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內蒙古丨不談"豐鎮月餅",談談"豐鎮奇山"薛剛山

2020-09-26 頭條內蒙古

豐鎮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34;,其最廣為人知的標籤便是&34;,中秋佳節臨近,豐鎮又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購買一份甜而不膩、新鮮出爐的月餅,再登上豐鎮的薛剛山極目遠眺,才不浪費這難得的中秋與國慶假期。

薛剛山地處豐鎮市城東,形狀好似圓石,所以也被稱為&34;,四周平坦,山底如盤,孤峰突兀獨秀,別有一番風景。顧名思義,薛剛山與唐將薛剛有關,他多次作為隋唐英雄出現在影視劇作品中,有著豐富的民間傳說。

據傳,薛剛是一個好打抱不平的人,時值正月十五鬧花燈,其誤殺太子,連日奔逃,逃脫至古時的豐鎮附近,眼看水天一色,無路無船,可說是無處可逃了,故仰天長嘆:&34;便由於多日奔逃勞累,就地睡去,他的鼾聲正巧驚動了路過的八仙之一鐵拐李。此時曙光將破,鐵拐李感念其英勇過人,一代英豪,不忍其死在這裡,就請日神延遲天亮的時間,趁著夜色將天庭的一口鐵鍋扔落凡間。

鐵鍋落在水面上,驚醒了薛剛,他見鐵鍋大喜過望,心想:&34;便跳進鐵鍋,準備划水前行,不料鐵鍋卻突然翻轉,直直沉入水中。薛剛被翻入水中,掙扎中連嗆幾口,正當他以為自己將命喪於此時,身邊的水極速褪去,好似被鍋吸入,露出了一望無際的平原,同時鐵鍋越變越大,變成了一座山峰,薛剛就站在半山腰上。

薛剛登頂遠望,此山方圓二裡,山邊流水潺潺,是一塊奇蹟的寶地。他便將此山取名&34;,從此駐紮於此,廣納豪傑,招兵買馬,因其治軍嚴明,深受附近百姓愛戴。經過十幾年的養精蓄銳,薛家軍銳不可當,為復興李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人為紀念薛剛功績,遂將此山更名為&34;。

然而實際上,薛剛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其歷史原型應為薛仁貴的孫子薛嵩,此故事僅為民間傳說,見於清代小說作家如蓮居士的小說《薛剛反唐》中,在評書和戲曲中也常出現,是藝術作品中膾炙人口的形象,使當地習武之風盛行,但並無正史記載。

隨著豐鎮人民追求美好的心願,故事口口相傳,&34;之名在當地家喻戶曉,反而不知&34;真名了。故事來源於現實,薛剛山看起來真像一口倒扣的大鍋一般。山腳確有一潺潺清泉,名為&34;,為古時遭逢大旱求雨所用,據傳將瓶子投入水中,有&34;將瓶子傾倒灌滿水,此為靈驗,必有雨下,故被譽為豐川第一泉。依著泉水的靈氣,於1119年在一旁飛來峰上修建了&34;,背山面水,雕梁畫棟,九百年古剎搭配周圍的綠樹掩映,愈添風採。

如今,薛剛山上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山石綠樹,山下果樹果園眾多,田疇交錯,翠綠如茵,山上山下各成盛景。更有隔河相望的二龍山,重巒疊嶂,與薛剛山呈迭宕之勢,相得益彰。

古人楊子華讚嘆這裡說:&34;元宵佳節即將來臨,各地人民匯聚於此鎮,只為品嘗那一口甘甜的&34;,那麼也別忘了去景色奇絕的&34;薛剛山看看吧。

相關焦點

  • 豐鎮月餅
    臘八吃粥,端午節吃涼糕、粽子,元宵節吃湯圓、元宵,春節做年糕包餃子,中秋節呢,得吃月餅。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代,北宋開始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明朝時發展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成就了極具地域特色的一方美食。
  • 豐鎮月餅:手工製作留住「這個味兒」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4日電(記者 董璐、魏婧宇)每逢中秋月餅飄香。過去的一個月,內蒙古豐鎮市數十家老字號生產的本土月餅,銷往自治區內外。  「愛的就是這個味兒。」離鄉客居武漢的王亞群說,豐鎮月餅個頭大,外表看上去「粗糙」,但入口綿軟醇香,每年中秋節,他都會託朋友從家鄉郵寄聊慰相思。
  •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月餅,在北方的人一般的都知道(豐鎮月餅)教你...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月餅,在北方的人一般的都知道(分鎮月餅)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美觀,但是確實在北方很受歡迎。豐鎮月餅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豐鎮市的特產。豐鎮市出產的月餅色澤鮮潤、香酥可口、回味悠長。以其多年鑄就的盛名和實打實的「內涵」成為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月餅市場中的大腕兒。
  • 古人詩中的豐鎮
    前群上橋後群繼,萬炮飛擊蹄聲齊。 橋姚但用谷量馬,一群一谷紛排擠。 三駣八馬八比壯,九良五駑兼黃驪。 健兒入群馬驚突,繩竿掣首施韝羈。垂鞭嚲控穿花堤,倖免折髀即庶幾。 自朝至昃所見非,十駕九蹶無高低。 殷勤剪刷是何意?帝閒方此徵雄姿。 神奴卻笑王湛痴,我痴已矣將安之。
  • 打造烏蘭察布地理品牌講述家鄉地理標誌產品故事 家鄉人看豐鎮月餅...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豐鎮人,深感家鄉最著名的標籤莫過於「豐鎮月餅」了。記得剛剛去大學報到的時候,天南海北的同學相互介紹,只要一說家鄉是豐鎮,大家就會說,月餅!我吃過你們那裡的月餅。月餅,也是每年中秋節前後,豐鎮往返各地交通工具上最常見的饋贈佳品,是親朋好友間相互寄託情誼的最好禮物。  小時候,大人管烘焙月餅叫「打餅子」。
  • 豐鎮市第三屆月餅美食文化節於7月11日舉行開幕儀式
    為進一步弘揚豐鎮月餅及傳統美食文化,打造豐鎮市獨有的特色美食品牌,推進全市經貿旅遊文化發展,喜迎祖國70華誕,由豐鎮市人民政府主辦,豐鎮市委宣傳部、市場監督管理局、文化和旅遊局、農牧和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工商業聯合會
  • 【草原兒女愛祖國 中華民族共團圓】豐鎮味道飄香國慶假期
    外地人豐鎮味道是指豐鎮月餅嗎,這裡有何故事? 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豐鎮月餅最早就出自於隆盛莊。而隆盛莊土爐月餅是最正宗的豐鎮月餅之一。 雷東霞的爺爺雷應寬就曾是豐鎮經營興盛豐食品鋪的掌柜。說起爺爺的食品生意,雷東霞滿是自豪感,因為當時爺爺店鋪裡的豐鎮月餅也是享譽晉蒙的。為此,退休後的她決定傳承祖輩的經商之道,積極帶動周邊百姓一起創業,這就是他們的月餅情緣。
  • 中央電視臺《傳家》節目組在豐鎮市正式進行拍攝
    通過前期對豐鎮市蘊含的地域文化和風俗習慣進行考察,中央電視臺《傳家》節目組將豐鎮市恩寶食品加工廠製作月餅的流程和工藝,以及過中秋節的民俗習慣等作為此次記錄片中拍攝的重點部分,目前該片已經開機,攝製工作緊張有序進行中。
  • 「月圓塞外古城、 餅香大美豐川」豐鎮市第三屆月餅美食文化節於7月11日舉行開幕儀式
    為進一步弘揚豐鎮月餅及傳統美食文化,打造豐鎮市獨有的特色美食品牌,推進全市經貿旅遊文化發展,喜迎祖國70華誕,
  • 豐鎮著名老店鋪知多少
    民國八年(1919年),京綏鐵路修通後,皮毛交易開始向北轉移,但此時農業、畜牧業的發展壯大和豐鎮商人靈活的購銷方式(由坐地收購向外採發展),熱情的服務態度,吸引了外地大批商客,使得豐鎮皮毛業規模較前並不遜色。      在豐鎮有皮行、毛行之分。皮行又分白皮業、黑皮業、生皮業;毛行則分為毛店、氈坊。
  • 中國哪裡的月餅最好吃?
    在杭州沒人不知道知味觀,正如哈爾濱沒人不知道老鼎豐。豐鎮月餅是沒有餡兒的,直呼為餅也無妨。小麥粉、胡麻油、糖、蜂蜜一通攪和,烘焙出來金黃亮麗,蓬鬆酥軟,一直是內蒙古人的中秋鄉愁。豐鎮,這地方是內蒙古的南大門,位於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處。商貿繁榮,自然也產生了美食文化。月餅長得像山西太谷餅,口感也很像這,估計是走西口的晉商把麵食、烘焙技術帶到內蒙的產物。
  • 品味豐鎮之北魏豐鎮事,選讀《水經注》
    雖隔越山阜,鳥道不遠,雲霞之間常有。西南流徑旋鴻縣南,右合如渾水。是總二水之名矣。如渾水又東南流徑永固縣,縣以太和中,因山堂之目以氏縣也」(見《水經注·卷十三漯水》)。細讀以上《水經注》原文,至少可以解讀出以下歷史信息。
  • 豐鎮殺豬菜(四)
    一大早,我便招呼來了同事,準備下午必報的材料,工作告一段落時已臨近晌午,我便邀請加班的同事中午忙裡偷閒,小聚小酌,聊表我的一片寸意,可話音剛落,華隊說是有預約了,主任說想回去看看老人,藏總說得輔導孩子學習了,軍崗、元子不知何時已溜走,看來我的「盛情」他們是好卻了。正在猶豫躊躇之際,手機鈴突然響了起來,接起一看是我的幫扶對象景七四打來的,他說明天家裡殺豬呀,讓我一定的去他家吃殺豬飯。
  • 薛剛山遐想
    跨過橫亙綿延的明長城,進入了內蒙古的南大門豐鎮市。幾十億萬年以前,宇宙大爆炸。一顆巨大的恆星矮化。吸引在它周圍的氫元素和氧元素化合形成液態物質水,吸附在它的表面成為海洋。另外的氧元素結合成無色的氣體——氧氣。氧氣和其它一些氣體圍繞在它的周圍,從遙遠的宇宙望去,鑲上一層淡藍的色彩。在這個新的藍色球星上,一塊塊熔巖陸地浮出水面。其中一塊今天稱作蒙古高原古陸地,即是我們今天的故鄉。
  • 清代豐鎮馬市的一幅多彩畫卷
    詩人王楨在《豐川行》詩中寫道:「近年邊地果如何,荒城業已成芳甸」、「行人莫道黃雲戍,居民鱗密如棋布」,可見當時豐鎮一帶草場茂盛,人口大量增加。1750年(乾隆十五年)豐川衛和鎮寧所合併,各取首字設豐鎮廳,屬大同府管理,這是豐鎮設置之始。豐鎮地處內蒙古與山西、河北交界,草原文明和農耕文明在這裡交匯,馬市不但沒有衰落,反而形成很大的規模。
  • 中秋節吃月餅,帶你看看不一樣的吃法,網友:確定這是月餅?
    但是,今天要帶大家看的這些「月餅」,跟我們一般吃的月餅都不一樣,很多網友都質疑:確定這個是月餅?青海大月餅這種月餅是我今天刷視頻的時候看到的,視頻中一個老婆婆端著蒸籠,裡面放著幾個「花卷」,和別人介紹說:「這就是青海特色大月餅。」
  • 豐鎮市自行車騎行協會舉行年會
    豐鎮市自行車運動協會日前舉行第三屆年會,協會成立三年來隊員逐年增加,現有隊員160多名。協會隊員多次參加全國的騎行活動,2019年5月6名隊員騎行了國內難度最大的路線國道318成都到拉薩,海拔5130米的東達山留下了豐鎮騎行隊員的足跡。協會隊員在傳承自行車文化的同時還深入鄉鎮小學捐物助學做公益,受到村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 點「石」成金,豐鎮市藥王谷打造兩項世界之最
    內蒙古融媒網訊:8月30日,呼和浩特市民革委員會一行走進烏蘭察布豐鎮市隆盛莊鎮藥王谷旅遊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依靠自然,這石頭創造的智慧結晶,讓人對內蒙古同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豐鎮隆盛莊藥王谷總經理侯志民肅然起敬。
  • 碗口大的月餅沒有餡兒!臺灣姐妹花體驗塞外「非遺」美味
    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她是精靈古怪的文創設計師 她是吃遍天下的自媒體美食達人 在中秋節前夕 這兩位來自臺灣的寶藏女孩探訪了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豐鎮月餅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