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段時間,大浦河(工人路-青年路段)將會經歷一場大「手術」。大浦河截汙納管工程已於近日正式進場施工,這是城區率先開工的河道截汙納管項目,通過截汙納管根治河道「黑臭病」。
大浦河上了「黑臭榜」
大浦河位於新區,東連山北河,西接官河,橫貫新區東西,穿越腹心地帶,河道兩側分布著人民廣場、歌劇院、銀河公園、水景公園以及大量的住宅小區,是新區的主要景觀走廊。而正是這樣一條景觀走廊,卻上了城區河道的「黑臭榜」,市民關於大浦河水質渾濁、泛黃、有異味的投訴不少。特別是大浦河工人路-青年路這1300米長的河段,經過多個廣場、商場、居民區等,且部分河段由涵洞溝通,水質情況更不容樂觀。
為了解決大浦河水體黑臭問題,區城市河道管理處對大浦河(工人路-青年路)河段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發現造成水體黑臭的原因主要就是截汙納管不徹底,造成大量的商業汙水、生活廢水進入河道。「我們在這一河段發現31個排放口,其中晴天出水的排放口23個,汙染源120個。」區城市河道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晴天出水的排放口意味著存在汙水、廢水排放,這些汙水、廢水主要為生活汙水、陽臺廢水、三產汙水、垃圾房水等,涉及周邊小區、大廈、商戶、公建單位等。因此,要徹底解決大浦河水體黑臭,必須從這23個排汙口入手,通過分類整治切斷汙染源,還水體清澈。
截汙納管根治「黑臭」頑疾
路過大浦河竹篷橋頭,細心的市民會發現,橋西側的河道已經攔起了圍堰,這裡就是大浦河截汙納管工程的起點。「從這裡一直到青年路,這段河道將進行截汙納管,這裡的河水會被抽乾,到時候一個個排汙口就會顯露無遺。」區城市河道管理處工作人員指著截汙納管方案圖對記者說道。
從方案圖上看,沿大浦河周邊,共有23個排汙口在向河道排放汙水,對於這些排汙口將進行分類處理,對未實施截汙的排汙口和雨汙混流管實施截汙,對違法偷排的汙水口進行整頓,對汙水錯接、漏接入雨水管的在岸上進行改造,此外,新建汙水管網、汙水截流井等汙水設施,將小區、商場、大廈、商戶等產生的汙水納入汙水管網,切斷汙水進入河道的途徑。
包括大浦河在內,列入今年城區河道截
汙納管工程的河道共有8條,總長8.422公裡,年內完成總工程量的60%。其中,大浦河、工人河、山陰河、老河、新開河和環城南河被列為黑河、臭河。作為今年的新實施項目,城區截汙納管一期工程各項工作正加緊推進,緊隨大浦河之後,山陰河、工人河將於近期進場施工;老河、新開河、環城南河已完成方案評審和施工圖設計,爭取在7月底前完成招標;內仙家河、外仙家河正在進行河道拆違工作,計劃年底前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