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之鄉本溪縣有兩處緊連著的省內外聞名的旅遊景區,「本溪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本溪關山湖」景區。
圖上半部分是「關門山森林公園」,下半部分是關山湖景區。
省內外許多朋友可能都數次來過這裡遊覽過了,恐怕不用我詳細介紹已經大部分了解這裡了。
但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的這裡,你是否了解?恐怕沒有幾個人能知道吧?
筆者是本縣人,在這些景區開發前曾多次來過這裡,對這裡還是比較了解的,今天聽我來掰扯掰扯九十年代前這裡開發前的故事吧。
上面這張老地圖是七十年代初的地圖,這裡標明原來的關門山是有一個小村落的,由於修建關門山水庫,這個村落已經移走了。現在關門山森林公園的這條溝叫「大夾砬子溝」,裡面也有一個小村落。
來往關門山的公路客車站點的這個小村落叫「小錯草峪」
1977年8月關門山水庫開工建設, 1988年8月落閘蓄水。1991年10月全面竣工後移交給本溪縣管理,正式投入運營。
1991年,縣水電局陸續投資開發建設,投資800萬元建成自然公園、觀春園、碧泉谷等景區。1993年起,縣林業局投資1 765萬元開發建設小黃山、夾砬子、龍門峽、月臺子、生態園等景區。
1993年前這裡是本溪縣小市林場所在地,上圖中藍色箭頭指的地方就是原小市林場場部的位置,有幾幢大長平房,有一個挺大的場地,筆者曾在這裡住過一晚。大夾砬子溝裡面很長,有10多公裡,是林場的一個工區,原來通溝裡的路是走圖中紅色箭頭的這條路,現在景區大門收票的那座橋是後修的,原來沒有。
大夾砬子溝是小市林場的一個工區,有面積3573公頃,蓄材積403785立方米,建於1962年,小市林場還有其它三個工區;化皮峪、磨石峪、柜子石。
在闢為景區之前,這裡是本溪縣市民旅遊的好地方,是許多單位、學校「春遊」「夏遊」的首選地,這裡林深幽靜,空氣清新,是本溪縣改革開放後最吸引人出行遊玩的地方,因為那時本溪縣還沒有正式的旅遊景點。
許多單位在這裡殺羊會餐,只要準備好餐具就行。
這裡的水異常清潔,在這裡殺羊,洗肉,煮肉,熬湯等格外的放心。
在大夾砬子溝的中部現在叫「松林浴場」的這個景點處,當年我們老同學10多人在這如地毯似的松林中學習跳舞,真的是非常愜意的。
大夾砬子溝裡左側有通往關山湖景區的過嶺公路
這面是關山湖景區龍驤臺景點的盤山路
大夾砬子溝裡的部分景點
自從這裡開闢為旅遊景區之後,本溪縣的民眾倒有一些微詞;過去我們這些地方還有可以溜達的地方,現在倒好,這些地方我們本溪縣人倒是不容易去了!
是啊,筆者也認為;過去的許多事情是不能翻篇的,畢竟時代還是要進展的,許多回憶就留在心底吧!
謝謝朋友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