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集令|有一種任性,叫中國(蒙城)莊子養生美食文化節主題由你來定!

2021-02-17 蒙城廣播電視臺

背景材料:

中國(蒙城)莊子養生美食文化節自2014年創辦至今,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四屆。

從最初單一的美食大賽,到如今謀求品牌定位,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2016年蒙城縣獲得全國首個「中國養生美食之鄉」的稱號。

這場每年一屆的行業盛會,不僅是蒙城特色美食集中展示的平臺,也是蒙城打造「中國養生美食之鄉」的生動註解。

蒙城縣按照「挖掘、保護、弘揚、推廣」的理念,全力打造「中國養生美食之鄉」,使蒙城小吃、蒙城地方特色菜走出蒙城、走向全國。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美食節期間,通過舉辦美食烹飪大賽、蒙城特色小吃比賽、養生美食文化論壇、中國名宴名小吃展示、蒙城特色食材展銷、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蒙城作為養生福地、美食之鄉的美好形象。

為繼續擴大中國(蒙城)莊子養生美食文化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於今年繼續舉辦2018中國(蒙城)第五屆莊子養生美食文化節。

一、區位概況

蒙城地處安徽省西北部,其西北距亳州市譙城區105公裡,東距蚌埠市93公裡,南距淮南市116公裡,距合肥市213公裡,北距淮北市100公裡,東北距宿州市66公裡,西南距阜陽市89公裡。 蒙城的國土面積2091平方公裡,上報耕地183萬畝,人口139萬,轄17個鄉鎮(街道),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蒙城交通條件便捷。

二、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500年,「尉遲寺人」沿北淝河擇高地而居。位於蒙城縣許疃鎮畢集村的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是國內目前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存,其中出土的文物有陶器、骨角器、蚌器和石器等,以陶器為主。常見陶器有鼎、鬹、罐、壺、杯、豆等組合。

從對尉遲寺人文化址的發掘、整理和研究結果表明,在原始社會中、晚期,尉遲寺人使用原始工具進行刀耕火種,發展生產,同時也進行採集、漁獵和家畜飼養,尉遲寺人原始的飲食生活可通過這處文化遺址發掘出的各種器皿體現出來,碗、缽、盆、罐、豆、瓶、杯、鼎、甑、鬹等炊具、餐具和酒具,以及稻穀、小米等作物,充分展現了當時的尉遲寺人已創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

考古研究結果表明:新石器時代的蒙城人由於受到南北文化相互交融的影響,最早起源於北方的粟類作物此時向南方傳播,而南方的稻作文化也在這裡向北傳播,南北飲食文化在這裡形成交融。從出土的大量水器、容器、小米、稻穀分析,這類器物與釀酒和飲酒有關。

專家認為,大量酒具的存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蒙城地區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水平,說明農業經濟的發展已能滿足當時蒙城人高層次的飲食消費。

蒙城,夏屬禹貢豫州;商稱景亳北冡;周封蒙國蒙候;戰國稱楚北地漆園;西漢置山桑縣(在今壇城鎮),屬沛郡;東晉置蒙縣;南北朝時置渦州、蒙郡;唐天寶元年,唐明皇下詔定名為蒙城;明代,蒙城歸屬南直隸鳳陽府;清代,先後屬亳州、潁州;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阜陽專區;2000年6月,地級亳州市建立,蒙城隸屬安徽省亳州市。

三、生態資源

蒙城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優質小麥、玉米、山芋、棉花、油菜等農產品;畜牧養殖優勢明顯,是全國黃牛、生豬、山羊生產基地。蒙城因黃牛養殖而成為全國第一養牛大縣,肉食品加工、「五洲」牛肉、「東升」肉食已成為蒙城的重要支柱產業。

從烹飪食材角度看,蒙城有著地方個性鮮明的食材。如:「壇城大白菜」,葉肥無絲,燉出湯來呈乳白色,有乳味;「小澗秋黃瓜」,其他黃瓜罷園之後,小澗秋黃瓜正當盛市,遠銷長江下遊南京到上海諸大城市;「蒙蟬」,比其他地方的蟬多倆條腿,中藥書上稱作「蒙蟬蛻」,是有名的中藥材,也是蒙城美食的重要食材,「金袍蒙蟬」是蒙城名菜之一;「鮑沙灘蘿蔔」,個大味美,有甜味,可作水果食用;雙澗丁土樓「笨西瓜」,個大皮薄甜如蜜。這些都是蒙城養生美食重要的物質基礎。

蒙城是莊周故裡,嵇康客居之地,是中國養生理論的發源地。

蒙城人一向把飲食養生與關愛自然生態密切聯繫在一起,並不是把兩者關係分割開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蒙城的土地上生長著豐富多樣的優質物產。豐富的生態食材資源獨具特色,彌足珍貴。良好的生態,豐富的物產,保證了生態食材多樣、新鮮、健康的品質,結合蒙城獨有的烹飪技法,地方養生美食形成了蒙城的文化地理標誌,得其所然,實至名歸。

四、養生淵藪

蒙城是莊周的故裡。

莊子,姓莊,名周,蒙(即今安徽蒙城)人。他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也是中國早期養生理論的奠基人。他的養生哲學主要體現在《莊子》一書中,反覆強調的一個基本點,就是反對人的異化現象,以各種方式批判「以物異其性」(《莊子•駢拇》)、「喪己於物」(《莊子•繕性》)、「危生棄身以殉物」(《莊子•讓王》)的現象。對後世養生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嵇康,字叔夜,西晉竹林七賢中的領袖人物,通音律,精絲竹,好詩文,重養生。他因傾心莊子之學、仰慕莊子之風而定居蒙城,他所撰寫的《養生論》飲食養生觀受莊子的影響很深,對後世影響很大。

莊周的養生觀念,為後世中國飲食養生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嵇康的《養生論》將中國養生哲學變成了可行可為的養生實踐的總結。他們的理念與思想形成於蒙城。

勿庸置疑,蒙城作為莊子故裡和嵇康定居之地,是中國飲食養生理論的淵藪,是中國的飲食養生理論發源地之一。 

五、風味特徵

蒙城菜是徽菜風味流派中皖北地區風味的佼佼者,其風味組成以農家、漁家特色菜為主。按烹調方式有蒸、煮、燒、烤、燉、拔絲、爆、炒、煎、烙、蔥扒、涼拌等類;按菜式體系可分為莊子系列、黃牛系列、地鍋系列等系列,共一百多種,可謂得天獨厚,自成體系,主要體現出如下特徵: 

1.蒙城菜注重食材的原生態,就地取材

蒙城廚師在原料選取上特別崇尚生態、鮮活、健康的理念,遼闊的河湖水域,秀美的田野風光,綠色的生態食材,使得蒙城菜廣受青睞。蒙城養生美食所需食材必須以本地所產蔬菜類原料、禽畜類原料、水產類原料為主。原料無汙染,符合食用的衛生標準,不僅味感、口感好,而且新鮮度高、營養豐富,質地符合烹調的標準。

蒙城生態環境很好,取自蒙城本土的食材必然都是綠色健康的。水產類食材以本地河湖中的特色水產品為主;禽畜類食材以蒙城農村家養的家畜、家禽為主;以鮮活為佳。蔬菜類食材以本地所產綠色無公害特色蔬菜為主。

廚師在把握食材關口上,養成了查驗食材產地證明的習慣,做到非本地食材不取,無生態特徵不用,以確保每款烹製菜品都能符合養生要求,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

以小澗秋黃瓜為例,其他黃瓜罷園之後,小澗秋黃瓜正當盛市,遠銷長江下遊南京到上海諸大城市;壇城大白菜,葉肥無絲,燉出湯來呈乳白色,有乳味;鮑沙灘蘿蔔,個大味美,有甜味,可作水果食用;「茨淮新河銀魚」,茨淮新河蒙城段,盛產銀魚,色白如銀,體小肉細,味道十分鮮美。此外,如籬笆黃花梨、齊山黃花菜、馬店抱頭菜、莊周大菜瓜、立倉綠豆丸子、芡河青蟹和北淝河大閘蟹,以及榆錢、葛花、芝麻葉、莧菜、洋槐花、馬蘭菜、紅芋葉、老南瓜頭子、老北瓜花,等等,都體現了蒙城得天獨厚的食材優勢。

2.蒙城養生美食具有較高的養生價值

國家水文地質勘測數據表明,蒙城的土壤屬鹼性,亦無任何汙染,水質基本上屬於國家一級水質,所以蒙城食材原生態特點鮮明,不僅綠色健康,而且營養豐富。

蒙城是莊子故裡,莊子的養生之道是:「養生無他,自然而已」。這一論點對蒙城人的養生實踐產生了重要影響。蒙城是安徽省有名的長壽之鄉,據中國及安徽省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百歲以上老人絕對數,蒙城在安徽省名列第一。年最長者123歲。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蒙城講究飲食之道,自然養生;講究飲食之補,以食養生,是蒙城美食的又一大特點。蒙城美食是蒙城人長壽的因素之一。

食之道,不僅僅追求色香味,還要求美食有滋補養生之功效。蒙城美食常以整雞、整鴿、整魚煮汁熬湯,以求原汁原味。

各種綠色葉蔬,如榆錢、葛花、麻葉、莧菜、洋槐花、馬蘭菜、紅芋梗、紅芋葉、老南瓜頭子、老北瓜花、香菇、木耳、山藥、黃花等等,都是天然綠色無公害的食材,將它們烹製成饌,自然有益於人體健康。

各式滋補菜餚品種繁多,例如,蒙城人常說「寧吃飛禽二兩,不吃走獸半斤」,所以,像「乳鴿湯」之類的養生美味往往成為蒙城人餐桌上的首選。又如,「十月蘿蔔賽人參」,所以,像「鮑沙灘蘿蔔絲餅」 「蘿蔔條燉鯽魚」等美食又成為蒙城人的養生美味。

此外,諸如「鳳戲黃花」「淡菜酥腰」「雞湯燉牛蛙」「清蒸芡河蟹」「霸王別姬」「渦河銀魚粥」等,因其有別於「藥膳」,又有「藥膳」滋補養生之功效,因而又成為蒙城人的最愛。

此外,如蒙城名菜「紅燒甲魚」具有「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的特點,能有效預防的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有淨血、降低膽固醇等功效;「渦河銀魚粥」具有「補肺清金,滋陰補虛」等功能。

3.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色彩濃鬱

蒙城是文化底蘊非常豐厚的地方,蒙城的養生美食,與蒙城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以中華名小吃「蒙城油酥燒餅」為例。相傳,蒙城油酥燒餅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了。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有一個姓宋的老人,住在文廟大門西側,以賣燒餅為生,其選料非常精良,製作十分考究,用精粉膘油等,面和得不軟不硬,爐溫控制不冷不燙,火剪力度不大不小,出爐後用火剪一挑,層薄如紙,吃著香酥落地粉碎,就叫油酥燒餅。老人以後收徒,徒弟傳子傳女代代相傳至今。

1958年譚震林副委員長來蒙城視察後,將二百個油酥燒餅帶回北京。從此,頗具蒙城特色風味的油酥燒餅聞名全國。

1978年初,萬裡委員長來蒙城視察,吃了油酥燒餅後讚不絕口,不久,便讓有關單位通知,把蒙城油酥燒餅師傅劉志民調到合肥的當時省委招待所---稻香樓賓館,專做油酥燒餅。

1997年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2016年,李克強總理陪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合肥,食譜中就有蒙城油酥燒餅。

又:蒙城著名的特色小吃sa湯,也有一段歷史佳話。

蒙城sa湯的漢字寫法

相傳當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訪時,慕名莊子故裡到了蒙城,此時天色已晚,一行人又飢又渴,見有燈亮的一戶人家,就去求餐。家裡人都吃了晚飯,老婦人見客官氣度軒昂,就把家中一隻多年的老母雞殺了燉湯,又將麥仁、糯米、豬骨等,放在一起同燉湯,文火熬好後盛碗時又衝了雞蛋,滴少許麻油,撒上胡椒等調料,端到桌上,乾隆一聞,雞湯和飯香撲鼻而來,再一品,入口鮮鹹,湯味厚重,一碗下肚,勞頓饑渴頓消,精神大振。隨口就問老婦人「這是啥湯?」老婦人重複說「啥湯?」乾隆不解地看看侍從, 侍從也不知道這湯名,想到「君無戲言」,便應聲答到:「是的,這就是sa湯。 

乾隆問字怎麼寫,侍衛看天上有月亮,天子就在眼前,靈機一動說:「月」字旁,加一「天」字頭,下面一個「韭」(久)字,意為「天子月下久等」。乾隆大悅,揮筆寫下「 月天韭  」,從此這道名吃流傳至今。

這個專用字,在《中華大字典》中可以查到。目前,「蒙城sa湯」已經向國家工商總局申報為「地理標誌商標」。

再如,蒙城並非水鄉,然而鹹鵝卻大有名氣,這與大明乞丐皇帝朱元璋有關。

當初朱元璋討飯到蒙城,認了一個姓範的老太太作乾娘,活了一命。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後,派人接乾娘進京。範老太太給乾兒子帶了一隻鹹鵝和一隻活鵝,活鵝在過長江時飛走了,範老太太只抓住了一根鵝毛。

無奈,她只好將鹹鵝和一根鵝毛帶給朱皇帝,鹹鵝肉讓吃夠了山珍海味的朱皇帝吃得津津有味,而那根鵝毛更是讓朱皇帝深受感動。這就是有名的「千裡送鵝毛」的故事。蒙城鹹鵝因此而大有名氣。成了蒙城名吃美食。

蒙城有許多養生美食都有故事,有傳說,體現了蒙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現了蒙城美食的養生特點。

4.蒙城養生美食自成體系,流派紛呈

蒙城美食,因其烹飪技法獨到,風味個性鮮明,故而獨為流派,自成體系。

以黃牛系列美食為例。蒙城是中國黃牛養殖第一大縣。著名相聲演員牛群曾在這裡擔任副縣長,主管牛經濟牛文化。

以黃牛為食材創製的美食,花樣新奇,自成體系。牛排、牛筋、牛肚、牛雜、牛肉鬆、牛肉醬、「一掌定乾坤」和著名的牛鞭湯等等,美味紛呈。在2007年「安徽名宴大賽」上,蒙城「全牛宴」更是榮獲特等大獎。莊子系列也是自成一格的美食體系。蒙城是莊子故裡,蒙城以莊子道學思想為指導,製作並命名的美食,其色香味美,美不勝收。

莊子哲學「道法自然」,莊子養生說「養生無他,自然而已」。莊子美食,也離不開「自然」二字。用純天然食材,不加任何添加劑。如:「喝巴子」,用小麥粉,用手拍成巴巴,貼在鍋上,燒熟即成,別有風味。再如:「莊子宴」,就是蒙城烹飪大師,用天然的食材,天然的方式,不動火,製作出的一席美食,有葷有素,有生有熟,人稱「不動火,做宴席,生熟備,葷素齊,色香味俱佳」。風味獨特,自成一家。

而蒙城的地鍋系列美食,就是用土坯在平地上壘灶,用大鐵鍋,燒木柴,做出來的美食,天然純潔,清香誘人。如:地鍋雞、地鍋魚、地鍋饃、地鍋煮等等,別具一格,別有風味。

在蒙城美食中,有許多名點、名菜、名小吃,其烹飪技法、饌品風格在國內餐飲界獨具特色。如sa湯、油酥燒餅、油茶、麻糊、辣湯、雞湯豆腐腦、砂礓肉、蔥扒羊肉、原滑肉、米粉肉、五香蹄拐、糖醋鯉魚、鹽水蝦、拔絲空心丸子、豆汁、麵疙瘩、水晶毛豆丸子、花生沾子、焦葉子、芝麻片、高莊饅頭、煎餅麵筋、粉渣饃、琉璃饃、水激饃、水烙饃等等。

總之,蒙城養生美食地方特色鮮明,表現出選料嚴格、刀工精細、調味求本、鮮辣香濃、原汁原味、營養豐富、蘊含文化、適應面廣的地域特色。正因如此,蒙城在2015年被評為「安徽省美食之鄉」。另外,蒙城的「全牛宴」為安徽名宴,此宴將與目前開發的「養生宴」共同申報「中國名宴」。

相關焦點

  • 2018蒙城美食節盛大開幕進入倒計時!附亮點、攻略
    :安徽省烹飪協會2、承辦單位:蒙城縣興農公司、蒙城縣技工學校、蒙城縣餐飲烹飪行業協會3、支持單位:蒙城縣商務局、蒙城縣人社局、蒙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蒙城縣文體旅遊局、蒙城縣城管執法局4、合作單位:籤合同企業活動內容(一)開幕式(二)蒙城莊子養生美食烹飪大賽
  • 百餘名專家齊聚蒙城 探討「莊子與現代文明價值」(圖)
    人民網蒙城5月15日電(胡磊)14日下午,安徽省莊子研究會第一屆學術交流會在蒙城如期舉行,與會的120名國內知名莊子研究專家、學者以「莊子與現代文明價值」為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探討和交流。 會議中,來自安徽大學、上海大學、安徽師範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作了主題發言。他們以莊子與現代文明價值、莊子思想與蒙城文化的關係、老莊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以及莊子思想的現代意義等為議題,全新闡述老莊思想深刻內涵。
  • 帶你走進安徽歷史文化名城,莊子故裡——蒙城
    蒙城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地處淮北平原中部,隸屬亳州市,曾獲得「中國楹聯之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林業百佳縣」等稱號。小編帶你們走進美麗蒙城的一些魅力景點。九頂靈山寺位於蒙城縣城西北16公裡小澗鎮狼山山頂,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寺有山門、前殿、中殿、後殿共十三間,分兩進院落,有院牆圍護,總體為磚石結構。
  •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漆園街道:2019蒙城首屆秋水品蟹文化節開幕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漆園街道:2019蒙城首屆秋水品蟹文化節開幕2019-09-11 11:0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蒙城縣文明網        瀏覽量: 1975 次 我要評論
  • 海內外百人聚安徽蒙城祭莊子 身穿漢服鼓盆而歌
    布衣祭莊子昨日,莊子故裡——蒙城縣莊子祠內,一群特殊的人身穿傳統漢服,鼓盆而歌,高聲朗誦莊子的《天道》。這裡正在舉行的是中國首屆布衣祭莊大典,這群人來頭可不小,他們共有100位,都是老莊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及《莊子》愛好者,其中不少人來自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等地。莊嚴祭莊大典整個祭祀活動程序簡單,但莊嚴肅穆。
  • 蒙城高鐵站2臺4線,5千平方,蒙城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公告
    《新建阜陽至蒙城至宿州鐵路蒙城站、利辛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信息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受安徽省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委託,擬開展新建阜陽至蒙城至宿州鐵路蒙城站、利辛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徵集活動,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徵集過程中提供方案諮詢服務。
  • 有獎徵集! 浙江浦江旅遊口號等你來定!
    有獎徵集! 浙江浦江旅遊口號等你來定!浙江浦江旅遊口號等你來定!她古老,在小城的歷史深處,藏著一個遠古以來從未提及的史前文明;她自然,滿屏的青山秀水、空氣中超高的負氧離子... 有獎徵集!浙江浦江旅遊口號等你來定!
  • 關於中國張渚梁祝·愛情文化節LOGO和主題名稱徵集評選結果的公告
    -桃溪大小事   盡入張渚網-為加快推進張渚鎮旅遊節慶文化建設,全力打造梁祝愛情文化節這一特色旅遊品牌,於2019年8月1號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梁祝愛情文化節的LOGO和主題名稱2019年9月19日按照徵集公告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經組委會評審,確定入圍LOGO設計方案3個,採用1個,入圍主題名稱3條,採用1條,徵集活動圓滿完成,現向社會公布入圍作品及作者。
  • 姻為有你,緣定觀音山,第二屆觀音山姻緣文化節今日浪漫開啟
    >有你·緣定觀音山」為主題,不斷深挖觀音山姻緣文化,讓廣大市民遊客在與心愛之人在這靈山秀水中度過一段美好的幸福時光,留下值得一生回味的記憶。本屆姻緣文化節由姻緣觀音山抖音挑戰賽、緣定觀音山·為愛接福、七夕
  • 安徽蒙城有什麼特產?不是蒙牛,而是五洲牛肉乾……
    蒙城縣,古稱山桑、漆園、渦陽、淝水,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中部,擁有萬佛塔、文廟、莊子祠等景點,是莊子故裡、中國楹聯之鄉!蒙城縣安徽蒙城有什麼特產?蒙城美食有哪些?蒙城特色小吃是什麼?
  • 徵集!2020晉城最有影響十件大事等你來定~
    2020晉城最有影響十件大事等你來定~ 2020-12-15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城人獨愛的撒湯,全城人為這一碗湯偷偷早起
    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座城,必須得嘗嘗這座城市的特色小吃,美食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當地歷史文化。而安徽蒙城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一代先哲莊子的故裡,當地的美食在安徽也是數一數二的。而最常見的一種特色美食大概就是撒湯了,在蒙城的早點鋪子裡基本上都能夠找到撒湯的身影。
  • 第三屆中國•南充•營山黑山羊美食文化節 主題文藝作品徵文大賽啟事
    •營山黑山羊美食文化節    主題文藝作品徵文大賽啟事經中共營山縣委、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2019年冬將舉辦第三屆中國•南充•營山黑山羊美食文化節。為充分展示營山良好生態養殖環境和營山黑山羊可喜發展勢頭,吸引更多遊客到營山旅遊觀光和休閒養生,品嘗營山黑山羊特色美食,感受和傳播營山黑山羊特色旅遊文化,進一步提升營山知名度和美譽度,經縣委、縣人民政府同意,中共營山縣委宣傳部、《南充日報》編輯部聯合舉辦第三屆營山黑山羊美食文化節主題文藝作品(含文學、書畫攝影作品)徵文大賽。歡迎縣內外作家、詩人、攝影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 牛群掛職蒙城始末
    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鄉賢莊子,在他的文集中,多處提到牛和養牛,並留下了《庖丁解牛》等不朽篇章。  有史以來,蒙城養牛業經世興旺。1979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家家有地,戶戶有糧,作物秸稈派上了用場,掀起了一股養牛熱。縣領導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農民由「養牛種田」,進步到「養牛賺錢」,全縣黃牛養殖量急劇增長。
  • 【有獎徵集】旅發大會到咱家寧安片區主題、伴手禮及紀念品由你定!
    【有獎徵集】旅發大會到咱家寧安片區主題、伴手禮及紀念品由你定為進一步提煉寧安旅遊城市形象內涵,確立寧安文化旅遊品牌核心價值,全面提升寧安知名度和影響力,現面向全社會公開徵集黑龍江省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寧安片區主題、伴手禮及紀念品設計方案。徵集方案如下:一、徵集內容1.黑龍江省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寧安片區主題。2.黑龍江省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寧安片區伴手禮及紀念品。
  • 家鄉的味道 — 中國科大美食文化節帶你吃遍大江南北!
    春雨綿綿,惠風和暢中國科大第六屆美食文化節在這萬象更新、欣欣向榮的時節拉開帷幕啦!本屆美食文化節以「家鄉的味道」為主題,向同學們傾情奉上了來自全國34個省份(區、直轄市)的68道特色美食,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在回味家鄉菜的同時,也嘗遍了祖國大江南北的美味!本屆美食文化節現場分為雕刻展示區、美食自助區、食神大賽區、遊戲區等。不管是哪一個區域都是人氣滿滿!
  • 苗利:七月下江南,去莊子故裡曉夢一場
    莊子故裡,處處都體現著莊子的大智慧,百姓安居樂業。蒙城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一代先哲莊子的故裡,境內有莊子祠、文廟、萬佛塔、三星街、白雲庵、東西懷德橋等文物古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牛群曾在此掛職擔任副縣長。
  • 名稱徵集|孟津90公裡公路的品牌徽標和宣傳口號由你來定
    名稱徵集|孟津90公裡公路的品牌徽標和宣傳口號由你來定 2021-01-0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6年中國燈都(中山古鎮)國際燈光文化節宣傳口號全球徵集公告
    為更好地宣傳推介「古鎮燈光文化節」,彰顯盛會特色和個性,現向全球有獎徵集「古鎮燈文化節」主題宣傳口號。    1、對「燈光文化節」形象進行總體定位,圍繞「燈光文化節」在推動燈飾產業創新驅動、繼承傳統文化精髓、帶動旅遊三產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充分展現出燈都古鎮的特色和時代精神。
  • 安徽三大文化縣角逐:潁上、蒙城和靈璧,誰的未來更有前途呢?
    在旅遊的過程中不僅要領略到風光綺麗的美景,還要見識到當地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令自己大開眼界。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到了安徽省,在這個擁有豐富多彩歷史的省份裡也不乏美麗的景點引人駐足,這些美麗的景點有很多就坐落在安徽的這三座小縣城裡,如果將三座小縣城進行一個角逐,你認為誰的未來更有前途呢?誰的發展潛力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