甚至有導遊拿著商品在路上推銷。更令小李等人吃驚的是,自己高價買回的「第一酵素」,竟是被國內媒體屢次曝光過的購物陷阱。
  • 出境「跟團遊」過時了 大數據說NO
    2019年上半年通過平臺報名跟團遊產品出境的遊客人數同比2018年增長了43%,漲幅明顯。通過線下的攜程「新零售」門店參加出境跟團遊的人數也呈爆發式增長,增幅超過50%。雖然50後、60後遊客依然是出境跟團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年輕化已是出境跟團遊的顯著趨勢,《2018-2019年出境「新跟團遊」大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通過平臺報名跟團遊產品出境旅遊的90後、00後年輕群體佔比34%,相較於2018年同期年輕群體佔比增長了5%。如果加上80後,那麼40歲遊客以下在出境跟團遊中佔比達到了61%。
  • 消費者跟團遊泰國 遭遇盜竊索賠難
    【內容提要】消費者通過馬蜂窩網站與陝西中國旅行社籤訂合同,參加泰國跟團遊,回國前一天晚上發現行李箱內八千元人民幣現金不翼而飛。旅行團領隊處理態度並不積極,而地陪導遊則稱已掌握入室盜竊確鑿證據。《天天315》本期聚焦:消費者跟團遊泰國,遭遇盜竊索賠難。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央廣網3月2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最近幾年,中國遊客在國外被盜、被搶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由於缺乏明確的賠付標準、保險賠償額度過低、賠償款無法及時到位等問題,使得出境遊變成出境「憂」。
  • 跟團遊變身「購物遊」 日本旅遊亂象待解
    國慶黃金周期間,不少遊客選擇出境遊休閒度假。然而對於小李等遊客來說,卻度過了一段並不算愉快的日本跟團遊。在短短6日5晚的行程安排中,有4天涉及購物環節,甚至有導遊拿著商品在路上推銷。更令小李等人吃驚的是,自己高價買回的「第一酵素」,竟是被國內媒體屢次曝光過的購物陷阱。
  • 南京遊客稱5千元泰國遊被拼到低價團 不購物還要被罵
    利用國慶長假出國旅行,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遊客夏先生向記者吐槽: 「感覺像是去了一趟假泰國……」5000元高價卻被拼到低價團9月30日,夏先生以5000多元價格參加了從南京出發的6天5晚泰國曼芭跟團遊。
  • 多數人出門旅遊會跟團 被「強制購物」遭遇問題最多
    超八成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  「強制購物」是受訪者跟團遊時遭遇最多的問題  從2018年1月1日起,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導遊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導遊不得擅自變更行程、誘騙或強迫消費。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7%的受訪者出門旅遊會跟團,78.6%的受訪者自己或身邊人跟團出遊時遭遇過「強制購物」。對於如何避免跟團遊出現的種種問題,67.3%的受訪者建議遊客建立更成熟的消費心態,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 國人出境購物瘋狂 一遊客夏威夷花費75萬
    中國人出境購物越來越瘋狂!記者從在線旅遊服務商攜程旅遊了解到,最近一位來自金融行業的內地客人,參加直飛夏威夷旅遊團,在當地購物中心和免稅店購買了高達75萬元人民幣的商品,主要是手錶、包具等。旅行社還為這位客人和家人,安排全程商務艙、豪華海景房、直升機觀光等奢華體驗。
  • 跟團遊變成購物遊、免稅店再現購物陷阱!日本旅遊亂象待解
    國慶黃金周期間,不少遊客選擇出境遊休閒度假。然而對於小李等遊客來說,卻度過了一段並不算愉快的日本跟團遊。在短短6日5晚的行程安排中,有4天涉及購物環節,甚至有導遊拿著商品在路上推銷。更令小李等人吃驚的是,自己高價買回的「第一酵素」,竟是被國內媒體屢次曝光過的購物陷阱。
  • 合肥一對母女花1600元跟團遊香港 遭遇強制購物
    昨日,合肥市民王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她和母親在香港跟團旅遊時遭遇強制購物。據介紹,她在一家名為「中國國旅深圳公司官網」的網站,通過客服陳經理,參加了一個五天四晚的豪華團,行程包括香港、澳門、珠海等地,且對方承諾全程絕無強制購物。不僅如此,參團費用每人僅需800元。對於王女士的遭遇,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客服稱她遇到了假冒國旅的旅行社。
  • 調查:境外購物退貨難 多方推諉遊客如何維權?
    目前中國遊客在境外的購買力有目共睹,但出境旅遊購物被坑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雖然《旅遊法》中有關於購物退貨的相關規定,但不少遊客都表示實際操作過程中,想退貨往往是幾經周折也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未發貨商品退貨要收25%手續費在旅遊3·15投訴平臺上,有不少遊客都有著境外購物無法順利退貨的煩惱。
  • 2018-2019年出境「新跟團遊」大數據報告
    跟團遊依然是中國人出境遊的主要方式參加旅行社跟團遊依然是出境遊的主要方式。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年度出境旅遊報告,2018年通過團隊形式進行出境旅遊的遊客比例達55.24%,50.65%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的出境旅遊中願意參加旅遊團。與2017年有明顯下降,但境外出遊參團的遊客仍佔多數。
  • 跟團遊遭遇強制購物怎麼辦?別慌,這幾點一定要切記
    在外出旅遊時很多人都會選擇跟團遊,一個是因為跟團遊不用自己擔心交通、住宿等問題,會有導遊提前安排好,自己只需要帶上必需品和導遊一起去就可以,自己也比較省心;另一個是跟團遊會有一些比較優惠的套餐,比自己出遊更加划算。但是跟團遊也會遇到一些強制購物的情況。
  • 強制下船+誘導購物 郵輪岸上遊仍存零負團費頑疾
    隨著天氣轉暖,郵輪遊又開始進入旺季。而近期人民網旅遊3·15投訴平臺接到的一則投訴中顯示,一位天津遊客在全家郵輪旅遊的過程中,遭遇了強制下船、岸上觀光被誘導購物等一連串糟心的事情。本該是一次悠閒放鬆的郵輪遊,卻因為市場中的各種亂象而泡湯了。
  • 溫州胡女士越南遊花四萬多買乳膠製品,維權太難了
    在網上,和胡女士有同樣遭遇的人不在少數。到越南、泰國購買乳膠產品,好像已經變成了跟團遊的一大陷進。「反正我們去購物時,門口停著好多國內旅行團的大巴車。」「如果商品出現質量等問題,遊客保證商品完好,而且能拿出證據,旅行社還是能爭取退換貨的。」一位從事了10年東南亞導遊工作的項小姐介紹,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退貨情況相對較多,「很多是覺得買貴了,或者回來覺得自己上當了,這種維權起來就有難度了,畢竟很難界定。」
  • 2018-2019年出境「新跟團遊」大數據報告:參加旅行社跟團遊依然是...
    鈦媒體8月13日消息,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的《2018-2019年出境「新跟團遊」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通過團隊形式進行出境旅遊的遊客比例達55.24%,50.65%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的出境旅遊中願意參加旅遊團。雖然跟團遊比例較2017年有明顯下降,但境外出遊參團的遊客仍佔多數,參加旅行社跟團遊依然是出境遊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