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排名》榜單剛發布沒多久,12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華夏時報》共同發布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也已經出來。
在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榜單中,百強縣市主要分布於17個省(區、市),最多的省市為江蘇省佔23個,前三省江蘇、浙江、山東總佔56個,具體如下:
江蘇23個;浙江19個;山東14個;河南10個;福建8個;湖北5個;湖南、內蒙古各4個;安徽3個;陝西、河北各2個;貴州、江西、新疆、寧夏、遼寧、廣東各1個。
除了工業百強縣,我們今天再來看看綜合百強縣又有哪些內容?
在《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中,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也分布於17個省(區、市),最多的省市為浙江省佔24個,前三省江蘇、浙江、山東總佔57個:
浙江24個;江蘇23個;山東10個;福建、河南各7個;河北、湖南各4個;安徽、遼寧、陝西、雲南各3個;貴州、內蒙古、湖北各2個;江西、四川、新疆各1個。與2019年相比,浙江反超江蘇成為綜合百強縣數量第一位;山東省百強縣數量下滑嚴重,從2019年的18個下降至2020年的10個,主要可能因為經濟普查導致的山東眾多縣市擠掉了不少水分。

在2019年十強縣(市)依次是: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慈谿市、晉江市、太倉市、宜興市、義烏市和龍口市。而2020年全國十強縣市分別為: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晉江市、太倉市、義烏市、宜興市、慈谿市和長沙縣。從排名來看,崑山市蟬聯第一;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等「江蘇四市」位次不變;慈谿市從第5位下滑至第9位;義烏市反超宜興市至第7位;長沙縣取代龍口市進入十強縣。從區域來看,十強縣中位於長三角區域的有8個、中部區域1個、東南區域1個。百強縣從區域來看,長三角區域入榜縣市有50個,佔了50%。其中,江蘇、浙江佔47個,安徽只佔3個。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中部區域一縣進入十強縣,湖南省長沙縣從2019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替代了山東省龍口市。2019年,長沙縣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09.96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406.1億元。主導產業為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2019年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9.4%。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下降20.6%;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增長37.4%;工程機械產業產值增長29.7%。
另外,作為長三角新進成員的安徽省,在全國來看屬於中等水平,但是在長三角來看,就顯得有點難看了,與江蘇、浙江差距非常明顯。而安徽省進入百強縣的三個縣都是合肥市下轄縣,分別為肥西縣、長豐縣、肥東縣,排名來看分別位列第70、94、95位。

在強省會戰略下,合肥的快速崛起,依託合肥科技優勢帶動周邊縣市的發展,為肥西、肥東、長豐三縣帶來了較好的發展機遇,也為肥西、長豐、肥東進入百強縣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關注我,給您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