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文脈的龜山村

2020-12-21 新華日報

眼前是淮河入洪澤湖的河口,秋水長天船來船往。腳下是明代石工防浪堤,黑色的火山巖砌出一道弧線。洪澤縣老子山鎮龜山村,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村民胡明江站在村頭的觀景臺上自豪地說起村子的歷史:「我們身後就是淮瀆廟,祭祀淮河河神和大禹,乾隆和道光兩位皇帝寫過匾額。」

那是一排剛修繕好還沒對遊客開放的青磚平房,見記者將信將疑,他打開門領著記者看牆裡嵌的兩塊碑,一塊是清代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遊覽龜山時寫的五首詩,有「鐵鎖尚傳神禹跡,丹爐先訪老君臺」等句,另一塊是清代曾任河道總督的麟慶重修淮瀆廟後,奏報導光皇帝並得到御筆牌匾「星瀆昭靈」。

「我9歲起就住在這個屋子裡,直到今年上半年,為了村裡發展旅遊才搬家離開。」胡明江今年66歲,與這兩件珍貴文物朝夕相處了大半輩子,每當村裡來遊客,開朗健談又當過村支書的他就自願當導遊,聲情並茂地「推銷」龜山村。

龜山村是個只有780位村民的小村莊,但因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2014年就被國家六部委認定為「中國傳統村落」,是千裡淮河沿線第一家。這一下點燃了村民們的自豪感,原來那些平常不多看一眼的碑、井、廟址都是別處沒有的寶貝!

村裡就是從那一年開始發展旅遊的,有人慕名遠道而來卻沒處吃住,朱德好等4位婦女利用家裡的房子開起了飯店,用茭白、菱角、龍蝦、螃蟹等新鮮水產品做農家菜,一年就掙了十二三萬元。

當發展旅遊成為共識時,道路怎麼走就成為首要問題,是大拆大建造景觀,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還是保持自然狀態,留住鄉土生活?2015年南京大學賀雲翱教授團隊做了保護發展規劃,確定了「保護原生態、留下原住民、展示原生活」的理念,不過度商業化,不改變山水格局,不隨意拓寬路面,除了電線桿、廣告牌、電話亭等要改造或隱藏,日常的民居、圍牆、菜園、水井、花木等院落格局都要保護。一言以蔽之,不要把村落造成景區,而是把鄉村生活變成景觀。

胡明江帶著記者在村裡轉悠,濃濃的桂花香沁人心脾,淮河畔的步道邊不知名的野花五顏六色,雞鳴狗吠聲遠遠傳來,坐在門口剝豆擇菜的大媽淳樸地跟我們打招呼,這不是一個專為遊客準備的旅遊景點,卻讓人體會到什麼是真實的美麗鄉村。

而文脈才是龜山村最大的魅力:傳說大禹治水時降伏了淮河水怪巫支祁,壓在龜山下,魯迅認為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村裡有口支祁井,井裡當然沒有猴妖,但旁邊卻有一座宋代佛塔地宮,挖出的阿育王塔石構件上有釋迦牟尼步步生蓮、捨身飼虎的圖案;

火山巖鑿成的明代「聖旨碑」上寫明龜山□□湖一帶不準割草砍樹、放牧牲畜,以保護堤壩;

明代嘉靖石碑上,漕運總督唐龍撰文記載重修淮瀆廟的過程;

清代大學士阮元撰文並書寫的《移建安淮寺碑》字跡依舊清晰……

就在遊客駐足觀看的時候,熱情的村民會過來給你講解,順便講講北宋滅亡後,還沒成為宋高宗的趙構在這裡下船,留下「御碼頭」的遺蹟;唐朝人發現水下有鐵索,怪獸發狂把拽它的幾十頭牛都拽到了水底,留下了「百牛潭」的地名。說者眉飛色舞,聽者津津有味。

這樣的古村當然會吸引遊客,但與很多景區拼命招徠客人不同,龜山村很克制,每天限流800人。遊客少了怎麼能掙大錢呢?

胡明江笑笑說:「我們主要不靠這個掙錢。」走在田野裡,他手指路兩邊,一邊是他承包的70畝稻田,稻穗飽滿金黃一片,裡面套養龍蝦;一邊是他承包的70畝水面,養殖螃蟹,140畝地每年銷售額40多萬元。靠水吃水,水產養殖富了胡明江這樣的一方百姓。

那麼,發展鄉村旅遊對於龜山村意味著什麼呢?它讓村莊變美了,更讓人有了文化支撐的精氣神,家家戶戶把狗拴起來、雞圈起來,牆麵粉刷一新,院子裡種上花草,垃圾絕不亂丟,用一個漂漂亮亮的村子迎接四面八方的遊客,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待客之道。而遊客們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文化遺產的價值,讓村民們為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到自豪,和傳統文化一同復興的,還有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誠實守信乃至忠孝禮義的鄉風民俗,千年文脈帶動了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又帶動了鄉村振興。

不久前,為了保護生態,洪澤湖地區完成了退圩還湖、退漁禁捕。生產方式改變了,但是承載著千百年漁業文化的漁網不能丟。胡明江告訴記者,老子山鎮正在規劃在龜山村一片400畝的水面上開辦一個「歡樂漁場」,讓村民由捕撈者變為表演者,從船員變為演員,遊客白天可以體驗漁家生活,晚上可以品嘗漁家船菜,上演新時代的「漁家傲」。

龜山西崖上曾有米芾書寫的「龜山」摩崖石刻,可惜60多年前被採石炸毀。胡明江說:「我們富起來了,龜山現有的文化遺產要在我們手裡一點不少地傳下去,這是村子的根和魂。」

本報記者 陳 潔 傅秋源 王宏偉

本報實習生 劉 妍

相關焦點

  • 龜山村獲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龜山村獲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2020-12-23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龜山村:挖掘歷史人文資源 千年古村再逢春
    老子山鎮的龜山村位於淮河東岸,是洪澤湖流域唯一一個中國傳統特色村落,村內青山綠水、景色宜人。石路、石橋、石房、鳥鳴、蟲叫……初夏時節,記者走進了龜山村,一棟棟石磚建成的民宿錯落有致的排列著,韻味古樸,清淨典雅,仿若走進了「世外桃園」。
  • 古縣文脈 檢察守護|第二站:半月裡畲族村
    古縣文脈 檢察守護|第二站:半月裡畲族村 2020-07-27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匯點》江蘇省傳統村落巡覽⑥|淮安老子山鎮龜山村——「文旅...
    在淮安市洪澤區老子山下,有一座因山得名的小村莊,其形若巨龜浮於淮河水面,因而被稱為「龜山村」。龜山星辰老子山,是全國唯一以老子命名的道教名山。老子山三面環水,風景秀美,潺潺淮水穿境而過,「龜山村」就靜臥在淮河右岸。這裡是淮夷人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古徐國的腹地。龜山村民宿。
  • 田光耀深入梅溪鎮龜山村抗洪搶險
    田光耀深入梅溪鎮龜山村抗洪搶險 2019-07-13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祁陽法院院長田光耀深入龜山村上專題黨課
    祁陽法院院長田光耀深入龜山村上專題黨課 2020-07-0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清四樂軒守護耕讀文脈
    260多年古厝的文化內涵,特大洪災也無法撼動 閩清四樂軒守護耕讀文脈 2019-07-27 08:16:23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木易 石美祥
  • 祁陽法院院長田光耀深入龜山村開展扶貧排查工作
    祁陽法院院長田光耀深入龜山村開展扶貧排查工作 2020-02-2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荊門站選址漳河新區龜山村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詠)近日,荊門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確定襄荊宜高鐵線路走向和高鐵站選址,荊門高鐵站選址漳河新區龜山村。襄陽—荊門—宜昌高鐵是呼和浩特至南寧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起自襄陽東津站,經荊門市,至宜昌東站,正線長211.6公裡。線路在荊門總長72.4公裡,經鍾祥市、東寶區和漳河新區。
  • 延續城市文脈 守護「集體記憶」
    歷史文化街區是城市文脈最形象、最生動的外在表現。下一步,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將以打造「贛鄱文化第一街」為目標,注重還原歷史性以彰顯其文化特質;強化地域性以凸顯其獨特氣質;融入市井化以突顯生活品質,讓街區成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實現舊風貌中產生新價值,提供本地市民渴望的休閒生活,也為外地遊客帶來旅遊生活化新體驗。
  • 今天,《嶺南文脈》全媒體周刊誕生啦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羊城晚報社攜手推動嶺南文化傳承發展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在2020年最後一天,《嶺南文脈
  • 五一開溜去洪澤,中國傳統古村落龜山村歡迎您來打卡呦!
    美好「五一」假期,老子山龜山村歡迎你來赴約打卡!
  • 山西太原純陽宮:匠心續文脈守護太原城
    四柱三樓木牌坊上「呂洞仙祠」伴隨著朝夕間的日升日落,成為了留住大國工匠匠心、匠意的博物館,更是續寫文脈、點亮今日太原城的重要「標尺」。▲ 坐落在純陽宮第一院落的牌坊正額書「呂天仙祠」,其背面題寫的是「蓬萊仙境」,該牌坊高8.8米,單簷歇山頂,簷下為九踩鬥拱。
  • 上海國際藝術節|蘇劇《國鼎魂》,堅守中國傳統文脈
    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出身名門望族的潘達於自20歲開始守護著國寶,經歷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無數歲月動蕩,最終在解放後,潘達於代表潘氏一族,將兩件寶鼎及一併寶藏悉數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在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講述這兩件寶鼎守護者故事的蘇劇現代戲《國鼎魂》在上海雲峰劇院上演,這也是本屆藝術節江蘇文化周唯一一臺戲曲節目。
  • 用「文脈九維評估法」來點評文脈美食
    太保蝦粉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可以結合具體的標準,來對各地的文脈美食進行具體點評了。我將從九個維度對中國的文脈菜進行點評。這九個維度是情、境、文、形、時、器、色、香、味。簡稱為「文脈九維評估法」。「文脈美食」的概念是我第一個提出來並加以定義的,「文脈九維評估法」也是第一個具體用來對文脈美食加以點評的工具。既然是首創,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在所難免。如有不當甚至謬誤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 把本土文化變成「全球語言」 南京推動千年文脈與世界聯通
    近年來,通過「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今天的南京千年文脈可感知,天下文樞可品讀,古都魅力得以彰顯,一座生態、生活、生產與文脈、文化、文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呼之欲出。城市風貌 新老並秀六朝金粉地,最憶是金陵。
  • 讀餘秋雨的《中國文脈》
    這只是從作者認為的「噸位」大小作出的列序,而不體現文脈。若從文脈論,顏真卿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筆法,排列一定是褚、張在前而顏在後。歐陽詢、虞世南則因開唐代書法之先風而應先列。這種排法雖更加靠向了歷史順序的軸線而似乎令著者無所作為,但文脈卻清晰地顯現出來。
  • 守護吳地風貌 傳承梁溪文脈 無錫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特色之路
    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豐厚,歷經上千年發展,無錫城至今保留著「龜背形」的格局,地址始終未遷,成為古城文脈延伸的符號。守好來路,才能走好前路。「十三五」期間,無錫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堅持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探索實踐一條文化遺產保護的特色之路,展現出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脈的歷史擔當,在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
  • 文創產品如何找到「文脈」?
    當農業品牌重視文脈、整合創新,在產品文化性、區域特徵中加入文脈凸顯時,就能創造出品牌新境界。比如「貢品」、「萬國博覽會金獎」等,但在運用文脈的過程中缺少對消費者的文脈心像,以及和地域、產品的文脈關聯度間的洞察與溝通,對文脈的運用缺乏時尚化演繹,相當可惜。
  • 好書推薦《中國文脈》
    華龍網2017年1月4日14時訊  《中國文脈》是繼《文化苦旅》之後,餘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此書是繼《文化苦旅》之後,餘秋雨教授最重要的作品。此書第二核心篇目《筆墨歷史》其中不少文章,已成當代經典。