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醫提醒:遠離人造黃油等反式脂肪酸

2020-12-25 中國軍網

在油脂的化學結構中,脂肪酸的氫原子分布在不飽和鍵的同側,稱作順式脂肪酸;反之,氫原子在不飽和鍵的兩側,稱作反式脂肪酸。常用植物油的脂肪酸均屬於順式脂肪酸。植物油部分氫化產生反式脂肪酸,如氫化油、人造黃油、起酥油等,常添加在麵包、蛋糕、餅乾、各類休閒食品中。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可幹擾必需脂肪酸代謝,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健康;反式脂肪酸攝入量多時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險性;歐美研究數據顯示:婦女將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降至佔總能量的2%,可使冠心病的危險性下降53%。由於膳食模式不同,我國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低於歐美等國家,但也應儘可能少吃富含氫化油的食物,普通人每日攝入的反式脂肪含量限定在每日攝取能量的1%。

相關焦點

  • 使用了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的焙烤食品反式脂肪酸就一定很高嗎?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油脂製品》(GB15196-2015)中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的定義是:以食用動、植物油脂及氫化、分提、酯交換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油脂的混合物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水和其他輔料,經乳化、急冷或不經急冷捏合而製成的具有類似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或流動性的食用油脂製品。
  • 兒童零食 對反式脂肪酸說不!專家提醒: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國內一行業協會提出兒童零食標準,呼籲限制反式脂肪酸等;專家提醒,包裝袋上寫的「人造奶油、植物奶油、氫化油」等均含反式脂肪酸N海都記者 羅丹凌 石磊磊/文 毛朝青/圖這幾天,在福州市民的朋友圈中而在具體零食商品的標註上,廠家用「人造奶油」「氫化油」等字樣替代「反式脂肪酸」。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國家一級營養師朱醫生表示,反式脂肪酸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建議市民選擇更健康的食品。探訪 超市不少零食都含反式脂肪酸昨日上午,記者在北浪路一家永輝超市看到,這裡並沒有設置專門的兒童零食區。一些外包裝上印有卡通形象的零食,與普通包裝的零食混放在一起。
  • 用了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卻為「0」?
    「蹊蹺」的現象:「我在賣場裡買的麵包,看配料表上標有人造奶油,但是營養成分表裡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卻標著『0』克。人造奶油不就是反式脂肪酸嗎?這是怎麼回事?」  標註為「0」不代表一定沒有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鄭州市經三路唐女士買麵包的那家賣場。
  • 人造脂肪可能將停用,關於反式脂肪酸,生產商還有哪些不願透露?
    說到人造脂肪大家可能都會被名字嚇到了,有些人可能還會覺得危言聳聽,覺得脂肪就是脂肪怎麼還有人造的,這些脂肪造出來是做什麼用的。其實人造脂肪就是一種反式脂肪酸,很多人現在仍然是一頭的霧水。所以基於上述的事實,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在三年內要全面地停止在食品供應中添加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這對於食品行業的衝擊將是巨大的,因為之前反式脂肪酸是被廣泛地運用在那些甜品中的,以及很多的洋快餐也是比較喜歡添加這種的反式脂肪酸的。
  • 必看I關於反式脂肪酸你應該了解這些
    今天咱們聊一聊反式脂肪酸。什麼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化學結構的主鏈是碳鏈,天然的不飽和脂肪酸一般是順式脂肪酸,它們的兩個氫原子在碳鏈的同一側。而TFA的兩個氫原子在碳鏈的兩側,故稱反式。
  • 達利園小麵包:反式脂肪酸之謎
    本網訊(記 者 劉登驥)近日本社接到消費者反映稱,福建達利集團旗下企業濟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達利園法式軟麵包配料中第四、五項配料分別為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第七項配料為全脂奶粉。然而使用人造奶油、起酥油的「香奶味小麵包」卻在營養標籤中標稱反式脂肪酸為0。記者連線濟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就消費者質疑反式脂肪酸之謎尋求答案。
  • 人造「黃油」真正的黃油是「乳脂」提煉的
    黃油是很做多糕點、做餅乾之類店內都會用到的,中餐界的油脂種類也有很多中,不過在一多半我們的傳統料理製作過程中幾乎是用不到黃油的。所以是說有些人對黃油很陌生,甚至有些人都沒有見過。可是蛋糕店必不可缺的竟是!
  • 星巴克停用反式脂肪酸
    本報廣州訊一直未具體回應在國內停用反式脂肪酸的星巴克,昨日首次公布包括廣州在內的230多家中國內地各連鎖咖啡店分店將在半年內逐步停用不利於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據廣州日報報導,星巴克在廣州乃至全國的所有食品一直由本地供應商提供,有廣州市民擔心封殺反式脂肪的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黃油營養豐富多吃不胖,但人造黃油和植物黃油不能吃
    而黃油中最具特色的脂肪酸,包含丁酸、中鏈脂肪酸及共軛亞油酸。 共軛亞油酸是一種重要的脂肪,同時也是一種天然的反式脂肪。(看清楚哦,是天然的反式脂肪,後文會提到人造反式脂肪。)
  • 蛋糕用了人造奶油 卻不含反式脂肪酸?
    本報記者 張泰來 攝  濟南市民宋女士最近買蛋糕時發現一件蹊蹺事,蛋糕配料表裡明明標示了人造奶油,營養成分表裡卻顯示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為「0」。「人造奶油不就是反式脂肪酸嗎,怎麼反式脂肪酸含量是零呢?」  用了人造奶油  卻不含反式脂肪酸?
  • 人造奶油你了解多少?儘可能少吃含有氫化植物油的食品
    殊不知其中的奶油,很多是人造奶油!上一世紀50年代未期,歐美國家為解決抹麵包用的奶油供應不足,開發出人造奶油。人造奶油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脂肪酸。當時認為人造奶油還有能克服奶製品含有的飽和脂肪酸引起冠心病的弊端。但沒有料到的是,不久便發現,常吃人造奶油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反而更高。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反式脂肪酸在作怪。
  • 為什麼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導致肥胖?_健美元素
    這些食物的反式脂肪酸非常高,經常吃這些食物,可能會對身體健康帶來非常不良的影響。 人造反式脂肪主要是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危害大 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5月14日再次發表申明:要開始全面停用反式脂肪酸。統計數據顯示,反式脂肪每年在全球導致50多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反式脂肪增肥力度最高!
  • 橄欖油抽檢報告:「100%初榨」造假多,美格爾反式脂肪酸超標12倍
    橄欖油檢出「反式脂肪酸」在各種科普文章的輪番滲透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反式脂肪酸」這個專業術語有最基本的認知:它就是食物中的「壞東西」。天然脂肪酸中的雙鍵多為順式結構,反式脂肪酸是指含有反式共軛雙鍵結構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它的出現大部分來自人工改造的結果,比如以「氫化植物油」加工而來的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等。但實際上,天然食物中也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如反芻動物的脂肪組織及乳汁,例如牛奶。
  • 反式脂肪酸標註為0,竟然不代表一定沒有
    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攝入多時,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風險。
  • 反式脂肪酸對孕婦有什麼危害,平時該如何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呢
    懷孕時偶爾吃上一兩次奶油蛋糕等食物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經常吃對自身健康是不利的,奶油蛋糕等食物當中都是屬於植物奶油,也是屬於人造奶油,被稱為是反式脂肪酸,對胎兒的發育是沒有好處的,可以直接通過胎盤傳給寶寶,影響寶寶的智力。
  • 全國230餘家星巴克將停用反式脂肪酸
    本報廣州訊   一直未具體回應在國內停用反式脂肪酸的星巴克,昨日首次公布包括廣州在內的230多家中國內地各連鎖咖啡店分店將在半年內逐步停用不利於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據廣州日報報導,星巴克在廣州乃至全國的所有食品一直由本地供應商提供,有廣州市民擔心封殺反式脂肪的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0反式脂肪酸=健康?教你如何識別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
    這個問題很好,現在很多朋友都是談「反式脂肪酸」色變,關於反式脂肪酸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今天一起來聊一聊。 2013年1月1日將執行的GB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反式脂肪酸每日攝入量不應超過總能量1%,約為2.2克。 韓國:從2007 年12 月起在食品包裝上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成為亞洲最早對反式脂肪酸作出規定的國家。
  • 全國230家星巴克半年內逐步停用反式脂肪酸(圖)
    全國230家星巴克半年內逐步停用反式脂肪酸(圖)  一直未具體回應在國內停用反式脂肪酸的星巴克,昨日首次公布包括廣州在內的230多家中國內地各連鎖咖啡店分店將在半年內逐步停用不利於健康的反式脂肪酸。
  • 美國全面禁用人造反式脂肪 什麼是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一類是天然的,一類是人工製造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於牛羊肉和牛羊奶中,含量不高。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則普遍存在與油炸、烘焙等食品當中,大多經過人工氫化處理而來。由於其較高的健康風險,一些國家已經立法限制食物裡反式脂肪的含量與使用。  早在2013年,美國當局就曾經放出風來,計劃全面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酸。直到本月16號,這一決定正式拍板。
  • 咖啡伴侶少加 避開反式脂肪4個絕招
    反式脂肪酸可謂美食背後的健康殺手。研究證實,它會降低記憶力,誘發肥胖,導致冠心病……本期,《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上海華東醫院主任營養師陳霞飛,教大家享受美食時,避免反式脂肪酸的4個絕招。     第一招:油炸變焗烤。所謂焗烤就是將食物調好味,用錫箔紙包好,放入烤箱中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