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生活汙水直排入河,白色垃圾堵塞了河道,河道中的水體渾濁、發黑髮臭;遇到下大雨水位上升,汙水倒灌進附近住戶家中、農田,給他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在漳河三乾渠革集支渠十裡牌段,原有的一渠漳河清水變成了令百姓煩憂的汙水,三乾渠城區段儼然變成了「納汙河」。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你看看這渠道裡的水汙染成什麼樣子了?我們是深受其害啊!」看到記者採訪,附近住戶紛紛圍上來訴苦。
「這裡本是漳河流經楊樹港的補水通道。由於河道長期無人管理,下遊淤積嚴重已成死水,大量生活垃圾被傾倒在乾渠之中,加上市政截汙管網建設滯後,之前白雲大道改造時的汙水直接排入,附近的長豐陽光城小區生活汙水沒有進入城市管網,而是直接排入支渠,導致河道汙染嚴重。我們多次組織巡查清理,但目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掇刀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楊豔敏表示。
值得高興的是,楊豔敏告訴記者,三乾渠城區段汙染現象已得到掇刀區和相關部門的重視。經過多方協調,目前渠道治理的規劃和調查鎖定工作已經啟動,涉及到1100多米長的渠道,計劃分段實施,渠道和周邊環境將會有明顯改善。
「愛飛客鎮有汙水排入漳河……」今年來有不少市民投訴。
「這跟愛飛客鎮建設沒關係,是附近宏圖社區生活汙水隨雨水混流進漳河,目前我們已徹底解決。」漳河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羅烈勳解釋。
在愛飛客大道毗鄰漳河處,一條溝渠穿過愛飛客大道下方管道,一直連到漳河,據介紹,該處為宏圖社區雨水排口。因此前從管道排入漳河的水體渾濁,有時還發出臭味,底部也沉澱了一層汙物,被媒體多次曝光。
8月10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管道口已經被清理乾淨,且鋪上了厚厚一層砂石過濾,流經水體顯得比較清澈。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之所以水質不好,主要是因為宏圖社區先建汙水處理廠,後配套管網。之前汙水截汙幹管未能全覆蓋,導致汙水和雨水混流。其次,該處過去是一條農業灌溉水渠,多年來沉積了一些汙染物,遇到暴雨或者上遊來水加大,會把沉積物衝刷出來,對水體造成汙染。」羅烈勳介紹,如今,宏圖汙水處理廠已正常運營,日處理汙水800噸,經過處理的汙水已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為徹底解決雨水排口水質渾濁問題,我們在對淤積的汙染物全部清走後,正在入水口上遊新建兩處總面積達560畝的生態溼地,對處理過的水進行第三次淨化,確保流入庫區的水水質達標。」羅烈勳表示。
對於漳河庫區整個大環境來說,不管是三乾渠城區段「變身」「納汙河」,還是宏圖社區雨水排口濁水直排,兩處「小地方」似乎不足為慮。而小處方見真章,綜觀漳河庫區水環境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漳河是荊門中心城區及沿庫群眾生產生活的唯一水源,是荊門人民的母親河。
近年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創新漳河水環境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切實推進漳河水環境保護。監測結果表明,漳河水源整體水質達到地面水一類標準,透明度達到7米。連續多年出現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中華桃花水母。但從近三年監測數據來看,漳河水質有下降趨勢。
在記者近日隨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部分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對漳河的視察中發現,漳河庫區水環境保護還存在庫區內船舶監管不到位、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不完善、部分項目違法建設、築壩攔汊拆除不徹底等多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漳河水庫現有旅遊船、漁船、農民自用船、工作用船、體育用船等各類船舶300多艘,分屬不同單位管理。交通運輸局、漳河工程管理局僅對核發了合格證照的44艘旅遊船、175艘漁船進行監管,大量無證旅遊船、漁船、農民自用船、摩託艇、衝鋒舟進入漳河,沒有主管部門監管。且「三無」船舶非法營運,工作用船、農業用船違法載客現象時有發生,既汙染漳河水源,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圖片來源於網絡
視察中發現,庫區部分項目在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開工建設,且至今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按照《環保法》第十九條「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規定,均屬於違法建設。
截至目前,漳河庫區內的75處築壩攔汊依然有兩處(香山村方文1處、羅河村楊明1處)壩體因水位上漲未完全拆除,並且今年又新發現了3處(雨淋戴灣2處、香山劉純玉1處)築壩攔汊。
市人大常委會城環委主任張國忠認為:「漳河水質變化和水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困難問題,亟需引起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把保護漳河水環境當作頭等大事來抓。要著力研究關於漳河開發利用、船舶管理、農業種植、畜禽養殖、村民建房、垃圾汙水處理等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加大漳河保護力度,推進漳河水庫水環境長期穩定優良。」
來源:荊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