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生活當中,雞蛋是我們常用的食材,很多家常菜都需要用到雞蛋。雞蛋的營養是很豐富的,適當吃些對身體有益。那麼,吃雞蛋有什麼好處呢?雞蛋怎麼吃好呢?吃雞蛋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吃雞蛋有什麼好處
耐餓
我們都知道雞蛋可以為身體提供蛋白質,它還可以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飽腹感。有研究表明,雞蛋比麵包、饅頭等食物更耐餓。
吃含有雞蛋的早餐,能使人飽腹感增加,同時,雞蛋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提供持續平穩的能量,讓肚子飽的時間更長。
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與粥和麵包等食物相比,雞蛋中蛋白質的胺基酸構成更好,其必需胺基酸組成與人體基本相似,生物學價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另外,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也比粥和麵包等食物高。
有益大腦發育和提高記憶力
雞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雞蛋中豐富的膽鹼是合成大腦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必要物質,同時也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使注意力更集中。因此,對於用腦多的上班族和學生來說,早餐吃保護視力
蛋黃當中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是抗氧化物,可以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而且,它們還可以減少老年白內障風險。在早上吃雞蛋對用眼過度的人來說是有幫助的。
保護肝臟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預防癌症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以及硒、鋅等礦物質,這些物質都有防癌作用。
延緩衰老
雞蛋含有人體所需的幾乎全部營養物質,不少長壽老人的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
雞蛋怎麼吃
煮雞蛋
煮雞蛋的方法是很簡單的,但是也不可以小看。煮雞蛋可以將雞蛋膽總管的營養鎖定在蛋殼當中,這種吃法營養價值是最高的,吃了容易消化吸收。
嫩炸(煎雞蛋)
將雞蛋打開,放入加油油脂的熱鍋中,使用文火慢慢煎熟,這種吃法也能是人體充分吸收和消化雞蛋的營養,但是效果沒有煮雞蛋好,如果給每種吃法打分的話,這種吃法只能打98分。
炒雞蛋
一般家庭最常見的吃法。事實上這種吃法沒有第二種吃法好,主要是因為人體消化吸收比較差一點。
蒸蛋
加熱溫度較低,核黃素、葉黃素等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少。
水煮荷包蛋
加熱溫度較低,水溶性維生素有少許損失。
吃雞蛋注意什麼
雞蛋與豆漿同食降低營養價值
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
吃未熟雞蛋易引起腹瀉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只有煮熟後的蛋白質才變得鬆軟,人體胃腸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雞蛋有特殊的腥味,會引起中樞神經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炒雞蛋放味精破壞鮮味
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穀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後天生穀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炒雞蛋時假如放進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穀氨酸鈉,不但破壞雞蛋的鮮味,對菜餚起不到增加鮮味的作用。
吃煮老的雞蛋影響吸收
研究發現,煮老的蛋和炒雞蛋相比,其維生素E的損失要大16%,而且脂肪氧化程度要高30.4%。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吃雞蛋有什麼好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雞蛋的吃法以及注意事項,這些僅供大家參考。喜歡吃雞蛋的朋友可以嘗試這些吃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